导语: 现代 人眼里手机早已成为生活中的必备工具,智能手机的问世更是惹年前轻人的喜爱。智能手机屏幕大功率高充电器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智能充电器的原理,在目前可充电电池具有放电电流大、使用的寿命长等特点,广泛的在多种电子产品一起中使用,同样不同的电池在充电过程都是不同的,下面有关此问题详细的给大家讲解一下。
不同的电池应采用不同的充电控制技术。常用的控制技术有:电压负增量控制、时间控制、温度控制、最高电压控制技术等。其中电压负增量控制是目前公认的较先进的控制方法之一。充电时,当测量到电池电压负增量时就可以确定该电池己经充满,从而将充电转变为涓流充电。时间控制预定充电时间,当充电时间达到后,使充电器停止充电或转为涓流充电,这种方法较安全。温度控制法是当电池达到充满状态时,电池温度上升较快,测量电池温度或温度的变化,从而确定是否对电池停止充电。最高电压控制则是根据充电电池的最高允许电压来判断充电状态,这种方法灵活性较好。本文介绍一种智能充电器,能对镍镉电池(Nicd)、镍氢电池(NiMH)和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并对充电电池具有自动检测能力。
充电器设计思想
设计通用型智能充电器时.需要充分考虑3种电池的充电特性,针对每一种电池的特性给出不同的充电模式以及相应的算法.
镍氢/镍镉电池充电模式
这2种镍类电池具有相似的充电特性曲线,因而可以用一样的充电算法。这2种电池的主要充电控制参数为-ΔV和温度θ.
对镍氢/镍镉电池由预充电到标准充电转换的判据为:①单节电池电压水平0.6~1V;②电池温度-5~0C.电池饱和充电的判据为:①电池电压跌落或接近零增长 –ΔV= 6~15 mV/节;②电池最高温度θmax>50℃;③电池温度上升率dθ/dt ≥1.0℃/min。由于温度的变化容易受环境影响,因而实际用于判别充电各阶段的变量主要为–ΔV、θmax,其中对–ΔV的检测需要有足够的A/D分辨率和较高的电流稳定度.-△V的测量与A/D分辨率、充电电流的稳定性与电池内阻之间有以下关系:当电池内阻等于50Ω(接近饱和充电)时,充电电流=1200mA,电流漂移等于5%,单节电池的最高充电电压为1.58V,则此时电流漂移可能引起的电池电压变化为3mV。
锂离子电池充电模式
在锂离子电池充电采样时,测量到的电压是电池的在线电压,一般在线电压要高于静态电压(与内阻有关).在充电器设计中,对锂离子电池充电各阶段转换判断的测量参数只有在线电压,电压采样偏差小于 0.05 V.
智能手机的日益普遍,在充电过程发生事故的案例也越来越多,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项有关智能手机充电的注意事项,建议大家刚买的新手机第一次充电要满足八小时以上同时不要超过十二个小时为宜,使用后下载相关的软件维护充电手机过程,在炎热的季节充电的时间不宜过长,不要用电脑对手机充电,因为输出功率不一样。好了大家都记住了吗?
1.《充电器原理 智能充电器原理讲述【图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充电器原理 智能充电器原理讲述【图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467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