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北京西站南北广场的网络车候车面积;以西站为试点,实行高峰高于低谷、近端高于远端停车场的差异化收费标准;北京南站南广场将新增7个公交落客区,南站立体停车场将于11月底建成;莲花池东路南侧惠城门桥下增设一条掉头车道。今天上午,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北京站区第二轮综合交通改善总体情况。
据报道,为了改善火车站地区的出行环境,满足广大旅客的出行需求,北京市从2018年开始对火车站地区进行综合交通改善,并不断加强对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的治理。去年,火车站地区开始了第二轮综合整治。今年,全市发布相关工作计划,推进“安全检查互认”等32项任务,细化为60项具体任务。截至8月18日,各单位完成任务27项,完成率45%。
其中,在停车管理方面,北京西站、北京南站4个地下停车场的入口大门转移到地面,缓解入口区域排队车辆积压造成的拥堵。同时,研究制定差异化停车收费政策,按照高峰高于低谷、近端高于远端的原则,提高停车场综合利用率,减轻车辆集中排队压力。此外,北京西站等地区的部分停车场将为定期网络车辆提供免费夜间停车服务,以增加车辆供应,满足高峰时段的车辆需求。
在火车站地区,“乘客下车优先”,因此,在每个车站地区都采取了增加车道和改善标志等措施。其中,北京西站北二层站台、南广场广联路增设远端落客区,南站南广场增设7个公交落客区,缓解落客压力。
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完善各种出租车调度平台的功能,方便出租车调度和司机向公众提供服务。目前,莲花池东路南侧惠城门大桥下交叉口正在疏浚改造,并增加转弯车道,缓解西站周边交通拥堵,预计10月竣工。
据交管部门负责人介绍,针对站区周边交通拥堵,交管部门实施了交通拥堵缓解工程改造,并增设了导向标志,优化交通流量,减少交通冲突点。其中,与海淀城管委共同完成了Xi二七西路南出口改造工程,通过拓宽路口车道缓解了清河火车站西侧Xi二七西路拥堵问题。会同站区管委会,在羊坊店路南出口两侧设立临时落客区和蓝色店铺,并增设导向标志和地面标志,规范落客车辆的运行流线和临时停车,缓解西站北广场落客车辆违规停车造成的交通拥堵。
此外,交通管理部门将通过科学技术的应用,继续优化站区周围信号灯的定时。今年以来,交管部门对西站周边的殷鉴路、宛子路以及南站的兴福路、开阳路的信号灯定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根据交通流量调整了信号灯的定时方案,提高了路口的交通效率。
北京站地区32套智能违法停车抓拍系统上岗北京火车站地区协调相关部门持续开展联合执法,加强北京火车站周边地区秩序整顿,严格查处北京火车站地区违法经营行为。截至今年8月初,共拘留28人,查获黑车298辆,查处非法出租车395辆,清理无照商贩41家,收缴小商品700件,劝走流浪乞讨人员121人,解救7人,清理成堆车辆39辆,处罚违章停车车辆19辆贴标贴,劝走车辆600多辆。与此同时,该地区的非现场执法得到加强,32套智能非法停车捕捉系统一直正常运行。
目前,北京火车站在出口外和广场东西两侧的玉兰灯上增加了公共汽车、地铁、出租车、公共厕所等导向标志,以方便旅客。同时,在站前广场增加公共交通导向标志。为了方便乘坐市郊铁路的乘客进站,北京站在市郊铁路专用入口通道旁,在自助售票采集区内外更新5个导向标志,供乘客阅读。
北京西站计划增设10处安检口 彻底取消二次安检根据改造计划,西站区涉及44项任务,其中23项已完成。西站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调整停车场功能、改造落客区、保证运力衔接、安检互认、优化识别系统等措施得到快速推进,有效改善了区域出行环境,缓解了区域交通压力。
其中,北广场P2停车场以停放公交车为主,P3停车场停放定制公交车。引导客车在高峰时段停靠在P1、P3和P5停车场。同时,北广场P1、P5停车场入口杆向内移动,减少入口车辆积压,提高进场速度。
据悉,西站区也在制定差异化停车收费政策,按照“春夏季高于平时”、“西侧高于东侧”的原则形成价格阶梯。价格计划预计在疫情稳定、客流明显上升后实施。
在增加道路通行能力方面,西站南广场广联路落客区增加上行车道和人行通道,提高通行能力。西站北广场二层站台由2车道改为4车道,增加2条人行通道。调整入口等标志,引导远端乘客,提高站台区的落客能力和车速。
同时,计划增加北广场P2停车场的网络车等候区和南广场广联路的落客区。从每天22: 00到第二天2: 00,P1和P3停车场为常规网络车辆提供4小时免费停车服务,吸引网络车辆夜间在西站区域运营,增加车辆供应。
此前,国铁和地铁的乘客改为避开安检,实现安检互认。春运高峰期间,每天有18万人互相认出对方,节省乘客排队时间5分钟以上。疫情防控期间,暂停安全检查互认,实施二级安全检查。目前,站区正在推进安全检查和固定设施互认规划。计划在南北广场地面设置4个安检口,地下设置6个安检口,设置14套安检设备,全面取消该区域的二级安检。
接下来,西站还计划将火车站地区的路标引入智能导航系统。同时,利用人脸识别、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强非现场执法。空西站南广场地下停车也将增加调节设备,以改善当地的高温问题。在入口、落客区、停车场及周边道路加入导航系统。
北京南站增设大巴停车位 建立体停车场 再增373个车位南站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贾京生表示,南站区目前正在优化公交落客区,加快立体停车设施建设,加强联合执法。
据贾京生介绍,南站地区的公交落客区一直受到空间狭小的限制。每年夏天,当我们在旅游高峰期接送客人时,我们都缺钱。公交车无处停靠,只能在车站周围行驶,不方便客人上车,也增加了车站周围的交通压力。去年,南方广场在道路南侧的公共交通区域分配了5个公交停车位,今年又在道路北侧增加了7个停车位,大大缩短了乘客上下车的时间。
停车场不够,这也是南站经常面临的困境。为了解决各类车辆的停车问题,开阳路以东的一个小型地面停车场改造为南站区立体停车场,五层共373个车位。投入使用后,将在开阳路重新规划转弯路口,从开阳路南北方向行驶即可到达。
目前停车场主体框架施工已经完成,室内装修即将开工。开业后,目前只接收社会车辆停车,未来规划出租车和网络车辆的功能划分。
据报道,目前,南站地区正在实施畅通工程建设。其中,车站将东西下车区由原来的五车道改为六车道,并在车道之间安装醒目的低柱交通分隔器,提高车辆通行能力。后续将在东、西落客区增设交通违章摄像头,17点增设34台摄像机,对进入限时出口区并停车5分钟以上的社会车辆自动拍照,纳入交通违章系统,通过技术防范措施控制违章停车现象。
北京北站拆除违建 建立隐患库据报道,北站的环境秩序得到了显著改善。其中,空,位于火车服务公司对面的主站房北侧,地面垃圾已全部清除。同时,自开站以来,已有10家彩钢活动房被检出,全部按一案一档进行了整理。目前已拆迁2套,无销售号的列入隐患库。
清河站上地东路重新规划据报道,清河站改造主要集中在清河站西广场上地东路。改造前道路狭窄,坑坑洼洼,拥堵,停车严重。为了配合清河站的开放,当地政府重新规划了上地东路,重新铺了路,增加警力。现在上地东路有醒目的标志,交通有序。同时,针对复杂建筑前部不平整、墙体较差、封闭不严等问题进行整治。目前该地区地砖平整,路灯美观,监控到位。
地铁北京站开展站内电子导航试点上午,MTRC还报道了火车站地区的第二轮综合整治。
据铁路部门统计,2020年春运高峰,北京西站、北京站铁路旅客分担比例接近70%。西直门站和清河站周边商业办公区相对集中,通勤乘客比例超过90%和60%,铁路乘客比例相对较低。
接下来,MTRC将继续加快站内电子导航的研发,以北京站为试点站,结合智能地铁建设,开发站内电子导航系统,进一步提高地铁分担铁路换乘乘客的比例。
据报道,地铁公司提高了北京西站的运输能力,缩短了7号线和9号线之间的间隔。9号线列车最小运行间隔由2分30秒缩短至2分钟,运力增加25%。7号线高峰时段,列车最小运行间隔由3分30秒缩短至3分钟,运力增加16.7%。
我们的记者金科
流程编辑TF020
1.《北京西站南广场 北京:西站南北广场增加网约车候车区,南站南广场增设7处大巴落客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京西站南广场 北京:西站南北广场增加网约车候车区,南站南广场增设7处大巴落客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828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