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顺
关于立春有许多民俗。其中,客家地区的立春对“打春牛”特别感兴趣。
客家地区“打春牛”的民俗可以追溯到周代。周代“打春牛”是真牛。但人们只是象征性地用鞭子轻轻打牛,意思是送走冬天的寒冷,迎来春天的温暖,万物复苏。
汉代大力推广铁器和牛耕,知识分子、农民和商人的阶级意识越来越明显,从事农业耕作的人口急剧增加。种地离不开牛。因此,牛成为农民的有效帮手,农民把牛视为自己的生命。所以到了汉代,人们用泥牛代替真牛打仗,也见证了客家人的淳朴善良。
燕京年有这样的记载:“立春前一天,顺天府的官员在东直门外的一片春田里迎接春天。春日伊始,礼部呈上春山宝座,春牛图呈上舜天府。仪式结束后,他回到系里,带领春牛去打它。”客家的“打春牛”时间是春日开始的早晨。初春的清晨,人们穿着色彩鲜艳、装满谷物的泥牛。祭祀结束后,他们用五颜六色的竹条打泥牛,这叫“打春”。
“打春牛”是很大的乐趣。大人和孩子一起开始工作,笑啊笑。“打春牛”就是暴打,直到泥牛碎了,谷物从牛身上流出来,意思是“谷物充足,流得满地都是”。泥牛弄碎后,人们把碎片做成牛犊,送到家家户户,这叫“送春”。
如今,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业耕作已经机械化,牛耕不再使用。但是“打春牛”的民俗在客家地区一直保留着。“打春牛”清脆的鞭笞声,既体现了人们对丰收的渴望,也提醒着人们,时不我待。春天开始后,紧张忙碌的一年又开始了。
1.《打春牛 打春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打春牛 打春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611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