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本期的冷知识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帝王--赵佗(tuó)”
赵佗雕塑
一、前言
不少读过历史的读者可能都知道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中,最长寿的帝王是清乾隆帝,享年89岁,但他却并不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帝王。因为抛开大一统王朝这个限定,有一位帝王活了一百多岁;按照史书记载,他生于公元前240年,卒于公元前137年,足足活了103岁,真的是超长待机。他就是南越武帝--赵佗。
石家庄市赵佗公园,赵佗祖籍恒山郡真定县(今石家庄市)
二、赵佗的进阶之路
赵佗本为秦朝将领,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并不满足,因为他不仅要做中原人的天子,更要荡平“四夷”,做天下人的天子,便开始准备着手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秦始皇派屠睢(suī)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五十万大军平定岭南。当时的岭南本是蛮荒之地,极少有汉人在此定居,岭南的人口主要以少数民族“越人”为主,其中居于今广东一带的越族被称为南越,广西一带的称为西瓯(ōu),福建一带的称为闽越,中原列国把南方的越人统称为“百越”。
南下的大军花了几年时间击溃百越的反抗力量,终于将岭南地区正式纳入秦帝国版图,并在岭南设置南海、桂林和象郡三郡,实现了秦始皇“皇帝之土,南尽北户”的理想。
战事结束,赵佗就从一位军官转业为地方官,任龙川(今广东省河源市境内)县令。他在龙川县令任上,恩威并施,安抚当地少数民族,尊重当地风俗,劝导士兵与当地越女通婚,又上书皇帝要求遣送中原居民迁居南越,以传播中原文化。在他的有效治理下,给百越之地带去了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也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
好景不长,到了秦二世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中原陷入混战。那时候赵佗的上司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他临死前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佗召来,宣布由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并告诫部下和亲眷要听从赵佗的指挥,换成时下的语言就是“大家要有大局意识,务必要紧密团结在赵佗同志的周围”;不久,任嚣病亡,赵佗正式担任南海郡一把手,他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以防止中原的起义军队进犯,并借机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们,换上自己的亲信。至此,赵佗正式拉开了他割据一方的序幕。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赵佗起兵攻取了桂林郡和象郡,在当地士民的拥戴下,建立了以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为王都,占地千里的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使者出使南越,劝赵佗归顺汉王朝,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他的南越王印绶,臣服于汉朝。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汉高祖死后,吕后临朝,开始和赵佗交恶,于是赵佗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开始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并出兵攻打汉朝属国“长沙国”。
吕后死后,中央王朝与南越国关系开始缓和,赵佗再次归附汉王朝,向汉王朝称臣,但是在南越国内,赵佗继续以皇帝名义行事,只是他派使者朝见天子时才称王,赵佗仍然是割据一方的雄主。
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享年103岁。赵佗死后,其后代仍担任了四代南越王。一直到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越国才被汉朝所灭,享国93年。
第二代南越王(赵佗之孙)墓
三、结语
赵佗统治南越共81年,在他统治期间,北方的秦汉帝国共换了8位皇帝,而且他也熬死了自己的9个儿子,最终传位于自己的孙子赵胡,超长待机,实至名归。
毛主席对赵佗也有评价,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因为他不仅教化万民,还为中原王朝打开了一扇接纳岭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大门,为中原汉文化和岭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期冷知识小百科就到这里啦,咱们下期见。
喜欢的朋友欢迎点赞关注!@欧文君爱分享
1.《关于100岁以上的汉朝我想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百岁帝王,本为秦朝将领,终成一方霸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00岁以上的汉朝我想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百岁帝王,本为秦朝将领,终成一方霸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8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