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弦花纹环]
玉弦花纹环,相,外径12.1厘米,孔径6.7厘米,厚度1.4厘米。
环因受沁蚀成鸡骨白色,圆形,中心有一圆孔,两面各饰相同的弦纹3圈,近孔处有一圈环形凸脊。 这类器物最早见于新石器时期,至商代仍有延续。以前曾被定名为乳环,推断其为女性乳房饰物。近年根据考古发掘,始知它是戴在手腕上的饰物。【玉兽面纹韘】
玉兽面纹韘,商,高3.2厘米,直径2.8厘米。 韘有黄褐色沁,圆筒形,上口斜,下口平。正面凸雕饕餮纹,鼻两侧各有一穿孔,背面近下口处有一凹槽。 《说文》曰“韘,射也”,说明此器为骑射之具。穿孔可用来系绳,缚于腕部,用时套于拇指上,张弓时,将弓弦嵌入背面的深槽,以防勒伤拇指。韘初见于商代,流行于战国至西汉,但到后期原先的功用逐渐弱化,其演变为一种装饰品。
【玉蝉形出牙环】
玉蝉形出牙环,商,外径10.5厘米,孔径3.3厘米,厚0.4厘米。 环玉质较杂,大体为白色。圆片状,肉、好等径。外沿有三个顺时针方向且等距的蝉形出廓雕。此环造型朴拙,刀法简练,俗称璇玑式环。
【玉鸟形佩】
玉鸟形佩,商,高9厘米,宽4厘米,厚0.6厘米。 玉为青色,通体红色沁。器呈片状,两面稍凸。主要采用双勾阴线技法雕琢,两面纹饰相同。此玉鸟头顶高冠,额下有五个出戟,勾嘴,双目“臣”字形。冠的两侧各阴刻一铭文,似为:“牧”、“侯”两字。 玉鸟始见于新石器时代,商代较为流行并一直延续至清。高冠是殷商时期玉鸟常见的装饰风格。但刻有文字的商代高冠玉鸟,无论在出土器还是传世品中,这是迄今所知唯一的一件,极其珍贵。
【玉人首】
玉人首,商,高4.3厘米,宽3.4厘米,厚1厘米。 青绿色玉,局部有白色沁。大致呈片状,正面凸鼓,背面稍内凹。玉人首主要采用阴刻等方法雕琢。“臣”字形双目,阔鼻,大嘴,头发用纵向细阴线装饰。虽刀法简洁,但五官非常清晰。两眼中间有一通孔,可供穿系或他用。 玉人首一般分正面像和侧面像两种,工艺上有圆雕和浮雕之分。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殷商时期也较为流行。
【玉凸唇环】
玉凸唇环,商,径10.4厘米,厚2厘米。 青绿色玉,局部有紫色斑,器体较薄,透明度较低。通体光素无纹。圆形中间为一大孔,两面孔边沿处各起一圈环形凸唇。 这种凸唇环在商代较为流行。玉料主要选用青玉或白玉,器形大小不一,简洁规矩,打磨精细,有的还阴刻细线装饰纹。考古研究证明,它可能为手臂上的饰物,故也可称其为玉镯。凸唇在佩戴时可起到稳固作用,同时又有一定的装饰效果。
【青玉弓弭】
青玉弓弭,商,长8.5厘米,宽1.7厘米,厚0.8厘米。 青玉质,器身有朱砂痕。器身上端以双阴线雕琢一卷尾龙,卷尾处有一钻孔。龙椭圆眼,蘑菇角,卷鼻,二爪,背上饰卷云形纹。器身中部有一半月形凹槽,下端收为尖刃状。 此器为古代弓箭两端安装的弓弭。河南安阳殷墟小屯C区20号墓车马坑中出土的两张驰弓上,曾分别装有玉质弓弭和铜质弓弭,其玉弓弭的造型纹饰与此类似。另外,弓弭还有骨质及木质等,而玉质等级最高。
【玉矛头】
玉矛头,商,长12.8厘米,宽4.1厘米,厚0.4厘米。 玉已受沁为灰色。靠近底端有一孔。整器呈扁平片状,肩部不甚规整。矛中间起脊,两侧均有刃,刃部锋利。 玉矛为石矛的礼器化,非实用兵器,而是一种礼仪兵器。
【玉箭簇】
玉箭簇,商,长5.8厘米,最宽3.1、最厚0.3厘米。 原可能为青玉质,后受沁,呈淡鸡骨白色。器中间起脊,脊两侧至边缘磨出弧形,尖部磨刃尖。底部中间有一插柱,用于连接箭杆,但没有使用痕迹,应为石簇的礼器化,为礼仪兵器。
图片来源于网络、故宫博物院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1.《古人云,石之美者为玉,商朝的古玉(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古人云,石之美者为玉,商朝的古玉(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5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