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唐人)1470年(星火6年),王阳明(王树人)1472年出生,两人参与了1499年(洪志12年)的进士考试。
虽然有人说他们不算“同年”,但我不准备接受还是称他们“同年”。同一年考试的人,我称为“同年”不行吗?如果什么都叫真儿的话,那么,每天就真的没事儿干了。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1499年,唐伯虎与王阳明在同一年参加会试。那年,他们一个29岁,一个27岁。他们都是南方人,一个是江苏苏州人,一个是浙江宁波人。二人的区别非常明显。虽然,唐伯虎会试失败,但他仍然是成功者。
学艺术的唐伯虎逍遥快乐、才思敏捷,就像李白那样。
学哲学的王守仁心有社稷、心怀天下,就像杜甫那样。
也许,唐伯虎看王守仁这样的人会有“腐朽呆痴”的评价;王守仁看到唐伯虎这样的人会有“招摇作死”的评价。
不管怎么评价他们,有一点他们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大明历史上不能不介绍的人。
(1)小商人之子,从一出生就裹挟着苏州的繁华,飘溢洒脱背后的苦恼
作为小酒馆业主之子,小时候的他跟随在父母左右跑堂卖酒、招呼客人,正如唐伯虎自称“鼓刀涤血”、“缠鸡握雉”那样。与主顾们拉家常、博人一笑也是正常的生活。由此,唐伯虎自小儿的性格就比较豁达。但在唐伯虎复杂性格中着敏感、阴郁。
天赋这种东西咱们说不清,毕竟我没有天赋嘛。
唐伯虎做过的这些事儿,对他的性格有没有影响呢?我想是有的。小时候的我,经常跟着父母杀猪宰鸡,特别是过年的时候:看惯了生命的消逝,将其与人们大快朵颐地对比更显无奈。
看惯了血的人。要么对血有一种无所谓,要么对血有一种无奈感。对于唐伯虎一年内五亲丧命,自己竟然能够继续整日青楼、饮酒的行为,我表示一定理解:看惯了血,对死亡是一种惧怕,而自己又没有勇气自杀。这种作的行为,就是一种心理自罚。
否则,祝允明地质问也不会那么有目标性:要么你继续喝死,要么不要要让你的亲人们白死完成她们的心愿——科考。
然而,艺术家的性格与我们常人是绝对不同的。我们根本无法理解,唐伯虎治愈内心伤痛的速度为何会那么快。
得了解元公之后,因为他的异常高调直接导致“科场弊案”发生,毫不客气地说:在任何时代,像唐伯虎、徐经这样做人做事儿的人,都会受到人们地质疑。
这说明了什么?唐伯虎、徐经没把哲学学好。
在苏州这个官商关系紧密的地区,官商来往频繁、文人间无论地位是高是低都可以坦然“文交”的现象非常普遍。但这种现象在弘治时期,仅是苏州或江南部分地区的社会现象。
他们到了哪里?到了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大本营——大明都城!周边的人都是什么人?全国各地因为不同环境,必然有不同思想的各类型才子!唐伯虎虽是解元也不过是省级文科状元而已。
有些人总喜欢用孤立现象、特例视作普遍现象,唐伯虎、徐经不知低调的所为,其实就是这种思想的表现。为何会有这种思想?哲学没学好。在1499年这届考生中,哲学学得好的人大有人在。王守仁就是其中之一。
(2)状元之子,天下胸怀,儒释道三教归一
王守仁生在状元之家,他的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的状元。《大明会典》《通鉴纂要》等国家级文献、法规的修撰,他都曾经参与过。宦官刘瑾仰慕王华曾经派人说:只要王华能和他见一面就能入阁拜相。王华坚决不见,最终将其明升暗降为“退休官员的乐园”南京六部中的吏部尚书。
由此,我们可以确知:王守仁从小到大受的是什么教育,在这点上他和文徵明很类似。在江南地区,文徵明在文人中的影响力非常巨大,我称其为最后一位大儒。唐伯虎能有这样的保持着传统儒生优良传统的朋友是非常奇怪的。此可见,江南地区的人们的思想是多元的。当然,唐伯虎与文徵明间的矛盾次数也是最多的。
王守仁成为一代大师后,学子信徒们就开始在一切见证人都不在世的情况下,叙说着各种各样的神奇。这些咱们就不谈了,因为没有任何意义。从王守仁得中进士前的生平看,他和我们传统的儒生形象是很接近的。
例如心怀天下。15岁就上书皇帝献计消灭农民起义。自小就立志“功成名就”的科举并非天下第一要紧的事儿,最重要的是要做个圣贤人。
最让人搞笑的是,16岁(1488年)结婚的时候,不跟新婚妻子好好谈心,反而和道士一起静坐修道,直到第二天其岳父将其领回家里才结束了打坐生涯。
17岁那年,读到“格物致知”时深有所得,朱熹的“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让其心中顿生灵感,结果“格”竹子“格”了七天七夜。由此,出现著名的“守仁格竹”哲学理念。
(3)唐伯虎与王守仁间的交汇点——艺术特长生与综合文科生的不同人生。虽有不同,但他们都是“旧时代中的新人物”
在唐伯虎、王守仁1499年同年参加科考进士时,王守仁已经参加了1493年、1496年两次会试。王守仁之所以两次会试没有考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更注重实学,特别是地理、兵法、行政等方面的学问比较重视,博览天下图书、求知于各种学问。如此的话,必然耽误虚学的八股。
这点并不同于唐伯虎,唐伯虎也荒废过虚学八股,大部分时间有花在——青楼、书画艺术以及看戏玩票、构思青色小说。
唐伯虎属于艺术特长生;王守仁则是综合文科生,会得多、懂得多。
但他们很显然都是朱元璋打造的“儒家治理”下的人文思想的挑战者。唐伯虎、祝允明、张灵等人是挑战者中的激进派,他们一往无前,不畏人们的冷眼冷语自为自己活着!
王守仁则因为家庭教育的不同,展现了一种明前甚至宋前儒家的“全方位学习”。自宋朝开始儒释道三教归一思想就很浓厚,到了明朝中后期这一思想更显得势力巨大。王守仁“引佛入儒”而成“心学”,虽是后话。但1499年会试前的他什么“有用之学”都看都学的做法,很显然不是宋明儒生的作为,而是唐前儒生的作为。
在这点上,他是朱元璋打造的“旧时代”的纠正者。
唐伯虎对“旧时代”的纠正是雷霆万钧似的,就像闪电一样!给人印象深刻。学起来却比较难。
王守仁对“旧时代”的纠正则是更绵长、更深厚,更容易被人学习甚至光明正大地交流。折得益于王守仁在封建社会的“丰功伟绩”。人们谈其他不必那样被人耻笑。
1499年会试是两位天才人生的分界点。自此他们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当唐伯虎、徐经高头大马招摇街市的时候,不知道是否曾经注意过走过身边、低头苦思的王守仁。
不知道,他们日后再相见时会有何感想呀。
“科考失败”后的唐伯虎,千里大游玩不仅仅是为放松
看五代十国,数风流人物还是冯可道
大明高官、权监与喇嘛捐建法海寺,其壁画之精美让人赞叹
1.《1499年的大明考生:不好哲学唐伯虎,不懂情趣王守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499年的大明考生:不好哲学唐伯虎,不懂情趣王守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2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