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林
从8月14日开始,海口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接收一创”服务,81个城市建设项目优先列入,今后企业代表、市民无需编号,可以排队一次性办理所有投资项目审批业务。
“一张清单、一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网办理、一窗出证”,借助服务方式的创新,“一窗受理”极大简化了办事程序和手续,使服务效率大为提升,让群众办事不再多跑腿。(8月17日《海南日报》)以往,办理审批事项时,由于涉及多种业务,办事群众往往要找多个职能部门、要跑多个服务窗口。多头奔波中,还要忍受叫号、排队等待的煎熬之苦。如此服务方式不仅办事拖沓、效率低下,而且让群众心头多有怨言。而此次城建事项“一窗受理”服务,则化繁就简,将相关业务、手续在一个窗口即时消化、“一揽子”解决。为民服务“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一窗受理”获得多方点赞。
相比之下,最近发生的另一件事,却让人心头不快。日前,有市民反映,海口龙昆北路吉林大厦顶楼屋檐,因建筑材料老旧,经常脱落,存在安全隐患。就这样一个投诉,竟然先后历经龙华区住建局、住房保障中心、滨海街道办、市政市容委、市政管理局等5个职能部门,兜兜转转耗时10天无人认领。5个部门、10天竟然解决不了一个办件。群众的安全、焦虑,就在这样绕来绕去的服务态度中被搁置。
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有多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在于一个窗口的服务距离。面对办事群众,倘若左右推脱,将问题踢来踢去,让群众跑这跑那,那么,为民的服务距离就相应拉长,群众对政府部门就会少一些信任;相反,倘若工作人员能够左右协调,想方设法将问题解决在后台,让群众跑一次就能把事情全部办结,那么,为民的服务距离就随之变短,群众与政府的距离也就更进一步、更深一层。
也就是说,服务窗口前的那堵“玻璃墙”,在群众心头会逐渐加厚,还是会无形消逝,完全取决于窗口后的服务效率、服务态度。基于此,我们的行政服务既不能“千呼万唤始出来”、作风懒散,也不能拖泥带水、索这要那,更不可“百步九折”、绕来绕去,必须干脆直接、快办快结。来了就接,接了就办,百姓自然会点赞。因此,我们要善用新技术、新手段,充分整合行政资源,不断推动服务升级。
事实上,近年来,围绕百姓的痛点、堵点、难点,海南在政务服务上“自我断腕”,精简办事手续,简化办事流程,以大刀阔斧之势,清理了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从极简审批到不见面审批,从绿色通道到首问负责制,从12345热线到指尖上的服务……服务距离不断缩短,服务效率大为提升,全省政务服务日渐呈现出点对点、即需即达的特点。诸多不“绕弯”的服务,换来了少跑腿的效率,得到各方认可。
当前,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为我们革新服务提供了极大便利。现实中,银行服务之所以方便快捷,就在于残酷的市场竞争推动其不断完善服务。虽然,行政服务并不涉及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但这并不能成为政府部门抱残守缺、拒绝革新的借口。相反,我们要因时而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积极整合各类行政资源,不断缩减服务距离,只有如此,才能快速解决百姓诉求,日益密切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1.《【绕弯】评论:服务不“绕弯”百姓少跑腿》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绕弯】评论:服务不“绕弯”百姓少跑腿》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398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