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我国古代色彩的认识和喜爱由来已久。在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中,当时女娲使用的石头石是五色石,这里的“五色石”很可能意味着当时的人们已经根据自然中的各种植物、花、矿石颜色进行了模仿,使用了多种颜色。
《淮南子·览冥》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女娲补天
在当时所出土的装饰品以及陶器等,就能够见到人们对于色彩的运用,比较常见的是用赤铁粉将装饰花纹涂成红色,而那些天然的颜料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消散,矿物颜料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一直留到了今天。
夏商时期,色彩初登政治舞台
黑色和白色也是当时的人们所钟爱运用的颜色,对于黑白两色的运用,则普遍被认为是因为白天和黑夜相互交替,从而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人们的色彩观念和选择。
并且随着时间的演变,社会阶级开始划分,一些贵族阶级则对某一色彩极为崇尚,运用颜色与其他阶级区分开来,色彩的另一功能也随之显现出来,这代表着色彩政治功能的萌芽已经显现。
在商朝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赤、白、黄、玄4色的应用,当时的人们对祭祀相当重视,为了让祭祀活动看起来更加的庄重,这四色的牲畜常常被选用,而在这4种颜色之外的其他颜色的牲畜则是不被允许的。
春秋时期,颜色不分贵贱,人人可用
- 没有明显的颜色规定,不以颜色均分阶级
商朝时期的政治,颜色已经被赋予了其他的含义。到了西周、春秋时期,人们对颜色的认识进一步加强,五色逐渐完备。
《尚书 ·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诗经》
在《诗经》中的诗歌,有着关于西周时期人们劳作情景的记录,而其中的颜色则有玄、黄、朱三色,说明在当时的贵族中这三种颜色是相当流行的,因为我国传统服饰是上下分开制作的,对于上衣下裳所运用的色彩并没有什么十分特别的规定。
并且在西周和春秋时期,贵族服饰的颜色基本都是赤、黑、青、白、黄,而其他的颜色都很少出现。虽然在诗经中已经描述了贵族的所用颜色,但是颜色专用并没有规定的很明确,以颜色区分阶级的贵贱之分同样没有没有,更并没有什么十分明显的颜色指代意义。
- 颜色人人可用,老百姓也能和国君穿同样的颜色
在这个时期,人们的衣着颜色只求看起来好看即可,并且在春秋早期年间,色彩同样也是没有什么十分严格的限制。
根据史书记载,齐国的齐桓公的服饰就是紫色的,不仅带起了朝堂上的紫色风潮,同样也开启了国内紫色衣服的流行,众人的跟风穿紫色使得紫色布料的价格一路上涨。
紫色官服
这个现象的出现就很好地表明了,如果当时的颜色是有着阶级的区别对待的话,那么当国君使用的颜色,那么其他的国人是不能够用的。并且,齐国人喜好紫色,也并没有认为紫色不是正色,就认为紫色不能在正式场合出现。
齐桓公身着紫服,除了个人的喜好之外,也跟齐国当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因为在齐国地区紫草繁多,它的花和根都是非常贵重的药材,当时的齐国人认为用紫草染制的紫色服饰能够做到去除病痛,保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换句话说就是穿紫色是祈求健康的护身符,这时期的紫色同样也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期望,承载着人们的寄托。
颜色之间没有高下之分,但是色彩专用已经出现
- 染色技术不断提升,新兴的颜色并不受"歧视"
在春秋时期,人们的染色技术也与日俱增,出现了相对于正统的五色之外,其他较为鲜艳的颜色,如蓝、绿、绯、紫等色,这些颜色跟五种正色相比,较低的饱和度,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新鲜感和轻盈感,是另一种不同的美感,所以在当时的贵族中也非常的盛行。
在当时的春秋晚期,纯正之色虽然是比较尊贵的、为贵族所用的颜色,但是其他的颜色同样地位并不低下。
- 颜色被专用之后,以颜色区分阶级初现苗头
后来,在卫国把紫色定义为君主的专用颜色之后,就被赋予了政治色彩,那么,这个时期和当时春秋早期时间人人都可以穿紫色的时候已经截然不同,此时穿紫色就是僭越,是对国君的大不敬之罪。
也就是说在西周和春秋晚期,颜色还是大致区分贵族和平民以及奴隶的,并且在贵族内部颜色使用并不是十分的严格,正色和间色并没有十分严格的限制,必须做衣色,或者必须做裳色。
只是大概的规定了一下可以使用什么颜色,虽然没有形成十分明确的制度,但是色彩的专用已经慢慢开始出现出行。
色彩被融入五行,证明王朝更替的合法性
- 五行融入五色,五色代指王朝的"德"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一个比较盛行的学术,可以说是当时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他们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五种元素相生相克、不断演变下去。
在春秋时期的《左转》中也有着五行的记载,并且在春秋时期五行的内涵又发生了改变,这次不仅仅局限于五行本身,而且还加入了六气、五色、五味,五行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影响了人们数千年之久。
在战国时期,是色彩观念的变革时期,在战国时期,齐人邹衍把五行、王权、色彩以及道德联系起来创立了"五德始终说"。
他认为,凡是历代朝代的更替都是按照五行的原理来进行轮回的,各个朝代需要占据五德中的一德,并且还要制定对应的五行制度,运用对应的色彩。
五德始终说的大致关系
史书记载,在夏商时期,色彩已经被后人注入了政治含义,而夏黑殷白之说,则是后人明显是受到战国时期"五德始终说"的理论影响而赋予的颜色含义。
简单来说就是王朝更替都是有定数的,占据天份的王朝也要承德,就是用服饰的颜色呼应"德"(秦朝属水,色为黑),并且王朝更替还会有相应"符应"。
《礼记》: 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
实际上,这只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为了给历代王朝的更替做的美化,添加合法性而已,至此颜色也带上了权力的政治象征。
并且,根据专家和学者考证,夏朝时期的服饰总体来说,制作还是比较粗糙的,并且基本都为黑色为主,等到商朝时期手工业已经较为发达,丝织品也慢慢的增多,服饰也相对比较精致,这个"尚白"主要是以素色衣服为主,这主要是由当时的生产力决定的。
- 以颜色分阶级开始在秦国流行
当时的秦朝就是一个例子,秦朝认为是水德王朝,全国上下就比较崇尚黑色,车旗服饰皆是黑色,看起来既庄重又神秘。并且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提出了服饰以黑色为尊,这就是阴阳五行的思想深入渗透到服饰的色彩中体现。
秦国服饰
此外,还规定了大礼服的上衣和下裳全部都是黑色祭服,二、三品官员则穿着绿色袍子,普通百姓则穿着白色袍子,同样也是受到五行思想的支配。
至此,五色和五行相互搭配,青配木、赤配火、黄配土,白配金、黑配水,渐渐的,而五种颜色,也就成为了五行的代名词。
颜色政治被细分,社会秩序也开始由颜色划分
- 统治阶级内部开始细分颜色的使用
色彩也被赋予了政治功能,并且在《周礼》中色彩和方位同样也可以挂上钩,并且在战国时期五色学说是非常流行的,经常出现在典籍中,强调用色彩代表礼仪,用直观的颜色不仅可以便于区分统治阶级和人民,也有利于建立起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
经过时间的发展,在礼记中,针对内部的统治阶级颜色也逐渐开始细分了统治阶级内部对于颜色使用的差别,规定了天子的冠为玄冠配朱色冠带,诸侯的冠为缁布冠配彩色冠带等。
《礼记 ·王制》: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轰色乱正色,不粥于市。
- 战国晚期,以色彩代表阶级正式形成
至此,五行的色彩理论又再次提升了一个高度,此刻,衣正色、裳间色,从此关于色彩的规定正式形成,正色就是颜色比较纯正饱满的颜色,间色就是指色彩的饱和度不相对那么高的颜色。
秦始皇
在战国晚期,色彩的贵贱和使用的标准,冠、服、束带等均以颜色来区别,经过时间的发展,颜色正式成为了辨别贵贱、等级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服饰的色彩等级正式形成。
结语
在中国远古时期,由于染色技术的限制而使得色彩种类极其有限,颜色并没有过多含义。等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统治者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占用了比较纯正的色彩彰显威严。
随着技术的慢慢发展,当五行之色逐渐完备之后,春秋乃至西周时期,这些就成为了贵族阶级的常用色彩,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会有不同种类的新色彩还出现人们的视野中,当时的齐国紫色的盛行就是人们追随新生事物、新潮流的表现。
之后,在五色与阴阳五行结合起来之后,颜色就开始代表阶级,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再一次被确立,在诸多的典籍中,记载着人们根据色彩区分阶级。
同时色彩阶级的形成,对于维护封建社会王朝体系、以及政治的合法性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在历代王朝中,都会按照五行的学说来推断本朝德数,后来再经过时间的发展,黄色逐渐变成了帝王的专用颜色,而官员们也实行了按照衣服的颜色来划分等级,紫、红地位升高,为贵色,青、白则为低级官员和庶民的专用颜色,这些颜色阶级同样是受着先秦色彩等极观念的影响下,从而衍生出来的。
参考文献: 《淮南子·览冥》 《尚书 ·益稷》 《礼记》
1.《战国时期布料的颜色从人人可用,为何发展到颜色"歧视"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战国时期布料的颜色从人人可用,为何发展到颜色"歧视"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13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