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起史书,人们必提《史记》、《资治通鉴》,然而您知道吗?《资治通鉴》成书后差点被毁灭掉,幸亏有陈瓘的极力保护,才得以保存流传下来,要不然我们就无缘这部历史鸿篇巨著了,那将对后人们的历史研究、经纶济世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资治通鉴》简介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一定是耳熟能详了,《资治通鉴》就是由他主编,历时十九年完成。司马光是北宋史学家,也是位政治家,由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宋朝皇帝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

那这么好的一部史书,为何差点被销毁掉呢,这得从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人的斗法说起。

二、王安石、司马光斗法

当时,北宋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国家不堪开销的现象,百姓税赋负担严重,加之官僚、世家大量兼并土地,失地农民不断增加;还有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威胁,军费开支大增,于是加大对百姓的征敛,整个大宋朝搞得民生载道、民怨四起。

宰相王安石在宋神宗赵顼的支持下,实行变法新政。改革一开始,便受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抵制和反对。但宋神宗还是努力坚持下来,尽管有过动摇。在王安石掌权的时候,司马光所站立场的人都被流放了,其中就有苏轼、欧阳修等大文豪。

可惜的是,赵顼只执政18年就“驾崩”了,年仅38岁。他的儿子赵煦即宋哲宗。当时赵煦还小,由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太皇太后本就不同意改革,垂帘听政后立即重用司马光为宰相,将王安石的变法全盘推翻。保守派得势,改革派或被贬官,或被逐出朝堂。

8年后,太皇太后死,宋哲宗直接掌权,马上重新重用当初支持变法的人士,这变法很极端,你要么站左派要么站右派,不能够站中间派。所以等到两个人去世之后,王安石一派重新掌权,并开始对旧党进行清算,把保守派赶出朝堂或贬往外地,处分之严厉,远远超过了保守派得势时对变法派的处分。

三、陈瓘力保《资治通鉴》

而司马光作为旧党有名的领袖自然是要被清算的,虽然当时司马光已经去世了,但是新党们仍然砸了他的墓碑,而他最有名的著作《资治通鉴》也被认为是旧党的东西,被要求销毁。

首先提出销毁建议的人,是当朝奸臣宰相蔡京的弟弟蔡卞,也是王安石的女婿。他对司马光更是恨之入骨,派他同党兼手下薛昂、林自出面,四面联络,商议销毁《资治通鉴》,当朝皇帝也左右摇摆,举棋不定。

在这关键时刻,太学博士陈瓘(即陈莹中)得知此事后,特意在太学的考题中,引用宋神宗所写的《资治通鉴》序文,说这里面有宋神宗训示。于是林自惊异害怕了,对陈瓘说道:“此岂神宗亲制耶?”,陈瓘曰:“谁言其非也?”,林自又说到这不过是宋神宗小时候所写的序文,那时皇帝年纪还小,不算数。陈瓘说:“圣人之学,得于天性,有始有卒,岂有少长之异乎?”。林自被这句话怼得哑口无言,憋屈得要命,便回去告诉蔡卞,蔡卞也担心受怕,唯恐当今皇帝哪天念及先皇后,会怪罪下来,难保自己项上人头,觉得还是稳当点,于是密令薛昂、林自们将《资治通鉴》刻板收藏起来,妥心保管,从此再也不敢提毁灭之事了。这样《资治通鉴》才幸免付之一炬,得以保存下来。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陈瓘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四、陈瓘生平

陈瓘(1057年-1124年),字莹中。南剑州沙县人(今福建永安贡川)。年少好学,参加科考,一出即中探花。调任湖州掌书记,签书越州判官。太守蔡卞考察认为他贤能,每每想礼遇他,而陈瓘知道他心术不正,时刻疏远他。章惇入朝为相时,曾独邀请陈瓘同船。章惇问当时世事,陈瓘说:“请允许我以所乘的船为喻,船偏重一边可行吗?移左置右,移右置左,只要偏重任何一边,船就会翻覆,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前行。现在天子把政务交给你,敢问您要先做什么呢?”章惇说:“司马光奸邪,应当先办了他,没有比这个更急的事了。”陈瓏马上回说:“您错了,这样做就好比想让船前行而却又偏重一边,是肯定不行的,如果真这样继续下去,将会让天下人失望”。章惇变了脸色道:“司马光不继承祖先功业,而大改传统,误国冤民,不是奸邪小人又是什么呢?”。陈瓘说:“不了解人的心迹,就怀疑人家的行为,是不可为的;没有罪证,就指责他人奸邪,反复改变做法、盲目处置他人,这才是最大的误国。为今之计只有消除朋党之争,公平持正,或许可以匡正时弊”。这里插一句,陈瓘(三明永安)、蔡京(莆田仙游)、蔡卞、章惇(南平浦城)当时可是老乡,同为福建人的,可一点都不顾老乡情面。

五、结语

也正因为陈瓘刚正不阿,仗义谏言,不为权贵们折腰,特别是在保护《资治通鉴》上功劳巨大,因此深得后人们尊崇和纪念。宋高宗以大儒出于陈门,因表其里曰:“大儒里”,一应官员经过必下马,厥后暨不若古之。现永安贡川仍有大儒里牌坊存在。

永安贡川大儒里牌坊

陈瓘生前还有许多著名奏章、诗词、祭文等,均选入《永乐大典》、《钦定四库全书》、《南宋文史记》、《府乐雅词》、《宋文纪事》、《宋诗纪事》、《全宋诗集》等历史文献;体现了他在儒学、易学、佛学、道学诸方面的造诣,决定了其身后的历史地位。

谨以此文纪念贡川陈氏先祖陈雍公、世卿公、陈俨、陈瓘公们。

1.《小人传 900多年前,千古史书《资治通鉴》差点被毁,还好有他才得以幸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人传 900多年前,千古史书《资治通鉴》差点被毁,还好有他才得以幸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6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