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90年的一天,汉武帝和群臣正在宫中焦急的等待前方的战报。突然,探马疾驰而到,汉武帝接到消息后马上龙颜大怒,气得白胡子一撅一撅的。不一会儿,宫中就传来了汉武帝咆哮的声音:“李广利,你这个反贼——笨蛋——你居然投降了——可惜了我的7万大军!”

这时的汉武帝已经66岁了,他叱咤风云的一生也进入到了最后几年。而这一年,对汉武帝和整个大汉帝国来说,绝对是一个多事之秋。在汉帝国内部,前一年发生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被杀。贰师将军李广利和丞相刘屈氂谋立昌邑王为太子,结果事情败露,刘屈氂被处以腰斩。而李广利当时正带领大军在疆场上和匈奴厮杀,此时,他的妻儿已经被愤怒的汉武帝收监,命悬一线,他们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李广利手里。

汉武帝之所以要大规模出击匈奴,除了要忘掉对太子刘据的悔恨,转移注意力以外,还考虑到匈奴虽然在前期屡受打击,但还有相当的力量,对汉帝国的威胁还很大;另一方面,汉武帝年事已高,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彻底解决北方问题。这一次出击匈奴,汉武帝几乎是倾全国之兵。李广利统兵7万从五原郡出发,向浚稽山方向进攻,商丘成统兵3万从西河郡出发,向涿邪山方向进攻,马通率4万骑兵从酒泉郡出发,向天山方向进攻。

最后的结局是马通军团没有和匈奴军交战全身而退,商丘成军团在返回的路上,遭遇3万匈奴骑兵的合围,经过九天的战斗,在遭到汉军大量杀伤之后,匈奴军被迫撤退。

李广利军团刚开始的时候,进展还是非常顺利的,在夫羊句山击败了匈奴军。汉军乘胜追击至范夫人城,匈奴四散奔逃。但就在这时,李广利得到消息,谋立太子的事情败露,自己的家族已受牵连。李广利盘算着要想解救家人,唯一的办法就是戴罪立功。于是李广利决定带着所有人一起孤军深入,冒险作战,看能不能生擒单于。汉军一口气突进到了今天的色楞格河,还在色楞格河以北击败了匈奴两万骑兵,但是在返回的时候,还是在杭爱山地区被匈奴五万骑兵围困,最终全军覆没。

这场决战,汉朝一方大败亏输,迫使汉武帝发布“罪己诏”检讨自己,汉帝国也转入休养生息状态。但令人诧异的是,随后的几十年,匈奴反而出现了明显的颓势,最终到东汉时期,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人们要问了,汉武帝时期最后一场汉匈之战,汉帝国失败了,为什么反而是匈奴活不下了?

01 天时

匈奴的崛起靠的是天时。匈奴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游牧帝国,在秦汉交替之际,在一代天骄冒顿单于的统帅下,趁机西击月氏,东并东胡,北服丁零、坚昆,南收河套,统一了蒙古高原,从而使“天下引弓之民,合为一家”。汉初,匈奴达到鼎盛,拥有骑兵40万,对南方的汉朝形成压倒性优势。

但游牧民族有一个特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匈奴在汉武帝时期接连遭到重击,不得不退居漠北。这时,天时没有站在匈奴这边。

公元前72年,也就是汉宣帝本始二年,匈奴转攻西域的乌孙以索要公主(即西汉嫁给乌孙王的解忧公主),乌孙向汉求救。汉朝组织五路大军16万骑进攻匈奴,这是两汉400年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外骑兵出征。同时,派遣校尉常惠前往乌孙,节制5万乌孙骑兵,与汉军东西并进,形成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夹击匈奴,结果汉军大胜。

公元前71年,汉朝再次联兵二十几万合击匈奴,大获全胜,直捣右谷蠡王庭。同年冬,匈奴出动数万骑兵击乌孙以报怨,适逢天降大雨雪,老百姓伤亡十分之三,牲畜死亡一半,国力大为削弱,匈奴派出的军队生还者不足十分之一。

屋漏偏逢连夜雨,趁匈奴遭遇天灾的时候,周围部族也开始落井下石。丁零从北面、乌桓从东面、乌孙从西面联合攻击,匈奴元气大伤,被迫向西迁徙。从此以后,匈奴因战争、天灾、领土及人口的减小,处境日益困窘,内部纷争开始激化。最后出现了五单于争立,最终呼韩邪单于亲自前往帝都长安,称臣做北藩,“匈奴款塞、单于来朝”成为宣帝朝的一大盛事。后来西汉击杀郅支单于,把他的人头悬挂在帝都城门上,以儆效尤。公元前60年,宣帝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国,汉匈之战在西汉时期正式落幕。

转眼到了东汉时期。公元46年,匈奴国内又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人畜饥疫,死亡大半。而统治阶级因争权夺利,再次分裂为南北两部。

公元73年,大将窦固击败北匈奴,占领西域东部,重建都护。公元87年,也就是汉和帝章和元年,鲜卑大破北匈奴,北单于被杀,北匈奴从此“大乱”。这时,漠北又发生蝗灾,人民饥馑,内部冲突不断,北匈奴内部危机连连。东汉政府决定乘此时机,彻底解决北方问题,于是在公元89年到91年间,与南匈奴联合夹击北匈奴。

最后给匈奴的棺材上钉上钉子的人叫窦宪。89年,东汉大将窦宪率军击败北匈奴,迫使北匈奴几十万人投降,然后命令班固燕然勒功。91年,耿夔再次出击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匈奴。此后,残存的北匈奴大部分往西边远遁,最终消失在中国的史籍之中。

综上所述,匈奴覆灭的一大原因是自己的运气太差,接二连三在最关键的时候遭遇天灾,然后引起人祸。由此可见,一个畜牧业民族的生存是多么的脆弱,即使强大到像匈奴一样,在大自然面前也是无能为力。天不助人,能奈若何?

02地利

在西汉前期,匈奴击破西域,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威胁汉朝。匈奴单于占据蒙古高原中央,以阴山和河套地区为前进基地,以蒙古色楞格河流域为大后方,进可攻退可守。在战略方向上直接对准汉帝国的心脏,对汉朝的北地、上郡、定襄、代郡等北方边郡威胁极大。公元前166年,匈奴断绝和亲,大入上郡、云中,边塞的烽火甚至照亮了甘泉宫,匈奴兵锋直逼长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烽火甘泉”事件。对大汉帝国来说,要想解决匈奴问题,必须要打掉它的前进基地。

除了单于的中央本部,匈奴右贤王从西域和河西走廊方向威胁汉朝的陇西地区,左贤王从东北方向威胁辽东和代燕。匈奴三部互为品字结构,在地缘上对汉朝的压力很大。

马邑之谋后,汉武帝对匈奴采取以攻代守的战略,揭开双方大规模对攻战的序幕。公元前127年,卫青取得河南之战的胜利,夺取了河套地区,汉朝设置朔方郡。次年,又派遣苏建率领十万人兴筑阴山附近的长城。河南之战把匈奴最靠南的基地给打掉了,对匈奴威慑很大。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夺取河西走廊,匈奴右部投降十万人,汉朝在河西设置武威、酒泉、敦煌、张掖四郡。霍去病取得河西,实现了汉武帝断匈奴右臂的梦想,在汉匈对峙上已经取得优势。为此,匈奴人哀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为了彻底消灭匈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率五万骑兵深入大漠,分两路钳击。卫青击溃单于,霍去病追歼左贤王7万余人,封狼居胥,禅姑衍山,登临瀚海。两军共歼灭匈奴军9万余人,此战之后,匈奴主力只能躲在漠北不敢南下。

武帝时期的三场大战,从根本上扭转了汉匈之间的战略态势。匈奴失去水草丰美的河南地和河西走廊,不得不龟缩在漠北的苦寒之处,对其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致命威胁,这也为汉宣帝时期彻底瓦解匈奴打下了伏笔。

从这时起,汉匈之间的百年博弈实际上已成定局。汉帝国一方面把匈奴人赶到了鸟不拉屎的地方,另一方面,以河西走廊为依托,经略西域,大大开拓了汉帝国的眼界,促进了政治、外交、经贸等的发展,使汉帝国的综合国力跃入世界顶级强国的行列。西域归属汉帝国,使得汉军可以从西域出发直接奇袭匈奴,后来的陈汤击杀郅支单于一战就是如此。

到了汉武帝后期,由于缺乏良将等原因,汉朝的对匈战争,胜少败多。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匈奴躲得越来越远,汉军要想透过大漠寻歼,难度增大。其次,虽然从战术上看汉军败仗很多,但从战略上看,汉朝一直处于主动,一直是压着匈奴打的,匈弱汉强的态势并没有改变。这一切,都与卫青霍去病打下的基础有关,汉朝赢得了地利,也就赢得了未来。

03 人和

作为一个游牧民族政权,匈奴的人口数量不会太多。《史记》上就谈到过这个问题:中行说对单于说,匈奴总人口不及汉朝一个汝南郡。汝南郡人口约180万,匈奴就是加上其他被征服的部族,总人数也不会超过180万。对此,我们可以参考一下现在外蒙古的人口数量,大约在300万左右,这可是在丰衣足食的现代社会啊!实际上,在上一世纪,外蒙古的人口数量大部分时间都没有超过200万。

在兵连祸结的年代,匈奴的40万骑兵可能有夸大之词,其真实兵力应该在30万左右。在卫青霍去病连二连三的重击下,匈奴死伤惨重。其中卫青7次出击,消灭匈奴大约5万多人。霍去病比卫青多出一倍有余,6次出塞,共消灭匈奴11万多人。如果再加上投降的,匈奴的损失大约有20万人。可不要小瞧这20万人,这可是匈奴的青壮年精英,匈奴损失这么多人,几乎快被打残了。

之后的汉匈战争,汉朝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战争都是在匈奴的领地里进行。汉军每次大规模出击,匈奴都要进行战略转移,无论成败,都会打断畜牧业的生产链条,造成牲畜无法正常繁衍,这对匈奴的经济打击是毁灭性的。正是由于汉武帝时期的压迫性战略,匈奴一直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其人口数量和牲畜数量也得不到恢复。

更严重的是,匈奴的杀伐过度、横征暴敛,使它统治下的其它民族怨声载道。等到匈奴这个松散的民族复合体走下坡路的时候,他们瞅准时机,配合汉帝国反戈一击,加速了匈奴的覆亡。

04结束语

虽然汉武帝对匈奴的最后一仗打败了,但相对于大汉帝国超强的综合国力,这算不上什么,汉帝国很快就恢复了元气。经过昭宣之治,汉帝国一次性就能出动十几万骑兵,其阵容声势甚至超过了汉武帝的巅峰时期。反观匈奴,在经过几轮折腾后,已经活不下去了,最终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如今,当人们再次读着班固的《封燕然山铭》: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人们不得不感叹:伟哉!汉武大帝!壮哉!汉朝雄风!

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来源于凭阑听史,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1.《凭阑听史 汉武帝只杀了10多万人,匈奴为何就一蹶不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凭阑听史 汉武帝只杀了10多万人,匈奴为何就一蹶不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0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