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不讨论尧、舜、禹的帝位更替的真实情况,先明确一个基本概念,《史记》是历史,《竹书纪年》也是历史,是衍生于不同历史体系的史籍。

《史记》遵循的是鲁国史官的历史观,脱胎于孔子的《春秋》和左丘明的《左传》,同时又有秦朝的官方史书《秦记》的内容融合。

《竹书纪年》是晋国史官和战国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史书,目前公认的是其记载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

从历史价值来说,《竹书纪年》原本是要高于史记的

一方面是因为《竹书纪年》是晋国和魏国史官修订的编年体史书,其并非一代人的作品,而是历代晋国一系史官留下的历史记录。

从这一点来看,《竹书纪年》大部分都是当时人,记录下来的历史事件,今人写今事,其可信度要远高于后人写今事,毕竟艺术加工的水分要少很多。

第二方面,晋国作为仅次于齐国的古老大国,其对西周、东周的历史事件参与度要远高于其他诸侯国,所以晋国史官的视野要高很多,其对历史重大事件拥有最直接的旁观者视角。

而像《秦记》这样后崛起国家的史书,因为其原本毕竟弱小,很多历史重大事件参与度不高,其史官的记载更多是道听途说,而事件公告上摘录的内容,历史价值就差很多了。

最后是目的性不同,司马迁修《史记》的目的是“成一家之言”,有为自己代表的儒家集团站台和提供历史基础的思想,这是儒学在汉武帝时期开始盛行的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相比与《史记》,晋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更加的开发,晋国自古就是一个勇于开拓,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国家,而《竹书纪年》的修订目的也相对单纯的多,晋国、魏国不同于秦国并没有明显的学说倾向。

从几个条件来看,《竹书纪年》的历史可信度要明显高于《史记》,但是不要这么着急下结论,现存的《竹书纪年》分古本和今本,两套体系,古本没有记载五帝时期的历史,而今本记载了五帝纪,但今本是南宋到明朝这段时期才出现的,所以历史价值大打折扣。

《竹书纪年》于西晋时期被发掘出土,西晋时期部分学者进行了注释和考正,五胡乱华时期,出土的原文竹简丢失,注释本和考正本传世,可惜的是在宋朝的时候,这些有限的注释和考正本也丢失了。

《今本竹书纪年》出现元末明初,《古本竹书纪年》是清朝嘉庆年间的学者,收集《竹书纪年》的撒落文字,编辑出来的,两本《竹书纪年》最大的区别就是今本有五帝纪,而古本没有,清朝很多学者认为今本是明朝学者从《宋书·符瑞志》和志怪小说上抄录的。

舜囚尧、禹流舜,对禅让制的质疑

《竹书纪年》中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再结合舜去世的历史: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

也就是说,帝尧年老之后,在部落联盟中的威望逐渐降低,于是舜趁机将尧囚禁在平阳,不久又把尧的儿子丹朱囚禁起来,让他们父子无法见面,最终夺取了帝位。

舜年老之后,因为禹治水有功,威望日渐隆重,代替舜行使首领的权力,舜逐渐被架空,不得已外出南巡,最终死于苍梧,埋葬在了九嶷山,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双双跳入湘水殉情。

无独有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在其著作《韩非子》中,也讲到: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甚至唐朝李白的《远离别》一诗中也有: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云:尧幽囚,舜野死。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现象,就是以晋国一系为代表的观点,是完全否认上古的禅让制的,而且在我国古代长久的历史中,上古禅让,也是深受质疑的,只不过到了宋代,思想开始禁锢,禅让制才成走入人心。

世袭制下的“禅让制”,不过是家天下的人才选择罢了

一般把夏启夺取了益的帝位,建立夏后氏王朝,成为世袭制对禅让制的终结,历史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首先来看下五帝之间的关系,黄帝是姬姓部落联盟的开创者,也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其后继承帝位的是少昊,黄帝的长子,接替少昊的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颛顼,也就是少昊的亲侄子。

颛顼之后,帝位又回到长子少昊一系,由少昊的孙子帝喾继位,帝喾将帝位传给了儿子帝尧。

尧之后继位的舜是颛顼的后人,舜之后的禹也同样的颛顼的后人,一般说舜的颛顼的六世孙,又说禹是颛顼的孙子,这种世系关系其实是有问题的。

按说尧是颛顼的侄孙,尧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肯定不会比舜大太多的,那么舜大致应该是尧的下一辈。

从黄帝到夏禹,帝位的继承,完全是在一个家族的两个支系中传递,后世王朝的世袭制都没有这么顺畅。

黄帝的帝位,来源于神农氏,若真是举贤而立“禅让制”,黄帝已经兼并的姜姓部落和东夷部落,这么多代难道就出不了一个贤才吗,所谓的“禅让制”不过是一种对上古帝王的标榜罢了。

帝位在儿子与侄子之间的选择,永远不是那么太平的

“女娲补天”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祝融与共工争夺帝位,共工被击败,一怒之下撞塌了不周山,天下洪水弥漫,这个故事的原型就是一次堂兄弟间的帝位争夺。

黄帝的长子少昊去世时,帝位就在颛顼与共工之间展开争夺,最终颛顼依靠少昊之子重和老丈人家黎部落的支持,击败共工获得地位。

如果查共工氏的话,可能会认为共工氏应该是炎帝部落的后代,但是在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干了一件釜底抽薪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儿子都派到周围强大的部落去联姻,然后取得部落首领之位。

比如长子少昊,就是到东夷最强大的凤鸿氏成为其首领,《尚书》中称共工为帝鸿氏,帝鸿氏、帝轩氏都是黄帝后代的氏族,所以共工应当也是黄帝的后代,可能是庶出后代。

相传舜摄政部落政务28年后,帝尧去世,舜完成三年的丧事工作后,将帝位归还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躲避到了黄河以南。

但是丹朱德不配位,被诸侯抛弃,诸侯都去朝见舜,部落事务都向舜汇报,在诸侯的推举下舜继承了帝位,后稷等大臣将丹朱放逐到丹水,后来舜将丹朱封到了刘国,丹朱也就成为了祁姓刘氏的始祖。

舜在晚年接受大臣建议,让位给夏禹,舜南巡去世之后,夏禹相仿舜,归政于舜的儿子商均,禹避居到了阳城,同样的天下诸侯都去朝见禹,于是禹继承帝位,分封商均于虞国。

舜和禹的两次让国,更加说明在当时的环境下,父死子继是社会的普遍认识,完全是世袭制度,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禅让制。

舜逼尧、禹逼舜,或许存在,但过程绝不会太残酷

有些人根据《竹书纪年》的说法,衍生出“舜杀尧、禹杀舜”的说法,这种就属于过分的解读了,舜虽然同样出身于黄帝世家,但是早年部落比较弱小。

能够继承帝位,威服天下,依靠的仍然是帝尧的部落力量,支持他的大臣以皋陶、后稷为首,后稷是帝尧的亲兄弟,皋陶是帝尧的亲信重臣,如果舜用卑鄙手段对付帝尧,他们怎么可能会支持舜呢!

再说夏禹,在夏朝历史上,禹的孙子太康时代,出现了“太康失国”的事件,最后的少康复国,依靠的就是舜的后人有虞氏的庇护,如果禹用了同样卑劣的手段对付舜帝,夏朝到少康恐怕就结束了吧。

最后,大禹临终前,也进行了南巡,到了东南的会稽去世,最终葬在了会稽山,这说明当代帝王老去之后,都会自愿或者被迫地远离政治中心,以便于权力力度过渡。

大部分史书都记载大禹是禅位于益的,只是他儿子启不守规矩,依靠夏后氏强大的力量,夺取了帝位,迫使东夷部落的益放弃帝位,或者将其杀死。

所以,禅让制本质上是不存在的,所谓的禅让制不过是建立在儒家对上古社会的美好愿望之中,而《竹书纪年》中记载的权力平衡和争斗,才更加符合人性。

但是因为先秦史籍的破坏,非儒学史书的注解研究资料匮乏,我们很难真正了解历史的真相,或许未来晋国、齐国以及西周的高等级遗迹及墓葬的出土,才能够为我们揭开迷雾吧!

1.《心动趣历史 《竹书纪年》说:舜囚尧,舜野死,而与历史中的说法却相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心动趣历史 《竹书纪年》说:舜囚尧,舜野死,而与历史中的说法却相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0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