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血栓性静脉炎?
浅表血栓性静脉炎是一种在人体表面可见的静脉血栓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沿浅静脉行走,红、肿、热、痛,有条索或硬结节,压痛明显,是临床常见疾病。血栓形成可引起炎症,炎症也可引起血栓形成,二者互为因果。
2.四肢浅表血栓性静脉炎的原因?
四肢血栓性静脉炎可由不同原因引起。临床上可分为三类:
(1)化学药物刺激引起的浅静脉炎,静脉注射各种刺激液,如高渗葡萄糖液、各种抗生素、烷化剂、有机碘溶液等。,可对注射的浅静脉内膜造成化学刺激,导致广泛损伤,迅速血栓形成,然后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
(2)通过导管持续输注往往会对静脉壁造成直接损伤,导致血栓形成和快速炎症反应,常见于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等重症患者。
(3)在下肢静脉曲张中,无论是大隐静脉的分支还是小隐静脉,由于血瘀,靴子区的皮肤经常因营养变化而遭受慢性感染,可引起静脉曲张缺氧和炎症损伤,导致血栓性静脉炎。
3.浅表血栓性静脉炎的特点?
浅表血栓性静脉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男人和女人都会生病,尤其是年轻人。血栓性静脉炎可以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通常发生在四肢,其次是胸壁和腹壁,少数有游走性发作。临床表现为:沿浅静脉突然发红、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或硬结。急性期后,脐带变硬,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4.血栓性静脉炎怎么分类?
(1)肢体浅表血栓性静脉炎。
(2)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
(3)游走性浅表血栓性静脉炎。
(4)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
5.浅表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1)病变静脉区红肿,有明显的疼痛和压痛,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急性炎症消散后,条索硬度增加,皮肤保持色素沉着,一般无全身症状。
(2)反复发生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多为腿脚浅静脉炎,极少发生于大腿和上肢。临床表现多见于四肢或躯干浅静脉附近的区域。大部分散在的红色结节突然出现,有疼痛和压痛,粘在周围炎症皮肤上。病变呈线形,通常较短。偶尔病脉可长达30cm,病脉触及一根硬绳。长期患病后,剩下的色素沉着和条索可以遍布全身。
6.血栓性静脉炎怎么诊断?
(1)有反复静脉穿刺、静脉注射药物、高渗溶液或下肢静脉曲张史。
(2)体格检查:患肢活动受限,隆起的索状或颗粒状结节状静脉周围皮肤肿胀、红热、细嫩,触及坚硬坚韧的条状、柱状、结节状静脉肿胀区。急性期后肿胀逐渐消退,局部为暗红色色素沉着。条索状、颗粒状和结节状静脉凸起更明显,质地更硬。如果是静脉曲张引起的,那就是暗褐色肿块隆起区。如果是导管引起的,拔管时会带脓。
(3)白细胞计数可达20x109/L,对诊断可疑的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是可行的。
(4)静脉造影显示患肢深静脉狭窄或闭塞。
7.如何早期预防血栓性静脉炎?
适当的温暖:众所周知,在温暖的环境中,血管会扩张,肤色会变得红润;相反,皮肤显得苍白。因此,在寒冷的季节和有空钥匙的房间里要适当保暖。感冒会使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症状加重。
外伤的预防和及时治疗:外伤不仅加重血管损伤和痉挛,还降低已经处于缺血状态的肢体的抗感染性,使伤口难以愈合。即使是霉菌感染,如通常被忽视的足癣,也会对患肢造成威胁。因此,一旦发生足部外伤或霉菌感染,应及时治疗。
患肢运动:功能性运动不仅可以预防肌肉萎缩,还可以增加肢体血流量,促进侧支血管开放,维持肢体活动度。但患肢不宜操之过急,运动量要适当,即不能引起肢体疼痛。
降低血液粘度:缓慢的血液流动和血液粘度的增加会导致血栓形成,并完全阻塞已经狭窄的动脉。多喝水治疗,平时多吃黑木耳,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8.血栓性静脉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1)预防为主,病后、手术后尽快进行身体活动。(2)长期静脉输液应定期更换。(3)已发生血栓性静脉炎,需卧床,将肢体抬高30°,直至疼痛、水肿消失。
药物治疗:(1)抗凝治疗,局部浅静脉炎一般不需要抗凝治疗,但广泛或进行性浅静脉炎和深静脉血栓应给予抗凝治疗。(2)剧烈疼痛的患者可采用镇痛药治疗。(3)炎症患者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应大量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4)中医治疗。
局部治疗:(1)可局部热敷、热疗。(2)慢性静脉淤滞性水肿者可穿弹力袜。
手术治疗:肢体有残留结节、条状,经常疼痛者,可手术切除。
声明:本文转载。如果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处理,保护双方的权益。
1.《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723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