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明朝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看这里!清朝时期人口增长是否代表社会的进步

前面就这个问题写过一篇,很多事没有讲清楚,所以就删除掉了,今天重新整理了一下。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先说第一个问题,人口的增长是因为社会的进步吗?

相信这个问题,很多人是没有细想过的,但是却会脱口而出,人口增长当然是因为社会的进步。

但是仔细想想,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应该说,社会的进步会带来人口的增长,但是人口的增长并不一定代表社会的进步。

先来看一张图:

图中数据我大概查了一下,各种文献稍有出入,但差距不大,我们也不是拿特别准确的数据来说问题,放上面这张图是让大家做个参考。

宋朝从建立时期的3000万到北宋中后期是1亿3000万,而经历战乱以后,元朝建立时期全国仅有900万人。

元初900万经过休养生息以后,人口大约翻了十倍,到元中后期人口达到9000万。但经历战乱以后元朝灭亡明朝建立时人口为6000万。

明朝的人口顶峰数据有1亿9千万人口的记载,表中说万历时期1600年为1亿7千万,我们按表中数据,经历战乱以后满清入关1644年人口锐减到5000万。

然后经过休养生息到咸丰年间人口达到4亿1千万。

到这里我想说明的只有一个问题:人口增长,主要和社会是否动荡,以及有无发生大规模战乱有关系,与社会进步与否、人们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关系不大。

新中国的六零年代,是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岁数大一点的都知道这是困难时期,但人口是呈几何形增长的。其实在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知道人口的增长并不代表社会的进步,那就是印度。

印度近些年跟中国对抗很厉害,整天活在“天朝上国”的想象中,感觉自己是军事强国,不把中国放在眼里。而且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增速很快,如果不是疫情影响,据分析在最近两年就会赶超中国人口数量。但是这疫情一闹,无数三哥撒手人寰,人口应该会减少很多。

印度人口这么多是因为他很先进,实力很强吗?其实完全没有关系,因为印度近些年国内没有经历大规模的战乱而已。他们国内人们生活困苦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据去过印度的很多人,包括张召忠将军也说过类似的话,印度现在很多人无家可归,晚上是睡在大街上的,白天醒了就要饭,晚上就随便找地方睡觉。如下图:

所以拿人口数量来衡量社会的进步与否和人们生活的好坏是个悖论。

清代人口的增长只能说明中国内地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乱,而不是社会进步的原因。

人口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有很多人的观点是,清朝人口暴增与外来农作物的关系不大,但我持相反态度,我认为土豆、番薯、玉米等作物是满清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朝时期玉米、土豆、番薯、番茄、辣椒等食物传入中国。

但因传入中国时间短,只是小规模普及,并没有全国普及开来是个遗憾。因为当时天灾人祸不断,国家的整个行政体系都受到影响,整体的注意力都在平乱上。

这里值得关注的点是,很多人都抨击明朝海禁,我再强调一次,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明朝的海禁主要是为了防御海盗和倭寇,而且尽管明朝在海禁,可还是有海外农作物可以传入中国,就已经说明了与闭关锁国本质的不同。

番薯最早种植于墨西哥和哥伦比亚,最早由明万历年间进入中国。据说是一个叫陈振龙的福建人,在菲律宾看到这种“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的块根作物,于是立马引进到山多田少的福建,因为这种植物来自域外,中国人便称之为:“番薯”。而稍后十七世纪初,江南水患严重,五谷不收,饥民流离。徐光启当时就在上海,于是便把番薯从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传播到整个长江流域。

番薯、土豆、玉米这些植物对于土地的要求比较低,基本上任何地方都可以种植,也不用怎么打理,而且产量还高。

明末《群芳谱》:“朱薯,一名番薯,一亩种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

康熙年间《台湾府志》:“番薯,一亩地有数十石之获。”

同治年间《赣州府志》:“朝夕果腹多包栗薯芋,或终岁不米炊,习以为常。”日夜吃番薯,一年到头不米炊,习以为常。

找资料时看到一个这样的数据。

就玉米而言,其中安徽、察哈尔、福建、广东、贵州、河南、江苏、江西、宁夏、热河、山东、绥远、云南、浙江占地比例很低,几乎视作零,甘肃占地6.5%、广西17.2%、河北15%、黑龙江5.3%、湖北10.7%、湖南3.9%、吉林5.4%、辽宁12.6%、山西5.4%、陕西11.3%、四川13.2%、新疆19.2%,全国仅7个省玉米占地面积在农田总量中超过10%,但也没超过20%。就甘薯而言,察哈尔、宁夏、青海、甘肃、山西占地面积近于零,其他省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贵州、云南占地为1%,江苏、湖北、浙江占地2%,江西、广东占地3%,湖南占地5%,福建、广西占地6%。所有这些统计说明,尽管玉米、甘薯传入中国,对农业、人口均起到重要作用,但从没有达到绝对优势,那些传统粮食作物依然是农作物中的主流,因此将康乾盛世归功于南美作物,这一提法缺乏事实依据。

来源是记者对一个教授的采访,整个采访很长,概括下来就是他本人是认同玉米、番薯是高产作物的,但是他不认同造就了康乾盛世。

不要紧,我们来看数据。首先,我们从《群芳谱》中知道了番薯的产量,也就是一亩种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

那么甘肃占地6.5%、广西17.2%、河北15%、黑龙江5.3%、湖北10.7%、湖南3.9%、吉林5.4%、辽宁12.6%、山西5.4%、陕西11.3%、四川13.2%、新疆19.2%,这些数据换算成吃的应该怎么算呢?

.对于番薯、土豆、玉米的属性大家都有了解,一开始是在山区开始种植的,也就是以前的不适宜农耕土地。那么以比例较小的甘肃为例,玉米的种植还能占到6.5%,在结合胜种谷二十倍 这句话,可以知道,这6.5百分比的占比对于人们的生存口粮是多么重要,外来作物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而且甘肃的种植占比在全国是偏低的。

这些外来作物在一个农耕国家,可以在短短时间内的种植面积达到10%左右,这已经是很恐怖的事了,也从侧面说明了人们对这些作物的重视。

这些作物用有限的耕地种植一点,就足够全家食用。而且这些农作物很多以前不适宜种植的土地都可以种植,其实以中国人民的勤奋来说,有些土地是没有统计进去的。

有限的可以养活家人的口食,中国老百姓就不会造反,就可以生存下去。人口就可以持续增长。番薯和玉米的大量种植保证了老百姓的最低口粮基础,大大减少了因为没有吃的而造反的基础,和因为没有吃的而饥饿致死的人数。

可以基本得出结论,玉米、番薯等作物的种植是有重要影响的!

清朝时期人口增长现象是中国独有的吗?

其实人口的增长是当时世界范围内共同存在的。因为清朝时期不仅仅是满清人口增加了,而是世界各国都发生了人口大爆炸。

清朝确实发生了人口大爆发,人口从明朝巅峰的不到2亿增长到4亿以上,但18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人口爆发并不只发生在清朝。

1700年爱尔兰人口大约200万左右,进入19世纪以后,爱尔兰人口增长迅速,1801年520万,1811年600万,1821年680万,1831年780万,1841年高达820万。

翻了四倍以上。

公元1600年,法国 1650万;公元1900年,法国 4100万。

翻了2.48倍。

公元1600年, 英国 500万;公元1900年,英国 3750万。

翻了7.5倍

日本:1600万→4500万。

翻了2.81倍。

德国:1200万→4300万。

翻了3.58倍。

意大利:1200万→3400万。

翻了2.83倍。

作为被掠夺的殖民地,被英国人视为“老鼠”的印度人,也从1.3亿繁衍到2.8亿。

翻了2.15倍。

引进高产作物的爪哇,1600年印尼850万,1900年就达到3800万了。

翻了4.47倍。

可以看到,世界范围内在这个时间段人口都在呈倍数增加,然而不一样的是,英国之类的殖民者是人口增加的同时越来越富有,而中国印度这样的国家越过越贫穷。

所以,明朝之后不管是哪个朝代,只要安稳掌舵,不发生大规模战乱,人口的增加是顺其自然的。

下一个问题:当时人们生活水平怎么样?“你姓福吗”

这其实衍生出一个问题:人口的增长是治理的结果吗?其实很多资料都显示,其实不是,对于人口的增长满清是没有任何准备的。

我们从耕地和人均耕地面积方面来入手,看人们是不是能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神宗实录》卷379记载,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全国耕地总面积为1059万余顷,人均耕地面积为18.8亩。

而根据乾隆《大清会典》记载,清乾隆18年(1753),全国耕地面积为678万余顷,人均耕地面积为3.69亩。

到了1784年,乾隆《大清一统志》记载,全国耕地面积为701万余顷,人均耕地面积为2.45亩。

这还不是最低,到了1851年,根据《户部则例》记载,全国耕地面积为697万余顷,人均耕地面积为1.60亩。

可以看到,清朝的实际耕地面积与明朝对比是大幅度减少的。

都说清朝时期开疆扩土,我们知道,打仗是劳民伤财的事情,那么开疆扩土以后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开拓的土地有用吗?

据记载,新疆和蒙古等地进行过开垦,仅新疆一地就开垦了4000万顷,如果保留住,也算为民做了好事,但后面因为各种原因又全部都放弃了。也就是说,当时重新纳入领土的土地,是全无用处的。

在汉民族统治的王朝,人均耕地面积一般大多时间都维持在至少8亩左右,比如汉朝、唐朝、明朝。

另外看到一个数据《中国近代人口史》的作者考证说,清朝时期记载有误,实际耕地面积应该在12亿亩左右。《户部则例》记载是否错误以我的能力是没有办法得出结论的,即便清时人均面积在增加一倍又能怎么样呢?

12亿亩的话,按4亿人算是人均3亩。我这里找到了一个其他人算的人均2.8亩的数据,直接引用一下:当时亩产大约2石,人均降到了2.8亩,产5.6石,784斤原粮,约400斤米。

400斤什么概念?

人均口粮标准线是380斤,距离标准线只有一步之遥。

也就是说,人们挣扎在贫困线上。

我们可以根据当时外国学者对清朝的记载来看一下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从侧面得知,当时的人们应该是吃不饱饭的。

《我看乾隆盛世》:“事实上,触目所及的无非了贫困落后的景象。”“(清)贫困得让人吃惊,一路上我们丢掉的垃圾,被人捡去吃。”“叫花子一样的军队”。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让英国人意想不到的怪事接踵而至,运送礼物、食品的船只载着两名中国官员刚刚离开,由于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国人把一些死猪、死鸡从‘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见,争先恐后跳下水,‘马上把它们捞起来,洗干净后腌在盐里’。”

除了这些,另外一项就是重税

根据《明代与清初耕地数的历史比较》一文统计:

万历三十六年,明朝的耕地面积是1161万8948顷,等于11亿6189万多亩土地。

清代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数量是500多万顷,也就是五亿多亩。耕地面积损失过半。

这样的背景下,顺治九年征收的农业赋税为“2428万两白银”,顺治十八年“为银2157万余两、粮648万石”。

对比“万历初期‘两税收入实征白银266万7680两,若将本色米按照时价(米一石价银一两,麦一石价银0.8两)。则两税收入为2217万7358两”。

也就是说,中国百姓以明代百分之五十的耕地承受比明代百分之一百还多的赋税!

这样沉重的压力下,老百姓在温饱线挣扎,有幸福可言吗!

再复述一下明末的情况:

据《明史》记载,明朝西北地区的农业税按亩征收,30抽1,税率为3.33%(江南地区土地肥沃,税收10抽1,税率为10%)。

明朝西北地区的粮食亩产量大约是300—400斤,也就是说每亩产的粮食按照3.33%的税率,要交纳10斤左右。300斤粮食交10斤的税,这个数值是不高的。

我们再来看看崇祯加征三饷。

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陈支平先生在《明清赋役史研究》一文中明确提到过,崇祯皇帝为了筹集军费加征三饷,还是按亩征收,每亩加征“九厘”银。唯一不同的就是把交粮食换成了交钱。

九厘银在明朝的购买力是多少呢?是十斤稻谷。也就是说加征的这九厘银就相当于在原来亩产300斤粮食的基础上再多征10斤粮,也就是征20斤。凭良心说一说,这样的税重吗?

当时300斤粮食收20斤的税,同时期的日本,是处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那时候的日本的人头税高达50%,农民生产的一半粮食都要上交给国家。你说大明朝的税重吗?

明朝的税收不但低,而且低到了不足以应付国防开销。

清朝号称永不加赋的真相:

明朝崇祯末期,全国大概1亿5千万人口。到了清顺治年间,全国人口约5-7千万。可想而知劳动力下降了多少。

再者,前面已经提到了,万历三十六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是1161万顷,顺治十八年是500万顷,万历年间的耕地面积是顺治年间的2倍。也就是说,清朝初期以相当于明朝50%的耕地,33%的人口,收取了和明朝一样的赋税。耕地面积减少了,人口减少了,赋税却收的一样,那只能说明均摊在每个老百姓头上的税率增加了,增加到了相当于万历年间老百姓税率的4倍,崇祯年间的2倍。这就是顺治“永不加赋”的真相。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治理水平如何,会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来,每个王朝的末期都会是一个总结。明清各有缺点,但满清人口的增加,却不是其治理的结果,对于人口的增长满清是没有预见性的,人口增加后也没有对应的土地来养活,造成人们整日为衣食奔波,全民整体全方位的下降也就是必然了。

明朝

葡萄牙人科鲁兹

《中国情况记》:“在这个大国,人们食品丰富,讲究穿着,家里陈设华丽,尤其是他们努力工作,包括大商人和买卖人,所有这些人,连同上述国土的肥沃,使它可以正当地被称做全世界最富饶的国家”

“这些中国人中举行宴会和节宴,超过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因为他们是富有的而且无忧无虑,也没有天主之光,他们是自己获得肉体的满足,纵情于游乐,他们由此过着美好的生活。”

西班牙人门多萨

《中华大帝国史》:“在该国有许多河流,人们种植稻米,这是全国人的普通食物和粮食。……他们收获如此之多,以至在米价最贵的时候,你用一个里亚尔钱币可购买一法捏格。”“他们的一些村子大到只缺一个州的名字。 ”

拉达去过的几个中国城市,很少见到乞丐,明朝人告诉他,当地养济院可以收容无力生活的穷人、残疾人,而且“始终有充足的大米供应”。在中国哪怕是很小的城镇,食物价格也都很便宜,也常见各种各样的娱乐和宴会,拉达评价道:“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因为他们(明朝人)是真正富有而无忧无虑的。”

清朝

英国人:马嘎尔尼

“(中国)自被满洲鞑靼征服以后,至少在过去的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的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满洲鞑靼的统治让中国人逐渐变成野蛮人。”

“什么盛世(满清),清朝中国完全是贫困、落后、愚昧的代表,不需用力,只要轻轻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马戛尔尼使团财务总管巴罗

“他们派出的兵丁很快就带回了一群人。他们是我平生所见神情最悲惨的家伙了,一个个双膝跪地,接受询问。……他们徒劳地哀告道,离家远行会坏了他们的生意,给妻子儿女和家庭带来痛苦,总兵不为所动,命令他们一小时后准备妥当。”

斯当东

“满清统治是东方暴政的典型,中国已经不是富裕的国度,而是一片贫困的土地” 。


结合上面信息,大致已经可以得知,康乾盛世存在吗?我跟之前的一个网友的观点一样,康乾盛世只是相对于清朝自己的盛世而已,人口的增加是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的,所以不要再拿满清人口的增长说事了,这只是个饥饿的盛世。

相比于像印度一样的生活状态,你是愿意行得正、站得直有尊严的生活,还是愿意一年忙忙碌碌挣扎在温饱线上,所得收成大部分交税,浑浑噩噩没有学习文化的机会,甚至全村上千人中找不到几个识字的人,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对世界也没有什么认知,就这样过完一生直至去世,而后子女在一代一代重复这样的生活?

这样的社会怎么会有进步呢?

统治者所站的高度,以及其眼光的高低,决定了当时社会的走向。落后领导先进,带来的一定还会是落后!

而且任何朝代都不应该用愚民政策,中国的近代也不应该遭受这样的屈辱和苦难。

然而这一切还是发生了,这是中国的不幸,是落后取代先进必然会发生的结果,我们要以史为鉴,时刻警惕!

1.《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看这里!清朝时期人口增长是否代表社会的进步》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看这里!清朝时期人口增长是否代表社会的进步》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74924.html

上一篇

如果故宫用这种工艺做娃娃,大概就不会惨遭下架,还是真正中国的

下一篇

【bbc明朝高清】小朋友也能看懂的历史综艺片,史上最奇葩最搞笑,CBBC出品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专题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的大统一王朝,明朝究竟有多强大?多少世界第一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专题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的大统一王朝,明朝究竟有多强大?多少世界第一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相关介绍,由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大一统王朝,那时明朝究竟有多强大?(莎士比亚)。 朱元璋 国土面积 反映国力的强盛和最重要的国土面积。 那么咱首先就看一下当时它的国土面积有多大,据说...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专题之“金人不满万,满万则无敌,”鬼扯出来的话能信吗?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专题之“金人不满万,满万则无敌,”鬼扯出来的话能信吗?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相关介绍,宋、明清的战争史中,“女真不满满、满满无敌”一词出自廖太祖吕栗娥之口,但后世称“金人不满满满、满满无敌”此外,北宋灭亡,南宋被压迫,明朝灭亡。 甚至有人说明军无能,百万军队竟然被十几万的金人打败,是因...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干货看这篇!为增加人口,古人使过哪些大招?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干货看这篇!为增加人口,古人使过哪些大招?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相关介绍,这是《诗经》的首篇《关雎》,汉代毛苌认为它的主题是:“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可“后妃之德”和荇菜是啥关系,小毛公未明言(大毛公是毛亨...

关于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我想说三百年前的明朝有多冷?人口锐减一大半

关于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我想说三百年前的明朝有多冷?人口锐减一大半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相关介绍,千山鸟飞走,万景人消失无踪。孤独的船是迦温,一个人钓汉江雪。—— 《江雪》 因为冬天是非常寒冷的季节,但雪花把大地复盖在白色上,还有另一种美感。 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就曾经写道:“雾凇沆砀,天与云与...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干货看这篇!三百年前的明朝有多冷?人口锐减一大半

  •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干货看这篇!三百年前的明朝有多冷?人口锐减一大半
  •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干货看这篇!三百年前的明朝有多冷?人口锐减一大半
  •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干货看这篇!三百年前的明朝有多冷?人口锐减一大半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干货看这篇!中国历代户籍人口表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干货看这篇!中国历代户籍人口表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相关介绍,编年史 公元(年号) 湖(家具) 口(数) 开垦田地(亩) 资料来源 [书信] 平帝元初2年 2 12233062 59594978 827053600 《汉书地理志》. 《后汉书·郡国志〉注引《帝王...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专题之三百年前的明朝有多冷?人口锐减一大半

  •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专题之三百年前的明朝有多冷?人口锐减一大半
  •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专题之三百年前的明朝有多冷?人口锐减一大半
  •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专题之三百年前的明朝有多冷?人口锐减一大半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专题清朝人口从7000万到4亿,是好事还是坏事?

  •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专题清朝人口从7000万到4亿,是好事还是坏事?
  •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专题清朝人口从7000万到4亿,是好事还是坏事?
  • 【1603年明朝人口数量】专题清朝人口从7000万到4亿,是好事还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