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1.将副标题“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修改为“中国境内早期人类和文明的起源”
2.单元导语中将“磨具”修改为“磨具”,将“距今4、5千年”修改为“距今5、6千年”,完善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第1课
3.第一段增加“最具代表性的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4.第2目标题“北京人的发现”修改为“北京人”。
5.“此后,又相继发现……”修改为“此后,北京人遗址又相继发现……”,“四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修改为“四个头盖骨化石”。
6.原“北京人的特征”一目取消独立性,删掉标题。
7.增加了新的一目“山顶洞人”,原为知识拓展内容,进入正文部分。
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为“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经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也会埋葬逝者。
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8.增加了一条“相关史事”,据原来的“知识拓展”栏目内容改写,在挖掘时间的叙述上有变化,且将“钻孔技术”修改为“挖孔技术”。
9.课后活动“比较一下大猩猩、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骨,看看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删掉了,替换为“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看看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顺序有调整。
10.知识拓展更换为“碳-14年代测定”。
科学家发现,凡是和大气中的CO2进行过直接间接交换的含碳物质,都包含碳-14。自然界存在的生物,生命过程一旦终止,与大气环境进行交换的活动即告结束,不再补充碳-14,而且已有碳-14的水平值会按每5730年下降一半的速度减少。通过测定标本现存的碳-14水平值,并与原有水平值比对,就可以得出生物死亡或停止交换的年代。后来,考古学家将这一原理广泛用于对考古发掘获得的古代遗迹、遗物的年代测定。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测算出来的。但是碳-14年代测定方法也有局限,它只能对那些5万年以内的生物体进行测定。
11.正文字数由1149增加到1588。(全册增加了10页,第1课即增加了2页。)
第2课
1.课前导语改写过。
旧版: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约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那时,我们的祖先已开始定居生活,会制作精美的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呈现出什么样的特色?中国的早期农业又是怎样发展的?
新版: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出现并发展。中国早期农业是怎样发展的?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又呈现出什么特点?
2.原第3目“原始农业的发展”提前为第1目,且经过大量改写,最后一段与旧版相同,此处不录。
新版: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国先民对各类可食用植物的认识逐渐加深。大约20000年前,他们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帮助这些植物更好的生长。距今10000 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
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稻作和粟作农业在我国南北方逐渐推广,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农业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同时,家畜的饲养也开始出现。
3.增加了一条“相关史事”,详细介绍了原来课下注释中提到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
今河南东南部的淮河上游,有一处距今8000多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舞阳贾湖遗址。贾湖居民能够制作精致的石器、陶器和骨器。由遗址中出土的炭化稻粒和家猪骨骼,可知当时农业和畜牧业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墓葬中出土的骨笛,可以发出七声音阶,能够吹奏乐曲。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笛子。墓葬中随葬的部分龟甲,上面刻画有符号,有的符号与商代甲骨文具有某些相似之处。
4.原河姆渡人的生活一目改为第2目,文字部分有部分改动,未涉及具体史事,“相关史事”作了补充,增加了对陶器产生的介绍。
远古先民在生活中发现,泥土经过火烧后会变得坚硬。受此启发,他们把用泥捏成的容器放在火堆中考烧烤,于是最早的陶器出现了。陶器发明后以后,人类不仅可以煮熟食物,而且能够储存饮用水。这有利于人类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因此,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广西、湖南、江西等地,都出土了距今10000多年的陶器。
5.原半坡居民的生活一目改为第3目,个别文字调整,不录。
6.增加一条“相关史事”,概述6000至4000年前陶器的发展。
距今6000多年前,黄河中游地区流行着一种具有特色的陶器。人们制作陶坯的时候,在泥坯表面用矿物颜料绘出图案,经过烧制,陶器表面就留下了彩色的纹饰。这种带有彩色纹饰的陶器,被称为“彩陶”。
距今5000年前后,山东大汶口文化农耕经济已经具有一定水平。这里的原始居民还从事原始手工业,会制作黑陶和白陶。大汶口原始居民有了私有财产。大汶口晚期的墓葬,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
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东龙山文化时期,人们已经能够制作厚度不到1毫米的“蛋壳陶”,社会分化更加严重。
7.“课后活动”增加了一条,2个变为3个。
3.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约5000年,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进入了早期文明社会。请谈谈你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认识。
8.知识拓展“良渚文化”修改为“良渚古城遗址”,且篇幅增加。
良渚遗址位于浙江余姚良渚镇,1936年首次发现。迄今为止,良渚遗址发现的遗存非常丰富。这里的巨型城址,长1800米,宽1600米,面积接近300万平方米,城墙基础宽40-60米。为了防止城墙被洪水冲毁,良渚居民在城址以北的丘陵地带,修建了长3500米、宽十几米、高数米的拦洪水坝。城的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高台。古城、水坝和高台上多处高等级建筑,见证了当时该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统治者的组织能力。城内外还发现了几处祭坛,祭坛上的权贵墓地里,随葬了数十件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举行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些贵族墓地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相比,说明当时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良渚古城距今5200-4500年,是长江下游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址。据此,有些学者认为,距今约5000年左右,良渚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9.本课由1234字,增加到1935字。
第3课
1.课前导语中“部落首领”修改为“部族首领”,删掉了“赢得当时许多部落的尊重”一句。
2.第1段有改写。
旧版:我国古代流传着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新版: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有关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
3.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的时间提前到“五六千年前”。
4.涿鹿大战,删掉了“黄帝部落运用能辨明方向的指南车”。
5.删掉了“这些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一句,出土物品增加了“距今8000-6000年前”的时间限定,删掉了水井遗迹、船形陶壶,增加了“独木舟”,“印证了”修改为“反映了”。
6.增加一条“相关史事”介绍彩陶。
彩陶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南部接壤的区域。到距今5300年左右,彩陶文化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上中游和辽河流域。这是中原地区的史前文化第一次向周围地区施加强烈的影响。中原地区彩陶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的年代和达到的区域,与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兴起的时间、空间一致。有不少学者认为,这是炎黄部落联盟实力最强、向周围地区施加文化影响的结果。
7.尧舜禹的禅让一目有改写。
旧版 ……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这一时期,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泛滥,洪水成灾。为抵御共同的灾难,三个部落走向了联盟……
新版 ……黄河流域有许多部族。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
8.尧的介绍增加了“发展历法”,禹的介绍中则删掉了“他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9.知识拓展“陶寺遗址”修改为“陶寺都城遗址”,内容有所补充。
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县东北15千米,距今约4500-4000年,1999年发现,面积达280万平方米。这座大型城址中部,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础,以及可能用于宫殿之上的陶制建筑残料。城内有两处高等级的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大的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带有刻画符号的陶壶,发现了很可能是观测天象、确定节气的观象台。有学者从陶寺遗址所处的位置和存在的时间推论,这座大城很有可能是尧都平阳,认为当时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10.本课字数从1310字增加到1468字,改动虽多,但字数增加不多。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1.副标题由“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修订为“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2.单元导语有些调整,主要集中在夏商两代,关于周朝则未做修订。
旧版: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随后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代表的早期文明。
新版: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是奴隶社会,它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随后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特征的文明成就。
3.第4课标题由“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修订为“夏商周的更替”。
4.课前导语引用《三字经》,删掉了“四百载,迁夏社”两句。夏朝的地位由“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修订为“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
5.关于夏朝的建立,删掉了“结束部落联盟局面”、“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两处表述,并把涉及夏朝社会问题的“社会逐渐产生阶级分化”修改为“阶级分化愈加严重”。
6.关于二里头遗址,由“夏王朝的一座都城遗址”修订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
7.相关史事原来讲述纣王“酒池肉林”典故的内容被取代,新内容强调了商代的奴隶问题。
旧版: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成语“酒池肉林”,形容穷奢极欲,其典故就出于此。
新版:商朝时,生产领域大量使用奴隶。奴隶被迫在农田上集体劳动,在手工作坊里做工,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会被奴隶主随意转让、买卖,甚至会被奴隶主屠杀,用来作为祭祀祖先的祭品,或为死去的奴隶主殉葬。例如,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王大墓,殉葬的奴隶有400多个。他们有的和狗马同葬,地位与牛马猪狗等同。
8.本课字数原文1413,现为1469,增加很有限。
第5课
1.课前导语的细微变化。
旧版: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新版:夏商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2.铜器的起源做了修订。
旧版:在原始社会后期,我国的甘肃、青海、陕西、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地就出现了铜器,如距今4000多年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铜镜。
新版:我国在黄河流域的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4000年的铜器,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铜容器残片,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约4000多年的铜镜。
3.相关史事对青铜器的介绍有所修订。
旧版: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另外有酒器青铜爵、盉等
新版: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爵、觚、盉等
旧版:青铜器以酒器觚、爵、斝为主,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
新版:青铜酒器的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
旧版:青铜器以礼器鼎簋、为主,这与前朝明显不同。
新版:主要以青铜器鼎、簋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
4.增加了“三星堆青铜面具”图片,其图注中说: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数以千记的珍贵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有金杖、青铜树和众多的青铜人像。
第6课
1.诸侯争霸一目只是删掉了两个字,“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的“中原”。
第8课
2.增加了一条“相关史事”介绍兵家。旧版兵家为“知识拓展”的内容。
原“知识拓展”:兵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孙武,传有《孙子兵法》一书,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新“相关史事”:战国时期,兵家也是诸子百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派别。兵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孙武,他的《孙子兵法》一书,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3.“知识拓展”修订为《诗经》和“楚辞”的内容。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0多篇,《诗经》里的作品,有的反映民俗民情,有的歌颂美好爱情和高尚情操,有的描写劳动者勤劳勇敢,有的赞扬反抗压迫,同时也保存了丰富的商周时期的史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光辉的地位。
战国末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他的代表作《离骚》,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使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诗经》和楚辞对中国后世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第9课
1.排版做了较大的调整。
2.关于“小篆”的课下注释做了增补。
小篆,也叫秦篆,指笔画比较简省的篆书,秦朝李斯等取大篆稍加整理简化而成。后来,社会上又流行一种更加简易的隶书。
3.关于灵渠的表述做了修订,并增加了一条相关史事和灵渠的插图及注释。
正文表述:
旧版:又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秦始皇派大将……
新版: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他又派大将……
相关史事:
越族是我国南方古老的民族,分布在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秦统一六国以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等数郡,迁徙中原50万人,到那里戍守,和越人杂居。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灵渠注释:
灵渠在今广西桂林兴安境内,全长30余千米,是世界上现在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仍具有运输和灌溉功能。
第10课
4.“陈胜吴广起义”一目的文字修订。
旧版:他们斩木为武器,举起反抗的旗帜。
新版:他们砍削树木,做成兵器,举起反抗的旗帜。
5.“楚汉之争”一目的文字修订。
旧版:项羽兵败自刎。
新版:项羽兵败,突围后自刎。
第11课
未发现内容上的修订。
新一版教科书似乎调整了文本格式,有些段落原来看起来比较紧凑,现在基本统一为比较舒朗的排版,大约起初更重视页数的限制,对有些部分的字间距做了调整,所以看起来疏密不同。这个细节是偶然发现的,略提一下,我想也是编辑工作精细的一个表现。
第12课
1.“推恩令的实施”一目关于汉初诸侯王问题做了修订。
旧版: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
新版: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
2.关于汉初士人活动的修订。
旧版: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新版: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
3.“问题思考”栏目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目调整到课文最后呈现。
4.增加了一目“北击匈奴”。
秦末汉初,游牧于蒙古草原的匈奴族,在首领冒顿单于的率领下,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单于,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匹。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在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后,汉军继续北上出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卫青和霍去病分道北上。卫青行进千余里,穿越浩瀚的大沙漠,在漠北同匈奴主力相遇。双方激战一天,未分胜负。临近黄昏,忽然狂风大作,卫青乘机派兵从左右迂回包抄,把匈奴单于的营阵紧紧包围起来。单于慌忙带着数百名骑兵突围逃走。汉军追击200多里,大胜而归。霍去病也挥师北进,追击匈奴兵。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卫青和霍去病是西汉的两员名将。卫青骑术高超,胆识过人。他首次出征,就敢于深入漠北,进至匈奴单于祭天和首领聚会的地方。霍去病武艺高强,英勇善战。他第一次出征河西,仅率万名轻骑,孤军深入,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卫青和霍去病都为击败匈奴建立了赫赫功勋。他们死后,汉武帝为他们修建了高大的坟墓,以示表彰。
葛明按:这一修订人教社曾经专门做过回应,2017年12月15日人教社官方微博曾发布消息说:
最近,有网友询问,统编历史教材中是否介绍了历史人物卫青、霍去病。目前正在编写的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对此有专门讲授。
英雄人物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教材中不可缺失,编写教材必须秉持这一原则。国家统编教材编写组力求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特点,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恰当呈现。关于卫青、霍去病的学习内容,原有版本历史教材安排在初中阶段,这次统编历史新教材安排在高中阶段,具体在高一上册“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一课中专门讲授。新教材将在2018年秋季使用。
第三单元
5.增加了一条“相关史事”。
1.《2017年到夏朝是多少年看这里!葛明: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修订情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17年到夏朝是多少年看这里!葛明: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修订情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11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