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视反映明代历史的电视剧,君主残忍,不困,工厂经费横行,一片黑暗。(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史记》)反映清代历史的电视剧是《君主艺志声明》、《大臣们争气》、《朗朗干坤》。
——《明史十讲》陈梧桐
《明史十讲》
明清两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离我们最近的两个王朝,共同谱写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后辉煌。由于和我们这个时代相隔最近,明清留下的史料也最多最详细,因此被拿来比较的地方也是多不胜数。
但近些年来,影视剧中古装剧题材有不少是清宫戏,其中更是不乏歌颂清朝,贬低明朝的。那么,明朝和清朝的实力是否真如影视剧中说的那般悬殊呢?
一.疆域
虽然看上去,中国古代各朝代版图无比庞大,可事实上,除内陆十八省以外,中央对周边多是采取虚的册封,而能实际管理的不多。
狭义上来说:
满清自1644年入关,带着东北和内蒙部分领土的“嫁妆”进来,到1662年,彻底消灭南明政权,平定内地,1690年代,第一次击败准噶尔,把外蒙纳入帝国疆域。
女真部族战
1720年代,再次大败准噶尔,将西藏(含今青海)纳入版图,至1750年代,通过一次大型歼灭战,清朝彻底打趴准噶尔汗国,西域(即新疆)就此收入版图,从此形成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棠叶状版图。
狭义上的清朝版图
乾隆朝开始,清朝统治达到鼎盛,除中原稳定外,东北、蒙古、西域和西藏等地也在一定程度上被中央政府进行管理。在这一点上来说,不论是大汉或者是大唐,也不曾做到:
西藏(含青海)一直游离于汉唐管控范围;
长城以北及东北地区不被汉唐长期稳定管理;
西域(新疆)始终是独立到半独立状态接受汉唐管治。
狭义上的明朝版图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明对广袤的辽东以北地区不存在实际统治,明朝所设立的奴儿干都司对东北地区实际占领管辖作用其实仅仅维持了二十余年。
这种“实际统治”政策是建立在明朝的“扩张性”政策基础之上,而当明朝政策转向守成后,其废置也就成了必然。
明朝实际管理范围
大明年间的多数时候,中央政府对东北的政策是:册封女真部落一个称号,委任其代为管理,而实际管理者认不认同册封,是否听从调遣,则要看人家脸色。同样,大明对西藏地区也不存在实际统治,只有单纯册封,缺乏行政管理,没有驻军。
因此,狭义上来说,明朝主要就是汉人的十八省,而清朝在明朝基础上则加上了东北原本是羁糜地区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等地区。所以狭义上的清朝领土会比明朝多一些。
但广义上说:
明朝几乎已经将当时中国人所有能到达的地方都纳入了朝贡国,北方西方的鞑靼瓦剌,西方的哈密西藏,南方的交趾等东南亚小国,郑和下西洋时甚至连斯里兰卡都成了朝贡国。
而清朝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短板,南洋小国在清朝年间基本成了西方的殖民地,北边西边蒙古国的空间则不断被俄罗斯压缩,而且连东北也在俄罗斯威胁之下。
因此,清朝的广义上可以说比不上明朝的(蒙古,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和西藏都是广义领土,明清两代基本不能在那里设置郡县安置流官收取赋税,而是什么事都要和蒙古王爷,阿里和卓,活佛喇嘛们商量着来)。
二.·人口
古代中国人口增长趋势
在古代,人口是决定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清朝以前,中国的人口的增速十分缓慢,两汉时期人口巅峰为6000万左右,隋朝是5000万左右,唐朝是8000万左右,宋朝突破了1亿。
人口增长缓慢,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停滞不前,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土地的承载力有限;再其次是长期的战争使得社会动荡,农业被破坏严重。
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王朝可以说拥有超过150年的“太平盛世”,最长的是从唐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不过140年(当然,160多年的“康乾盛世”也并非一直都是盛世)。
康乾盛世
清朝入关后,实行了“与民生息”的政策,如康熙在1669年下令废除圈地令,并规定圈地将退还给农民。这项措施多少缓解了人地矛盾。此外康熙朝鼓励人们进行荒地开垦,甚至有按照开垦的土地多少来授予官职的规定。
到康熙末年,全国荒地基本上得到开辟,清朝的耕地面积很可能突破了18亿亩,达到中国古代历史最高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而乾隆朝大力推行“摊丁入亩”,这项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人口得以滋生。
同时,清朝时期,引进了许多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等。这些高产作物能够种植在贫瘠的土地上,还可以套种,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产量也比传统水稻、小麦等作物高。
因此,在明清人均耕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高产作物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粮食问题。高产作物的引进也加速了西南山区的梯田、荒山的开垦,使云贵地区的耕地面积和人口得以大幅度增加。
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清朝的人口得以迅速增长。在清朝初期,全国人口约为5000万左右,然而在乾隆时期就已经突破了3亿,在道光年间就突破了4亿人口,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个人口数据一直维持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
而明朝的人口究竟有多少,史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国内学界估计峰值是两亿,英国学界估计峰值却是四亿。根据我国历代人口增长率来看:
唐朝在安史之乱的前130年,人口增长率约8-12‰;北宋150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9‰;到了清朝1680年~1775年,人口增长率12‰,1775~1820年8‰,1820~1850年3.75‰。
由此可见,承平日久的年代,人口增长率基本上可以达到10‰以上,而随着人口压力逐渐增加,慢慢下降到4‰,照此进行估算,明朝人口极有可能超过3亿。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马丁·黑德拉教授认为,明朝实际人口可能超过了3亿,他的依据是:
一,明初真实人口不少于8500万,而非《明实录》中的5900余万,因为古代统计的人口,肯定有大量人口统计不到,实际数量必然偏低。
二,针对明朝历史,划分出三个时间段,即1380~1500年、1500~1600年、1600~1650年,人口增长率分别为6‰-5‰-4‰、5‰-4‰-3‰、4‰-3‰-2‰(最高值、中间值、最低值)。
最高值计算,明朝1644年人口应该有3.42亿;中间值计算,明朝1644年人口应该是2.62亿;最低值计算,1644年应该是2.02亿。
当然,由于1644年之前五次清军入关劫掠,和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明朝灭亡之前10多年北方人口应该是负增长,但南方依然是正增长,因此全国人口基本不变。
但即便如此,按照黑德拉的综合计算(高中低增长率搭配计算),1644年明朝末年的人口,至少也应该在2亿左右。
明太祖朱元璋
太祖曾经下诏:在重造黄册时,“务在不亏原额”,所以各代都只是在原额上修修改改,而地方官的任务就是维持既定的赋役。
明初的人口数据在太祖的严刑峻法下,基本上符合实情,空印案就株连数万,洪武二十四年(1391)第二次大造黄册时,朱元璋诏示:所在有司官吏、里甲敢有科敛害民者处斩,官吏、里甲通同人户隐瞒作弊者一体处死。隐瞒人户,家长处死,人口迁发塞外。
明清中国女子服饰
明朝的人口统计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女性越来越少,因为女性基本上不负担赋役,统计上就可有可无,另一个是北增南减,南方减少一半,北方增加一倍,北方重徭役,所以对人丁抓的比较紧,而南方重田赋,所以对丁口管理很松。
至于说逃户隐户,由于分南北榜,南北中进士的比例是差不都的,北方的逃户隐户一样严重。不论是按汉唐宋朝还是清朝的人口增长速度,明朝后期的人口超过2亿是肯定的,超过3亿都有可能,当然这也只是估计。
在人口比较上,明朝吃了疆域较小和“小冰河期”的亏,此外,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也帮了清朝的忙。
三.民生及社会风貌
《四库全书》
一个国家是否强盛,从它的人民和社会风貌就能看出来,而由于清朝对前朝的抹黑,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对《明史》有所改动,流传下来的《明史》可靠性就要画上问号,因此,来自“外人”的描述或许更贴近事实。
利玛窦
由于明清两朝都有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所描绘流传下来当时中国的风貌及人民生活水平对后世历史研究自然 也极具参考价值。
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叫利玛窦的传教士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并待了30年之久。由他编撰的《利玛窦中国札记》详细介绍了当时大明的风土人情,其中记载不乏“高尚的民族”、"可敬的人民"以及"了不起的帝国"这样的字词。同时,这本札记中还这样写道“人民之间相互体谅、尊重、恭敬、温文有礼。“
《利玛窦中国札记
也记载了当时人们的伙食条件:“普通人民最常吃的肉是猪肉,但别的肉也很多。牛肉、羊肉也不少,到处可以看到母鸡、鸭子和鹅成群。但是尽管有这么丰富的肉食,马骡驴狗的肉也一样受欢迎,这些肉在各处都有出售。野味,尤其是鹿和其他小动物的肉也很常见,并且售价便宜。”
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
从中可以看出,明朝万历年间的普通百姓,生活算得上体面而且幸福并有尊严。而将时间跳跃到两百年后的1793年,另一个欧洲人马戛尔尼也来到了中国,此时正是清朝鼎盛的“康乾盛世”。
清末一洋人女子像喂养动物一般给中国儿童抛洒糖果
据马戛尔尼记载,来到中国后,到处充满了触目惊心的贫穷和愚昧,老百姓生活得极其贫困、麻木,饥饿、肮脏和胆怯无处不在,处处都是骨瘦如柴和衣不蔽体的贫民。中国老百姓接到了英国使团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英国使团丢弃的食物、茶叶都会受到中国老百姓争先恐后的哄抢。
由此,马戛尔尼感叹道:大清帝国的子民是如此的贫困,令人震惊的缺乏尊严。他还评价:“中国人和150年前相比,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正在由文明人变为半野蛮人。”
最终清朝也应了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的话:“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
在这一点上,清朝几乎完败于明朝,且还没算上晚清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毫无疑问,中国人的世界地位在那时处在历史最低谷。
四.军事
由于存在数百年的时间差,明清之间的军事实力不好做直观对比,但选相对鼎盛且武器代差较小的两个年代:明永乐年间和清朝康熙年间,进行比较也能略观双方实力一二。
洪武年间初设精锐野战部队“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隶属大都督府,十三年(1380年)改为隶五军都督府。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分设京师京营和南京京营,规制渐臻完备,开始大力建设。到明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三大营总人数约合17万,为明代京军编制。
五军营
由马军、步军组成,明太祖时设大都督府,以节制中外诸军,京城内外置大小二场,分为48卫卒,成祖北迁后,增为72卫。
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始分步骑军为中军,左右掖,左右哨,称为五军。除在京卫所外,每年又分调中都、山东、河南、大宁各都司兵16万人,轮番到京师操练,称为班军。
隶属五军营的还有掌随驾马队官军的十二营,掌操练上直插刀手及京卫步 队官军的围子手营,以及幼官舍人殚忠﹑效义诸营。
十二营、围子手营、幼官舍人营、殚忠营、效义营附五军营中。皇帝亲征时,大营居中,五军分驻于外,为作战主力。
三千营
三千营,最初核心由塞外降丁三千骑兵组成,这也是其名称所来。后世嘉靖年间接收蒙古骑兵,发展到约七万人后改名神枢营。三千营不同于五军营,它下属皆为骑兵,人数虽不多,却是朱棣手下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而他们在战争中主要是担任突击的角色。
神机营
这是一支特别的部队,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存在,可以说开创了世界火器部队的先河。神机营,因用兵交趾(今越南),得火器法,立营肄习而名,其下亦分中军、左﹑右掖、左﹑右哨。中军分设四司,掖﹑哨各分设三司,掌铳﹑炮等火器。
神机营
神机营装备有火枪、火铳等,后期又添置火绳枪。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比欧洲最早成为建制的西班牙火枪兵(创建于1510 年),要早一个世纪左右,是明代早期火器部队领先于世界的佐证。
神机营担负着“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重任,主管操练火器及随驾护卫马队官兵,是皇帝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
永乐八年(1410年)征交趾(今越南)时,朱棣得神机枪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明成祖在亲征漠北之战中,提出了“神机营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应用更趋专业化,神机营也成为明军的一个兵种。
“三大营”平时的训练中,五军营练习营阵,三千营练习巡哨,神机营练习火器,而当皇帝亲征时,三大营环守于皇帝大营,一般是神机营居外,骑兵居中,步兵居内。得益于对“三大营”的灵活运用,永乐大帝五征漠北未尝一败,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军事巅峰。
而清康熙朝,“八旗”骑兵尚未退化,但60年间的几场大战,诸如平定三藩、剿灭准格尔和收复台湾,靠的都是人海战术,而且损失都不小。
清朝军队虽然也装备了火器并且在战场上有所使用,但战法落后,仍然痴迷冷兵器的对决,武器装备也长期得不到更新换代,以至于面对西方洋枪洋炮时,竟还有清兵在用几十上百年前的老旧火器,能抵挡得住也是痴人说梦。
此外,明清水师间的实力差距也相当悬殊,明初,郑和能带着庞大的舰队,驾驶数百丈的“宝船”七下西洋,明末,郑成功也能大败荷兰收复台湾;而清朝竟固步自封,选择“闭关锁国”,等到洋人自海上来时用木船打铁船才初知世界变化有多大。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明清两朝的实力也许并不像许多“清剧”中所说的那样差距悬殊,若是康熙皇帝真能在地下遇到洪武大帝,不知他能有几分底气说出那句“大清远胜大明”来!
1.《1500年是明朝末年吗,干货看这篇!不吹不黑,明清实力对比究竟几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500年是明朝末年吗,干货看这篇!不吹不黑,明清实力对比究竟几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8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