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年,这两个古镇曾是里河地区的粮仓

郑继兴

网上有90%的新《姜堰粮业史话》,纪建华编著,江伟市粮食产业协会编著,张桂林,当时江伟市粮食局局长、粮食产业协会会长、编辑写的后记。

这本册子没有书号和出版社,从后记的时间推算,编印的时间大约在2007年6月后。

《姜堰粮业史话》共分为二十三章,姜堰这片苏中古老的大地上,编者从地域环境、地理位置、经营人物、社会事件等角度,揭示了从清末到民国时期的姜堰粮食业的兴衰发展史,为研究当时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1994年原泰县撤县建市,改为姜堰市,1996年隶属新设立的地级泰州市,2012年12月撤销县级姜堰市,设立泰州市姜堰区。长江、黄河、淮河共同孕育了江淮平原,位于江苏省中部的姜堰,就地处在江淮的分水线上。姜堰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曾经的富庶繁华一度又称为“金姜堰”。

《姜堰粮业史话》记录了该地区粮业发展的渊源。古海陵仓的遗址至今在境内俞垛镇的仓场村,这里自古以来就盛产稻谷。众多古文献在不时代均有记载。《汉书》:“吴有海陵之仓,仓为吴王刘濞所建。”西晋左思《吴都赋》:“郦海陵之仓,则红粟之流衍。”唐朝骆宾王有:“海陵红粟,仓储之积糜穷。”一代吴王张士城曾在此处碾米屯粮。《民国泰县志稿》:“海陵仓,一名大仓,在坂伦正南包场庄。”姜堰地区处于长江三角洲与农业主产区的交集部位,向北延伸的溱潼镇又是里下河的水网洼地,以前一直是人少地多,地沃粮丰,水运便利成就了姜堰、溱潼两镇为里下河最大的粮食集散地之一。老通扬运河旧称运盐河、上官河,河道上的运盐输粮,见证了姜堰粮食业的兴盛风光;北运盐河又称泰东河,东台到泰州的水上航线又把溱潼粮食业推向历史的峰巅。

明朝万历《泰州志》中记载有姜堰、溱潼、白米、淤溪、港口等古镇,姜堰粮食业在苏中的崛起,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来此经商创业,苏州人经营皮坊,安徽人开茶叶号,镇江人开设典当、钱庄、药店、布号、土烟店等,无不利倍于市。作为粮食较大的集散地姜堰镇,商业兴旺,人口逐渐增多,形成了“卖不尽的西北,买不尽的东南”市场局面,随着粮食中心转移到姜堰镇,民国时期的粮行遍布于上坝、下坝的河边码头,160多家粮行每天人来客往,经纪人穿梭不息,粮行仓库里的粮食进进出出,挑夫的号子声不绝于耳。《姜堰粮食史话》在“北粮南销”、“以工促商”、“以粮兴业”、“商贾云集”、“店规行约”、“市场风波”、“投机风险”等诸多章节里重点叙写姜堰镇粮食市场的风云变幻,让人领略了姜堰镇粮食业走过的不平凡历程。

溱潼镇地处里下河水网深处,清朝乾隆三十三年曾从泰州划出,归东台县管辖。新中国成立后,转归当时的泰县管辖,是泰县直属重点镇之一。民国年间是东台县粮食最大的集散地之一,后来居上,粮食业务超过了盛极一时的姜堰。彼时,到二十世纪30年代,最盛时粮行有100多家,王伯记、李卫记、储源大粮行为陆陈公所之翘楚,溱潼粮食业市场风波大都由这3家左右,因为他们的粮食业务吞吐量较大。溱潼粮食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百业兴旺,油米厂、粮行、米店、糟坊等应运而生,沿河遍布粮行,商业兴旺发达,整个粮食业行情一度超过姜堰,但兴旺迟于姜堰,衰败又早于姜堰。《姜堰粮业史话》“姜溱二王”、“姜溱风云”等章节里突出介绍了溱潼粮食业的发展概况。

姜溱两镇粮食业自从1937年日军入侵后,开始走下坡路。尽管后来日本投降,市场稍微有点起色,也是萤火之光,式微渐灭了。解放战争期间,姜溱两地粮食业风光不在,饱经战火的洗礼,粮食业务一落千丈,直到姜溱两地解放后,仍然有部分粮食业老职工苦苦经营,后来经过国家的统购统销,结束了里下河粮仓辉煌的历史。

姜溱两地旧时粮食业的兴衰反映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的演变过程,并非没有史迹再挖,可以通过排查线索,进一步了解荣氏家族当年在姜溱两镇下伸机构的历史概貌。溱潼镇近年对城北社区拆迁改造,可以建立一座粮行博物馆,向社会征集折子、芦菲、箩筐、笆斗、秤、竹筹等粮行用具,展示那时候粮行发展的脉络,为地方旅游加大粮食文化风情的独特魅力。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丁九成清代】那些年,这两个古镇曾是里下河地区的粮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丁九成清代】那些年,这两个古镇曾是里下河地区的粮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