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7月23日朝鲜爆发壬午兵变。起义者开军备武库、毁王公宅邸、杀日本教官、袭日本使馆。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国内情况混乱,而朝廷又有大院君和闵妃两派之争,出逃忠州的闵妃便通过在天津的金允植等使臣请求清朝派兵保护。宗主国保护藩属国是历来传统和道义职责所在,清朝通过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军事力量也有所提高。列强借助清朝与朝鲜签订《朝美条约》、《朝英条约》、《朝德条约》等获得优惠待遇,所以对此清是否出兵朝鲜并不加干涉。加之1876年,《江华岛条约》的签订,使日本在朝势力大增,迈出了侵朝第一步,清政府借此机会出兵保护也是合情合理。

对于处理壬午兵变事件,有一个关键人物——李鸿章。

李鸿章强调“军事与外交相结合”的原则。这样既可以遏制日本再朝势力,又可以加强清朝对朝鲜的控制。可见,清朝对朝鲜的政策已由“放任政策”、 “牵制与均衡” 向“积极干涉政策”的转变。

军火援助

壬午兵变后,清朝便派丁汝昌、吴长庆等人派兵前往。一个月后,李鸿章表示应加强对朝鲜的军事援助,练兵选器才是保邦之本。文牍如下:

八月二十七日,署北洋大臣李鸿章文称,为朝鲜六月初九日之变,闻其军伍涣散,器械遗失。现在重新整顿。应以练兵选器为保邦之本,本署大臣仰体。

朝廷宗小,覆帱之仁,因饬天津军械所筹拨十二磅开花铜炮十尊,英来福枪一千杆,配齐弹药、木信、门火、铜帽、洋药各项。另单开明,便交付朝鲜南阳各轮船陆续运往。由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派员查核。转交朝鲜国王验收,收备发练军之用,以济急需。而昭交谊除分别咨行外,相应咨会更衙门,谨请查照,照录抄习。谨将拨给朝鲜枪炮、子弹、铜帽等件,开具请槢,咨送查核。

具体配送时,清单更为详细。支援朝鲜双轮架子药箱器具全的十二磅铜开花炮十尊。天津器械局开花子三千颗。木信三千六百只。考虑到朝鲜士兵“初习放炮,此项加二成,以防鎚裂”。门火六千枝。这一项同样考虑周全,“初习放炮,按子照配之外,加空响一千五百枝,另备拉空一千五百枝。”炮药四千五百磅。(按子每出一磅人试空炮一千五百磅)。子膛内炸药一千五百磅。(每子六两核计半磅)。至于英来福枪,配给一千杆。(每杆配药五百出,每出用药一钱五分,每八十出核药一磅,每枪计药六磅二五。应核枪药六千二百五十磅。从宽给发,每枪带药十磅)。天津器械局枪药一万镑,大铜帽一百万颗。至于铅箭皮纸,朝鲜国并不缺乏,所以不再发给。由此可见,对于枪支弹药等物都是从宽发给,处处周到,清朝对朝鲜已是十分用心,尽力维护朝鲜秩序和其宗主国地位。

10月12日,再次强调军火一事。李鸿章派官员层层把关,将军械交赴朝鲜轮船陆续运到朝鲜。并由吴长庆转交朝鲜国王验收。

朝廷字小之仁,不能不设法筹画。开其风气,即所以固我藩篱,因饬拨器械局旧制十二磅开花铜硝十尊,配以开花干千三千颗,木信三千六百枝,门火六千枝,硝药四千五百磅,炸药一千五百磅。又英来福枪一千杆,配以细洋药一万磅,大铜帽一百万颗,皮带子各千副,备发练军之用。现据军械所委员刘含芳报称,已分批拨交赴朝鲜各轮船陆续运往由吴长庆转交朝鲜国王验收,以助急需。除咨照该国王,并分咨总理衙门、礼、兵各部知照外,理合附片具陈,伏乞圣鉴,谨奏。光绪八年十月初二日,军机大臣奉旨,该衙门知道,钦此。

制造洋枪洋器,原料购买和加工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加之朝鲜地域狭小,技术又相对落后,更加需要清朝的帮助。兵变之后两年,朝鲜派卞元圭来天津,将制造局代购的布达塞水银交给卞元圭,随身带去。至于制造铜帽的紫铜皮等材料,制造局也曾帮忙代购二十余磅。

人才支持

壬午兵变后,朝鲜与清朝关系日渐亲密。清朝拨给来福枪、开花炮及弹药、铜帽、门火各项。交给朝鲜新团勇丁领用。并派吴长庆指授练习,次第整顿。朝鲜在接受清朝的军事支援后,感受到“升平日久,戎政荡弛。所有军器军火等物皆是古制,不合时用”,也应该积极寻求自强之路。1883年,便派员选徒前往天津机械制造局学习,可惜不到一年又把人员撤回,“空归无所透悟”,只好派卞元圭再次前往商议相关事宜。

现今亲军数营新募练教,仍设机器诸厂,留心制造,实荷代筹,深切感颂。第其铺之规矩以天津东南两局视为准则。故特派贲局帮办卞元圭使之前往津厂。一切要务从长问议。俟其回告,必欲量力效行,至于匠目之可使者,物料之当备者,幸知照东南局总办,因其所言酌量指划。则敝邦戎政籍有振刷之望。伏乞贵大臣克体。

壬午兵变后第二年,李鸿章对朝鲜状况仍然很关心,朝鲜受清朝影响寻求自强兴军之路,选拔将士来学习“洋操阵法”。清朝也派吴长庆“帮同教演”,使朝鲜士兵熟习操控西方枪炮之法。“该国王力图振作,遴送将士,让求洋操阵法。业又吴长庆拣派营中熟习西洋枪硝之弁,帮同教演。前遣陪臣赵宁夏等来津竭商自强之策。臣告以御侮可保邦,练兵必先简器。”此外,朝鲜还曾上表请求中国派两名技术人员到朝鲜从事制造业,而清朝表示要了解工匠的手艺,若技艺成熟,再派遣到朝鲜。“所募轧模锺及配爆药工匠二名。现在局试看手艺,俟下次朝鲜商务委员来天津,再行派去。”

其实早在1880年,清朝便接受过朝鲜留学生40人及工匠38人。他们被分配到木样厂、翻沙厂、枪子厂、卷铜厂、汽机锅炉厂、熟铁厂等地工作,并且还学习制镪水、制火药等技术。从史料看来,1880年应是朝鲜派遣人员到清朝学习规模较大的一次。这次交流,为壬午兵变后的工匠往来、技术学习奠定了基础。

到底救了没有

壬午兵变后,清采取了加强中朝“宗藩关系”的措施。1882年9月27日,张佩纶在上奏文中提出《朝鲜善后事宜六策》,详述了清对朝采取的政策:一、中国简派大员为朝鲜通商大臣,管理朝鲜外交;二、中国选派教习,代购洋枪,为朝训练军队,既用于防日诡谋,且可干预朝鲜兵政,以绝其怀贰;三、日本却盟索费,且订明得以驻兵朝京,中国应一面拒绝朝鲜借款,以免其借中币填日欲,一面令吴长庆等对驻京日兵密谋牵制,嗣后议设通商大臣;四、中国应速筹款,兴造快船两三艘,驻守仁川,以防日谋;五、预筹辽防,以备缓急;六、据朝鲜永兴湾,以制日俄。

事实证明,以上措施都有所实施。有些韩国和亲韩学者据此认为清朝是“殖民主义”,侵犯了朝鲜主权,并且这些措施伤害了朝鲜人民的感情,影响了朝鲜独立发展。其中,军事干涉是最明显的证据。但是,军事方面的积极干涉是在朝鲜要求下实行的。朝鲜方面表示乐于接受清朝的军事援助,并多次表示感谢。

照得贵大臣为念敝邦军变以来,器械散失,练选时急,饬拨天津军械所筹拨十二磅开花铜炮十尊,英来福枪一千杆,配齐弹药、木信、门火、铜帽、洋药各项,运由提督吴军门派员交付。兹遵计开验收,仰惟贵大臣克体皇朝覆帱之仁,而轸属邦急难之谊,攒手感颂,曷任衔结!

现今新团勇丁,率循吴军门指授练习,次第整顿,俾此无兵而有兵,无械而有械,用为保邦制治之本,思自奋发,俟有成效。……

1884年甲申政变后,朝鲜也曾要求清朝火速出兵保护,派遣重兵东渡以防止日本的威胁和侵略。可见,朝鲜对清朝还是以属国自居,不愿沦为他国之附庸。朝鲜与中国的朝贡藩属体系是自古就有的,早已深入人心。清朝建立之初,朝鲜还常常以小中华自居,认为自己才是中华之正宗。所以说,壬午兵变之后清朝的军事援助对朝鲜是有积极意义的,朝鲜也乐于接受和受到清朝的保护。后来的“排华自主”不过是时代发展潮流,革命的客观要求,中国也有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与之相类似的革命思想。对于清朝, 以“壬午兵变”为契机积极干涉的政策,虽然有所耗费人力、物力,但振奋了精神,并且使清朝暂时维持了宗主国的地位。

参考文献:

《韩国研究论丛(弟一辑)》,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

《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

《近代中韩关系史料选编》,权赫秀,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


1.《【1882年夏朝鲜发生了什么】专题1882年,自顾不暇,清朝有没有救朝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882年夏朝鲜发生了什么】专题1882年,自顾不暇,清朝有没有救朝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69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