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通和居是90年代,从西四南街北口搬到三里河月坛南街。在附近的市属三公司上班的妈妈们,有时会参加那里接待外商的活动。回来总会说:“airball和两只小虾和睦相处,还是老的味道!”那略带忧郁的语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直到2011年,我才真正走进了同和居,一家历经风风雨雨却依然辉煌的百年老店。
▌作者 呼延云老北京的餐馆最出名的是“八楼”和“八屋”。后面再说“八楼”。“八宅”是通和、和顺、广和、泰丰、万福、阳春、东兴、复兴。清朝中期以后,八大民居在北京很有名,但民国后期有些逐渐衰落甚至关闭。现在只有同和公馆和砂锅公馆还开着,其他都已经不存在了。
据史料记载,通和居开于清道光二年,由一个姓李的黄和一个姓牟的山东人共同创办,店主名叫牟。店名有不同的含义。有人说是“同舟共济”、“和谐赚钱”的意思,也有人说是“同舟共济,其乐融融”一词的缩写。无论如何,这个招牌最充分地表达了中国人骨子里的经商之道。生意是要做的,钱是要赚的,但要和合作伙伴、客户共赢、共赢。
通和居早期只是一个经营大众化食品的小餐馆,上门的顾客大多是普通的劳动人民。因为离阜成门不远,阜成门是“煤门”,所以有骆驼运输车、马贩子、羊贩子。大部分去同和居吃炸糕、红烧饼,吃的都是“小碗干炒”,比较丰盛。这道菜是当时通和居最有名的一餐。不过这个“小碗干炒”是个笑料,因为是北京家常的扎江面。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听起来特别响亮的名字?原来普通的扎江面,不管有多少人吃那大碗炸酱面,只有一两种面,豆芽黄瓜丝。通和居的小碗干炸,就是一小碗干炸酱,够一两个人吃。别看酱是小碗,但是很精致。注意水。用油煮开,多放点五花肉,多放点油,放在小碗里,放在上面浮了一层油的小碗里。除了前面说的豆芽黄瓜丝,还有白菜丝、胡萝卜丝、菠菜、摊黄菜、香椿、青蒜、芹菜等。,远比普通的扎江面好吃,所以在四九城很有名。至于比较有钱的顾客,也可以点干炸丸子、炸丸子、米粉肉、炸猪肉片、烧猪肉片等。……但毕竟和当时北京绝大多数的小餐馆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继续这样经营下去,就无法成为后来在北京出名的大饭店。
转折点出现在民国初年。
当时,通和居的生意被牟掌柜的后人牟接手。牟有一个新的想法,热衷于做生意,善于交际,有许多朋友。在他的朋友中,有一个叫袁祥福的人,原来是清朝皇家食堂的厨师。民国成立后,清帝退位后紫禁城内大量人员下岗,袁师傅被革职出御饭厅回家。他家就在阜成门外。为了谋生,他每天从城外收集蔬菜,在城里卖。他路过通和局休息的时候吃了一碗饭。牟热情勇敢,无论信教与否都能交到朋友,所以经过几次交谈,他爱上了袁祥福。然而,牟文清一开始以为自己是个卖菜的。后来他得知自己是御厨的厨子,大吃一惊,恳切地请他来同和居求助。袁祥福离开故宫后,一度心灰意冷,不想再出山。然而,他却被牟的真诚和礼遇所感动,欣然同意,为通和居开启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新时期,这一时期的标志无疑是著名的“气球”。
二名动京城“三不沾”小时候经常听妈妈说“airball”,这是一种以蛋黄为主料,配以绿豆粉和糖,油炸后放入白瓷盘中的甜品。一个不粘牙,一个不粘盘子,第三个不粘筷子。但是,因为没有亲眼见过,自己尝过,心里总有个问号。直到2011年在同和居看到才很像。就像凝结的脂肪一样简单美好,入口柔软,不经咀嚼就融化了。说蛋奶沙司比蛋奶沙司甜,年糕不像年糕那么粘,冰淇淋有一种温热的味道,真是妙不可言。
据说“airball”最初是宫廷御膳室研制的一道菜,直到袁祥福进入通和居的厨房,这种美味才第一次被介绍到民间。但在《老北京人与风俗》这本书里,作者看到了曾经在著名餐厅成华园当学徒的孙宏全先生写的回忆录,里面提到了“airball”,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他说“空中球”是成华花园创造的。“airball”出生于1936年8月和9月。背景是成华园芙蓉鸡片销量比较大,芙蓉鸡片的原料是蛋清,每天还剩下很多蛋黄。如何处理这些蛋黄就成了问题。我开始加到员工饭里,不想吃。“当时有个在后厨房看三火的师傅姓王。人们叫他王胖子,山东浮山枣口村人。他喜欢琢磨饮食,想知道如何让这些鸡和蛋变得有用。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制作出了“airball”。
孙宏全回忆说,“airball”问世后,所有工作人员尝了一口,马上就遇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定性,也就是说是零食还是菜?假设是零食。既没有凹凸不平,也没有分裂。这是一道菜。既不适合喝酒也不适合帮忙吃饭。“经过一番讨论,我们最后把它和八宝饭比较了一下,放在甜菜里。第二个问题是命名。从原料上看,只不过是用蛋黄、面粉、白糖炒出来的。从这些角度看,写在菜单上就不能叫了...大家都尽了力,绞尽脑汁,就是想不出一个好听的名字。”最后,根据食物的性质,不粘盘子,不粘勺子,不粘牙齿,拍板说我们取不到好听的名字,就叫' airball '!这个名字很新颖,很容易引起客户的兴趣。大家都同意。就这样,‘airball’正式诞生了。"
然而,本文也存在一些疑问。第一,“airball”的出现一定早于1936年;第二,这道菜虽然用的是普通的材料,但制作过程复杂而精细,不像一个师傅在普通餐厅里看三场大火研发出来的...笔者摘抄这篇文章,绝不是质疑或推翻“气球”是由同和珠创造并发扬光大的说法。正因如此,供读者参考,也希望读者明白,在旧社会,北京各大餐厅为了吸引顾客,创立品牌,真的很有创意。
三名人纷纷座上客因为同和居位于西四拱道之下,交通便利,离清末民初的余浪贝勒府和里王府都很近。辛亥革命后,也很接近国务院。结果这个地方一下子成了民国官僚和清朝老幼最爱的“食堂”。每天婚礼和贵客满门,菜品越来越精致,口碑越来越好。1933年,位于玄武门北半胡同的广和居歇业,许多厨师来到通和居,使得通和居的菜品增多,名声也随之增长。除了“airball”,还有葱炒海参、贵妃鸡等名菜。光绪年间,工商部长潘祖荫创造的“盘鱼”受到食客的称赞。
随着商业的发展,同和居的外观越来越精致。据当时著名的民俗学家邓云祥先生说,老通和居店在大门口的马头墙上挂着“通和居酒家”的大铜牌。进了大门,拐了个弯,就到了里面的院子。院子不大,但主院是一栋楼,院内有天篷,有两个跨院。建筑为木结构,楼上有包间,每个包间里都挂着李白杜甫的诗。在北京的旧体制下,故宫周围不允许建任何建筑,以免俯瞰故宫,而通和殿的两层建筑正好在范围之外,非常适合观赏风景,所以包间经常爆满。
民国时期,同和居接待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同和居的牌匾由溥仪的弟弟溥杰题写;钱宣彤曾在京领导宴会招待章太炎等人和学术界人士;著名历史学家陈远,爱吃同和居的食物,尤其是同和居的烤馒头,认为“比洋面包好吃多了”;辅仁大学的一些著名教授,如应李倩、傅学斋、沈建世等也是同和久的客人...
1956年,同和居加入公私合营,改为国有企业,继续发展。除了传统的宫廷菜肴和山东菜肴,它还在南方油炸海鲜菜肴。文史学者周建端先生在《北京情旧录》中回忆说,1980年,应菲律宾邀请,通和柱的三位厨师前往马尼拉参加“北京节”。他们烹制了“airball”等80多道名菜,盖过了拥有120个座位的“文化馆”,在海外引起轰动。20世纪90年代,随着西四区的改造,同和居搬到了三里河月坛南街。
月坛区以环境幽静著称,但月坛南街却形成了以万方商城为中心的小商业区,相当繁华热闹。同和居就在万方商场对面。虽然卷首不太宽敞,装饰略显土气和陈旧,但溥杰题写的招牌非常醒目。我妈周末上班加班的时候,总是喜欢带着我。中午,我们去万方商场。她去购物中心购物。我在商场门口的新华书店的小书店前看书买书。偶尔回头看,总能看到“和谐之家”的标志。不知道为什么,那三个字,端庄朴实,苍劲有力,总让我肃然起敬..但也许是因为它看起来太高了,以至于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可以。
2011年我妈过生日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她退休多年了,应该是真的想尝尝过去的美食了,于是和家人一起去了同和居。在二楼,我坐在一张大圆桌旁。环顾四周,摆设、桌椅、餐具都很简单,只是在旧社会有点锁。我点了一些有名的菜,比如意大利面和醋炒鱼片。虽然很好吃,但是除了airball我没发现什么特别的。我觉得我平日吃奶油太多是常事,而我妈则饶有兴趣地回忆着在这里吃饭的往事。归根结底,我们是在寻找和拜访老品牌,不是为了享受前所未有的美食,而是为了重温或寻找一段久违的时光。
1.《公私合营是哪一年 同和居早年间只是个小饭铺,民国初年“三不沾”名震天下,妙在哪?》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公私合营是哪一年 同和居早年间只是个小饭铺,民国初年“三不沾”名震天下,妙在哪?》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819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