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明朝家庭中,从5年到1945年,河口一直是三水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因为机缘巧合,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走进了河口,这个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地方,见证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厚墨迹的地方。
位置:三水旧海关大楼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河口社区居委会桥东街28号一座。该大楼始建于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是英国在中国设立的早期海关之一。
历史
一百多年前,英国人看中这个关口,强迫中国开放三水口岸并在北江边河口镇建立了海关大楼。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缅甸条约》,规定清政府开放广东三水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此设领事馆和海关。同年,英国在三水旧县城河口设立三水海关税务司公署,实行外籍税务司专断的半殖民地海关行政人事制度,关税收归英国所有。百年海关大楼见证了清末半封建半殖民地那段屈辱的历史。
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建成该楼。1994年5月30日将该建筑列为“三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鬼屋的传说
提起旧海关大楼,未必每个三水街坊都清楚具体所在。但是若说起“鬼楼”,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这座特别的英国建筑。由于旧海关大楼由英国殖民者设计建设,因此本地人都喜欢称之为“鬼楼”。
抗日战争时期,三水旧海关大楼短暂停用了几年,后来又恢复了使用。汛期或者台风天,水甚至能漫上来淹没一二两层。据说,英国人的一只猎狗曾经淹死在这里。而每当大风时节,楼里都能听见外面帆布旗在风中撕裂的声响……
这栋海关大楼,永远没有人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它的背后,曾经暗藏着上一代人内心最深处的秘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过去,海关大楼在岁月中老去,是谁打开了时光隧道,回到了上世纪……
下了三水二桥,沿着河堤蜿蜒前行,穿过一片斑驳的民居,一栋荒废的四层红砖小洋楼赫然在目。和当地青砖灰瓦的建筑不同,这栋楼带着明显的洋气,尽管外墙已经斑驳,窗户不复存在,但拱形的栏杆、蓝白瓷砖铺成的走廊地板、巨大的壁炉无不昭显它的特殊。
大楼坐北向南,主楼高4层,大楼后有宿舍,为洋房式钢筋混凝土和青砖建筑。底层为红砖结构,采用进口红砖梁柱支撑大楼,上层为中式青砖结构。
当年建这栋海关大楼时,钢筋、水泥、红砖都是英国人从英国运来的,按照欧式设计建成了这座四层海关办公大楼。江水上涨,海关大楼常常被淹,水位最高的时候曾淹到了三楼。历经洪水浸泡江风侵蚀,百年过去,仍然红艳如新,可见质量之优。而这栋楼的墙是空心的,寒冷的时候,英国人就在一楼烧壁炉,整栋楼都会变暖和,设计十分科学。
海关大楼作为货物进出关口,自然是繁华聚集之地。船来船往,直接开到海关大楼一楼,完税开闸,货物放行。根据记载,当时,从河口出口的大多是中国的丝绸、茶叶、花生油、纺织土布等,而进口的大多是洋火、煤油、洋布等。
新中国成立后,英国三水海关撤销,结束了这段半殖民地的海关历史。而这栋海关办公大楼,曾先后用作河口港务所、船队的办公场所。
现在海关大楼已经荒废,周边村民的生活却似门前的北江水,生生不息。
1.《三水清代码头看这里!是谁打开了时光隧道?寻访三水河口旧海关大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水清代码头看这里!是谁打开了时光隧道?寻访三水河口旧海关大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55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