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更替,万物生长,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生物共同书写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人类作为顶级掠食者,有很多办法应对万变的天气,可动物们只能依靠求生的本能,或迁徙,或冬眠,或以不变应万变。
蛇作为一种可怕的脊椎动物,很多人一听到它的名字就毛骨悚然,其实,蛇并不可怕,它也是大自然和谐共生的一员。
几乎所有的蛇,并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非人类侵占了它领地,或者让它感到有威胁。蛇作为冷血动物,冬眠是它应对极端天气的方式,也是它的求生本能。
蛇在冬眠时,就是老鼠的“春天”,夏秋两季蛇吃鼠,春冬两季鼠吃蛇,乍得一看,这两种讨厌的动物,居然在互相伤害,也算维系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图:老鼠吃蛇蛋
蛇为什么要冬眠?
老天在造万物时,没有优待谁,也没有亏待谁,比如蛇现世了1.3亿年,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居然没有进化出四肢,反而还是一种靠腹部移动的低级动物。
蛇具备复古的生理功能和组织结构,说它冷血,是因为它是变温动物,它的代谢水平非常低,自身体温只能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皮肤并不具备恒温功能。
图:蛇的基本构造
同时,蛇是低智商的代表,它的脑袋并不灵光,它控制大多数动作的中枢神经都在脊椎上。它几乎没有记忆,它靠身体感应外界震动,靠舌头上的嗅觉器官来捕捉热感。
所以,蛇是没有感情的动物,在它的认知里,只要对它有威胁的物体,它都会发怒攻击,反之亦然。
蛇是冬眠动物的代表,当它的身体无法承受外界温度时,它的身体机能就会减退,如果长时间无法取暖,就可能死亡。就好比我们脱水,如果不及时补水,就可能晕厥,直至死亡一样。
据生物学家研究,蛇在10~11月期间会大量进食,当外界温度长时间在15℃时,蛇将降低进食量,当温度接近13℃时,它们开始降低活动,抓紧找冬眠场所是当务之急。
当外界温度维持在6~8℃时,蛇将完全进入冬眠状态,当温度降到2~3℃时,蛇将进入麻痹状态,当温度持续降低到零下3~5℃时,如果蛇的冬眠场所不够理想的话,蛇百分百会被冻死。
这种被冻死的感觉,热带地区的蛇无法感觉到(热带气温较高,蛇无需冬眠),就好比三亚地区的人无法体会佳木斯的滴水成冰一样。
老鼠为什么敢吃蛇,是因为冬眠的蛇“好欺负”
不同地区的蛇,冬眠的期限不一样,比如大东北,一般在11月就进入冬眠期,直到来年4月份它们才陆续苏醒过来。在南方地界,一些蛇需要12月份才进入冬眠,来年3月左右就出洞觅食了。
蛇冬眠会分为三个阶段,温度在8~13℃时,这是它们的入眠期,通俗点说,这时属于浅睡,如果让它们感觉到威胁的话,它们会立马苏醒攻击。这时的蛇不好惹,只能祈祷它入睡前吃得太饱,动作迟缓能降低伤害。
当温度低于8℃时,蛇开始深睡,也叫深眠状态,这时的它们,新陈代谢放缓到最低,每分钟5~30次的心跳,让自身温度和冬眠场所的温度相差无几。这时它们的身体几乎是僵硬的,如果温度骤降的话,它们将会被冻死。
当冬去春来,外界温度持续上升维持到13℃时,它们是时候“起床”了,这个阶段叫出眠阶段。这个阶段的蛇饥肠辘辘,攻击性十足,只能祈祷它体力不足,降低伤害值。
反观蛇最爱的老鼠,在一年当中,它忍气吞声了两个季节,当蛇进入冬眠期时,就是它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老鼠属于恒温动物,它们不会冬眠,不同环境下的老鼠,零下几十度和几十度的气温都能繁衍生息。
老鼠的生存技能就让人十分头疼,关键在于,老鼠属于杂食性动物,其它动物吃的它们吃,其它动物不吃的它们也吃,比如生活垃圾、排泄物、灯油、木材、铅板、混泥土等。这就是老鼠让人可恶的原因。
其实,老鼠并不胆小,即使面对天敌,当它们饿了时,也会去啃食。就好比蛇,作为老鼠的天敌,也是挨啃的对象。
上面说道,当蛇进入深眠状态时,它们的身体是僵硬的,当然,全身神经也是麻痹的。这时的蛇无法感应外界的威胁,即使被老鼠当作“棒冰”啃食时,它们就算有知觉,也弯不过头和尾巴来攻击老鼠,只能沦为老鼠的美食。
如果在入眠期和出眠期,蛇具备一定的攻击能力,这时的老鼠去吃它,可能会被攻击,但战斗力锐减7~8成,倘若老鼠啃到命门(蛇的心脏和泄殖腔),蛇也只能被老鼠吃掉。
我国的大连蛇岛就是最好的例子,这里的黑眉蝮蛇(蛇岛蝮)长期维持在20000条左右,就是褐家鼠的功劳。
图:大连蛇岛上的褐家鼠
褐家鼠生存能力强悍,咬合能力惊人,曾经的它,常啃咬甲板、铝板、混凝土,自然不虚蛇岛蝮。
当蛇岛蝮进入冬眠时,就是褐家鼠的天下,有了褐家鼠的制约,才能保证大连蛇岛的蛇长期维持在20000条左右。
再比如,2014年初春的南京某家动物园,工作人员给一箱大王蛇投喂了一些小白鼠,而此时的大王蛇还处于冬眠期间,小白鼠抓住了机会,反口就去啃食一条大王蛇的身体。在两只小白鼠的努力下,把这条大王蛇身体啃了好几个口子,即便露出了肉和骨头,这条大王蛇仍无动无衷,更别说其它冬眠状态下的大王蛇了。
看来,风水轮流转,老鼠在蛇面前也有硬气的时候。
蛇找冬眠的场所有何规律?
蛇感应热度的灵敏度是人类的百倍,它们通过感应土壤的导热率来选择冬眠场所的深度。通过洞口的大小,风向和阳光照射的方向来选择干燥的洞穴。
一般来说,山坡上的鼠洞、树洞、兔子洞、岩石缝隙等,是它们冬眠的绝佳场所。
南方的蛇钻得浅,北方太冷,它们可能会钻到冻土层以下的地方才能御寒。
某种意义上来说,蛇非常可怜。是说它有一副流线型的身材,居然不会打洞,它只能霸占其它动物的洞穴栖息。
如果找不到隐蔽的冬眠场所的话,被天敌吃掉,被寒夜冻死的可能性非常大。即便找到了理想的场所,当它进入深眠时,也存在被吃掉的风险,比如它在老鼠洞里冬眠,老鼠正愁冬天没吃的,报仇的机会岂能放过。
不光是冬眠的洞,即便是它活跃的季节,一些蛇都可能因为没有洞穴而遇难。比如2020年6月29日北海市冠头岭海景大道冠岭山庄附近的火灾一般,这次纵火造成一条60斤的缅甸蟒被活活烧死,原因是它没有洞躲藏。
所以,冬眠的蛇,只能生死各安天命,逃过即是重生。
有人说,既然蛇在冬眠时无抵抗力,那么去挖蛇可以吗?
答案是肯定不行的,我们先看看几个例子。
2010年冬天,施工人员在武夷山溪洲村工地意外挖到一条眼镜王蛇,一位胆大的村民上手擒住蛇头,转手交给了当地的森林公安。
眼镜王蛇性情凶猛,身含剧毒,是为数不多会主动攻击人类的毒蛇,因此又名“过山峰”,而这条近4米长,重6.75公斤的眼镜王蛇,村民之所以敢抓它,正是因为它处于冬眠状态,即使感到威胁,攻击力也会减弱。
2019年2月的云南省文山州,当地村民挖到一条长2.4米,重9公斤的缅甸蟒,这条蛇也处于冬眠状态,即使村民把它抱起来交给森林公安,它也一动不动。
去年冬季,在河南商丘一带,有一条蛇每天都出来晒太阳,它盘旋在坟头上一动不动,恰巧当地人有供奉蛇的传统,大家都以为神灵显灵,还纷纷祭拜它。
以上是没有攻击性的,下面这个人被攻击了。
2019年12月31日的上午,淇澳岛一群工人正在半坡上挖水沟,一名50多岁的老工人不幸被一条冬眠的竹叶青蛇咬伤,幸好对症注射了抗毒血清,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而正常情况下,蛇为了提高生存率,都会抱团冬眠,一般在3条以上,多则可达几百上千条。
据科学研究,蛇独居冬眠的死亡率超过60%,群居冬眠的蛇可提高周围1~2℃,可降低水分流失和能量消耗,总体可提升30~50%的生存率。
如果我们刻意去挖蛇,密密麻麻的蛇盘在一起,可能中间部位会有浅睡的蛇,容易苏醒的它们,是具备攻击性的。
图:冬眠的蛇也具备一定的攻击性
而蛇在冬眠期间,即便是大冬天,也有阳光明媚的时候,有时接连几天气温都在10℃以上,这时冬眠的蛇就容易苏醒过来,钻出洞口晒太阳是它们身体的条件发射。河南商丘那条蛇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冬眠的蛇也不能轻易去捉,因为你不知道洞里是什么情况,也不知晓外界给蛇带来了何种变化,入眠、出眠的蛇都可能攻击你。
<农夫与蛇>告诉我们,蛇为什么咬农夫,不是蛇不懂得知恩图报,而是蛇的本性如此,它只是在做自我防御。
图:农夫用身子温暖了冬眠的蛇,苏醒的蛇感到威胁,咬伤了农夫
蛇除了冬眠外,还有哪些阶段攻击力比较弱?
1、吃饱喝足的蛇
当蛇饱餐一顿后,一次进食的能量,可以维持它数月不进食。蛇进食均为生吞,它的消化功能较弱,当它大腹便便时,行动能力非常迟缓,此时的它攻击力最弱。
2、蜕皮后期的蛇
蛇的皮肤容易角质化,它们每次蜕皮时,往往需要两至三天时间,这时,蛇的感应能力会降低,它会花大力气从老皮中挣脱出来,疲惫的它,几乎无攻击力。
写在最后
每种动物都有自己求生的技巧,不冬眠的动物,比如候鸟,它们靠迁徙来越冬,蛇之所以不迁徙,是因为没必要,它们一没有脚,二没有翅膀,靠肚子移动,说不定等它到热带地区时,都是来年夏天的,还迁徙个寂寞。
它们只能找洞穴冬眠,洞越深越好,越隐蔽越好,只要扛过了命由天定的阶段,出洞后又是一条“好汉(蛇)”。
如果蛇在冬眠期受到打扰,就好比闭关修炼被打扰后怒火攻心一般,它们的身体是无福消受的。届时,苏醒的蛇很难再入眠,只能接受被冷死和饿死的命运。
蛇的存在,更多是造福了人类,很多蛇可以入药,毒液也可以充分利用。大部分蛇也是老鼠的克星,它制约了老鼠的数量,为人类降低了致病风险和财产损失。
公平的大自然没有赐予它翅膀和脚,还不能恒温,蛇的一生也不如意,尽管如此,但它也为和谐共生的大自然尽了一份力。只要人类不刻意伤害,相信大自然将会更加美好!
1.《【小白鼠吃什么】老鼠为什么敢吃蛇,是因为冬眠的蛇“好欺负”?人类可不要去招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白鼠吃什么】老鼠为什么敢吃蛇,是因为冬眠的蛇“好欺负”?人类可不要去招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39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