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林徽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女建筑师,同时她也是著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的设计参与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算得上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建筑史上的先驱人物之一。
作为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她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建筑专业。然而,最后的结果却让她失望不已。梁从诫不仅没有考入清华大学,后来也没有从事建筑行业,而是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历史学家,为国家历史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梁从诫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因此他小时候的生活过得并不安稳,甚至可以用“艰苦卓绝”这个词来形容。也正是因为梁从诫从小生活得比其他几个孩子要艰难,所以林徽因夫妇对这个儿子向来格外疼惜。
梁从诫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聪颖智慧,因此林徽因对于他的未来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够继承自己和丈夫的事业,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奋斗终身,成为建筑界的佼佼者。
1946年,国内环境得到了初步的稳定,林徽因夫妇也彻底结束了在外流亡的生活,一家人顺利回到了北平。回到故乡之后,夫妻两人便进入清华大学任教,并被校长邀请一起建设清华大学建筑系。
毕竟是自己一手打造起来的专业,林徽因深知清华大学建筑系在国内卓绝的地位以及恢弘的未来。因此,她主张儿子梁从诫在高考时报考清华大学的建筑系。4年后,乖巧孝顺的梁从诫遵循母亲的意愿,选择报考了清华大学的建筑系。
一直以来,梁从诫的学业成绩都名列前茅,因此,林徽因对儿子也抱有很大的期望。她认为,梁从诫考上清华大学建筑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然而,等录取结果出来后,却发现儿子居然落榜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梁从诫表现的还比较淡定。反倒是林徽因,她始终不敢相信这样的结果。作为母亲和儿子学业上的引路人,她非常清楚梁从诫的专业知识水平,他认为以清华大学的考核标准,自己的儿子一定能被录取。
为了证实心中的疑惑,她特地跑去清华大学建筑系要求查阅儿子的高考试卷。我们都知道,高考是一个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在几十年前,甚至能够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因此国家对于高考十分重视,对于高考的保密工作也做得十分严谨。
林徽因也动用了许多关系,经历了很多波折,才看到梁从诫的高考试卷。他亲自查阅儿子的高考试卷,却发现每一道题都回答得非常完美,完全能达到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招生标准。那么,梁从诫为什么没有被建筑系录取呢?
带着这个疑惑,她继续往下翻阅。一直翻到试卷最后一页,她才看见了一段小字。那是梁从诫写在试卷上的,内容说的是:“我不喜欢建筑,我想学历史。”最终导致梁从诫没有被清华大学建筑系录取的原因,就是这行小字。
看完这段小字后,林徽因感到震惊不已。她一直只顾着自己的想法,主张让儿子去学习建筑。殊不知,儿子心中也自有一番想法。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已经知道了儿子的真正的想法,她也就不再强求。
于是,次年高考时间一到,梁从诫报考了心仪已久的北京大学的王牌历史学专业,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自此之后,梁从诫一直在历史学领域不断地发光发热,为我国历史学研究带来了质的飞跃。虽然没有秉承母亲的意愿,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但他却同样成为了社会上的精英人才。
总结:
不得不说,林徽因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母亲。虽然自己很希望儿子能够按照自己给定的路线来成长,但在得知儿子的真实想法之后,也能果断地支持儿子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这样的决断,不是每一个母亲都能做到的。
当然,林徽因作为一个母亲,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儿子能生活得开心快乐。无论是学习建筑亦或是学习历史,都是一条不错的发展道路。只要能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倾尽一生热血,就都不虚此生。
1.《情感历史驿站 林徽因儿子没考上清华,坚持查阅试卷,在试卷背后意外发现一行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情感历史驿站 林徽因儿子没考上清华,坚持查阅试卷,在试卷背后意外发现一行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9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