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契嵩(1007-1072年),俗姓李,字仲灵,号潜子。广西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宁风(今太平镇)人。他七岁出家,十三岁剃度,十四岁受具足戒,十九岁云游天下。后从江西瑞州(今江西高安)洞山晓聪禅师得法。宋仁宗庆历间,他定居杭州灵隐山。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六月在灵隐山永安寺圆寂,世寿六十六,僧腊五十三。宋仁宗庆历年间,宋仁宗广言路,修政事,纳贤才,继续推动由唐代韩愈开创的古文革新运动,欧阳修此时被朝廷任命为转任太常丞知谏院,并已经成为那个时期古文运动的领袖。他号召社会向韩愈学习古文做法,更学其儒学理论。
他还写了《本论》中、下两篇,对佛教发难,猛烈攻击佛教,特别批判佛教出家人的伪善,号召社会摒弃佛教,学习儒教。在欧阳修的倡导下,当时天下很多人跟着起哄,排斥佛教而尊孔子。当时的契嵩禅师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不希望中国再次出现像唐武宗、后周世宗时期那样的毁佛事件。他深知,一般的讲经说法和口舌争辩,是不能息声止沸、扭转排佛危局的,他必须在理论上有重大建树,方能对内统一僧众思想,对外与排佛的士大夫抗衡。他先后写了《辅教编》上《原教》、《劝书》,《辅教编》中《广原教》,《辅教编》下《孝论》、《经赞》、《真谛无圣论》,总数近三万字,几乎是欧阳修《本论》上、中、下的六倍。此著一出现,便很快在东南一带传开,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但契嵩禅师并不满足,他有更深远的考虑。他深知,如果自己的理论观点仅局限于东南一隅,而不为上层统治集团所知晓、所理解、所赞同,并通过他们去影响甚至号令全国,那么他提出的一整套新理论便会付诸东流。于是他毅然决然不远千里,带着若干部《辅教编》,勇敢地闯入了宋王朝的心脏——汴京。他通过各种关系给上至仁宗皇帝,下至宰相韩琦、富弼、曾公亮以及其他朝廷重臣赠书写信,力荐自己的著作。特别是他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次给仁宗皇帝上万言书,这种勇敢的举动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契嵩在《辅教编》中并未指名道姓批判欧阳修,只是对其论点进行辩驳,在辩驳中陈述自己的理论观点和主张。不温不火,有礼有节,毫无剑拔弩张、咄咄逼人之气;至少比欧阳修的《本论》要温和得多。
契嵩禅师摆正了儒学与佛教的位置,融合儒、佛两家学说或儒、道、佛三家学说,并进一步论证了佛教的“五戒十善”与儒家的“五常仁义”的一致性。以灵隐寺住持释契嵩为代表的卫佛派的观点,得到当朝皇帝宋仁宗的认可,契嵩也因此由一位默默无闻的山中沙门,一下子飚升为朝野闻名的高僧。他被仁宗皇帝授予“明教大师”的桂冠,并赐紫方袍。契嵩禅师是中国佛学史上第一个最全面也是最系统地比较儒佛两家学说,并加以融会贯通的,从而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历史上把它称做儒外佛里体系,或日契嵩体系。
1.《兰姐说史 宋仁宗赵祯为啥会给契嵩这个和尚赐紫方袍,还授桂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兰姐说史 宋仁宗赵祯为啥会给契嵩这个和尚赐紫方袍,还授桂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7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