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大国的崛起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权力格局。从国家“硬实力”来看,世界更加多极化。然而,值得高度关注且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是,从国家“软实力”的角度来看,世界意识形态格局也是多元化的。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新兴大国开始表现出更加自信的文化态度,提出具有本土文化色彩和原始价值的国际政治思想。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具有如此明显的特征。印度莫迪政府提出了“全球领先大国”的目标。
本文旨在研究非洲主要新兴大国南非的核心政治思想——乌班图及其对国际意识形态格局的影响。之所以做这个研究,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国内学术界和政策界对乌班图思想这一南非的核心政治意识形态还缺乏了解,远远落后于中国加快发展中非关系、促进新兴大国合作的外交实践;另一方面,一个意义更广、价值更深远的问题是,作为国际格局转变的代表力量,新兴大国以何种方式推动国际意识形态格局或“精神政治”的重建?南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样本。国际学术界对南非乌班图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哲学内涵和国内影响上,尚未从新兴大国崛起的角度对其进行国际政治解读。本文旨在阐述南非乌班图思想的主要内涵、功能、非西方特征和国际影响,进而分析新兴大国新国际政治理念的相似特征。
1建立地方政治意识形态
乌班图思想是新南非共和国治国的核心理念,南非的各种内外政策常被称为“乌班图”。这始于国父曼德拉,他钦佩乌班图的思想。1993年,南非颁布了废除种族隔离后的第一部临时宪法,其中写道:“我们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报复;是补偿,不是报复;是Ubuntu,不是牺牲。”之后,根据《临时宪法》的精神,成立了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其领导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斯蒙德·图图大主教以乌班图为委员会的核心理念,构建了新南非共和国的政治思想核心,为历届南非政府所继承。
“乌班图”一词起源于南部非洲的祖鲁语,其概念是非洲不同语言的班图人(这里的班图人指的是班图黑人,是非洲黑人最重要的族群之一,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非洲黑人国家中最重要的种族。).总的来说,Ubuntu本来就是一种价值,几千年来在南部非洲部落间流传。由于非洲历史的特殊性,在古代的文字书籍中还没有发现,更谈不上现代词汇学意义上的定义。19世纪中期以后,“Ubuntu”一词开始出现在欧洲殖民者的文字记录中。在不同作家的作品中,它代表了“人性”、“善良”、“同情”、“平等”、“爱”、“分享”等不同的含义。1995年后,通过图图等人的解读,祖鲁的格言“我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存在”成为非洲本土学者界定乌班图思想内涵的主要依据。这时,乌班图的思想开始聚焦于一个核心内涵——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从而从一个社会道德概念转变为一个政治哲学概念。近年来,非洲学者不断从政治、社会和经济角度探索和丰富Ubuntu的内涵,追溯非洲传统,并以Ubuntu的名义进行政策讨论,逐渐形成了一套本土政治思想。
关联性是Ubuntu思想的逻辑起点。关联性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从存在到发展必然存在的密切关系。乌班图思想家将相关性的概念追溯到非洲社会的历史特征。与大多数欧亚国家的历史不同,部落社会是非洲历史的常态。部落是小政治体,是“熟人社会”。在非洲的观念里,部落造就人。“我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存在”是对人与部落关系的解读,也是对部落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解读。在Ubuntu的思想中,“我”和“他”,个体和集体是相互依存、相互成功的。④乌班图思想家从这一思想出发,推导出一套政治价值观,作为南非治理政策的价值基础,包括很多方面。
首先是平等。乌班图强调相关性的逻辑基础是平等。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只有本质上平等的主体才能建立Ubuntu式的关联。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和一个部落的政治生活是一样的。社会成员不因种族、性别、地位、宗教或经济问题而受到歧视,但平等享有责任、权利和资源。这种平等也体现在对动物和自然的尊重上。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也是平等联系的。在南非,平等的理想以乌班图的名义影响了国家宪法、法律和社会政策。乌班图是南非在多年殖民统治和种族隔离后追求建立平等社会的旗帜。在乌班图精神的指引下,南非政府颁布实施了多项法案,包括《平等就业法》、《平权行动法》、《黑人经济支援法》等。,试图解决种族冲突,保护黑人的基本权利,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二是博爱包容。Ubuntu的关联哲学也强调人性中的友情和同情。非洲黑人“天生熟悉”的文化不仅存在于家庭和部落成员内部,也存在于不同的部落和国家之间。正如一句非洲谚语所说,你应该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陌生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出现在他的国家。为了确保他们在离家时得到平等的对待,人们应该尽最大努力以兄弟情谊帮助他人。同样,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犯错。因此,人们应该以宽容与和解的态度对待他人的伤害。博爱和宽容精神对遭受种族隔离的南非社会至关重要。图图大主教尽力将这种内涵注入到乌班图的思想中。他写道:“乌班图这个词本身意味着种族隔离政策的狂热支持者本身就是这一政策的受害者。”南非的教育政策也以宽容与和解精神为核心目标。南非教育部把宽容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培养南非年轻一代的宽容和同情心,让乌班图精神更长久地带领国家走上健康的轨道。甚至在南非的法律体系中,也加入了Ubuntu式的宽容。南非法院实施“恢复性司法”原则,鼓励在罪犯和受害者之间建立对话,让罪犯主动承担消除双方仇恨的责任,并通过社区和其他相关方的参与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犯罪者可以避免监禁、失业和家庭破裂等负面后果。
第三是责任和团结。在传统的非洲部落中,人们对外要遵守自然规律,对内要遵守部落内部的规则和文化,对部落和同伴忠诚,慷慨分享自己的所得和财产,从而建立稳定的群体关系。所以Ubuntu的关联哲学有一个社会现实基础,就是没有人能独立存在,自给自足。“完全自给自足的人不是完整的人。”换句话说,对他人的责任是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南非的乌班图思想强调社群的重要性和团结的精神。事实上,乌班图思想家试图利用传统的忠诚、责任和团结的非洲部落文化,衍生出具有非洲特色的现代国家概念,甚至发展出具有非洲特色的国际主义。在Ubuntu的旗帜下,非洲国家往往倾向于在国际问题上“团结一致”。
例如,当津巴布韦前总统罗伯特·穆加贝因人权问题受到批评时,其他非洲领导人不愿意公开谴责罗伯特·穆加贝。当海牙国际刑事法庭对苏丹总统巴希尔发出逮捕令时,非洲国家也选择了拒绝合作。与中东和拉丁美洲的局势相比,非洲的这种联合姿态确实显示出一些区域特征。
乌班图的政治价值体系已经应用于南非法律、教育、社会和外交政策的各个方面,并在南非政治中发挥了纲领性的作用。与其说南非是按照乌班图的思想治国,不如说是南非政治家利用乌班图试图建立一个具有非洲本土特色的现代治理体系。在过去漫长的历史中,Ubuntu并不是一种政治价值。但在当代南非,它已经成为政治价值之母。这是由于国家建设的客观需要和政治家战略意志的结果,其中核心目标是在心理上超越殖民历史,建立植根于非洲的文化意识和自信心。
2超越西方话语体系
乌班图思想是南非政治家构建的地方性政治思想。在非洲语境中,“本土性”的对立面是“西方化”;地方政治话语的建构是对西方政治话语的超越。在新兴大国大规模崛起的浪潮中,南非和其他新兴国家一样,面临着一个根本性的战略问题,即如何摆脱殖民历史的包袱,摆脱被动和被建构的话语地位,以自信的姿态作为新兴大国走向全球的中心舞台。
首先,Ubuntu的思想超越了西方自由主义政治话语。自由和民主是西方政治话语的核心,也是西方试图留给非洲的政治遗产。在非洲,独立后的前殖民国家大多保留了宗主国留下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实行西式民主政治和自由经济政策,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经验实现国家繁荣。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西方的价值观和制度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给非洲国家带来繁荣。非洲发展继续落后,被西方贴上“次等民主”、“无拘无束民主”的标签。
非洲国家在这个问题上面临的困境是,民主和自由是世界公认的价值观,这无疑是现代政治的发展方向,也是非洲政治的现实基础。非洲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现实走出自己的政治道路,而不是推翻民主和自由的价值观,而是为民主和自由注入非洲式的内涵。政治价值可能是普世的,但内涵是鲜明的。南非政治家希望通过构建乌班图的政治价值观来区分非洲的政治价值观和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包括区分Ubuntu思想和西方个人主义。
非洲乌班图哲学家认为,西方自由主义的逻辑首先植根于现代哲学的卡特尔主义。笛卡尔确定了人的地位,主张独立、自信、自我认同、创造力、自由和个人权利至上。所以在西方政治哲学中,人是先于社会群体而独立存在的。这种原子论的个人观点构成了西方自由主义的基础,也是洛克“社会契约论”的逻辑起点。Ubuntu强调“我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存在”。个人不先于社会,也不独立于社会。在南部非洲的几乎每个村庄,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关注群体的利益,而不是放大个人的利益和需求。在孩子成长的早期,父母通过牛的例子培养他们的群体或社区观念。因此,非洲民主不是个人先于社会的“社会契约民主”,而是乌班图式的民主。
但Ubuntu并不等同于西方话语中的集体主义。Ubuntu思想家认为Ubuntu不是西方个人主义的对立面。西方个人主义的对立面是西方集体主义。其实西方的集体主义也是建立在个人对原子主义的看法上的。"对于集体主义者来说,社会只是独立完整的个体的集合." alt="乌班图 【非洲研究】周鑫宇:南非乌班图思想与新兴大国本土政治思想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