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周朝

关于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我想说商代自然科学成就:有专业医生和业余天文学家 | 经典中国通史35

对对方天象的观察和积累的知识比下一代细心和丰富得多。

商王朝有一批观察天象和做记录的人,也可算作是商代的“天文学家”。但他们不是专职的“天文学家”,这批人就是前面介绍过在甲骨学中称作“贞人”的史官。

这是当时一批具有很高文化水平和丰富知识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不仅将自己所观察到的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如天象、气象作了记录,也记录了其他人观察到的一切现象。

目前发现的记录当然不是在“典册”中,而是借助于祭祀占卜时的龟甲与牛骨。我们从卜辞中把迷信的成分剔除,就可看出当时有关的自然界现象的变化。

日食和月食(现在写作日蚀、月蚀)是古代人非常重视观察和记录的大事。前面介绍过夏代仲康时发生日食的情况。商代除在王都有史官们观察外,在各地方观察到的日月食也要及时向商王报告。

目前从甲骨文中来看,比较明确的日食记录只发现三条。一条是武丁时期,两条是武乙时期,说明商代后半期不仅能观察,而且有较详细的记录。

这三条卜辞,两条无具体的时间,只有武乙时的一条是:“癸酉贞:日夕有食,唯若?癸酉贞:日夕有食,非若”。意思是:癸酉这一天卜问:黄昏时发现日食,是吉利(唯若)呢?还是不吉利(非若)。

这可能是一条将发生日全食的记录,日全食有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史官们已观察到有日食的迹象,才卜问是否吉利。对于这条卜辞,学者们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天文学家们正在研究,相信将来会有个准确的结论。

在武丁时期卜辞中,有关月食的较完整的记录有五条,都是发生了以后记录的。如“癸丑卜,贞:旬无祸,七日乙未壹,庚申月有食”。“癸未卜,争贞:旬无祸。三日乙酉夕月有食,闻,八月”(《合集》11485)。

前一辞的意思是:癸丑这天占卜,问这一旬(十天)有无灾祸,到了第七日乙未这天,天空起了变化,第二天是庚申晚上发生了月食。后一辞是史官争,在八月癸未这天卜问,这一旬有无灾祸,第三日乙酉晚上发生了月食,但这次不是史官争亲自看到的(可能这次月食在王都看不到),而是由别人报告的(闻)。

在甲骨文中还有史官们观察到的星,如大星、鸟星、大火(星)等。卜辞中用为星,有“七日己巳夕壹,有新大星并火”。“新大星”是一颗新的大星,“并火”是接近火星。在欧洲发现的第一颗新星,是在公元前134年由希腊依巴谷记录下来的,比商代卜辞中记录要晚1000多年。

商代的历法——“殷历”,是我们今天知道较完整的最早的历法。因为商代早期的卜辞中记时只有月日,晚期的卜辞中已开始有祀(年)月日。由此就知道商代的历法是以干支记日,太阴记月,太阳记年,用闰月来调整季节的阴阳合历。月份分为大月、小月,年有平年和闰年。闰年早期的卜辞中称为十三月,这种置闰月的方法叫做“年终置闰”。

晚期的卜辞中不见有十三月,根据卜旬和帝乙、帝辛时期一组征伐人方的卜辞来看,这时期已将闰月放在十二个月中去。如某年是闰九月,则这一年就出现两个九月,后一个九月无疑就是闰月了。这种置闰月来调整每年的时间,在我国的农历(或叫阴历)中,一直延续到现在,还在使用。

商代已将每天分为七段时间,但并不是相等的七段。从卜辞中来看,是将白天分作六段,夜晚算作一段,从天黑到天亮叫做夕。天明时叫明或旦,明且以后叫大采、大食或朝,大采、大食只见于早期卜辞。大采、大食或朝以后就到中午,叫做中日。中日以后叫昃,此时日已偏西。昃以后叫小食或郭兮。小食或郭兮以后叫小采或昏、暮,此时已是日落黄昏见月时。

古书中说:“大采朝日”,“少采夕月”(《国语·鲁语》),与卜辞相同。后世按十二地支将一天的时间分为十二段。商代白天的六段时间则相当于辰、已、午、未、申、酉六个时辰。

商代每月分为三旬,一旬是十天。卜辞中有大量卜旬的记载。大月是三十天,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有的旬是跨两月。每月的第一旬的第一天不全是从甲子日开始。前面介绍过用十个天干和12地支相配记日,可能自夏代就产生。商代是连续不断地使用。每一条完全或较完整的卜辞,都有记日的干支。

史官们为了查阅方便,还特意将六十个干支完整地刻在牛骨上。这可以说是我国最古老的“历书”了。

从甲骨文中来看,商代一年只有春、秋两季。而卜辞中的“今春”、“今秋”也就是今年的意思,这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就是春种,秋收,用春秋来表示一年,这种方法直到西周以后的诸侯国还在使用,他们按年代来编写自己国家的历史,就叫“春秋”。

商代一年的年叫做祀,这与商王在一年中不断的举行祭祀有关。在一年的时间里,商王要根据不同的时间举行各种不同的祭祀。祭完一遍一年的时间也就过去了,所以用祀来代表年。这与古书中说的“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是一致的。晚期卜辞中开始有纪年,用的是“唯王二祀”、“唯王八祀”等,也就是“商王二年”、“商王八年”之意。

在商代历法中是否有“二分二至”,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卜辞中还没有发现。有的学者认为,商代虽然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但是从商人观察天象、历法的周密来看,应该知道分至,否则闰月无法安排,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从甲骨文中反映的天象和历法的情况来看,我国商代的历法,即使在世界古代史上,也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古历法。

由于农业、畜牧和田猎的发展、王事活动的需要,商王朝的史官们对大自然的现象作了许多观察。这些世袭史官在先辈们积累的大量资料和知识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作了观察和记录。

从甲骨文看,对自然界变化的记载,要算气象方面的最多。可以说,今天我们一般所常用的气象名词,在卜辞中都有反映。从大量有关占卜下不下雨的卜辞来看,商王已有了对气象变化的预测。

我国古代对人体疾病的认识和医治是很早的,传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就避,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说明我国医治疾病是起源于生产实践活动。

相传夏代发明了酿酒,此后古人借用酒力取其药物疗效治病。传说用“汤液”治病就是伊尹创造的。在商代对疾病的治疗就已有汤药(汤液)。

古书中说:“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国语·楚语上》),又见于伪古文《尚书说命》),传为武丁时傅说所作。这句话的意思是:服了药以后,要没有头晕目眩,则疾病就不能除,也就是良药苦口之意。说明商代用药物治疗疾病是很普遍的事。

1973年在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中,出土了桃仁和郁李仁,经医学史专家的研究,认为是作药用的可能性很大。

商代已经有了专门行医治病的医生。在王朝中设有医官。甲骨文中叫“小疾臣”。这虽然也是王朝中的一官吏,但地位并不高,甚至可能是奴隶。因为小疾臣是属于小臣类,是由奴隶中提拔起来的,专门管理医生和负责治疗疾病的小头目。医生要有专门技术也有可能是世袭的,与一般的从事家内劳役和生产的奴隶待遇有所不同。

甲骨文中疾病的名称很多,不过有的字不认识,有的辞意不明白,而且商代的统治者们迷信很深,凡事是先祭祀占卜而后行。对疾病的医治也不例外,一有病则举行祭祀占卜问卦,求鬼神保佑,这就使巫医相混不分。

甲骨文中只有巫字没有医字,只见史官不见医生。就是小疾臣之名,也只是从字形上看,在卜辞中也与疾病无关。卜辞中也看不出商代的医学是否已分科,更看不出服多少种药物。目前我们能够见到记载有疾病名称的卜辞基本上都是武丁时期的,比较明确的有:

疾首:头部有病叫疾首。卜辞有“王疾首,无延。意思是商王头得病,没有延续下去。

疾目:目就是眼睛,眼得病叫疾目。卜辞有“贞:王其疾目,贞:王弗疾目”。是占下商王是否会得眼疾。

疾耳:就是耳部得病。卜辞有“有疾耳踵(肿)”,“朕耳鸣,侑御于祖庚”。朕为商王自称,耳鸣是耳中疾病,用侑御祭来祭祀先王祖庚,求其禳除。

疾齿:牙齿得病叫疾齿。卜辞中疾齿比较多,这与商代统治者好喝酒有关,经常喝酒会腐蚀牙齿的硬组织,进而引起牙的各种炎症。卜辞中还有“有疾齿佳蠱”。蠱字,甲骨文像器皿中盛了两条虫。辞的意思是:牙齿得了病,是因为有虫在作怪。这就是后来人们俗称的“虫牙”,医学上叫龋齿。

疾舌:就是舌上的疾病,卜辞有“疾舌”。

疾言:疾言就是喉头的疾病。卜辞有“言其有疾”。

疾胸:就是胸腔内的疾病。包括心、肝、肺上的疾病。卜辞有“疾胸”。

疾腹:就是腹内的疾病。像人肚子。卜辞有“王腹疾”。“贞:有疾腹,御”,御为祭名,因腹有疾病举行御祭祈禳除病。

疾手:就是手上的疾病,卜辞有“疾手”。

疾肘:就是手关节的疾病。卜辞有“疾肘”。

疾胫:就是小腿上的疾病。上部像大腿,下部像脚掌,中部小圈是表示得病之处。卜辞有“疾胫”。

疾止:就是脚掌上(包括脚趾)的疾病。卜辞有“疾止”。

疾骨:就是骨病。在有关疾病卜辞中释作骨。卜辞有“王其疾骨”。

卜辞中还有一常见的疾病,对此疾病的解释学者中各有不同。有释为伤风感冒,有释为骨痛症等等。

甲骨卜辞中的疾病资料较为丰富,因都是从占卜记录中反映出来的。我们将迷信的因素剔除,就可以得到商代认识人体疾病的资料。

由上述的情况来看,商代已用汤药治疗疾病,对疾病的认识已很仔细,医学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夏商史话》。《夏商史话》作者为孟世凯先生,1935年4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17位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1.《关于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我想说商代自然科学成就:有专业医生和业余天文学家 | 经典中国通史35》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我想说商代自然科学成就:有专业医生和业余天文学家 | 经典中国通史35》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13256.html

上一篇

关于.中国周朝历史简介我想说西周王朝是如何兴起,又是如何走向没落的呢?

下一篇

12生肖商朝,干货看这篇!生肖之谜(十一)金牛承载大地,为何人类会担心它将毁灭世界?

【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专题江西人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

【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专题江西人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

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相关介绍,作者:谢建国 提到江西,你首先会想到什么?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庐山、海昏侯墓、鄱阳湖、朱熹、井冈山、武功山……是的,江西有着灿烂的历史,和优美的山川。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历史...

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终于找到答案了改写历史!江西七十年漫漫考古路...

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终于找到答案了改写历史!江西七十年漫漫考古路...

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相关介绍,(9500.163.com) 江西历年获取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江西考古工作蓬勃发展的70年,也是硕果累累的70年。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70年来,...

【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专题改写历史!江西七十年漫漫考古路...

【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专题改写历史!江西七十年漫漫考古路...

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相关介绍,江西历年获得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江西考古事业蓬勃发展的70年,也是富有成果的70年。 70年来,江西考古发现层出不穷,重要成果改写历史。万年仙人洞遗址、吴城遗址和新干商代...

关于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我想说殷墟出土的硬陶、原始瓷和釉陶

关于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我想说殷墟出土的硬陶、原始瓷和釉陶

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相关介绍,1928年以来,殷墟考古中多次出土了对方晚期的坚硬陶瓷、原子、釉陶,近十多年来可见不少。 在中国陶瓷史研究中,中原和北方地区商代的原始瓷向为学界所关注。由于相关发现较少,以往对商代原始瓷的特征认识还不...

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专题之殷墟出土的硬陶、原始瓷和釉陶

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专题之殷墟出土的硬陶、原始瓷和釉陶

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相关介绍,1928年以来,殷墟考古中多次出土了对方晚期的坚硬陶瓷、原子、釉陶,近十多年来可见不少。 在中国陶瓷史研究中,中原和北方地区商代的原始瓷向为学界所关注。由于相关发现较少,以往对商代原始瓷的特征认识还不...

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总结很全面速看!商代吴城遗址

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总结很全面速看!商代吴城遗址

1973年在江西发生了什么商朝遗址相关介绍,著名的商代吴城遗址位于江西樟树市,吴城遗址发现于1973年,同年开始发掘。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这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遗址,其发现、发掘标志着江西早期文明研究进入了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