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心肌炎的几种误诊情况。心肌炎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斑疹、伤寒等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心肌炎症引起的。它也可能是由物理(辐射)、化学(毒物、药物)和免疫损伤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是最常见的临床疾病。
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心肌活检最可靠。发病前2 ~ 3周,可能有感冒史,体检发现心率迅速增加、心律失常、心脏增大或心力衰竭等。心电图可发现非特异性ST段或T波改变,心肌酶和肌钙蛋白升高。肌钙蛋白T(I)应作为诊断心肌炎的首选指标。
理论上说心肌炎的发病率远高于诊断,但实际上很多确诊的心肌炎都是误诊的。
1.将心脏神经官能症误解为心肌炎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或更年期女性。经常抱怨心悸、乏力、头晕、睡眠不好、肌肉跳动、呼吸困难等。,并可能有其他身体不适。体检正常,或者有与心脏无关的体征。患者经常被发现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和过度敏感。
2.将心电图ST段改变误认为心肌炎。心电图的ST段改变在临床上很常见,不能用于诊断或排除心肌炎。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也可能出现ST段偏移或T波改变,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此外,某些感染性疾病也可引起短暂的ST段(T波)改变。
3.将心肌酶升高误解为心肌炎心肌酶升高不仅见于心肌损伤或坏死,还见于其他引起骨骼肌损伤的疾病;脑组织损伤(坏死)也会导致心肌酶升高。
4.正常人把室性早搏误认为心肌炎是很常见的。如果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需要特殊干预。关键是调节自主神经。但是,室性早搏在各种心脏病中也很常见,所以一旦发现室性早搏,就应该去医院。
甚至确诊为心肌炎的患者也要综合评估心肌炎的危害。对于症状多、客观体征少的患者,应重点缓解患者的思想顾虑,以免影响其生活、工作和家庭幸福。即使你患有心肌炎,如果只是细菌或病毒血症的结果,那么这样的心肌炎可以不用担心预后;即使是病毒性心肌炎,如果治愈正常,如果急性期后心功能正常,也不用担心,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可能会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
1.《心肌炎怎么确诊 心肌炎的误诊情况有哪些?应该怎么应对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心肌炎怎么确诊 心肌炎的误诊情况有哪些?应该怎么应对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042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