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了解经济史的人都知道,明末白银开始成为社会法币,但白银更晚。(莎士比亚,温斯顿,经济史,经济史,经济史,经济史,经济史)
在乾隆五十八年才开始铸造“乾隆宝藏”银币,鸦片战争后,随着国门大开,白银外流严重,清政府引进外国铸币机器,仿照西方银币样式铸造,才开启了我国银元流通的历史。毋庸置疑,白银是硬通货,比纸币更有交易价值。民国是我国银元大盛,使用最为广泛的时期。今天聊个有意思的话题,在民国时期,一元大洋能够置办些什么东西呢?
鉴于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这里讨论的时间范围以清朝灭亡至全面抗战爆发前25年的时间内为准绳,地域范围以当时主要城市北上广为研究目标。要弄清楚当时的物价,首先得先搞明白民国时期的收入水平。
以工商业最为发达的上海为例,二三十年代上海工人月工资在20个银元上下,技术工人、小学教师、医护人员等家庭月收入超过50元,达到小康水平;医生、记者、作家、律师、大学教授,个人月收入一二百元,可以生活的很滋润了。
那时是文学的黄金年代,鲁迅、胡适等大佬自不必说,平均一个月的稿费、版税就有上千元,1928年底,亚东图书馆曾经给胡适一份账单,从账面上看版税和酬劳两部分合计多达29000多元。其他作家如茅盾、郁达夫、老舍、田汉、曹禺等人基本上是全职写作,靠稿费为生。
下面我们进入正题,聊聊当时的物价。按照《1918-1980年北京社会状况调查》,上世纪20年代北京一个四五口人的劳动家庭,每年伙食费132.4银元。当时一个标准家庭的贫困线定位在每月收入10银元以下。毕竟在当时,银元的购买力还是很充足的,1911年到1919年,1银元可买30斤上等大米,8斤猪肉,10尺棉布。到了二三十年代,一银元仍可买16斤大米,四五斤猪肉,6尺棉布,120个鸡蛋。
那时的上海是远东第一大城市,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据《上海工人运动史》披露,1927年的上海:猪肉1斤0.28元,肥皂1块0.05元,香烟1盒0.036元,茶叶1斤0.23元,活鸡1斤0.37元,豆油1斤0.19元,盐1斤0.043元,白糖1斤0.096元,细布1尺0.107元。外地人来上海,在一般地段,带有电灯与自来水的套房,每月价格在5至10元之间。
再看南边的商业巨埠广州,朋友间请客吃饭,定一桌不含酒水的饭席,大概需要花费10-20银元,如果是喝茶的话,那就很省了,“五分厅”一盅茶售价0.05圆,“二毛室”一盅茶售价0.2圆;情侣看一场电影只需花0.3-0.8圆。
市面上热销的“生隆昌”牌婴幼儿奶粉,零售价是每公斤0.1圆,比现在任何一款国产奶粉都要便宜得多,更关键的是没有添加剂。穿衣方面,做一套中山装5元,买一双皮鞋,价格8-12元。
如上所述,上面介绍的都是大城市的生活物价,难免挂一漏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水平发展不一,在广大农村或偏远山区,银元的购买力可能还要更高一些。
当时的一块大洋,放到今天,其购买力相当于100-150元之间,可能在某些消费场合还要更高一些。不知大家怎么看待呢?
参考资料:《银元时代生活史》、《百年中国物价统计》
1.《【.民国银元】专题民国时期的一块银元,能买到多少东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民国银元】专题民国时期的一块银元,能买到多少东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40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