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安者,非徒饮之、食之、治之、令之而已也,必先于教化焉”。可以说,对民众进行教化,是安民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李觏的上述言论反映出,他在安民方面首倡教化的观点。

教化民众也是传统民本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沈括对之很尊崇,但是和李觏不同的是,沈括的观点则更加务实。

他指出统治者在满足百姓的衣食所需、带领他们过上富庶的生活后,还要对其进行教化,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以实现“人物阜乐”、社会和谐的局面。

可见,沈括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他并没有空谈教化,而是将教化建立在了“粟多民庶”的基础上。这反映出沈括守中有变的思维品质,也反映出他辩证客观、注重调查研究、注重实际的安民意识。

而在教化的具体实施方面,学校教育的教化功能显然更突出,更有效率。作为重视德治和礼仪教化的官员,沈括对兴学育民极为提倡。

他指出在学校中的老师,所从事的职业是十分高尚的,通过广大老师在学校中进行的教育活动,就可以为国家发展培养出许多合格的人才。

关于沈括自身是否参与或亲自组织过兴学活动,因为史料的缺乏,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我们从现存沈括的文集中,却能发现他记载了很多官员从政时所进行的兴学活动,而这些文字也用另一种方式,给我们传递出一个信息,那就是沈括对兴学育民的重视和提倡。

沈括晚年因永乐兵败、后被责令安置于秀州时,由于有一县之长吴伯举的大力提倡,加上他的实干精神,因而在崇德出现了“四方闻令贤,皆来学,唯恐在后”的向学局面。

沈括指出,崇德此次的兴学活动,可见,沈括对吴伯举果敢的性格及他在兴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超强的能力,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由于崇德曾隶属于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管辖范围,因而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看,吴伯举的兴学活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不仅为崇德这个北宋的边远小邑,带来了中原儒家文化的熏陶和浸润,对于改变崇德的落后面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从更深的一个层面上讲,它对北宋国家的巩固和民心的凝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为思想文化上的统一,要比表面领土上的统一更为重要,而学校教育无疑是这一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由于沈括在永乐兵败后,于元丰八年被朝廷降职到秀州担任团练副使一职,因此,他对秀州崇德县兴学一事,可以说是比较了解的。

沈括之所以将此事记载下来,并且对吴伯举不畏困难、普及教育的行动大加褒扬,就在于沈括自身对兴学育民这一活动的肯定。

在秀州时,沈括还曾应时任杭州知府蒲宗孟之邀,在沈括看来,“养之不广”、“教之不以渐”是造成礼崩乐坏、社会道德混乱的重要因素,而校舍的修缮,则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师的工作环境,使得校园内“弦诵之声芽蘖肆长”。

他更进一步断言,此举“收效于异时者”,“实自今日”。对于教育的发展规律和长远意义,沈括也颇有感悟,他指出,“儒者履仁蹈信,不救急,故其效力乃在数十年之后”。

因此,教育是一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系统工程,要高度重视,循序渐进地加以推广和普及,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沈括非常看重学校教育在修身养性、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进而凝聚民心方面的重要性。

他指出:“至诸侯自为政,所以措其国家者出于多道,而民始习于幸。”官府通过深入实施学校教育,可以将礼义德术普及于民。

沈括高度评价了教育平民化、普及化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对于学校教育在教化百姓、陶冶人的身心及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性,他也是有相当深刻的认识的,文中字里行间透露着沈括的兴学育民意识。

此外,沈括在为其他人所写的墓志铭中,也对这些人在生前为官时兴建学舍、“开堂庐”、重视发展教育的举动大加褒扬。我们从沈括的文字记载中,亦能明显地看出沈括自身注重教化百姓、提倡兴学育民的意识。

古人有云,“理天下者以人为本”,一个王朝、一个国家要想获得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重视和培养人才,尤其是衷心效忠国家的各种人才。

而学校恰恰是输送人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资源库,沈括指出,“非学不足以成材”,学校教育对人才培养工作意义重大。

沈括之所以对兴学活动大加提倡,其深远意义还在于,他想通过自己在文字上对他人兴学,和向民众广泛普及教育活动的褒扬,来实现覆育万民、天下大治的目的。

1.《知史启智 沈括的教育思想:以教化哺育万民,最终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知史启智 沈括的教育思想:以教化哺育万民,最终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44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