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的女人——第1667期)

这是发生在“中原突围”战役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当时解放军的一个旅共6000人,受到敌军30000人的围攻,敌我兵力对比为5比1,并且敌军的武器装备也远远比我军精良。如果双方火拼,我军将面临极大伤亡!正在危急关头,一个地主老头上前对解放军旅长说:我去退敌!结果如何?

(一)中原突围

巧合的是,在整个中原突围战役中,敌我兵力对比也是5比1,敌军兵力多达30万,而我军只有6万。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尽管进行了和平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但战争的阴云并未散去。老蒋一直在暗中调集兵力,准备打内战。

1946年1月,国民党调集重兵欲围攻我中原解放区。5月10日,为避免内战,国共双方代表专门就中原地区的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签订了《汉口协定》,但国民党军并没有执行。

到6月,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进行的大小战斗便达1000余次,占去的县城、村镇有1100余处;6月下旬,国军兵力又增至10个整编师约30万人,将我军6万人围在纵横不足百里的狭小范围内。此时,老蒋认为消灭我中原军区部队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令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在驻马店设指挥部,指挥各路人马,磨刀霍霍,准备于6月22日后出兵攻击。

大战一触即发。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人民解放军积极应对。当时中原军区部队共6万人,为保存实力,当然不能同敌人30万大军硬碰。中共中央的原则是:立即突围,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这场大突围的主要指挥官有王树声、李先念、皮定钧等人。其中皮定均指挥的第1旅表现最为突出,在掩护中原解放军主力向西突围中立下汗马功劳,自此皮定钧的1纵1旅被人们称为“皮旅”,威名远扬。

不过,“皮旅”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成绩,跟另外一个旅的配合战斗是分不开的。这个旅就是吴诚忠率领的鄂东独立第二旅。皮旅掩护中原解放军主力转移,而鄂东独立第二旅(以下简称独二旅)则要担负配合和掩护皮旅的重任。

突围行动刚开始后,独二旅便在佛塔山坚持战斗三天三夜,成功完成了第一次阻击任务。但他们的任务是掩护大部队转移,所以任务最艰巨,不是打了胜仗就能撤的。为了更好地完成掩护任务,上级要求独二旅佯装成中原军区司令部,继续执行诱敌任务。

刘峙果然中计,派数万大军向独二旅气势汹汹而来。

敌军3万,我军仅6000人,当然不能硬拼,独二旅在旅长吴诚忠和政委张体学带领下,只能一边顽强战斗,一边有计划地撤退。

(二)大军压境

1946年7月18日黄昏时分,吴诚忠部暂时摆脱敌人的追击,来到安徽省岳西县一个叫冶溪镇的地方。此时战士们已经筋疲力尽,准备在此休整一下,再进行战斗。

在冶溪镇,第二旅的子弟兵受到了村民们的热情接待,旅指挥部设在了一位叫胡之杰的老人家里。胡之杰虽然是一位地主,但他也是一位开明绅士,对解放军将士照顾很周到。他对这支军队十分佩服。因为他看到战士们尽管衣衫褴褛,带的枪支装备都很简陋,但一个个信心十足,斗志昂扬;并且他们纪律严明,不欺负老百姓,还对群众非常好,帮村民们干活,真的是军民一家。不像有些队伍,跟土匪一样对付老百姓。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第二旅刚在冶溪镇安置下来,休息了一天,到7月20日凌晨,便传来消息,追兵来了。国民党整编第72师,3万大军向冶溪镇合围而来!

大军压境。吴诚忠旅长和张体学政委一时有些慌乱。尽管他知道敌人会来,但未料到敌人来得如此之快。也许有人告密(后来有关专家推测是出了叛徒),但已经来不及想那么多了,转移已经没有时间,只有硬拼!

但摆在眼前的事实是,敌强我弱,1比5 的兵力;我军疲惫,而且武器弹药都处于严重劣势。此时吴诚忠动员将士们,只有一条路:血拼,拼死突围。但是这个难度相当大,因为此时,我军不只是这数千战士的问题,而是驻兵在老百姓家里,解决不好,会把战斗拖入整个冶溪镇,使当地的老百姓遭受战火洗劫。当时情况紧急,根本没有时间撤离村镇一定的距离。

此时,最可能的情况就是鱼死网破,尽量不殃及百姓的情况下,能突围出去多少是多少,决不能束手待毙,但也要做好全军覆没的心理准备。此时吴诚忠和张体学已做了最坏的打算,开始焚毁机密文件。

此时吴诚忠旅长又叫来警卫排长,特别交代:“你们排的任务是要全力保护胡先生一家的安全!胡先生帮助我们安营扎寨,提供方便,要防止国民党军队对他家施行报复行为!”

胡之杰得知后十分感动,果真是仁义之师啊!大敌当前,他们考虑的不是自己如何逃跑,竟然是要保护我这个老头子!于是他便到吴诚忠旅长跟前亲自表示感谢。当时他随口问了一句:“敢问贵军的敌人,包围我镇子的是哪只部队?”

吴诚忠也没多想,他只是看这位胡老头很从容的样子,于是回答:“傅翼的国民党整编72师。”

此时,也许只有电影上才能出现的一幕发生了。

吴旅长话音未落,胡之杰便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哈哈——”

吴诚忠一怔:“先生因何发笑?难道你认识傅翼……”

胡之杰说:“岂止是认识?莫慌,今天让老夫来退敌万军!”

那么,胡之杰这个地主老头究竟什么来头,他有何本事退敌三万大军?

(三)曾经沧海

原来胡之杰这个地主老头也决非一个寻常之人。他就是冶溪镇当地人,其家庭比较富有,自幼读书,后来他当了教书先生;他本是一个比较本分的人,自己读书,明事理,再教书育人,如此而已。

可后来,中国发生一系列动荡和革命,胡之杰也有了危机感,有了民族意识,于是他在书斋里也坐不住了。当武昌起义爆发时,他投笔从戎,毅然参军,成了川军中的一名战士。他作战勇敢,尤其是,读过书,略知兵法,很快便在队伍中立足,晋升很快。

抗日战争爆发后,川军也毫不含糊,曾给日军沉重打击,被誉“铁血之师”。川军尽管有些军阀劣迹,但作风强悍,其中也是名将辈出(比如刘伯承、熊克武、刘湘、杨森等),胡之杰在川军中也是如鱼得水,步步高升,曾做到第一师师长。

川军做为地方军阀,尽管很能打,但也有许多问题,就是鱼龙混杂,虽能人众多,但大老粗,甚至人渣也不少,“野性难驯”,令老蒋十分头疼。于是老蒋决定对川军进行整顿。

但老蒋这人有个毛病,生性多疑。想当年国民党数百万军队,打不过解放军的“小米加步枪”,就是因为他对手下的名将们多生猜疑,比如抗日名将薛岳、孙立人等都曾被他“弃用”。对于川军也是如此。他对川军的所谓整顿,就是打压,调离,怀疑谁对党国不忠,对他不忠,就把他调走,来个明升暗降,削其军权。

胡之杰曾做过师长,在川军中也是位高权重,自然也在老蒋的打击排挤之中。后来他就被老蒋调离川军,到南京参谋总部供职。在南京,胡之杰是有职无权,再加上参谋部内的争权夺利、勾心斗角,胡之杰满腔报国之志难以施展,整天无所事事,郁郁寡欢。最后,他咬咬牙,干脆辞职不干,回到了安徽老家。

回到岳西冶溪镇后,胡之杰重新创业,他拿出多年来的积蓄,购置田宅,做了一个大地主。但胡之杰虽是名副其实的地主,却不是恶霸。地主也不都是坏人,他本就是读书人出身,为人厚道,而且还参加过革命,打过鬼子,也是一个爱国者。所以他回乡后,即便当地主,也从不压榨、剥削老百姓,甚至还经常周济一些穷人,在家乡是一位有名的、受大家尊重的乡绅。

总之,胡之杰也是位爱国志士,只是时运不济,报国无门,不得已才解甲归田,当了一个地主。而此时,当他看到人民军队处在危急关头,岂能袖手?于是他就多问了吴诚忠一句话,敌人是哪方面的?

(四)妙计退敌

当胡之杰得知对方是国民党72师,尤其是师长还是傅翼的时候,他乐了。他还问吴诚忠旅长:“副师长是不是祝顺鲲?”

“是啊?你怎么都知道?”吴诚忠是继续吃惊。

胡之杰笑着说:“是这俩小子啊!当年可都是洒家的老部下,呵呵。”

吴诚忠一听,这事有谱。于是问道:“敢问胡老先生有何退兵之计?”

胡之杰道:“是这,老夫这就出镇,亲自去会会我这俩小老弟,说服他们给贵军让路放行!”

吴诚忠和政委张体学这下心中有谱了,但还是不太放心,于是说:“可是72师气势汹汹,有备而来,不会那么容易就劝说得了吧。再说,我也不能让老先生冒这么大的危险啊,万一……”

“不碍事,老夫此行即便不是百分之百,起码也有九成把握!那两位小弟不会不给我面子。吴旅长等我好消息吧!”胡之杰胸有成竹,精神矍铄地走出胡家大院,朝72师营地方向如风而去。

胡之杰也不是吹,72师的师长傅翼和副师长祝顺鲲当年还真的是他的部下,二人都曾受到他的提携,也是他的亲信,二人一直对胡之杰感恩戴德。即便老胡后来退休回家,他们之间也多有联系。

闲话少叙。胡老头子独闯72师军营跟玩似的。此老头一报上大名,谁敢阻拦?一到72师指挥部,他便大摇大摆地往那一坐,茶也不喝,烟也不吸,开门见山,略去客套,直奔主题:“兄弟,你俩此番前来,想必也是奉命行事。可镇上的队伍不是小日本,他们也是中国人啊!”

“那是,大哥说的没错!”傅翼陪着笑脸说。

胡之杰接着说:“可一旦交战,你们双方必定两败俱伤。你们尽管仗着人多,能够打胜,但人家也不是吃素的!我看解放军战斗力非常强悍。关键,血浓于水,中国人之间手足相残,老哥我实在是于心不忍啊!”

“可是,可但是……”傅翼两位面有难色:“大哥说的虽然有理,可是这军令如山啊!”

胡之杰接着推心置腹:“你们俩也别给我装傻,72师是谁的?是我们地地道道的川军队伍啊!想当年老蒋是怎样对待我们川军的,你俩不会忘了吧?”

胡之杰最后亮出杀手锏,直击对方要害:“假如你们把部队打残了,打光了,老蒋是不会给你们补充兵力的,说不定还会乘机撤了72师的番号!类似的事你们不会没有见过吧。”

这下傅翼慌了:“那么,依大哥之见,我等如何是好?”

“依兄之见,与其同胞相残,两败俱伤,不如网开一面,与人方便为上!如今这个世道,还是为我们川军保存一点实力吧。兄弟好自为之!”胡之杰抱拳道。

这下真的说到傅翼、祝顺鲲二人的心里去了。是啊,如今世事难料,国共相争,谁敢肯定自己能笑到最后?如果这次能放过解放军,说不定下次自己遇到困难,人家也能放自己一马。还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吧。

于是傅翼连忙说:“要得,今儿个兄弟听大哥的!其实这仗我们也不想打,嘿嘿。”

最终,72师师长命令全军暂停进攻,并找了个借口,调走了冶溪镇东边的部队,给我第二旅留下了一条通道。

当天夜里,吴诚忠谢过胡之杰后,带领队伍迅速行动,顺利撤离了冶溪镇。

此次突围,由于胡之杰的退兵之计,第二旅兵不血刃,一枪未鸣,没有任何伤亡。

在整个中原突围战斗中,吴诚忠的独立第二旅战绩卓著。此后吴诚忠又屡立战功。1955年,吴诚忠因功被授少将军衔。

多年以后,吴诚忠忆起那次冶溪镇突围,还感慨不已:“若不是胡老先生危难之时出手相救,我独立二旅免不了同敌人拼死一战。敌众我寡,后果不堪设想啊!”

胡之杰尽管当了多年兵,也当了不小的官,打了不少仗,都没有什么历史记载,却不经意间为解放军做了一件好事,用他的智慧,在关键时刻,退敌数万大军,从而青史留名。做为一个中国人,他对得起这个国家,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文/说历史的女人·夏日漱冰)

参考资料:《中原突围》等。

1.《说历史的女人 6千解放军被3万敌人围攻,一地主老头上前说,我去退敌!结果如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说历史的女人 6千解放军被3万敌人围攻,一地主老头上前说,我去退敌!结果如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4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