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晋朝

【155年晋朝】专题三国之司马懿父子三代努力,终代曹魏

本篇正在精读中国史连载155,《三国史话》连载25,请收看。

司马懿是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高祖父司马钧是汉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做过豫章太守,祖父司马儁是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是京兆尹(相当于郡守)。

司马懿有相当政治军事才能,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物。司马氏代魏,就是他给打下的基础。

01、崭露头角

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任丞相,司马懿任丞相府文学掾,东曹属,不久转为丞相主簿。曹操被封为魏王以后,218年,司马懿转为魏王太子中庶子,辅助曹丕,“每与大谋,辄有奇策",很受曹丕信任;后来又转为曹操的军司马,协助曹操搞军事。

曹操早期的屯田,主要是民屯;司马懿建议实行“且耕且守"的军屯,被曹操采纳, "务农积谷,国用丰赡"。

219年,关羽围攻襄、樊,威震华夏,曹操想把都城由许昌迁往河北,以避关羽军锋。司马懿指出这样做不利,并建议曹操利用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的矛盾,唆使孙权袭击关羽后方,终解樊城之围。

曹操去世后,朝野危惧,而司马懿主持丧事,有条不紊, 使“内外肃然"。

这些情况表明,在曹操时期,司马懿已经崭露头角。

曹操死后,曹丕继之为丞相、魏王,司马懿为丞相府长史,后又为督军御史中丞。曹丕称帝后,司马懿的地位逐渐提高,迁侍中、尚书右仆射,官至抚军将军、录尚书事,参与了曹魏最高统治集团大政方针的决定和执行。他有时留守洛阳,有时出镇许昌。曹丕率师南征孙吴,他“内镇百姓,外供军资",起了不小作用。

02、迅斩孟达

在镇压孟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司马懿的智慧和才能。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进驻汉中后,策反曹魏新城太守孟达归蜀,这时器重孟达的魏文帝曹丕已死,原来与孟达亲善的魏国权官尚书令桓阶、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也先后死去,孟达在朝中的靠山失去,“心不自安”。于是,在诸葛亮写信劝他归蜀时,他回信给诸葛亮,表示愿意归蜀。还派人给诸葛亮送去纶帽一顶、玉块一块,以示微意。这件事被魏国魏兴太守申仪得知,向魏明帝曹叡告密。

当司马懿受命镇压孟达后,他唯恐孟达迅速举兵,便写信给孟达,先稳住孟达,并挑拨他同蜀汉的关系,说他降魏后蜀国人“莫不切齿",诸葛亮想破灭他,“惟苦无路”。

孟达确实和诸葛亮关系一般,得书后,有些犹豫不决。司马懿暗中发兵进讨。司马懿手下将领以为孟达与吴、蜀有联系,涉及与两国关系,应该观望一下形势再行动。司马懿回答说:“孟达是个不讲信义的人,现在正是他举棋未定之时,应当乘机突然解决之。“于是倍道兼行,先发制人。

不久,孟达得到了申仪已将他密告的消息。他一方面准备城防,一方面派人送信给诸葛亮,请求发兵接应。在给诸葛亮的信中,孟达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认为:司马懿的驻地宛城,离魏都洛阳有八百里,离新城有一千二百里,司马懿得知他“举事”,一定要上表洛阳天子,得到准许,才能发兵,这样司马懿军队要一个月才能到达新城郡。等司马懿发兵来到时,“则吾城已固”,军事部署也安排妥当,就不足为忧了。

他还认为新城地势险要,司马懿不能亲自来征讨。如果其他诸将来,“吾无患矣"。

孟达不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又何况孟达的叛魏,正是在司马懿所管辖的荆州地域,而且事关重大,势态紧急,哪能等皇帝命令下来后才动 手呢?

果然,司马懿的军队,省去了表奏时间,井且一日行两日之路,仅用八天的时间就到达新城郡。孟达据守上庸城,一方面向汉中的诸葛亮告急说:“我举事才八天,司马懿的兵马就到达城下,何其如此神速!”另一方面又向东吴求援。

诸葛亮只好派一队人马去新城救援,东吴也派军队来救。司马懿派兵阻击,蜀军前进不得,吴军也被挡住。

司马懿亲自领兵攻打上庸城,经过十六天的激战,孟达部将开门出降,司马懿将孟达杀死。诸葛亮见大势已去,只好调回援兵。吴军也退去。

03、平定辽东

231年,曹真死后,司马懿全面负责对西蜀的战争,领兵同诸葛亮对抗。由于阻击西蜀军队有功,235年(青龙三年),被提升为太尉,主管曹魏军事。

237年(景初元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自立为燕王,署列百官,对抗曹魏朝廷。第二年,司马懿率军四万远征辽东,进至辽水。这时公孙渊派将军卑衍、杨祚等领兵数万,依辽水的有利地势,坚营高垒,阻击魏军。

公孙渊见魏军来势很猛,派人向孙权求援。孙权同意出兵攻魏,声援公孙渊,同时写信回话说:“司马懿善于用兵,变化如神,所向无前,我深为老弟忧虑。”

事实表明,孙权对司马懿的称赞,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战争一开始,司马懿针对敌军的情况,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先出疑兵攻击敌军的南部,把敌军吸引过去,然后领兵突然袭击敌军的北部,抢渡辽水。

渡过辽水之后,司马懿并不进攻敌军营寨,而作直取公孙渊老巢襄平(今辽宁辽阳)的态势。

手下人不明了这是什么意图,司马懿解释说:“敌人坚营高垒,想用此消耗我们的兵力;我们攻打它,正中他们的计策。古人说,敌人虽然深沟高垒,如果攻击他必救的地方,他就不得不离开它同我们作战。敌人大军集结在此 地,后方巢穴空虚,我军直指襄平,敌人恐惧,必然出战。这样,我们就可以打败他们。”

卑衍等见魏军越过营寨直向襄平方向扑去,果然率大军追赶,司马懿便督军回击,“三战皆捷",大获全胜,接着进围襄平。

这时连日下雨,辽水暴涨,平地数尺,给魏军带来很大困难。公孙渊军乘此机会,出城放牧、樵采,旁若无人。魏军将领主张吃掉出城的敌军,司马懿不同意。一个叫陈珪的问司马懿:“过去攻打上庸时,八部并进,昼夜不停地攻击,所以只用半个月的时间,就拿下,了它,斩杀孟达。现在我军远道而来,反而不急于攻打敌人,我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

司马懿回答说:“那时孟达军队少,粮食可支持一年,我军将士四倍于敌 人,而粮食不够用一个月;以一月图取一年,哪能不采取速决战呢?而且是以四击一,可以消灭他有生力量。如今,公孙渊的军队比我们多,粮食则比我们少,我们没有必要仓促进击。这次我们离开京师远征,不怕敌人攻打我们,就怕他们逃跑。现在,他们的粮食快用完了,我们的包围圈还没合拢。如果急于攻打,掠夺他们的牛马,破坏他们的樵采,这是故意驱赶他们逃跑。用兵应该善于根据条件的变化。现在敌人凭靠人数众多和雨天给我们带来的困难,和我们相持,虽然饥困,但还不肯认输。我们应当示弱,使他们安心。如果图小利,惊动他们,这不是好办法。”

不久,雨停下来,水逐渐退去。魏军完成对襄平的包围后,起土山,挖地道,做楼车、钩梯等攻城器具,昼夜不停地攻打。城中粮食用尽,公孙渊军心动摇,杨祚等人首先投降。公孙渊见大势已去,率领数百骑兵突围。魏军将他杀死,占据了襄平。

04、装聋卖傻

司马懿是当时曹魏最有谋略的人物。曹操崇尚节俭、禁止奢华的思想作风,被他继承下来了。魏明帝大兴土木,修建宫室,制作靡丽。司马懿多次上书,要求罢除一些徭役。他平定辽东回来后,在京城服役的还有一万多人。他上书罢除,“节用务农,天下欣赖”。

233年(青龙元年),司马懿在关中开成国渠,筑临晋陂,灌 溉田地数千顷。241年(正始二年),他支持邓艾在淮河南北大搞军屯的建议,发展生产。第二年,他奏请穿广漕渠,引黄河水入汴,灌注于东南诸陂揭。243年,他又在河南开淮阳、百尺二渠,并修复一些旧的陂塘。这些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和司马懿相反,曹爽则毫无政治军事才能。曹叡临死前,问心腹刘放、孙资,谁可以辅佐齐王。孙、刘二人推荐了曹爽和司马懿。曹叡问曹爽: “你能担当这个重任吗?”

曹爽憋得满头大汗,不知如何回答。刘放在一旁赶忙轻声提示说“臣以死奉社稷",这才为他解脱了困境。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仰仗自己是皇帝宗族,排挤司马懿。

曹爽结党专权,司马懿非常不满。但要清除他们,条件还不成熟,因此他暂时忍让。247年(正始八年),司马懿上书给曹芳,说自己年近七十,年老多病,要求退职闲居,得到了准许。此后,他在暗中联络心腹,策划着一场与曹爽的大搏斗。

司马懿称病不参与朝政后,曹爽、何晏等更无所顾忌,“遂有无君之心”,想夺取皇帝宝座。但对告老还家的司马懿还是不放心,让党羽李胜在由河南尹调任荆州刺史时,以告别为名,去司马懿家察看动静。

对李胜的来意,司马懿是很清楚的。他于是装出一 副大病在身的样子,叫侍婢扶着出来会见客人。他老态龙钟,步履蹒跚,婢女拿衣服给他,他双手颤抖,接都接不住。在同李胜对话时,他装成又聋又傻,神智不清,语言错乱。

李胜见司马懿说:“听说明公旧病复发,没想到如此严重。今天我回本州任刺史,特来拜辞。”

李胜是南阳人,属荆州,所以称荆州为本州。司马懿却故意说:“我年老病重,死在旦夕。你这次去并州,并州与胡人临近,请注意守备。恐怕今后不能相见,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就托付给你了,请多为照顾。”

李胜说:“我是说回本州,非并州。“

司马懿说:"噢,君是方到并州。“

李胜又纠正说:“是回荆州。”司马懿才回答说:“年老意荒,不解君言。如今你还为本州刺史,以你的名望德行,一定会建立功勋。”说着指口言渴,侍婢进粥时,他不拿粥碗,用嘴伸出去吃,稀饭流出来,沾满胡须,弄得满身粥浆。

这一切李胜都信以为真。他回去向曹爽报告说:“司马公形神已经离散,只是一具尚有余气的尸体,不足为虑了。”

曹爽得知情况后,非常高兴,对司马懿便不再戒备了。他哪里知道司马懿正在进行着政变的准备呢?

这时,司马懿已经安排自己的儿子司马师任中护军,掌握一部分中央禁军,又暗中蓄养心腹死士三千多人,待机而动,并得到元老重臣太尉蒋济等人的暗中支持。

05、突发政变

249年(正始十年)正月,曹爽同兄弟曹羲、曹训、曹彦和皇帝曹芳一起,出京城去拜谒曹叡的陵墓——高平陵。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控制洛阳,令司徒高柔行大将军事,占据曹爽军营,令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占据曹羲军营,解除曹爽兄弟掌握的武装;用皇太后的名义关闭洛阳城门,占领武器库,派兵截断洛水浮桥,阻挡曹爽等人入城。

然后,司马懿上书天子曹芳,奏请处置曹爽一伙,指出曹爽等人背弃先帝顾命,败乱国家法制,排斥旧臣,引用私人,盘根错节,纵恣日甚,有“无君之心”,因此不得不采用兵谏的办法,为国除害。

同时,司马懿派人告谕曹爽,说明只要他罢兵息甲,交出兵权,就可以回归府第,保留封爵。

这时,投靠曹爽的大司农桓范,逃出洛阳去见曹爽,为他出谋划策。桓范是他们的智囊,过去曹爽兄弟一起出游时,就曾劝告说:“总万机和典禁兵的人,不应一起出游。如果有人关闭城门,谁来接纳你进城呢?”

曹爽不听,说:“我兵权在手,谁敢这样做!”

这次桓范见曹爽之后,劝他们兄弟把皇帝迁到许昌,调外地的军队和司马懿作战。曹爽迟疑不决。桓范又对曹羲说:”事情很清楚,你们是同天子相随,发令于天下,谁敢不应从。"曹羲不言语。

桓范又说:“如果去许昌,要不了多长时间,那里有武器别 库,可以武装军队,所忧的是谷食,但大司农的印信还在我身上。”

曹爽兄弟还是不听。最后,曹爽将刀扔在地上说:“司马懿是为了夺我的权力。我回归侯府,还不失作一个富家翁。"决定投降。

桓范哭着说:“曹子丹(曹真)是好样的,怎么生了你们兄弟竟如同豚(小猪)犊(小牛)!我为什么竟和你们一起遭受灭族之祸呢?”

曹爽等人接受司马懿的条件,回到洛阳请罪。不久,司马懿以更多的罪证,将曹爽及其兄弟以及何晏、毕轨、李胜、桓范等一伙,全部处死,并诛三族。

司马懿掌握了朝政。

由于曹爽集团的所作所为不得人心,司马懿发动政变时,朝廷内外的文武大臣,多数是袖手旁观的。曹爽的军权一被剥夺,曹爽集团就树倒猢狲散,彻底垮台了。

06、淮南三叛

司马懿搞掉曹爽集团之后,曹魏政权实际上已归司马氏控制。

但曹爽集团的垮台,不等于司马氏和曹氏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新的斗争在酝酿,在发展。一部分有军事实力的亲曹氏的人,又先后起来反对司马氏。

251年(嘉平三年),太尉王凌首先在扬州发难,阴谋推翻司马懿,废皇帝曹芳,立楚王曹彪为帝。

251年春,吴军堵塞涂水作堰(在今江苏六合),企图放水淹没魏军南下之通道。驻守在扬州的王凌请求发兵击之,司马懿不准。王凌派将军杨弘把准备易帝的意图告知兖州刺史黄华,黄华与杨弘联名向司马懿告密。

司马懿立即亲自率军从水道讨伐王凌。王凌自知势穷力孤,敌不过司马懿,先是投降,后又自杀。司马懿到达寿春后,深查此事,牵连者皆夷三族。

六月,司马懿赐楚王曹彪死。

讨伐王凌回来后不久,司马懿就病死了,他儿子司马师接班,依旧专擅朝政。司马师注意笼络曹魏旧臣,并维持旧有的规章制度。有人请求改易制度,司马师说:“三祖(指曹操、曹丕、曹叡)典制, 所宜遵奉;自非军事,不得妄有改革。”这对稳定司马氏的统治地位,起了一定作用。

254年(嘉平六年),中书令李丰和皇后的父亲张缉,密谋除掉司马师,以夏侯玄(曹爽的姑表兄弟)代替他掌政,又因事机泄露,被司马师杀掉。

司马师以为这件事同皇帝曹芳有关,便废掉曹芳,另立十三岁的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李丰等人被诛杀和曹芳被废,令到当时驻守寿春的镇东将军毌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非常不安,害怕会牵连到自己;而毌丘俭的儿子毌丘甸亦劝父亲要举兵保卫曹魏,二人于是决心要反抗司马师。

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文钦在寿春举兵讨伐司马师,并进兵项城。重病中的司马师被迫亲自率军讨伐,虽然镇压了此次叛乱,但司马师却在此次征战中伤了眼睛,不久就痛死于许昌,由弟弟司马昭接手掌权。

王凌、毋丘俭相继被诛灭,使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内不自安”,于是“收众心", "养死士”,以防有变。257年(甘露二年),司马昭特地派心腹贾充去诸葛诞处"慰劳",以观察其动静。

贾充试探说:“京师的诸贤人,都愿意曹魏政权禅让给司马氏,你以为如何?"

诸葛诞大怒,表示坚决反对。为了激诸葛诞早反,以便师出有名,司马昭升任诸葛诞为司空,召他回京城。诸葛诞果然疑心害怕,便起兵反对司马昭。

诸葛诞起事后,采取联结东吴,拒守扬州,以逸待劳的方针。

东吴派投降过来的文钦领兵支援,并另行发兵救应。诸葛诞调动十几万大军,拒守扬州。司马昭亲自督军26万南征,费了很大力气,才把诸葛诞围困于寿春,又分兵堵住东吴的救兵;第二年,终于攻破寿春,将诸葛诞杀死。

司马昭镇压诸葛诞之后,司马昭为丞相、晋公,把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在自己手里。

07、司马代魏

260年(甘露五年),魏帝曹髦见威权日去, 迟早要被废掉,想作最后挣扎。他召来侍中王沈、尚书王经和散骑 常侍王业,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我不能坐在这里,等候被他废掉的耻辱。现在你们应当和我一起行动,讨伐司马昭。”

王经说:“如今大权在司马昭手中,朝廷官员都为他效力。我们掌握的兵甲太少,没有力量对付他。这样做太危险了。"曹髦不听,从怀中掏出写在黄色绸缎上的诏书,投到地上,说:“我的主意已定,即令身死,也不可怕,何况还不一定死!“于是率领左右侍从出击。

这时王沈、王业已向司马昭报信。曹髦的进攻,自然是以卵击石,结果失败被杀。

曹髦死后,司马昭又立了14岁的陈留王曹奂为帝。

这时,司马氏的政敌,几乎被清除殆尽,司马昭真的要当皇帝了。但他考虑在登上皇帝宝座之前,最好再建立些“功业”,多捞些政治资本。263年(景元四年),他命令邓艾、钟会率军灭蜀, 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264年,司马昭称晋王,立他儿子司马炎为王太子、副相国,抚军大将军。第二年,他没来得及当皇帝就死了,把皇帝的宝座留给了他的儿子司马炎。

司马炎先继承晋王王位,不久,曹奂“禅让",司马炎称帝(史称晋武帝),建立晋朝,历史上称为西晋。

从249年司马懿杀掉曹爽,掌握曹魏政权,到这时已过去十七个年头。在这十七年中,司马氏维护家族内部的团结,打击敌对势力,取得相当成功,同时也多少顾及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注意缓和阶级矛盾。所以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所遇到的阻力是不大的。

早在邓艾、钟会率军伐蜀时,吴国的屯骑校尉张悌就曾评论说:“曹丕、曹叡时,刑罚繁多,徭役沉重,东西征伐,没有安宁的时候。司马懿父子多次立大功,掌权之后,减免老百姓的一些沉重负担,关心他们的疾苦,民心归于他们已经很久了。所以淮南三次反叛(指王凌、毋丘俭和诸葛诞),腹心之地井未扰乱;曹髦被杀,四方也未骚动。他们任贤使能,各尽其心,统治的根基已经巩固。”

这段话,概括了司马氏取得成功的一些原因。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三国史话》。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十多位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1.《【155年晋朝】专题三国之司马懿父子三代努力,终代曹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55年晋朝】专题三国之司马懿父子三代努力,终代曹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55821.html

上一篇

关于317谁建立晋朝定都我想说奇怪的晋朝:定都洛阳为何不称东晋,南迁南京却不称南晋

下一篇

军师联盟2《虎啸龙吟》与司马晋朝

155年晋朝专题之湖南安乡发现西晋大墓,墓中出土一件神秘国宝,现在禁止出国展览

155年晋朝专题之湖南安乡发现西晋大墓,墓中出土一件神秘国宝,现在禁止出国展览

155年晋朝相关介绍,说到秦朝,相信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它继承三国夏朝南北朝,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两晋共有15位皇帝,享有香国155年。 而说起晋朝我们不得不司马家族,公元266年司...

关于155年晋朝我想说一场曾国藩与赵烈文的对话,预言清朝结局时间和方式

关于155年晋朝我想说一场曾国藩与赵烈文的对话,预言清朝结局时间和方式

155年晋朝相关介绍,京中的人说云:“图文气象很差,名画在执行战争的时候出来了,诗歌乞丐成群,甚至女性也腾出了身体。” ”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 余云:“天下治安一统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

【155年晋朝】专题两晋王朝,后人称之为秦朝的翻版,一个自爆而亡的帝国

【155年晋朝】专题两晋王朝,后人称之为秦朝的翻版,一个自爆而亡的帝国

155年晋朝相关介绍,秦国,短命和多才加两个秦,只有155年。吴穆兰化,李冠南岛,瞬间盛夏的急剧变化,在这种动荡时期,坐在嫌疑犯身上的是什么样的人? 晋武帝应该是秦朝少有的雄州,统一了三国,可惜晚年昏迷。特别是成为智力较弱...

【155年晋朝】专题中国古代幕府专题系列(三) 两晋时期幕府制度的特色

【155年晋朝】专题中国古代幕府专题系列(三) 两晋时期幕府制度的特色

155年晋朝相关介绍,文/英文山 曹魏末年,司马氏逐渐掌握了魏国政权。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将曹魏皇帝曹芳、权臣曹昌赶出都城洛阳,对曹魏政权的名失望透顶。 而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代势力逐步控制魏国,公元...

【155年晋朝】司马懿的第六世孙,晋朝的亡国之君,被废后忧惧难安,最终被残杀

【155年晋朝】司马懿的第六世孙,晋朝的亡国之君,被废后忧惧难安,最终被残杀

155年晋朝相关介绍,文/格瓦拉同志 亡国之君的结局大多很差,被杀或受辱,很少有人能有好结局。司马懿的六世孙、东晋末代皇帝——孔迪司马德就是代表。 司马德文是司马懿的第六世孙,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次子,安帝司马德宗的亲弟弟,...

155年晋朝,干货看这篇!司马懿的第六世孙,晋朝的亡国之君,被废后忧惧难安,最终被残杀

155年晋朝,干货看这篇!司马懿的第六世孙,晋朝的亡国之君,被废后忧惧难安,最终被残杀

155年晋朝相关介绍,文/格瓦拉同志 亡国之君的结局大多很差,被杀或受辱,很少有人能有好结局。司马懿的六世孙、东晋末代皇帝——孔迪司马德就是代表。 司马德文是司马懿的第六世孙,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次子,安帝司马德宗的亲弟弟,...

155年晋朝看这里!中国历史地图集之——据说200年无明君的晋朝,打下的疆域有多大

155年晋朝看这里!中国历史地图集之——据说200年无明君的晋朝,打下的疆域有多大

155年晋朝相关介绍,中国历史地图——西晋疆域图 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晋江逆岛 一、秦朝概况 晋、汉大统一时代结束了春秋战国后500年的分裂局面,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鹿、三国并举,中华大地又陷入了大分裂的战乱时期。...

155年晋朝专题之魏晋时期著名的“四本论”,是如何为司马氏篡权取得合法性的?

  • 155年晋朝专题之魏晋时期著名的“四本论”,是如何为司马氏篡权取得合法性的?
  • 155年晋朝专题之魏晋时期著名的“四本论”,是如何为司马氏篡权取得合法性的?
  • 155年晋朝专题之魏晋时期著名的“四本论”,是如何为司马氏篡权取得合法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