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12月19日消息,国内首届“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杨放春表示,发展物联网面向行业应用的认知比感觉更加重要。
杨放春指出,“感知中国”要注重“感”和“知”双方面的关系如何权衡。如果从“感”的角度来说,互联网是感觉物理世界方面不如物联网广泛。但从认知的“知”方面来说,“认知”复杂得多,因此在发展物联网面向行业应用的认知比感觉更加重要。
现阶段网络无处不达,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概念是作为现在网络的一种神经末梢的扩展和补充,但是更应该强调应用无所不能。而应用的发展要以网络的支撑技术为基础,这是扶持大量应用出现的关键环节。因此杨放春指出,“在我们考虑物联网发展的时候,应该要考虑共性的支撑技术和服务体系。”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杨放春:谈谈我的观点吧。首先我同意上午邬院长说的物联网不是全新的网络架构,或者说不是新一代的网络。其次看传感网怎么理解,如果把它理解成传感器网络,那它确实只是网络延伸出的神经末梢或者说是现有网络连接物的世界的拓展。如果它还包含感知,就需要增强现有网络的智能,内涵就要丰富多了。
我报告的题目是叫“面向行业应用物联网的共性支撑技术”,但我今天不是想深入讲技术,而是讲我们为什么应该更加关注物联网的共性支撑技术。
有必要先谈谈关于感知的理解。我用的这张图,与刚才IBM陈院长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用图不同而已。怎么理解“感知中国”呢?“感”和“知”应该是两种行为的组合。感重在感觉行为。在感觉物的世界方面,传感网的作用显而易见,如同我们人体的耳,鼻,眼,舌,皮肤等感觉器官。“知”重在认知行为,“认知”要复杂得多。盲人没有视觉,听觉显得特别发达,其实是大脑具有更加复杂的利用听觉替代视觉的综合判定。因此,在我们发展物联网的时候,面向行业应用的认知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复杂和重要。
感知无所不在,例如环境感知包括气侯感知、空间感知、土壤感知、位置感知、建筑感知等等的感知,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对物理世界的感知。但显然这类感知容易与传感器对号入座,例如重力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磁力传感器等等。其实感知的内涵远不止于此,例如人文感知,包括文化的感知、心理的感知,情绪的感知等等。今天网络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发展让我们可以做到使社会全方位更加智慧,使网络技术更加好的为社会服务,并成为社会的一部分。从另外一维坐标来看。感知又可以细分到各种各样的行业,称为行业感知。在构造行业认知的时候,一个共享的、共性技术支撑平面尤为重要。我们在未来物联网网络架构中千万不要把各种各样的感知网络建成一个个独立的烟囱。
过去我们传统的网络就是一个个独立的烟囱,接入、传输、控制、应用等都是独立的。下一代网络提出要进行融合。在发展物联网的时候,各行各业的认知信息不共享、不互联是不合适的。另外,感知无处不在,而感知的对象也是多种多样的。感知中国千万别只看见物理世界的感知。感知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都是传感器。从物理感知来说,我们知道有位置感知,比如面向残疾人等很多定位、追踪功能。我更想说说对人文社会的感知,比如现在很多行业有呼叫中心,但很难了解呼叫中心客服人员的服务态度是怎样的,也不知道客户享受到服务以后满意度是怎样的,我们可以用计算机语音处理技术做情绪的感知。客服人员的语气也许能间接反映服务的质量,用户的满意度也可能在他交互的语言当中感知到。我们说这也是一种感知,但这显然是广义上的传感器所获得的信息,以及我们说深度的计算或智慧的计算挖掘出来的信息,这种感知千万不能忽视。
关于行业感知就不说了,因为前面的报告描述了很多。按大家说的,似乎每一个行业,甚至每一个行业应用都在考虑建自己的物联网系统,我觉得没有必要。我们需要在前端增加大量的传感网络,建立起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然后通过统一的骨干网传输,并在网络侧提供各种面向行业应用的深度计算。这还不够,我觉得在这之间还要关注中间的共性支撑层面的建设。行业的感知是“感知中国”的载荷,而我们以前提到的更多的这种网络、那种网络谁涵盖谁,其实他们只是感知的载体。应该区别来看,不至于我们一说“感知中国”就只想到了传感网。
这张ITU的泛在网络架构图在前面的报告中多次被引用,我看到大家更多的是在强调底层传感器网,中间融合的下一代网络和上层的应用系统,这里还有一个中间件层,被人关注得少,实施起来也很难。在电信网上说难有一定的道理,三大运营商都比较强势,中间层的开放难度很大。但是在物联网发展中,中间件的实施还是很有可能。因为即便运营商能自己做得过来面向人的各行各业的业务应用,也不可能做得过来面向物的行业应用。
看看这张图:说明我们现在电信网的网络融合趋势,左边是我们以前建的一个个功能独立的网络,像一个个烟囱。中国电信说他们的网络有30多个这样的烟囱,从底层的终端到接入、传输、控制、应用,都是独立设置和运营。再看右边,发展到了下一代网络,下一代网络的概念是什么?实际上把前面的网络压扁了,好像都变成接入网,骨干网采用IP交换技术,从而变成了统一的网络,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上层构建了一个统一的业务能力开放平台,让很多人在上面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支持这个能力的有一个技术,把电信网的网络资源开放,让IT领域里的人做业务。这个技术叫Parlay。98年就提出了,但推动很难。它把电信网里面很多的能力,比如呼叫控制、用户交互都变成了一种API的接口调用,调用这些接口就相当于调用这些设备的能力,很容易开发出丰富多彩的业务应用。
我们现在的传感网将来会不会也是这样的?比如左边一大堆各行各业的传感网及其应用,也是有自己的传感器,有自己的组网和独立封闭的应用。会不会将来又是要我们去花大力气整合成右边的下一代物联网?希望我们在顶层架构设计上考虑全面一些。
中间层中需要考虑很多共性的支撑技术和服务体系,为各行各业不同的物联网的应用提供共性技术支持。比如说网管,我们说我们要构造的网络是可运行、可管理、可控、可信任,现在的互联网也在提倡这些因素。在物联网中网络的管理是不是应该作为一种共性支撑技术?让大家只关注行业应用的开发,不需要重复开发运行管理功能。
再有一例就是安全,即便是套用感知这个概念,这里也有威胁的感知,网络脆弱性的感知等等。同样我们在构造行业应用的时候,安全的这能能力是不是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共性技术?再说业务创建或者叫应用创建,我们能不能基于一些中间构件来构造业务应用?让大家只关注行业应用的业务流程。。
前面报告中中国移动研究院的杨院长提出产业链中有服务提供商,我觉得还应该有服务运营商。物联网一般应该允许众多行业应用的服务运营商出现。也许服务提供商包含服务运营商范畴。从这个角度来说,可能我们现在传统的运营商应该更加关注怎么样把网络能力对第三方开放,怎么搭建共性的支撑平台。共性技术还有很多,限于时间关系,不一一列举。
最后应电子学会的要求,顺便介绍一下邮电大学在无锡建立的研究院,9月1号,北京邮电大学与无锡市政府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内容涉及建立一个研究院。12月北京邮电大学无锡感知技术与产业研究院在无锡注册,研究院内部设立感知技术设备研究中心、网络研究中心、应用服务支撑以及产业研究中心等8个中心,我们的定位基本上是偏向物联网的上层。我们想在无锡研究院打造两个创新载体平台:物联网技术研发创新支撑环境平台和物联网共性技术支撑运行平台。同时我们也在积极与很多的科研合作伙伴洽谈组成的联合研究中心,包括诺基亚,IBM等。
顺便也介绍一下无锡最近在做的一些示范应用工程。无锡作为“感知中国”的中心,现在步子迈的比较快一点,现在正在规划实施九个行业当中的十四个示范应用工程,九个行业包括感知工业、感知保安、感知交通、感知环保、感知园区、感知医疗、感知电力、感知物流、感知农业。
最后我想强调,我们很多时候都在强调“网络无处不达”,包括传感网是作为现在网络的一种神经末梢的拓展和补充,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应用无所不能”,而要应用无所不能,网络的支撑技术至关重要,这是扶持我们大量应用能不能出现的关键技术。
谢谢。
1.《杨放春 北邮杨放春:物联网的发展更应关注行业应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杨放春 北邮杨放春:物联网的发展更应关注行业应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472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