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首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昨天,在北京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新冠肺炎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医疗保障小组组长颜路对《意见》进行了解读。
对改革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出几点意见。
目前本市每万名常住人口疾病控制力比例为1.65,低于国家1.75的标准。加强各级疾控中心建设必须摆在重要位置。全市将有序推进城市两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规划建设城市疾控中心新址。
到2019年底,全市仍有31条街道没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的33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仍有14个没有实体机构,36栋建筑不达标,186个没有配备床位。除了弥补之外,全市还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一批发热筛查岗位,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完善家庭医生合同制服务,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加强负压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建设提出全力以赴提高医疗能力的几点意见。
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显示,该市在医疗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从长远来看,要加强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全市将加强定点医院建设,建成军地合作、平战结合的传染病救治网络。
本市许多医院缺乏独立的病房治疗传染病患者,发热门诊设置不规范,医患运动不够科学,导致医院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特别是负压隔离病房数量不足,难以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需求。目前全市医疗机构负压病房只有290间,远低于上海和广东。今后,本市将加强负压病房和重症监护室的建设。同时,完善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合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医防结合的疾病预防体系。
保存一定产能确保有必要的实物储备《若干意见》提出要切实加强应急物资保障。
物资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物质基础。该市将确保必要的物质储备,并建立压茬和定期更换机制。城市也会节省一定的容量。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解决物资缺口,争取国家部署,市里下决心组织企业自行生产防护用品。经过努力,口罩日产量从000万增加到1200万,防护服日产量从000套增加到3万套,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也支援了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甚至出口了一部分。
未来,全市将合理评估需求,在全市储备一定规模的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实施重要应急物资相关生产线和原材料的全产业链布局。北京、天津、河北将建立应急物资生产联合保障机制。建立重大疫情防控的物资分配机制和工作计划,确保准确分配,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资使用效率。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将纳入社区治理体系《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不断巩固公共卫生的基础。
基层是防控重大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只有基本公共卫生基础牢固建立,整体公共卫生网络才能稳定。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城市的动力下沉,社区防控实施。共有160多万党员群众参加社区防控,365.4万人严格居家观察,集中隔离在社区,筑起了封锁疫情的严密防线。
该市将把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纳入社区治理体系。坚持社区健康监测、随访等措施,加强对失联和遗弃社区的管理。关心和鼓励社区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继续发挥“朝阳人”、“西城大妈”等群体作用,筑起防控疫情的铁墙。
将建医科类高校供需对接机制《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对科技、人才和法治的保护。
今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疫情正常防控方面,北京市将充分发挥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应有作用,深化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完善研发体系,努力提高R&D疫苗和有效药物的生产能力,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
目前,该市公共卫生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低下的问题并存,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水平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本市将充分发挥首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加大公共卫生领域重点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医学院校供需对接机制,拓展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渠道。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人才交流,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完善首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领导体制和机制。
1.《北京社区卫生服务网 北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设发热筛查哨点 保留一定规模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京社区卫生服务网 北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设发热筛查哨点 保留一定规模应急物资生产企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825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