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外学者中极少数人仍然怀疑河台是真实历史的存在。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夏天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周代,但从时间上看,离夏代最近的甲骨没有与夏相关的断语,所以夏有后人捏造的嫌疑。”
沈长云先生对于这种主张进行过批驳,指出:“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外国学者对夏代的存在持根本否定态度。他们不熟悉我国的历史文献,不了解我国学者对于夏史研究的基本思路,也不愿去认真思考我国学者在对夏的探索中有了哪些值得重视的新材料和新论点,他们对夏的否定仍基本停留在过去杨宽、陈家梦先生所持的那些理由上。更有甚者,其中一些人十分不恰当地将我国学者对夏及其以前历史的探究归结为某种政治行为或受某种道德观念的驱动,这就更不是一种平心静气地讨论问题的态度了。”傅斯年说:“以不知为不有,是谈史学者极大的罪恶。”邹衡指出,夏文华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去辨认它。一、夏后世系
夏后共历十七君,夏代总积年长达四百七十一年。
《夏本纪》:禹、启、太康、中康(太康弟)、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不降弟)、廑(扃子)、孔甲(不降弟)、皋、发、桀。
古本《纪年》除仲康(中康)、杼(予)、芬(槐)、荒(芒)、胤甲(孔甲)外,与《夏本纪》相同。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居阳城,立四十五年。启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
有学者曾指出,如果夏代积年按十四世十七王471年算,则平均每世近34年,不合情理,由此怀疑“夏代起始之年很可能没有这么早”,并推测“夏代始于前18或19世纪是很有可能的”。每世夏后在位34年,确实是偏长的,但这是平均数,须知在夏代十七王中有多位高年世的夏后。据古本《竹书纪年》,禹立45年,启即位39年,芬立四十四年,芒陟位58年,仅此四位夏后在位总年数就长达186年,其他十三位在位285年,平均每王在位不足22年,完全在合理范围内。因此,夏代积年400余年说不可轻易否定。
二、都邑
有夏一代,都邑屡迁。禹都阳翟、阳城、平阳。阳翟(河南禹州)是禹始封受国之地;阳城(河南登封)是禹避商均的临时居地,禹在此受禅让即位;禹即位后,又曾一度都于平阳(山西夏县)。
启“夏居河南,初在阳城,后居阳翟”。钧台在阳翟,而阳翟又称夏邑。
太康居斟寻,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史记夏本纪正义》引《汲冢古文》)。中康据此。
相都帝丘(河南濮阳)、斟灌(河南清丰县,濮阳范围内)
少康都夏邑(阳翟)、原(河南济源)
杼都从少康居原,后迁都老丘(《太平寰宇记》载:今河南开封陈留镇以北一带;今年学者提出今开封杜良乡国都里村及其附近区域应是夏都老丘所在地。)
孔甲都西河(概河南安阳、内黄一带)
帝皋、帝发都大概在河南渑池和陕县一带。
夏桀都斟寻(巩义、偃师一带)
其他史料缺失。
夏王朝都邑变迁显示,夏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在今河南境内的黄河沿线地区,势力范围则涉及晋南和山东部分地区。在众多都邑中,阳翟和斟寻最为特殊。前者是禹的始封之地,堪称夏族的圣地,所以多代夏后均定都与此。可以想见,有夏一代,无论其都邑迁往何地,阳翟的礼仪设施始终存在,它的都邑功能始终存在,它实际是夏人不祧之圣都,在性质上与殷商王朝之商丘以及西周的岐周故地类似。不祧 : 古代帝王的宗庙分家庙和远祖庙,远祖庙称祧。家庙中的神主,除始祖外,凡辈分远的要依次迁入祧庙中合祭;永不迁移的叫做"不祧"。
三、氏族
《左传》隐公八年载众仲之语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故赐姓、胙土、命氏实为先秦封建的三要素。夏王朝的建立,与舜时的赐姓命氏关系甚大。
禹因治水有功,“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上天赐予土地和姓氏,赐姓曰姒,就是命禹为姒姓之长;氏曰有夏,就是命禹之国为夏。姓是血缘关系,氏是地缘关系。孙庆伟教授认为,赐姓与命氏并存,是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阶段所特有的现象——赐姓,表示这一时期的政治力量还在相当程度上要依赖有血缘关系的同姓部族;命氏,则说明已经形成了以宗族力量为核心、超血缘关系的政治实体——国族。
夏王朝建立后,继续赐姓命氏,进行分封。夏后氏即禹所立之国,是姒姓部族集团的大宗。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国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
夏代的命氏,更多的是夏后氏作为姒姓族长对其他同姓部族作为诸侯地位的一种确认,在命氏之前,这些姒姓部族早已存在并占据了某一区域;而周代的分封,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裂土分疆,是经周天子的册命,新创造的诸侯国。《公羊传》隐公元年何休注:“有土嘉之曰襃,无土建国曰封。”夏初的命氏,更多的是“襃”;而西周初年的分封,更多的是“封”。
《左传》哀公七年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些邦国很多是异姓族氏,如涂山氏、有仍氏、有缗氏、有虞氏、有鬲氏、有穷氏、寒氏、观、吕(申)、韦、顾(昆吾)、葛、有施氏、岷山氏。
四、史事
1、大禹治水;
2、禹征三苗;
3、禹合诸侯于涂山、禹娶于涂山;
4、禹葬会稽;
5、禅让与世袭;
6、失国与中兴;
7、孔甲乱夏与桀放南巢。
1.《【.夏朝立国的时间是多久( )】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历史框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夏朝立国的时间是多久( )】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历史框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85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