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省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上第一座有油的国家监狱。
清朝乾隆皇帝游历汤阴,亲谒羑里,感慨万千,挥毫题诗:“洹荡之间曰羑里,演易圣人昔拘此。”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曰:“文王拘而演周易”,所以羑里城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文化的发祥地。让我们首先看一下“羑里城”的这个“羑”字,上面是“羊” 字不露尾,下面是“长久”的“久”字。这个字不读“姜”、不读“羌”、不读“美”,而是读“yǒu”。我国著名的汉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先生在他的《积微居小学述林·释久》一文中指出:“古人治病,燃艾灼体谓之灸,久即灸之初字也。字形从卧人,人病则卧床也。末画像以物灼体之形。”“久”字像用艾柱在人后熏灸之形,是一个象形字。《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贼死》云:“男子丁壮,析色,长七尺一寸,发长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大意为:男子系壮年,肤色白,身高七尺一寸,发长二尺,其腹部有灸疗旧疤痕两处。此处“久”义为灼灸、灸疗,用的正是本字本义。
因灸灼治病要有耐性,直到灸处出汗而起到调补身体、发散毒邪的作用为止,故引申义为“长时间”,借以表示抽象的时间概念。段玉裁注释说:“‘迟久’之义行而本义废矣”。后来又增加形符“火”,另造一个“灸”字来表示“灸灼”义。《说文解字》云:“灸,灼也。从火灸声。”,形声兼会意。所以,“久”是“灸”的古字,并非通假字。中国针灸历史悠久,相传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尝百草而制九针”。“羑”字的本义可以理解为是以火灼羊,引申为长期的煎熬、磨难。关于“里”字,《说文解字》曰:“里,居也。”另据古文献记载,夏朝监狱称为“夏台”,商朝监狱称为“羑里”,西周监狱称为“囹圄”,汉朝至元朝的监狱称为“狱”,明朝的监狱称为“监”,从清朝开始,将“监”和“狱”连在一起,合称监狱。所以“羑里”两个字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居于长期磨难中”,商朝监狱称为“羑里”也就可以理解了。周文王被殷纣王囚禁七年之久,历经磨难终成《周易》。
关于“羑里”二字的由来还有另外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羑水(羑河)经城北东流”,故曰“羑里”。另一种解释为此地距羑河一里之遥,故名“羑里”。我个人更倾向于先有“羑里”城后有“羑水(羑河)”之说,“羑水(羑河)”因“羑里”而得名。(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羑里”溯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羑里”溯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63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