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郑独军和你一起成长一辈子的第2999天
01
不久前在微博上看到热搜,某媒体在街上采访了一些年轻人,结果近80%的90%看不到体验报告。
有个点赞数较高的评论说,自己一直不敢去体检,就怕身体出了什么事!
的确,熬夜+胡吃海喝,似乎已经成了当代打工人生活的标配。
毕竟白天被工作占用,就剩晚上这点自己支配的时间,怎么舍得早早睡去?工作压力这么大,不吃点重口味的宵夜怎么扛过去?
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真的可能藏雷。
近日,广东一名22岁女孩小黎,打工3年,长期熬夜+经常吃外卖/烧烤,从乙肝病毒携带者迅速发展为巨大肝癌。
医生询问病史后得知,小黎是2019年通过单位体检才知道自己是乙肝携带者,可因为缺乏了解,身体也没感觉,就一直没管过,也没有定期复查。
平时在宿舍,小黎几乎不做饭,天天叫外卖,宵夜还经常点烧烤。
更糟糕的是,小黎下班时间晚,回家后也不睡觉,而是熬夜到凌晨两三点,甚至四五点。
这样的生活方式,简直刀刀扎心。
医生表示,“慢乙肝”患者本身就有肝癌高风险,加上长期熬夜、经常吃外卖/烧烤,发现身体异样仍不及时就医等诸多因素,大大增加了肝癌的发生率。
今年夏天,小黎突然感觉肚子胀,以为是消化不良,于是简单吃了点胃药,没好转。
后来,小黎发现右腹有个肿块,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变越大,这才引起了重视,赶紧去附近医院做检查。
结果腹部CT显示,肝脏右侧有个拳头大的阴影!
诊断结果:原发性肝癌。
幸运的是,小黎身体状况不错,肿瘤没有侵犯临近器官,也没有远处转移,可以通过手术切除。
一个月前,医生为她做了右半肝切除手术。如今,小黎各项指标都理想,前两天已经重返工作岗位。
这个故事看得人胆战心惊,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小黎这么幸运。一个不小心,可能命就没了。
02
我有一个朋友,平日习惯性忽视早饭。
由于喜欢重口味食物,还三天麻辣烫两天火锅轮换着来,冰的辣的也毫无顾忌。
有时夜深了,她也要点上一杯奶茶和烧烤。
我曾提醒她,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很长时间,迟早身体会不堪重负。
但她没在意,认为自己年轻扛得住。
直到前几天翻看朋友圈,才发现她胃痛住进了医院。
年轻,早已不再是随意践踏身体的资本。
类似的新闻,我们都听得太多了。
今年上半年,大连人职业足球俱乐部发消息称,中国足坛名宿张恩华因故去世,年仅48岁。
导致这场意外的原因,是饮酒过度。
今年元旦,25岁的年轻女演员孙侨潞因为长期生活习惯不规律,最终诱发心梗,导致猝死。
孙侨潞曾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分享过自己的生活,她说,由于自己工作压力大,于是经常熬夜喝酒,身体年龄已经到了39岁。
而这些,都是年轻人心梗病发的重要诱因。
不自律,真的会死!
其实,年轻人的不自律,不是一个“懒”字就能说清楚,根本原因在于,大脑的资源不够用了。
比如,你下班时在路上接到一张介绍体育锻炼有益身体健康的传单,上面指出,每周五天进行半小时中等强度的锻炼,能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这时你想起自己患有心血管相关的疾病,医生也建议你每天进行半小时中等强度的锻炼。
于是你回到家后,备受鼓舞,下定决心要去做运动。
可最后还是——等明天再说吧!
因为工作了一天的你,已经非常疲惫,即使有意锻炼,大脑也已经没有资源支撑你采取行动。
这对于不规律饮食的情况也是一样,控制饮食需要消耗大脑资源,如果大脑资源不够用了,就容易放飞自我,不计后果地胡吃海喝。
那么,如何才能扭转这样的局面?
03
《懒惰脑科学》一书中提到:
在辛苦工作了一天后,我们的大脑资源已经枯竭,这样接力棒就来到自动系统了。自动化过程以联想记忆为基础,联想记忆可以将我们的感知与日常生活中的经历相关联。
这种记忆将我们正在进行某项活动时的所听、所看、所感和所想记录在同一个文件中。
当我们日后再次进行这项活动时,我们大脑就会自动提取出这个文件,预估与这一行为相关的情感体验,并更新文件。
说人话就是:
我们在身体疲惫时,大脑资源已经枯竭了,没有办法调动我们的积极性去做一件苦差事——运动,只能任由我们的身体做一些令自己心情愉悦的事。
而如果在我们的记忆中,运动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那么无论在何种精神状态下,坚持运动对我们来说都会变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举个例子,假设你决定去慢跑,在第一次跑步时,你的大脑会在记忆中建立与跑步这一行为相关的或积极(如听音乐)或消极的(疲惫或不适感)情感反应。
跑得越多,这种关联重复得越多,大脑会在记忆中不断加强这种关联。
换句话说,你越是享受跑步,大脑越能将跑步与“健康”这一概念联系起来。
反之,如果你在跑步中体验到的负面情感越多,跑步与“不适”的关联就会越强。
因此,想要自律,就要把这个过程中的苦差事,变成一件令人愉悦的活动。
一旦这些情感关联扎根在我们的大脑中,哪怕再细微的事,都会自动触发与行为相关联的情感反应,促使我们采取行动。
这是养成好习惯的做法,那么如何通过这种方法戒掉坏习惯呢?
04
《懒惰脑科学》一书中提到一个“蟹肉棒效应”,这个效应和作者鲍里斯的一个小故事有关。
鲍里斯还是学生的时候,很喜欢吃蟹肉棒,这成了他的星期五盛宴。
然而有一个星期五,他感觉有点恶心,没什么胃口,只吃了几根蟹肉棒,几分钟后,又全吐了出来。
之后那一整晚,他都奔波在卧室和卫生间之间。
几天后,鲍里斯的身体恢复了健康。转眼又到了星期五,他准备品尝自己的盛宴。
但当他闻到蟹肉棒的第一缕香味时,他竟然感觉一阵恶心,差点吐了出来。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大脑错误地把恶心的状态和蟹肉棒建立了联系,虽然两者之间其实毫无关联。
但因为最初的不适症状是在吃蟹肉棒几个小时前出现的,这次的不愉快体验,直接导致鲍里斯戒掉了星期五吃蟹肉棒的习惯。
发现了“蟹肉棒效应”后,鲍里斯经常利用这个原理来使自己少吃某种食物:
每当他感觉有点不舒服时,就会吃一些想要戒掉的东西。
这也是心理学上的“厌恶疗法”,通过借助负面反馈的力量,把你想要改变的行为与令人不快的感觉搭配起来,从而达到摆脱上瘾的目的。
如果你对某种不健康的食物也存在过度依赖的情况,可以试试这种方法。
身体上的不幸,大多源于不自律。
但自律也有方法,如果你掌握了自律的钥匙,虽说不是一定能有所成就,但至少能保证你的人生不会跌落到一个很低的位置。
人生只有一次,自律地活着,才能真正自由。
1.《【吃什么会死】22岁女孩熬夜吃烧烤,切掉半个肝:不自律,真的会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吃什么会死】22岁女孩熬夜吃烧烤,切掉半个肝:不自律,真的会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34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