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清朝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看这里!河北省石家庄历史

石家庄市地名地

名胜古迹

东原古城遗址

东原古城遗址(D)位于郊区桃园东北东古城村及其东部和南部,平面呈长方形,西起东古城村以西,东到南,北高营村,南到桃园村北,北缘已被胡图吴江破坏。

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1.6公里,面积为3.2平方公里。遗址轮廓仍依稀可辨,现在当地还有"城角寺"、"城道沟"、"城坡口"、"西城坡"等地名。

东垣曾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重要城邑,后属赵。秦置东垣县,因河东(今山西)已有垣县,又位于东,故称东垣。公元前199年汉刘邦击韩王信之余部于东垣。汉高帝十年(公元前197年)阳夏侯陈?婪矗?命名将赵利守东垣。次年刘邦亲率大军攻拔之,遂更名为真定。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于此置真定国,地辖真定、肥累、绵蔓、藁城四县。东汉废真定国,改属常山郡。晋初(公元265年为西晋建国之始)将常山郡治所由元氏移此。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移郡治于安乐垒。唐初真定县与常山郡的治所一并迁往滹沱河以北(今正定县城),至此,东垣就失去其政治、经济都会的地位而逐渐冷落下来。自战国至唐的一个年中,东垣古城作为一个诸侯王国的都会、常山郡治、普通城邑,曾繁盛一时。以后天灾人祸,此城渐废,至今只留其遗迹,而废城池大部成了耕地。

解放前在东古城之西500米的西古城村出土的赵公亮墓志铭上,该有:"中和五年(唐代,公元885年)三月六日迁神于镇府真定县南常山城(即今东古城)西约一里中山乡……"的字样。1963年化肥厂挖水沟时,在原城址下面,发现西汉文帝时的钱范、泥碗、陶马和大批燕赵刀币。这对研究我市古代历史有很大价值。同时也为研究东垣故城的兴衰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文物资料。

石 邑 故 城 遗 址

石邑故城遗址(Shí yí Gǔ chéng yí zhǐ)位于郊区振头村北,其约略范围大体在西里村以南、东里村以西、城角庄以东,是隋至宋代(公元583-973年)石邑县故城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面遗迹,今已无存。部分为工厂、机关等单位占用,部分为农田。解放后在这里进行基建施工中,曾发掘出石杵、石滚、算筹、陶井、五铁钱,以及绳纹瓦片等文物。

石邑是战国时中山的重要城邑,原址在今获鹿县境内。《史记》载:"赵武灵王二十一年攻中山取石邑",即指此地。汉代置石邑县,属常山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石邑县迁治于今市郊振头村北,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分石邑县西境置鹿泉县(唐天宝十五年改称获鹿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恒州治石邑。至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始将石邑县撤销并入区鹿县,并将石邑城改为石邑镇。从此,这座繁盛大了390余年的历史古城才逐渐冷落下来。

现在故城遗址上虽已难觅古城踪影,但有关史料及地下文物都记载着这座古城的历史。据《太平寰宇记》记载:"唐高祖义旗初(公元618年)复置恒州……州治石邑"。清光绪《获鹿县志》中提到:"古恒州城在县东南三十里镇头村"。可见当时这里既是石邑县城也是恒州的治所。

《太平寰宇记》还记载:"赵佗墓(按:实指赵佗先人墓)在(石邑)县北十三里……"。按方位和距离测算振头村北正是当时之石邑县城。

还有两块出土的唐代墓志铭更是考证石邑故城遗址的有力佐证。一是清乾隆年间,在休门出土的大唐故成德军节度使下左金吾大将军试殿中监石府君墓志铭(见光绪本《获鹿县志》)。志中记载:"……元和八年正月十七日奄然谢世……三月乙酉朔□□□□□□石邑县东北十一里□□而厝也……"。对照故城遗址与休门的方位、距离和墓志记载基本一致。二是1954年春在振头村南二里许砖瓦窑场出土的唐云麾将军试太常卿孙岩墓志铭。上刻:"元和七年十一月十六日奄殁于恒府石邑县之私第……八年春二月十二日窆于居之西南三里太平乡……"。进一步证明了石邑志的位置在振头村北。

天 护 故 城 遗 址

天护故城遗址(Tiān hù Gǔ chéng yí zhǐ)位于井陉矿区矿市镇东北一里许的天户村。故城东西长550多米,南北宽400多米,面积大约22万平方米。现列为石家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西汉初置井陉县,治所即在今天户村。到北齐时(公元550--571年)井陉县与石邑县合并,仍名井陉,治所在石邑,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井陉、石邑重新分置,井陉县治所仍在天护,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井州,天护成为州治,义宁元年(公元618年)改井州为井陉郡(亦称陉山郡),天护又为郡治。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改井陉郡为井州,辖六个县,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废井州。五代时仍为井陉县。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曾一度并入获鹿县,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复置井陉县,同时将县治迁往天长镇(今井陉城关)。在从汉至宋的这一千二百多年中,天护故城曾先后是州、郡、县治所,是晋冀间闻名的重镇。宋以后降为天护镇,明改为大化乡(亦称大化镇。见1980年修路时发掘的残碑记载),清代又复名天护,自治所迁走以后,天护城便逐渐冷落下来,但故志遗址至今仍依稀可辨。

现在村西北角二百米处有一土阜,高四丈余,据《井陉县志》记载为天护故城之西北城角。西南角有一块蔬菜地,俗称:"城角地",即原来的西南城角。故城原有东、西、北三座城门。现仅存东门遗址上的一座清代建的阁楼。西城门原有石砌的门洞,1980年修路时拆除,现仅留城门侧的一块拴马石。城内东南角原有东禅院,现仅存唐代开元十五年所建经幢一座;城内西北角原有西禅院,现已平为粮田。据《井陉县志料》载:民国初年,村民曾挖到一块刻有"社稷坛"字样的石碑,可惜未加保管,被乡人砸碎砌井使用。

从故城西城墙由北而南绕城往东有一条河,名白沙河,俗语称护城河,从宋代建的垂虹桥下向东流去。故城东北方向经继洪桥(又名继志桥)是一条通往获鹿、正定的古驿道,至今痕迹尚存。故城东南二华里处的大洪济寺一座,是遐迩闻名的古刹。故城西门外,过白沙河以西有一片古墓群,解放初曾挖掘过一百多个,全为汉代墓葬。"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在此发现十多座汉墓,可惜大部文物不知去向。

现天户村内有一条主要大街,东西走向,宽、阔平坦,两旁皆是高阶商贾式样的古旧房屋,大街东端路下,有宽一米,高二米的砖石结构下水道,据传为天护故城的遗物。原东禅院旧址,明代又建为西明寺,现仅存中殿、后殿等几处遗址,也已被本村学校占用。村南陶瓷厂内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旧址。村东南有宋代至和年间修的垂虹桥,是市重点保护文物。

北 杜 古 文 化 遗 址

北杜古文化遗址(Běi dù Gǔ wén huà yí zhǐ)位于市郊区北杜村西南0.6公里处,为商代古遗址,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现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古遗址,地势略高于四周平地,东西长30丈,南北宽20丈,面积约10市亩。现已被围在市社会福利院的围墙之内。

1956年,考古工作者曾在此进行了试掘和调查,采集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有磨光的石斧、带孔的石刀及陶器残片。陶器均为夹砂灰陶,器物种类有鬲(音吏)、鼎(均为古代炊具)、盆、罐等。纹饰绳纹最多。当地农民在动土时,也不断发现古代遗物,其中多为陶鬲和残片。根据文物特征,推断属于商代古文化遗址。

白 佛 口 古 文 化 遗 址

白佛口古文化遗址(Bái fó kǒu Gǔ wén huà yí zhǐ)位于市郊区谈固东南白佛品村西南处。为原始社会晚期遗址,现为石家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古文化遗址,地势凸起,高于四周,面积达三十余亩,据传为古人群居之地。当地群众在平整土地时,曾挖掘出各种石斧、石锅及火灶等,并有大量的碎砖破瓦,颜色为红色和绿色。在周围的断土地层处,也友能明显地到夹杂着原始社会的灰陶片等器物,据文物部门考证鉴定:此处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初期的文化遗址。

在遗址处,过去曾有一座古建筑,名曰青风亭。不知始建于何代,由已毁坏,难以辨认。古遗址至今仍略高于四周土地,但均已平整,改造成良田。

市 庄 古 文 化 遗 址

市庄古文化遗址(Shì zhuāng Gǔ wén huà yí zhǐ)位于市区西北部,市庄村南的省文化厅院内。是我省境内发现最早的二里头类型的古文化遗址,还兼有战国时期古文化层。出土过不少珍贵文物。

该遗址是1955年基建施工时发现的,根据灰层和地面陶片分布的情况测定,二里头类型的古文化层范围约为6000多平方米。经过选抗试控,出土了偏刃石刀、骨针、陶罐等石器、骨器、和陶器。陶片中以夹砂灰陶最多,其次是泥质黑、灰陶。根据这些文物鉴定,这一古文化遗址属于商代初期的文化遗址,距今约有3,500多年了。

此外,在这一遗址中还发掘到一距今2,000多年前的战国中晚期古文化层,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钱瓦、铁器和牛羊猪狗鸡等家畜家禽骨骼,还有两堆已经炭化了的高梁。在出土的四十七件铁器中、有??、斧、削等工具。经金相试验和化学分析证明,有的铁斧是用高温液体还原法炼出的铸铁打制的。有两件铁斧经过了退火处理,克服了铸铁容易断裂的缺点,从而证明早在战国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能利用范具(铸造模型)成批地生产铁制农具,还掌握了先进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据考古工作者考证,市庄占国古文化遗址是中山国的一处农民聚落地。这一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战国时期中山国的经济、文化等情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根据。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农业、畜牧饲养业的发展史,也有重要意义。

现在这一古遗址大多已压地建筑物下面,其余部分也已圈入少文化厅院内。地面上除了偶尔可见到一些残破的陶片以外,已无其他遗迹可寻。

赵 佗 先 人 墓

赵佗先人墓(Zhào tuó Xiān Rén mù)位于郊区赵陵铺村东南处,南北两冢相连,村习称之为"马鞍山"。此陵南北长116米左右,东西宽50米左右,高约6米多。为西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所修,距今已有二千一百余年的历史,现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佗,真定(治所在今市郊东古城)人。秦始皇灭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使尉佗、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初定南越,置桂林、象、南海三郡,任佗为南海郡龙川令。秦二世(公元前209--207年)时,南海郡尉任嚣病逝,赵佗代为南海尉。秦亡(公元前206年)后,赵佗择机击并桂林、象郡统一了南越,自立为南越武王。

汉高祖刘邦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196年(年高祖十一年)派遣大夫陆贾持诏带印,赴番遇(今广州市、南越国都)招抚赵佗。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稽首称臣,归顺汉室。吕后擅权后,听信谗臣,陷害忠良,采取岐视少数民族的政策,禁止向"蛮夷"出售铁器,并下令牛马羊只给公不给母。赵佗三次上书,吕后置之不理,还无理扣押使者。在此情况理,赵佗于高后五年春(公元183前),年愤然自立为南越武帝。

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6年),"初镇抚天下,……乃为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召其从昆弟,尊官厚赐宠之"。再派太中在夫陆贾持御书出使南越,表示愿与佗"分弃前患,从今以来通使如故"。赵佗闻后,大为感动。上书表示归顺汉朝"不敢为帝矣"。

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享年百余岁,历经二朝八帝之久,居官八十余年,为开发岭南,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汉族与岭南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作出了贡献。

赵佗先人墓原是一座宠伟壮观的陵墓,三十多座陵墓矗立于滹河南岸。"烟树苍茫锁赵陵"曾被誉为获鹿县八大景之一。历代文人志士曾来此凭吊,忆昔抒怀,吟诗作赋。至今获鹿、正定的县志中还留有许多吟咏此墓的诗句。明代爱国志士梁梦龙曾写道:"高冢累累列道旁,尉佗南粤久称王,功成七郡归真主,事去千年留故乡"。当年,列列古墓宛如座座小山,后来由于年久失修。至解放初,仅剩十四座坟。后来兴修水利,平整土地,尤其在"文革"中,使这一片汉代墓冢受到严重破坏,现仅存村东南的两座坟墓。

1965年春,在墓址曾发现龟形铜方印一枚,上刻阴文"骑督之印",疑是汉代该冢护墓骑督的遗物。另外还有此处发现过数枚五铢钱,也证明此墓确属汉代遗址。1968年平整土地时,据说曾发现砖瓦层,现存于赵一街四队院内的一对古墓穴的石门,据说也是从赵陵中出土的,但因未作彻底发掘,故详情无考。又据传"文革"前在赵陵铺村二街十字路口曾立有一块石碑,上刻:"西汉南粤王赵佗先人之墓",村民说系清嘉庆年间所刻立。"四清"中,将此碑迁往赵二街一队牲口棚,断为三截。至今下落不明。

毗 卢 寺

毗卢寺(Pì lù Sì)座落在石家庄市郊区杜北西南上京村东北,寺南紧临石津总干渠,因寺内主殿(即后殿)供奉毗卢遮那(即密宗大日如来),故名毗卢寺。现已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历史悠久,其创建年代尚待详考。历代屡有修葺,仅有案可稽者就有:宋宣和、金承安、元至正、明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嘉靖、万历、清乾隆等,其中较大的重修有两次:一次是元代至正二年(即公元1342年);一次是明代的弘治八年(即公元1495年)。

元至正初该寺殿宇倾圯,荆棘丛生。忽有名德高僧游览到此,见此地环境幽静,风景奇约,便在此居住,于元至正二年号四方百姓,捐资布施,"剪荆芟棘,旧锡开山"修成一所富丽堂皇的宝刹,四方之香客云集而来。这次重修,虽然记载不甚详细,但从碑文中叙述修建后的香火之盛,可想其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再一次就是明代中期,自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开始修建,到嘉靖十四年(公元1539年)竣工,历经三代(孝宗、武宗、世宗)四十余年之外,其主要工程项目,碑文记载甚详,其中重修工程有:天王殿三间,内塑四大天王神像:前殿三间,中塑释迦佛一尊,阿难伽叶佛二尊;后殿三间,中塑毗卢遮那佛一尊。午花菩萨像二尊。另修伽兰堂、祖师堂各一座。前后两殿都绘有绚丽多彩的壁画。新建工程有:钟鼓楼各一座、净业室五间,东楼三间、西厨库五间、居廊十间。另外还置有净田二顷一十亩、蔬圃五十亩,树木千余株,其它如碾、磨、碓、井"无一不备,皆昔无而今有者也"。经过这次重修,殿宇画栋绘壁,丹垩增彩,金碧辉煌,焕然一新。

自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以来,天灾人祸,年久失修,再加民国初年的连年战争,庙宇毁坏严重,目前毗卢寺仅存前后两殿(即释迦殿及毗卢殿)。前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小式布瓦悬山顶,前有卷棚。殿中塑释迦坐像一尊,四壁绘有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后殿即毗卢殿,是该寺的正殿,建在高约一米的月台上,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前后有抱厦。前檐抱厦进深一间,后檐抱厦小于明间平面呈十字形。殿脊两端为龙头凤尾鸱吻,中央走兽,上有旗杆,用铁索连于兽旁两侧的仙人身上。建筑应势,形式特殊,俗称:五花八角殿,殿中塑毗卢佛像。两侧有香花菩萨立像,中坐石佛两尊为该寺最古的佛像,屏壁绘有二护法金刚背面绘有大幅背座观音像。正殿四壁上、下分三排绘满壁画,有天堂、地狱、人间、罗汉、菩萨、城隍、土地、帝王后妃、忠臣良将、贤妇烈女等佛、儒、道各种人物故事组画122组,五百余人。技法娴熟,线条流畅,色彩艳丽,服饰各异,对研究元明两化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史 天 泽 墓

史天泽墓(Shí Tiān zé mù)位于石家庄市郊区赵陵铺乡后太保村西北,距村300米,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平毁为田,地面无遗迹可寻。据光绪四年版《获鹿县志》记载:"史天泽墓位于城东二十五许太保庄处……"。郊区岳村的史姓家族就是史天泽的后裔。在岳村建有"史氏家祠",祠内后殿,塑有史天泽及二位兄长史天倪、史天安的坐像,墙上画有史家人物肖像及世系表,惜在"文革"中被毁。解放前,每逢"寒食"、"清明"史家后代都要到后太保上坟祭祖。

史天泽(1202--1275)定润甫,原籍永清。元太宗时随其兄史天倪帅真定(今正定)。他善骑射,勇力约人,年过四十始折节读书,对《资治通鉴》很精通。其兄天倪被金将武仙杀后,他继为都元帅,统领真定、河间、大名、东平、济南诸军。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因他对国有功,井拜中书右丞相。1270年与伯颜统军攻宋,中途患病,回归真定而死,年七十四岁。

史天泽是汉族人,但在元朝执国政,掌兵权,位居丞相之显职,为元朝两个汉人丞相之一,其子侄在朝中居显位、握重权者颇多,故人称"史半朝"。

史天泽为元帝国的开国元勋,死后谥忠武,赠太尉,后累赠太师,进封镇阳王。因史天泽曾久在真定为官,所以死后葬于真定境内(太保庄当时属真定)。其子孙便在岳村(今属郊区于底乡)定居。

石 保 23 号 古 墓

石保23号古墓(Shí bǎo 23 hào Gǔ mù)位于郊区小沿村东南,地表原有一圆形土阜。因仰望有连运之势,俯瞰似磨一盘,硬故俗称"云盘山"。解放初高达15米左右,发掘时尚高8.3米。这是一座西汉初期的古墓,距今已有2100余年的历史。

1978年7月,市机电修配厂在此基建过程中发现了这座古墓,市文物考古小组立即组织进行清理。该墓为一大型土坑木椁墓,墓穴呈中字形,棺内有一具骨架,头北足南,仰身直肢经专家鉴定,其年龄为40--50岁,身高1.75米,具一具男性尸体。由于早期曾被人盗窃焚烧,故出土文物甚少,器物残缺不全。经过一个月的挖掘,清理出:铜印二枚、铜镜残片七块、残铜器座一件、铜鼎一件、铜带钩一件,铜铃85件、铜铃架40件、玉璧一件、六博棋六枚、附近罐一件陶壶二件,铁锛一个和狗骨架二具。

在这些文物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墓主人头部左侧,发现有一枚铜质私印,上有阴刻"长耳"二字。据市考古小组考证:在秦汉之际,作为姓氏的"长"与"张"是通用的。由此推断墓主人很可能就是秦汉之际活动在现在邢台、石家庄一带,后被刘邦封为赵王的张耳。

据《史记》载:"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立诸侯王,张耳雅游,人多为之言,项羽亦素数闻张耳贤,乃分赵立张屯为常山王,治信都(今枣强县东北)。信都更名襄国"。后陈余击常山王,张耳败走,汉高祖二年十月降汉,汉王厚遇之。"汉三年,韩信已定魏地,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余??水上,追杀赵王歇襄国。汉立张耳为赵王。汉五年,张耳薨,谥为景王"。

在该墓东北四、五里许,即是秦汉时著名的东垣故城。曾隶属于赵,张耳死后,葬于东垣故城南郊,很有可能。再者从墓上封土和出土的组合乐器看,也似属侯王一级达官之墓,但因出土文物较少,加上史料不足,目前还不能肯定墓主一定就是张耳,有待进一步考证。

这座汉墓的发掘,对研究秦汉之际燕赵地区的风俗之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尤其对研究冀中地区的古代墓葬风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白 佛 村 白 石 佛 像

白佛村白石佛像(Bái fó cūn Bái shí fó xiàng)在郊区白佛村原兴宁寺内。兴宁寺也称白佛寺,原址在白佛村东北角两丈余高的土台之上,建筑面积达350平方米。建有围墙、山门、前殿、后殿及两侧厢房12间,整个建筑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四周松柏常青,殿宇雕梁画栋,使人有近看是寺,远看似城之感。门殿内有泥塑"如来佛"像一尊,两胁有千姿百态的小佛像多个。前殿内有建泥塑"释迦牟尼"和文殊、普贤二菩萨像,后殿内建有汉白玉雕"观世音菩萨像"(当地人称白石佛),十八罗汉侍立两旁。观包音菩萨像高约4米,身穿氅式袈裟,前胸袒露,裙带前垂,面颊丰腴,有如满月,眉间有白毫相,高肉髻,神态慈祥端庄,刻工精细,比例匀称,艺术水平很高。

据明嘉靖三年九月重修兴宁寺碑和现存正定隆兴寺的一具石香炉上刻字记载,该寺建于北齐天保元年(公元550),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此寺在明代屡次修葺,"永年初重修,弘治已卯八年(公元1495年)添补",正德四年扩修,嘉靖三年又重修,至万历七年又有修葺,但从清代以来,年久失修,致使用权墙倒门倾,殿宇废圯。日伪统治时期,白石佛又被锯伤,后来村人重修时,在白石佛背后的墙壁上,左写"保全国粹",右写"珍重村名"八个大字,以示大家妥善保护,加以管理。后来寺庙倒塌,殿中佛像大多被毁,只有这尊石佛像保存了下来。"文革"初,村民为保护这尊千年古佛,便将石佛埋在本村的二队办公室门前地下,至今仍未挖掘。现被列为石家庄市重点保护文物。

尖 岭 白 石 佛 像

尖岭白石佛像(Jiàn líng Bái fó xiàng)在市郊区尖岭村原兴国寺的前殿内。为唐代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遗物,距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据光绪四年编纂的《获鹿县志》记载:寺里原有钟鼓楼、天王殿,前殿和后殿等建筑;寺外西南角还有一座高耸的佛塔。寺与塔早已毁废,现仅存原供奉在前殿里的释迦牟尼佛像一尊。

石佛像高4米,肩宽1米,为一整块汉白玉石雕刻而成。这座立像,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名为"旃檀佛像"。下垂手势名"与愿印",表示能满足众生愿望;上伸手势名"施无畏印",表示能解除众生苦难。均属宗教术语。该像面相饱满,唇润颐丰,两目微合,袒露胸肌,身披轻薄袈裟,衣褶园细流畅,腹部微微凸起,赤足立于莲座之上。这一切充分显示了唐代中叶以后的佛像雕刻曲型特征,表现出了我国古代匠师的高超艺术。

村人为保护这座石佛像,于解放初用青石砌起一方形高台,台与莲座等高为一米左右。方台之上,用砖建一佛龛,高五米许。正面原为敞口,后又筑起近二米高的短墙。登上方台,从短墙上望去,仅可观石佛之胸部及面部。这尊珍贵的艺术珍品,不知何代损坏,齐腕断掉两手,其余均完好无缺。

佛侧有一石碑倒地,仰面字迹磨平,无法辨认,故不知其梗概,有待考证。

原兴国寺现已改建为本村学校,白石佛座落在学校院内,维护良好。

元 村 石 佛 像

元村石佛像(Yuán cūn shí fó xiàng)位于市郊区元村小学校内。造于明代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距今已有460年的历史,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石佛像原在该村普庵寺内,为释迦牟尼结跏趺坐像,左手横放在左赤脚上(名为"定印"),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坐姿身高1.83米,肩宽1米,两膝横宽1.1米。身披袈裟,姿态丰满,面目慈祥,整个雕刻精细,线条流畅。在佛像背部的右下角刻有长短不等的六行文字,首刻"直隶真定府获鹿县镇头社元村普庵寺"字样,尾刻"大明嘉靖元年岁次甲辰月甲申日"字样,中间刻有僧人、布施、匠人等姓名。

普庵寺因年久失修,风雨侵蚀早已殿宇倾颓,后改为学校,普庵寺现在仅存一佛一碑。石佛除耳、鼻、手指、衣纹稍有破损外,基本上还保存较好,现安放在该学校院内的东北隅墙下。碑为《普庵寺碑记》,高为2 .57米,碑额宽0.8米,碑身宽0.74米。在学校前院东北角地上平放。

塔 谈 石 佛 像

塔谈石佛像(Tǎ tán shí fó xiàng)原座落在市郊塔谈村宝塔庵内。造于宋代嘉?牧?年(公元1061年),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现保存在市文物保管所内。

塔谈村原名"坛村",自修建塔后改为"塔坛",随当地人口音又称"塔儿谈",以后又逐渐演化为"塔谈"。据传说,塔从附近之塔冢迁来,不知确否。

原塔为砖石结构,规模宏伟高大,始建于宋代嘉?娜?年(公元1058年),在塔门石横额上刻有:"坛村众人修观音宝塔一座,计钱一仟贯文,维大宋嘉?娜?年戊戍岁辛酉月已亥朔戍申日……"等字,而在石佛背后也刻有:"大宋孝文皇帝嘉?牧?年辛丑岁五月甲午朔十五日……造坐石一个、佛一尊,匠人陈全"等字。由此可见塔早建于佛三年,同为宋代遗物。

白石佛像在塔内的石莲花台上,为结跏趺坐像,连同背光高1.2米。佛橡容貌丰满,螺髻、阖目,身穿氅式袈沙,内著"僧?壑?"(一种内衣)。佛左右刻有二肋侍菩萨,在背光上部还刻有二龙戏珠及二飞天形象。

据本村94岁老人回忆:约在光绪二十六、七年间(公元1900--1901年),宝塔倒塌,殿宇毁坏。清末村人募捐又修了一座密檐式砖石结构单层塔,高仅五米,石门额仍用原额,又将原来这尊石佛像放置在塔内供奉起来,不过规模却小多了

1958年大跃进时,村里大炼钢铁因用砖将塔拆毁,原宝塔庵及塔址被大队占用。塔内这尊珍贵的白石佛像于1979年4月移至市文物保管所内保存。

东 良 厢 "三 圣" 石 佛 像

东良厢"三圣"石佛像(Dōng liáng xiàng Sān shèng shí fó xiàng)位于郊区振头乡东良厢村废棉加工厂内,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村民传说,此处原为"三圣寺",曾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从现存的残迹来看,寺院采取传统的中轴线式布局方式,座北朝南。寺前曾有一对石狮立于山门两侧,寺后曾有舍利塔和楼阁等。但年久失修,大部分建筑已倾颓。现前半部已改建为大队办公室,后半部仅存的两座旧殿也被生产队占用。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现已用作牲口草料室。后殿与前殿规模相同,前墙已拆毁,今为废棉加工厂打包机的机房,三尊石雕像就立于这破殿中央。三尊石像的三双手臂全已断遗,最西侧的一尊已失去头部,另外两尊的鼻子也已被砸。中央一尊石像为白云质灰岩所雕,石料青灰色,刻工细腻,头稍大,约占身高的1/6。全身高2米,下有1.2米高的石灰岩石刻底座。像后有一桃形佛光屏障,上刻金龙闹海和莲形图案,与石像一并用浓彩描绘,现仅存局部色彩。两侧石像皆为汉白玉雕成,身高约2.6米,下有0.4米高莲形石座,全身各部比例匀称,身着袈裟,内穿僧?壑В?从现存有头的一尊可以看出,头结螺髻,雕刻比中央造像稍显粗犷。

另外在中央石像佛光背面刻有12行小画佛,最下面刻有"任丘净贵侍时"等字样,在中央石像的底座上刻有"唐僧取经"的神话图案。

对于这三尊石像的建造年代和它们的"身份",史籍无载,寺院原有碑碣也破坏已尽,难以详考。根据造像风格和各种图案造型分析,有人认为中央石像雕于北齐(公元550-577年),而两侧汉白玉石像则是明代所凿。也有人认为中央石像造于北魏初期(公元423-465年),而两侧汉白玉石像则成于清代乾隆年间,在央石像的底座可能雕凿更晚,约为清代中期所补刻。

对于三尊石像的"身份"也无统一认识,据村民说:左侧是太上老君;右侧为阿南尊者,中间一尊名"自来佛"。有人认为中央是佛祖释迦牟尼,两侧是阿难和迦叶二佛。有人认为:该寺在冠以"三圣寺"之名以前,另有寺名,因此这尊石像应是佛祖释迦像。也有人认为清光绪年间《获鹿县志》载的"良厢观",就是"三圣寺"的前身(村中有此传说),因此这尊石像似是道观中所供奉的"太上老君"。

在供奉三尊石像的殿顶瓦脊正中,有一小型砖塔,背面刻有"乾隆四十四年重修"字样,但没有寺院和殿宇的名称。

另外,在东良厢村东北有一座落星台庙遗址,据高中残碑和《获鹿县志》载:此庙是嘉靖十四年(1535年)为陨石落此处而建造的。现存主殿和一座钟楼。传说此庙曾由"三圣寺"僧人募捐所建。但庙中碑碣大都砸毁或掩埋,难以查寻,因此也难确定此庙与"良厢观"、"三圣寺"的关系。

永 安 桥

永安桥(Yǒng ān Qiáo)座落在郊区于底村西部,据民国年间重修《获鹿县志》记载:"永安桥,在县东十五里于底村"。桥面长20米,宽4.5米,桥体为青石砌券而成的单孔斗拱桥。据考证:永安桥为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所建,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该桥为南北走向,原是为沟通古太平河两岸交通,方便人们来住及朝拜重胜寺而修建的一座古石桥。桥北一百余米处是规模较大的重胜寺。桥南十米处,原有一座楼阁,名曰"穿心阁"。为两层。上层供南海菩萨像,下层供送子观音像,据碑文记载:此阁创建于清代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阁与桥之间东侧原有一座钟楼,现残存三米高的挂钟石座两块。桥头原矗立两根涂色的高大旗杆。风外人进村或去寺,必须穿过穿心阁,跨越永安桥。故当地素有"于底村三大宝,大寺、石桥、穿心阁(方音读gao)"之说。桥东不远处原有青石筑起的一座堤坝,上筑有一座高台,将河水分为两股。高台之上建有关帝庙一座。每至夏季洪水暴发时,山洪注入太平河,由桥西汹涌而来,穿过永安石桥,至关帝庙时,将洪水分为两支,这样减弱了流势,减少了水患。后人曾作诗曰:

重 胜 古 刹 对 永 安,

穿 心 阁 内 车 马 还,

太 平 河 水 关 祠 挡,

迫 向 二 桥 奔 东 南。

(诗中所提二桥系指大郭村西北部的两座小桥)。

永安桥设计别致,造型美观,具有鲜明的特色,该桥用青石条砌筑,石券孔洞的直径为11米左右。据传,孔洞为罗圈形,桥拱深七米多。桥东西两侧的桥面上,各有石望柱八根,柱头上有石雕的狮、桃等物。石柱之间有栏板,两侧各有栏板七块,栏板上浮雕着各种人物、传说、故事、或花卉图案。桥孔顶处东西两侧各嵌有一头雄狮浮雕头像,气势雄伟,栩栩如生。栏板至桥孔约3米左右。

桥下之古太平河,早已干涸,淤泥堵塞,永安桥也失去了始建时的作用。但作为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仍不失其艺术价值,故该桥被列为石家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村人传说,过去太平河是穿村而过,每年夏季,洪水汹涌,南北隔绝,淤泥冲积,常常淹没村落田野,人们为了使太平河水驯服而过,不再泛滥,世世代代永保平安,故将此桥命名为永安桥。

永安桥因年久失修,致使石柱断裂,栏板倒塌,桥两端的石狮也不知去向。

桥南之穿心阁,"四清"、"文革"中被拆毁,现已改建为民房。桥北之重胜寺的主殿内,原供奉释迦牟尼神像,"文革"中埋入地下,其他塑像与壁画也大多被毁坏,现仅存的二座旧殿也已成为生产队仓库和草料室,主殿内尚有部分彩绘壁画的残片。

垂 虹 桥

垂虹桥(Chuí hóng Qiáo)又名平顺桥,俗称三孔桥。位于井陉矿区开护故城东南,赵村店村南。据市文物保管所考证:此桥建于宋代至和年间(公元1054-1056年),距今已有900余年历史,现为石家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古桥南北走向,桥面长32米,宽6米,全为青石所筑,系石券三孔桥。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5根,柱头上均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石猴30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现仅存十四尊完整的。栏柱之间的栏板上刻有各种浮雕图案,有仙鹤、神犬、荷花、鹿等各种花卉,还有船夫独钓,松下醉眼,单骑过桥、猛虎扑人,三战吕布等民间故事图案。雕艺精湛、风趣横生。西侧栏板的中部都刻有"最善为乐"四个大字。桥下三大石拱妆孔项部的东西两侧各有石狮头、浮雕一尊,中间桥孔两侧东西两面各有一块方牌,因石质低劣,年久风蚀,字迹已没,仅留模糊不清的几片花边图案。整座桥身,建筑结构严密,桥面平坦,造型美观,不仅具有得要的使用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传穆桂英大战三孔桥即此。

琅 琊 王 氏 墓

琅琊王氏墓(Liáng yá Wáng shì mù)位于市北部郊区柏林庄小学校东侧,修建于唐代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距今已有1,100余年的历史,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柏林庄小学东侧过去是一片坟地,曾有马姓一家在此看管坟地。1958年大跃进时,将坟地平毁。后来,大队在此修建猪圈时,于地下一米深处,掘出石制方形墓志一块(现存市文物保管所内),墓志上刻有:唐成德军节度使马军左厢马使兼南先锋马步副兵马使押牙夫人琅琊王氏,于元和十二年十月二日病故于恒府真定县尚德里之私第,葬于府南二十里赵陵村之原。

据村人传说,王氏俗称"千总夫人"。至于墓中人的生平事迹有待进一步考证。

宋 代 壁 副 墓

宋代壁副墓(Sòng dài Bì fù mù)在井陉矿务局一矿生产调度室地下。1969年一矿职工挖防空洞时发现,随即挖掘和清理。

此墓为青砖结构单室墓,方向座北朝南,由甬道、墓道、墓室三部分组成。甬道长0.8米,宽0.6米,高1.35米,券项。墓道呈斜坡阶梯状(已破坏),墓室为园形,直径3米,墓底至墓顶高3.1米。基墙以上为八角形,每角砌有砖柱,柱头上砌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再上有房檐及文武檐椽和瓦。墓项穹窟形,墓壁绘有红、黑彩绘,并镶嵌砖制浮雕,彩绘有花卉、云纹图案。因墓潮湿,下半部彩绘声绘已脱落。砖制浮雕有假门、假窗、剪、镜、动物和人物形象。

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来看,文物部分确定为宋代晚期(当时已为金的范围)所建。这座墓为我们研究宋代晚期墓葬建筑及雕刻、绘画艺术,提供较可靠的实物资料。1978年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 帝 庙 木 牌 坊

关帝庙木牌坊(Guān dì miào mù pái fáng)座落在郊区振头村北街北侧。为明代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所建,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现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帝庙原名三义祠,清初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改为关圣帝庙,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又改为关帝大庙,人们俗称关帝庙。是一座座北朝南的殿阁式庙宇。据清代雍正六年九月十三日重修碑记载,此庙由南往北主要建筑有:木牌坊、山门、钟鼓楼、帝君阁、结义殿等。现存有明嘉靖三十九年,清顺治十五年、康熙四十一年,雍正六年等重修碑文,木牌坊上额横匾浮雕上有嘉靖二十年铭文。

关帝庙毁坏年代较久,碑文记载:在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就在庙在开办义学。以后年久失修,许多房屋倒塌,现仅存结义殿、帝君阁(玉帝阁)两个空殿与木牌坊这三座建筑。

木牌坊为四柱三间二层飞檐双重式木石结构。中间二根为木柱,两侧为石柱,坊脊为绿色琉璃瓦铺设,檐为木头雕刻,脊檐之下有二米许的木制横联,南面刻有:"浩然正气"。下面是一幅琉璃浮雕人物图,刘备居中略高,关羽、张飞两侧次之,周仓、关平居下。南北两侧图案相同。南面门额之上题有"义勇武安王",北面门额之上题有"崇宁真君庙"。南北门额横匾尾部均题有"嘉靖二十年夏四月吉日"等字样。各柱南北两面都刻有楹联,字迹清晰,毛锋苍劲,内容都是歌颂关羽之功德的。如:

"匹马过关雄风逞北魏,

单刀赴会英气震东吴。

义勇振纳常心存蜀汉,

威风吞吴魏目无孙曹。"

四柱中间为正门,宽1.4米,高2.1米,两侧为边门,宽1.1米,高2.1米。在牌坊四角的护柱脚下有四组石雕狮子,每组二尊,一上一下,下面一尊的大狮子身上或怀中还依偎着姿态不同、数目不一的小狮,活泼可爱,形象逼真,充分体现了明代高超的雕刻艺术。

木牌坊的底座,略高于地面,四周围着石柱相连的石栏,南北各有六根石柱,东西各有四根石柱,石柱顶端都雕刻着姿态各异,数目不等的大小石狮,整个牌坊共有石雕狮子24组,36个,现除南面有一个缺头外,其余均保存完好。另外,除南北石柱中间一个没有石拦板,作来往行人通道外,其余石柱之间都镶有石栏板,栏板上有各种花边图案。关帝庙山门两侧,有一对精雕细刻的石狮,姿态生动,栩栩如生。整个木牌坊设计奇巧,布局合理,形式别致,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和雕刻艺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现关帝庙中的帝君阁(玉帝阁)和结义殿,为振头一街麻绳厂所占用。木牌坊屋脊原有的许多华丽饰物已经毁坏,顶部的琉璃瓦也有些损坏,坊上的琉璃浮雕和匾额也有损坏。其他部位保护基本完好。

苍 岩 山 圣 母 庙 (七 里 湾 庙)

苍岩山圣母庙(Cāng yán shān Shèng mǔ miào)俗称七里湾庙,旧址在中华北大街与新开路交叉处的西北角,石家庄市文化用品厂院内。

圣母庙座北朝南,始建于明代万历十八年(1590年),占地面积约6,67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院内有起脊式大殿两座,分为前殿和后殿,均为砖木结构。据碑文记载,此庙称"苍岩山圣母庙",原庙座东朝西,规模宏大,有山门、前殿、中殿和后殿。中殿为主殿,南北两侧有配殿,殿侧有孙大圣殿。主殿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后殿为二层楼阁一座。此庙是为到井陉县苍岩山圣母庙(即苍岩山福庆寺)朝拜的人歇脚住宿之用。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对此庙又进行修葺。1941年日伪统治时期,为开辟街道(即今之新开路),将该庙拆除。1942年又在现址重建,1943年竣工。但庙宇规模已远逊于往昔了。

解放前每逢农历四月实八和九月十五日这里都有规模盛大的庙会,前来赶庙会的村民络绎不绝,卖各种杂品的小摊贩,从庙前一直摆出一、二里地之远,是当时一个重要的物资交流场所。

石家庄市解放 ,此处作为市总工会宿舍,后又由市文化用品厂作为厂房使用。"文化大革命"时期,庙里的两座大殿受到严重破坏,殿脊各种兽头鸱尾被打掉,泥塑神像被砸毁,现改为文化用品厂托儿所。

金 代 铁 狮 子

金代铁狮子(Jīn dài Tiě shī zī)位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中部,共两尊,一雄一雌,座北朝南,分别座落在纪念亭的东西两侧,是河北省重点保护文物。

这对铁狮子皆为中空铸铁,狮身高均为1.3米,下有一个15厘米高的圆形铁座相连。两尊狮子颈上都挂着一串园铃,二狮转头互望,仿佛彼此传语。左侧(东侧)的雄狮,右爪扶挟一个大绣球,口衔绶带,作戏弄之状,显得威武风猛而生动可爱。右侧(西侧)的雌狮,左前肢抚着怀中的一只幼狮。幼狮昂首翘尾,嘴叨着母狮颈下的铃铛,双目仰视着母狮,把母子情表现得惟妙惟肖。在雄狮的铁座上,铸有"金大定二十四年十月十日北郭村匠人刁大哥、张三、张四……"等字样,这说明这对铁狮子是金代文物,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了。从铸造的艺术风格来看,那矫健的雄姿,圆滑健壮的肌肉和精细清晰的饰纹,都具有唐宋写实手法的遗风和中原文化的鲜明特点,无论从铸造技术、还是从艺术造型方面看,都堪称为现存金代文物中的佳品。

这对铁狮子,历经八百年风雨锓蚀和战火洗劫,除雄狮铁座稍有残损外,其他部分均保存完好,是我市现存最早的古代文物之一。对研究我国金代铸造工艺和中原文化艺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对于这对铁狮子的来历,众说纷纭。有的说解放前从无级县迁来,有的说是从赞皇县迁来,也有说是日伪时期从外地运来。还有的说是原地旧物。据调查: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一带,最早是西里村刘氏家族的祖墓,据说古代刘氏原姓牛,其祖牛振邦在朝为官。后因罪被抄,其子孙改姓刘。牛振邦的墓规模宏大,墓上封土很高。据现在在世的许多刘氏老人回忆,原在牛振邦墓附近确曾有一对铁狮子,立于墓碑两侧。1938年以后日本侵略军在此修建神社,便把这对铁狮子竖在院内。此地改为华北军区烈士陵园时,仍将这对铁狮子保存了园内。又据现存于我市郊区大郭村附近的许多明清时代的碑刻证明:今大郭村,在清代以前曾叫"北郭村",由此推断:铁狮子上所刻之"北郭村",很可能就是今"大郭村"。这一点也为证明铁狮子的来历提供了旁证。

大 石 桥

大石桥(Dà shí Qiáo)座落于大桥路东端北侧,铁路电务段院内。桥身长150米,高7米,宽10米,呈东西走向,共23孔。桥面两侧设有石质栏杆,两端各有两尊石雕狮子。因整个桥体全部用石头砌筑,故名之"大石桥"。

本世纪初,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今石太铁路)陆续竣工通车,两铁路都从石家庄村村东、休门和栗村村西通过,铁路两侧的行人、车辆来往都须穿越铁路。由于铁路沿线沿有保护设施,火车轧死撞伤人畜的事故经常发生。各界人士曾联名上书正太铁路局法国总办,要求拨款建桥,沟通东西交通。但殖民主义分子对此置之不理。正太铁路广大工人对此非常气愤,经部分工人倡议,全线2,500多名工人每人捐献一天的工资,人选为建桥经费。唐山人赵兰承担了全部工程的设计施工任务。1907年春动工,秋季建成。京汉、正太两铁路都从桥下通过,而行人过路则跨越石桥,使铁路沿线事故大大减少。这座石桥是沟通我市东西两侧交通的第一座铁路跨线桥,是旧石家庄市的象征性建筑物。自此桥建成后,我市的铁路以东和以西的两部分,就分别被称为桥东和桥西。

日军侵占石家庄后,铁路改道东移,行人跨越铁路时不再过桥,而改走桥南侧的马路(今大桥路东段)。大石桥桥头遂被堵砌,桥孔改建为工房、仓库。现在大石桥尚在,但桥面两侧的石栏、桥头的石狮均已被毁。近些年,桥两侧建起饭馆、旅店,将大石桥遮蔽。来往于大桥路的行人已看不到大石知的雄姿了。

正 太 铁 路 路 章 碑

正太铁路路章碑(Zhèng tái tié lù Lù zhāng bēi)座落在石家庄为车站内,建于清末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距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碑高约2.2米,宽约1米,厚0.25米。是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07年正太铁路建成通车,石家庄站开始营业,为了把当时铁路的客、货运输和行车运转的有关章程公布于众,修建了路章碑,正面碑文刻有"正太路局紧要告白路章摘要"和"行车治安章程"。其内容为:

正太铁路紧要告白

路 章 摘 要

为维持秩序并免出险起见,用特劝戒闲杂人等万勿擅进车站围墙界内。

站台各门每日于票车启行前1点钟开,以便搭客入台登车,该门于票车到站后半点钟关闭。

搭客欲求免祸应切记下列甲乙丙丁四事,倘或疏忽有性命之虞。甲:火车已开或未全停,切勿上车下车;乙:火车行时不可在车门外之车台站立,亦不可由此车行过彼车;丙:火车行时凭窗瞻眺不可控道向外;丁:上车下车不可不由向站台之车门出入。

查本局巡路人员每有因车上抛弃残物伤之事,今欲革此弊,自应严禁车上掷出能伤人之物。违者送交警局输。

遇有车上收费者,务望搭客向收费人取回收据。内应载明收费缘由并所收数目,如不照此办理,搭客或须重付应给之费。且遇有投函申诉之事,亦当将该收据粘呈。

除照定章应付客货运费以外,车上员役有得向客商再索分文。

各车站均有张巾客票价目表一份,内载各等并某站至某站票坐甚详。

各货运价汇订成册。凡客商欲探听运价者,可向各站长取阅。

搭客在车上拾得他客遗失物件者,请交与车上车守,或交与该搭客下车处之车站站长亦可。收此物件者应付收条一纸为据。

卫生之术清洁为先,是以车上切勿随地吐啖。

凡病重者或得有能传染之病者,不得上车。

滥醉者不得上车。

装弹支枪支不得携带登车。

凡物件因其性质体积或气味有妨碍公众者均不得携带登车。

搭客未买车票者不得登车,所从之位应按票上所载等第,不得越等。

车上凡非备搭客座位者不可入座。

搭客在途次如有意外不测之事均与本局无涉。

行车治安章程

凡非路局人员,无讼如何切勿在轨道土堤两旁行走。

除本路特设之坡道天桥孔桥专备行人往来,其余他处思道切勿横闯行走。

车马人等欲由坡道闯过轨路者,务先小心,左右瞻顾,有无火车来往或火车鼓轮之声。如有此项情形,务候火车行过后方可向前行走。稍或疏忽,便有性使之虞。

沿路道牌界石以及栅栏树木等项勿得作践,违者送官究办。

车站红牌号志及其红色玻璃暨他项号志并电线电瓶等件,均系治安紧要机关,有关分益尤宜小心保护,勿得任意作践。违者定行送官惩办,决不宽贷。

现此碑仍座落原处,虽风雨浸蚀,但完整元损。

清 凉 阁

清凉阁(Qīng liáng Gé)又名南宅阁。位于井陉矿区南宅村中,相传因登此阁能遥望清凉山而得名。现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民国二十年编纂的《井陉县志料》载:南寨阁(即清凉阁)"在县北27公里的南寨乡(即南宅村),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乡民焦继友、张廷玺创建"。据今已有400多年。

该阁建筑奇特,设计精巧,结构坚固,气势宏伟。占地1.2亩,房屋25间,一丈余高的台基,全部用整齐的石灰石砌成。台基之下有高大宽绰的拱洞,皆用石砖拱旋而成,东西两条,南北一条,相互交错,形成"?n"形,人畜车辆可自由通过。拱洞之下,用长要石板砌成的地下水道,坚固耐用,至今完好。

台基之上,有楼阁二层,高三丈,座北朝南。拱洞南口两侧,各立着明代万历年间的龟座重修石碑一尊。石碑的东西两侧各有通住楼阁的台阶、石门。石门上额刻有"大龙口"、"小龙口"字样。正门之前有一平台,平台边缘两侧各有石栏杆,中间拴有铁索。每逢庙门开放,中间有宽木板组万的云梯搭上,五、六个人可以并排上下。正门的门前、门后各有两尊石雕狮子。门前石狮侧而刻有:"大明万历三十六年"字迹。门内东西有种鼓楼各一座。正殿原塑有泰山圣母像,院内廊厅塑有天齐、眼光、斑疹、十殿阎君等泥塑神像。后殿为泰山圣母行宫,内有泥塑彩绘。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都被破坏,现只正殿二楼上残存部分明代壁画。整个楼阁虽然年久失修,但其飞檐走拱。雕梁画栋之高超建筑工艺仍为世人所赞叹。

阁内现存铁钟一口、铁香炉一座。铁钟为明嘉靖十年二月十九日(公元1531年)所铸;铁香炉为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所铸。铁钟四击铸有铭文,字体瘦长,因久经风雨侵蚀,大部分字体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唯上部四周所铸的"皇图永固,地道遐昌,佛日增辉"十二个大字清晰可认。铁香炉二米余高,由三层组成,上为楞角形顶盖,下为窗孔式腿柱,中间为楞形盆式香炉。设计奇巧,样式别致,每层都铸有铭文。清凉阁保存碑碣较多,而且大多保存完整,现有的27块明清石碑,对研究明清两代井陉乃至中原文化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另外,在泰山圣母行宫楼上,还保存着1928年奉晋战争结束后刻立的一块木匾。深蓝底色,上刻:"惠我无疆"四个金黄大字。

现在,清凉阁南面有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60米一个广场,成为了本村政治文化和贸易中心。

清凉阁现被本村大队管委会办公室占用。

朝 阳 阁

朝阳阁(Cháo yáng Gé)位于井陉矿区贾庄村东南处,占地为2,600多平方米,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此阁座北朝南,朝夕朝阳,故名朝阳阁,又外朝阳寺、朝阳庵、圣母阁。正面由石阶登上台基,台基之上是一座明代修建的砖木结构牌坊。正门居中,东西各有侧门,高大宏伟。原正门两侧面各有大石碑一通。台基之下有两尊对称矗立的石雕大狮之。"文化大革命"中,石碑和狮子均被破坏,现只残存狮座和碑座。

从碑坊往里,庙宇的山门两侧各有一对石雕狮子,石座侧面刻有铭文。东西两边有钟、鼓楼各一座。正面的前殿(天王殿)和中殿(泰山圣母殿)为一层,后殿(玉皇大帝殿)为二层楼阁,高筑于台基之上。原每座蓼前各有两尊龙首龟座巨型石碑,现仅存中殿前面两尊和后殿前面一尊原首。中殿前的两尊石碑,一尊为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重修碑记:另一尊碑文模糊,难以辩认。中殿的屋脊中央下侧砖上刻有:"大明国直隶真定府井陉县北大化乡贾庄村万历二十六年三月十三日立"30个字。整个庙宇建于何代,因资料不足难以断定。

阁中原有的彩塑神像,在"文化大革命"中全部毁坏,就连各市地多很有价值的石碑也在学校建大楼时,垒入地基。现在朝阳阁已被贾庄学校占用。楼阁木朽砖裂,牌坊瓦坠栋斜,如不抢救,不久就将有倾毁之虞。

陀 罗 尼 幢

陀罗尼幢(Tuó luó ní Chuàng)位于井陉矿区横涧北部天户村,原东禅院遗址上,是一幢历史悠久、保存基本完整的佛教经幢。通高5米多,直径约64公分,占地2平方米,为唐代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以后改建,距今已有1,100余年的历史,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天护故城(即天户村)东南角有东禅院,不知创建何代。陀罗尼幢就建于院内,由本院主持僧惠广、僧元宝所建。后寺废倒塌,明代万历年间又在此改建为西明寺,陀罗尼幢幸存未动。经幢是用青石建造,露出地面高489公分,分十三层,自下而上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一至四层为底座,底坐下有台基被土掩埋,情况不详。底座上各层呈八楞形,大、小不一、第二层座壁的八面上在仅15公分高的地方,浮雕着坐姿各异的佛教神像;第二部分是第五层,为八五楞柱体,高139公分,宽25公分,为经幢主体。正面朝南,上额刻有"为国敬造佛项尊胜陀罗幢"十二个楷书大字,分三行书写;下刻:"大唐国镇州井陉县天护城东禅院"。大部字迹不甚清晰。第三部分包括第六层至第十三层。其中第六和第九两层为两个石雕伞盖。第八层雕有龙、虎、狮、象等8种兽像。第十层有八个罗汉神像,第十一层是一池石雕莲化,第十二层有8个武士浮雕立像,第十三层为戎芦形佛珠顶端。

陀罗尼幢整体设计奇巧,布局合理,雕刻精细,佛像丰满多姿,神态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唐朝代高超的造型艺术和石刻成就。此幢因年久失修,风雨侵蚀严重,重心略有倾斜,六层伞盖破裂欲坠,急待维护加固。

据载,原有经幢两个,另一个在此幢西2米之处,现底座未动,南西明寺(现为学校)院内有几件石雕部件。据传,主体部件埋入地下,许多人见过,但未发掘。根据经幢序文记载,另一经幢也是唐代遗物。对现存的陀罗尼经幢,市、区政府已做出计划,准备搬迁建亭进行专门保管。

玉 皇 庙

玉皇庙(Yù huáng Miào)位于井陉矿区的清凉山上。占地面积2.3亩,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据深洞中石刻铭文记载:金代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已有此庙。相传,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削发为尼,在此避居,后嫌鸡犬之声骚扰,移往苍岩山。尔后此庙内供玉皇大帝神像,故名为玉皇庙。

玉皇庙建在清凉山的悬崖峭壁之上,地形险要,高陡难攀,整个庙宇分三层组成。第一层在山脚下,包括山门、功德庙,为明代中期所建,现有明代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立的碑碣。沿天然石阶盘旋而上,便到了庙的第二层。此庙由三个天然溶洞组成,互相色通。南边一个溶洞尤为奇特罕见,钟乳石千姿百态,琳琅满目,有七、八米之高。由此加旋往南攀登,便到了庙宇的第三层,主要有南城的 "白云观"、一个可容纳二百人左右的天然大石坎。石坎壁、顶皆是明、清两代游人的题词。在石坎北侧便是正殿,门额上石刻"昊天宝殿"四个大字,门两侧和各有一块明代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七月二十五日立的碑记。大殿前乃是悬崖峭壁,大殿往北又是一个道城门可顺径下山。玉皇庙历史悠久,明清曾有修葺,但因后来长期风雨侵蚀,加之年久失修,致使墙倒门倾,庙宇废圯,现在剩下的多是断垣残壁颓殿了。但庙遗址四周石缝中尚有古柏苍松,巍然屹立。站在古庙遗址上遥望矿区全貌,矿井、山庄、水库、农田……尽收眼底,别有一番景色。附近有土公路通至清凉山脚下,向上攀登均是荆棘丛生的羊肠小径。夏季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龙 岗 寺 无 梁 殿

龙岗寺无梁殿(Lóng gǎng sì Wú liáng diàn)位于井陉矿区凤山乡之东南部的凤凰岭上,座落在凤凰岭古驿道东侧的友岗寺内。龙岗寺为明代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以前的建筑,距今已有460余年的历史,现为矿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龙岗寺的始建朝代和规模,因资料欠缺,无从查考。据传原寺内正殿座北朝南,现已不存。现仅存观音堂和无梁殿。

在观音堂门前有一石柱,上刻有铭文:观音堂始建于大明正德十年四月初六吉旦。殿为青石拱券结构,原供奉观音菩萨神像,现神像已无,仅残存部分壁画。此殿为井陉矿务局石料厂仓库占用。

在观音堂对面有一座石砌拱券的大殿名曰无梁殿,系明代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所建。凤凰岭古驿道在古代是由井陉县通往平山、阜平的主要通道。每逢酷夏季节,行人常因天热天渴晕倒在道上。据寺内现存碑文记载:明嘉靖年间,龙岗寺僧人直鸾在此施茶。隆庆年间,僧人如贤在此施茶,并在隆庆四年四月十九日建此殿。明万历年间,僧人欠性在此施茶。同年,出身于井陉县的左副都御史霍鹏回乡北游陉山途经此处时,曾在此小憩,并亲笔撰文,命其从弟闻野书石立碑留念,此碑至今保存良好,文字清晰可认。在无梁殿门两侧的外面墙上,均嵌有大小不等的明代碑碣,上面都有关于僧侣施茶的记载。屋顶之上有一棵罕见的对枝树,已有百余年之久,至今仍生长茂盛。

无梁殿全部用青石供券砌成,故称为无梁殿。此殿墙厚高大,建筑坚固,冬暖夏凉,至今完好无损。据驻此的工人讲;在大殿内原有一个石案,石案底下有一块大石头,中间凿一坑,坑内放一堆骨头,据传是凤凰骨。后被乱仍在山坡上。

龙岗寺北一里许,有一玄庙,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玄庙南侧有一尊2米多高龙首龟驮碑,是明代中宪大夫地方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武节庵(即武金)神道碑。据《井陉县志料》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庚子之役,清统制曹锟的大本营曾屯扎在这里,当时修筑的工事遗迹尚未有残存。

千 佛 碑

千佛碑(Qiān fó Bēi)原在北凤山村护国寺旧址内,1953年随本村之迁建移往北凤山村新址西北角,后因房屋倒塌,被村民埋入地下,至今未掘。千佛碑为宋代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遗物,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碑,碑高约七尺,宽三尺,四面浮雕大、小佛像共138尊,故名"千佛碑"。这座碑是用青石雕刻的,佛像容貌丰满,姿态各异。碑上每尊佛像旁边都刻有小字,但不清晰,难以辨认。据碑文和《井陉县志料》载:佛碑系宋朝治平四年所建,明代正德二年四月八日(公元1507年),又补修一碑座。

佛碑埋藏时,随同一起埋入地下的还有一尊石雕卧佛,所建年代不清。

1.《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看这里!河北省石家庄历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看这里!河北省石家庄历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82389.html

上一篇

丁佩是清代吗看这里!热播剧《锦心似玉》中,令各大世家争夺的绣品什么来头?

下一篇

清代 ,干货看这篇!一文讲清,清朝十二个帝王的传承关系

关于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我想说河北省石家庄历史

关于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我想说河北省石家庄历史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相关介绍,石家庄市地名地 名胜古迹 东原古城遗址 东原古城遗址(D)位于郊区桃园东北东古城村及其东部和南部,平面呈长方形,西起东古城村以西,东到南,北高营村,南到桃园村北,北缘已被胡图吴江破坏。 南北长约2公里...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专题之百年前,一位诗人经过韶山,留诗一首,百年后,一位伟人就此降生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专题之百年前,一位诗人经过韶山,留诗一首,百年后,一位伟人就此降生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相关介绍,简介: “凤凰来的时候,丹超叫轩辕。单击 晚清时期,湖南的韶山诞生了伟人,这就是中国革命的领导人毛主席。 毛主席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实现了让中国站起来,摆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是对中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专题之小黄豆大变身!这个非遗豆干,唤醒重庆人的味蕾记忆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专题之小黄豆大变身!这个非遗豆干,唤醒重庆人的味蕾记忆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相关介绍,2000多年前豆浆和石膏的完美相遇,制作了3354豆腐。 随着人们对美食与口味的不断创新,从豆腐上又衍生出了各种美味,并不断走向人们的餐桌。在重庆梁平,就有一种美味——袁驿豆干,它从豆制品中脱颖而出,...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专题150多年前,清朝重臣僧格林沁为何要为鄢陵小村更名?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专题150多年前,清朝重臣僧格林沁为何要为鄢陵小村更名?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相关介绍,一百五十多年前,清朝重臣胜格林镇为什么要改名山陵小镇?‖故乡许昌 文‖军山 小城市小,小村庄更小。 小城是一县的治所,小村也背临通衢大道,出城西去五里便是它的所在。 小村前有一条古运河,当年曾流淌着一...

关于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我想说老照片:150年前,清朝时期的路边地摊

关于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我想说老照片:150年前,清朝时期的路边地摊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相关介绍,路边的算命、剃须、零食聚集在一起。 巷子里游走的水果小贩。 街边流动的修脚摊。 街边卖水果的小摊贩,这些大缸是干嘛的? 集市摆摊的很多。 路边的剃头匠。 卖小吃的摊前围了一群流口水的小孩。...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干货看这篇!这才是真实清朝:150多年前的清朝老照片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干货看这篇!这才是真实清朝:150多年前的清朝老照片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相关介绍,1850年是平凡的一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道光皇帝驾崩,这一年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等人在金田村蠢蠢欲动,准备推翻满清统治。也正是这一年1850年,大清国开始全面溃烂……当然这跟太平天...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这才是真实清朝:150多年前的清朝老照片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这才是真实清朝:150多年前的清朝老照片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相关介绍,(9500.163.com) 1850年是平凡的一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这一年道光皇帝驾崩,这一年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等人在金田村蠢蠢欲动,准备推...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专题清朝的大贡献:落后挨打72年,1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誓死不让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专题清朝的大贡献:落后挨打72年,1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誓死不让

150年前属清代什么年间相关介绍,清朝自鸦片战争开始以来一直被动挨打,这种情况持续了72年,清朝灭亡是在1912年,但当他灭亡的时候,清朝仍有1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最后这些领土交给了中华民国政府。 那么,满清政府的无能众所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