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不是小编最喜欢的王朝,但不可否认是宋朝中国历史上文化经济的顶峰。

宋朝的市民阶层影响面非常广大,已经涉及到文艺生活和朝廷决策之中。影响中国一千年的理学,庆历和元丰两次改革,宋词等等都是出现在宋朝。更为可叹的是,如果说中国要发展资本主义,我认为只有可能在大宋和晚明出现,因为宋朝的政治环境是如此的宽容,皇帝已经明确“与士大夫治天下”。好了,政治的东西就不多说了,我们来看两宋的兵器发展。还是一句话,这里只是“浅谈”,不是深论,仅代表个人意见。最后,数据来自度娘,以及曾公亮《武经总要》。 先说短兵器。

大宋的短兵器形式复杂,但主要还是刀剑。刀形状简易,颇为笨重。《武经总要》列举“刀八色”:“刀之小别,有笔刀军中常用。其间健斗者,竞为异制以自表,故道有太平、定我、朝天、开阵划阵、偏刀、车刀、匕首之名。掉则有两刃山字之制,要皆小异,故不悉录。”也就是掉刀、屈刀、欢耳刀、掩月刀、 戟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但民间还有朴刀这一常见兵器。这里大概说说朴刀。在《武经总要》中是不见朴刀的。估计是民间武器,不怎么入大雅之堂。但在民间,朴刀的用处非常广。扑刀是能兵农并用的, 所以朝廷几次申诉不能私造使用可对它根本不可能完全禁断。朴刀是短刀头、长刀把的,刀身无鞘,长刀把可以从刀头取下, 作杆棒用,安上短把就是用于“刀耕火种”的“畲刀”,是为农具;如果安上了长把才是“朴刀”。剑的形式也较为单一,多为唐式,而且正式战场上剑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了。在刀剑之外,就是所谓的“杂兵”如蒺藜(又名骨朵,蒜头),铁鞭,铁锏,斧头,烈钻,火钩等等。其中在铁蒺藜骨朵就是一根棒的顶部装一个圆球形的锤头,锤头呈多瓣球状的叫“蒜头”;制成带刺的蒺藜形状的叫“蒺藜”。铁蒺藜骨朵是羌戎兵器,汉朝时开始用于中原军队。铁鞭,铁锏和斧头皆是唐代遗制,许多演义书籍多有记载,也不一一赘述了。烈钻总长一尺五寸,宽八寸,柄长三尺,有拐。火钩和钩镰枪类似,只是将枪头换做双钩刀。

掉刀

朴刀

宋朝几种刀制

铁骨朵

宋代的长兵多沿袭唐制,枪还是主流,夹杂有大刀,棍棒等。宋朝的枪共同特点是安有长的木杆,上装刃,下装鐏。这些枪有些是供骑兵用的,有些是供步兵用的。骑兵用的枪常在枪首侧面加有双倒钩、单倒钩,或是在杆上装环,被称为“环子枪”。步兵使用的多是素木枪、鸦颈枪等。梭枪(标枪)是一种值得注意的兵器,它的柄较短,只有几尺长,是北宋时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那里汲取来的新品种。它是和盾牌配合使用的,战士一手举着盾牌保护自己,另一只手拿着梭枪,它可以用来与敌人格斗拼刺,还可以投掷,以击中几十步以外的敌人。在当时,又可以叫标枪。在大宋的枪类总中,有些带有胡风的类型,比如蒺藜枪,就是在枪头和枪柄间加一个蒺藜骨朵,使枪不仅可以用于刺,还可以用于砸人。而在《武经》中有记载的事九种枪,分别是双钩,单钩,环子枪,素木枪,鸦颈枪,锥枪,梭枪,锤枪,大宁笔枪。这里也就不一一说明了,有兴趣的可以翻翻书。宋朝的大刀在前面已经说过,这些刀主要还是自唐朝流传下来。这里就有人问了,怎么没有著名的陌刀啊?小编在此说明,陌刀在五代以后就渐渐退出中原的战争舞台,因为陌刀首先打造费时费力,而且宋朝有更加先进的弓弩,所以陌刀自然就慢慢淘汰了。棍棒是宋朝又一流行长兵,宋太祖就有“一棍平天下”的美称。当然,据称,太祖的盘龙棍是类似双节棍的武器,只不过是一长一短。在棍棒中,又较流行狼牙棒等武器。在战争中,枪只能单纯的刺,而棍棒的打击显然比枪更能适用于甲胄下的士兵,这一点尔朱荣和成吉思汗做了很好地实验。

宋朝各式长兵

狼牙棒

接下来就是远程武器。说到远程武器,大宋可以说是中国冷兵器的远程武器巅峰。大宋的弓弩继唐朝之后,更发明数发大弩,用于守城,如床子弩等。床子弩是在唐代绞车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将两张或三张弓结合在一起,大大加强了弩的张力和强度。张弩时用粗壮的绳索把弩弦扣连在绞车上,战士们摇转绞车,张开弩弦,安好巨箭,放射时,要由士兵用大锤猛击扳机,机发弦弹,把箭射向远方。《武经总要》里记录的这种使用复合弓的床弩有八种,可以依弩的强弱和射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双弓床子弩,上面装有两张弓,分别置于粗大的弩臂前端和后部,两张弓相对安置,发射时,先用一条两端带钩的粗大绳索,一端钩住弩弦,另一端勾住绞车的轴,然后用五、七个或十余个战士合力绞动绞车,把弩弦张开,扣在机牙上,专管装箭的弩手安好弩箭,并瞄准目标。放射时,用人手的力量是扳不动扳机的,要由专管发射的弩手高举起一柄大锤,以全身力气锤击板机,于是巨大的弩箭便呼啸着飞向敌方。这些箭很粗大,箭镞是扁凿形的,所以叫“凿子箭”,射程约为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五步。另一类是三弓床子弩,较前一类更强大,射程也远一倍。弩臂上的三张弩弓,前端安两张,后面装一张,也是前后相对安装。由于这类床子弩力量更强,所以又叫“八牛弩”,表示用八头老牛的力量才能拉开它。用人力开弩,一般需二十至一百人,一般射程在二百至三百步,即三百七十至五百六十米左右。三弓床子弩使用的弩箭更为巨大,有粗壮的箭杆和铁制的箭羽,前端装有巨大的三棱刃铁镞,因为它的大小和一般士兵使用的长枪差不多,所以又叫“一枪三箭”。它还有另一个名称叫“踏橛箭”,那是因为它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即在攻打敌方城堡时,将粗大的三弓弩箭射向敌方城墙,使弩箭的前端深深插入墙内,只留半截粗大的箭杆和尾羽露在墙外,攻城的士兵在己方的掩护下可攀着这些射插在墙上的巨大箭杆登上城墙,攻陷城池。于是,这种巨大的弩箭又成了攻城者攀登的踏橛,因此这些箭又有了“踏橛箭”的名称。

床子弩

说完了床弩,该说说神臂弓了。神臂弓是一种弩。“熙宁元年,民李宏始献之入内,副都知张若水方受旨料简弓弩,取以进。其法以桑木为身,檀为秢,铁为蹬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二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秥。”这是史料中对神臂弓的记载。鉴于神臂弓的威力,所以对神臂弓,要么是用于野战,对抗敌人的重甲兵种或者加一个支架,可以像床子弩那样用于守城。

诸葛连弩

说了弩还要稍微提一下箭。《武经》中记载的有点钢箭、铁骨丽锥箭、木扑头箭、三停箭、飞羽箭等。这些箭都是配合单兵用的弓弩利用一个士兵的力量就可以发射的,便于行军野战,是部队中大量配备的兵器。大宋还在发明弓弩之后另外发明了一种比床弩威力更大的远射兵器,就是各种类型的原始炮——发石机。宋以前,也有投石机的发明,比如曹袁官渡之战,但是因为没有图纸流传所以不得而知,在《武经》中才有投石机真正清楚的图像。在火炮发明以前,这种发石机就是最重型的远射武器。发石机,即原始的炮,是利用杠杆的原理制造的。把一根长长的炮梢,也就是巨大的杠杆装在可以转动的横轴上,再把横轴架在用粗大的木材构成的炮架上。在炮梢的一端用绳索连着一个用来兜装石弹的皮窝,另一端系上几十根长长的拽索。放射时,由一个战士负责把石弹安置在皮窝里,另外几十个战士猛地拽动拽索,梢杆一下子反转过来,把安在皮窝中的石弹抛射出去。巨大的石弹可以摧毁敌方的防御工事,也可以摧毁敌人的攻城器械,也可以杀伤敌人,击乱敌人的阵线。《武经总要》中一共记录了十几种不同式样的炮,有单梢炮,双梢炮,五梢炮,七梢炮,虎蹲炮,柱腹炮,旋风炮,合炮,卧车炮,车行炮,行炮车等。还有一种只用两个人的轻便的“手炮”,能发射半斤重的炮弹,但没有附图,故难以了解它的形状。以上列举的各式炮中,单梢、双梢、五梢、七梢等炮,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是在一个由四根脚柱构成的方形炮架上装置炮梢,按轻重之分,最重的七梢炮,可以把九十至一百斤重的石弹抛掷到五十步远,有拽索一百二十五根,需用二人定炮,二百五十人拽索。比较轻便的单梢炮,只用一人定炮,四人拽索,可以把二斤重的炮石抛掷五十步远。虎蹲炮和柱腹炮也安有炮架,但不是四根脚柱构成的方形,而是斜三角形,所以较为灵活,这种炮需战士七十一名,发射十二斤重的炮石,投掷到五十步外,另一种是旋风炮,这类炮上没有上面讲的那种架子,而是竖立一根巨大的“冲天柱”,在柱头安放炮梢的轴,于是炮梢可以变换方向,向四面发射,不用像单梢炮改变方向时还要移动炮架。缺点是因无架座,故不如单梢炮等稳固,发射的炮石也不能太重,只有三斤左右。把上述这几类炮装置在轮车上,就形成各种炮车,炮车有两轮的也有四轮的。大宋还有对火器的发明,在南宋时期,曾发明突火枪,霹雳炮等原始火器。如果要分类,突火枪只能和我上次说的大明的三眼铳一样,是原始的火门枪。而大宋的火器,也并不是以爆炸射杀为主,主要还是取爆照的烟火惊吓敌人,或是在其中添加有毒物质,产生毒烟,或者是拿来在火攻之中用以助火。是很原始的火器。

床子弩

各种弩的射程数据

《武经》中的几种弩

单梢炮

神臂弓想象图

原始火箭

接下来就是甲胄。北宋的铠甲,是在唐代铠甲的基础上形成了较完整的形制。北宋初年,南北作坊制造了大量的铠甲;品种很多,有涂金脊铁甲、素甲、浑铜甲、墨漆皮甲、铁身皮副甲、金钱朱漆皮马具装、铁钢朱漆皮甲具装等。甲胄的质料有铁、皮、纸3种,铁铠最为贵重。北宋步兵使用的叫“步人甲”,甲身是一整片,由12列小长方形甲片组成,上面是保护胸、背的部分,用带子从肩上系连,腰部又用带子向前束扎,下垂左右两片膝裙。身甲上缀披膊,左右两片披膊在颈背后联成一体,用带子结系在颈下。头部的兜鍪是圆形的覆钵状,后面垂缀着较长的颊项,顶上中央插着三朵漂亮的缨球。北宋初年宋军的马甲有皮质和铁质两种,到北宋中期则主要应用皮质的马甲。马甲结构合理而完整,包括面帘、鸡颈、荡胸(即当胸)、马身甲和搭后五部分,披裹在战马身上,可有效地护住战马的头、颈和躯干,只有眼睛、嘴、耳朵、四肢和尾巴露在外面。这种皮马甲外还涂漆,最初涂黑色,以后逐渐改成了朱红色。晚宋在对待甲胄上开始偏重轻甲,兜鍪减少,马甲改皮,要求单兵轻便,当然质量也颇为劣质。《宋史.毕再遇传》记载:扬州有北军二千五百人,再遇请分隶建康镇江军,每队不过数人,使不得为变。更造轻甲。长不过膝,披不过肘,兜鍪亦杀重为轻,马甲易以皮,车牌易以木。

《武经》中几种甲胄

最后是守城工具。宋朝守城工具多是继承前朝,自创者较少。比如铁菱角,刀车,鹿角,拒马,猛火油柜等等。

猛火油柜(古代火焰喷射器,和东罗马希腊火有的一拼)

几种守城工具

总之,宋朝的兵器在继承唐代遗制的同时,吸取了不少少数民族的特点,这一特征,也是在几百年和少数民族政权对抗的过程中学习的。而大宋完善的军备体系,也为后来明清的兵器所学习借鉴。后世的兵器,多出自宋朝。

关于刀,关于剑,关于兵器收藏铸造工艺的那些事儿,欢迎刀剑、武侠爱好者加入刀剑学堂一起交流。

  • 推荐铸剑刘师傅微信:liu

  • 更多精彩免费订阅刀剑学堂:微信搜索→“daojianxt”(长按可复制)

1.《【一枪九弓宋朝】专题据说我大宋战争胜率高达70%,宋朝兵器什么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枪九弓宋朝】专题据说我大宋战争胜率高达70%,宋朝兵器什么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