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木雕、石雕极为精致,在我省宗祠中不可多得;古时附近曾有牌楼群比肩接踵;明清时期,家族对台商贸名人辈出。

­  古代,在通往安海后库陈氏家庙的道路上有5座牌楼,这牌楼群比肩接踵,气势浩荡。可惜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岁月更迭之故,如今仅余“飞钱里”和“接官亭”。不过,后库陈氏家庙精雕细琢,依旧是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  后库陈氏家庙虽经历代重建重修,仍保持明清建筑风貌。

­  

“飞钱传芳” 奉为堂号

­  今年年初,晋江安海后库陈氏家庙正式举行“中国望族名祠”上匾仪式,这是晋江首个获此殊荣的宗祠。为了了解这座祠堂的与众不同之处,记者日前赶往安海后库村进行调查。

­  晋江安海后库村,位于晋江历史文化古镇、闽南商贸重镇安海镇的东侧。早期,后库村南面有对外通商港口及码头,是历史上重要的海上丝绸之路遗址遗迹之一。据后库陈氏家庙文管员陈建兴介绍,后库陈氏入闽始祖陈鄙公系河南光州府固始县人,于唐末五代时随王审知入闽,初居泉州,后移仙游。传至八世孙陈可大,为宋政和二年进士、赐绯金紫鱼袋,任广东肇庆郡守。可大之次子陈仲珪,授朝奉郎,任福建同安知县,自仙游迁居安平鳌山境,成为后库村陈氏肇基祖。

­  “安平飞钱陈氏牌坊景观”图上有牌楼的手绘图。

­  据族谱记载,陈仲珪的祖父陈汝器娶宝文阁待制少保朱绂之女。朱氏在仙游,贤德好施,创办公益,修路造桥,救灾赈济。传说她的善良感动天地,因而上天两度飞钱满室。因此传说,并为彪炳先祖善举,后世以“钱库”为派系,以“飞钱”为族名,世称为“飞钱陈”。飞钱陈氏以“飞钱传芳”为堂号。朱氏相夫教子,把三个儿子教育培养成材:长子陈可行官居国子监丞,次子陈可久官武举秉议郎,三子陈可大赐进士第,官朝散累赠大夫,官至广东肇庆郡守。朱氏成为飞钱陈氏的“四大贤母”之一,俗称“飞钱妈”。

­  陈氏家庙建筑精雕细琢

­  

古有牌楼群比肩接踵

­  来到后库之地,在闹市的一处市场背后,我们见到一座高大的牌楼,上书“飞钱里”三字。在“飞钱里”牌楼之后,更有一座“接官亭”。据陈建兴所述,古代在这条通往后库陈氏家庙的道路上原有5座牌楼,依次为“忠节高风”、“飞钱里”、“怡兴宅”、“抱福庐”、“乐满居”。这牌楼群比肩接踵,气势浩荡。只可惜,由于历史久远、岁月更迭之故,现在仅余“飞钱里”牌楼和“接官亭”,而“接官亭”其实就是“怡兴宅”,又称“仪门”。

­  “‘飞钱里’牌楼原为明代建筑,清初迁界被毁,现建筑为2014年按清代制式重建的。”陈建兴说道,“元末至明清期间,后库人才辈出,出现不少进士、举人、监生等,与朝廷及外界官员来往多了。为此,后库陈氏在坊路上建造一座石柱木屋架的‘接官亭’,用于迎送官员。该亭20世纪40年代毁于台风之虐,现在看到的这座是2008年按清代制式重建的。”

­  近年重新翻印的清乾隆版《飞钱陈氏族谱》。

­  在飞钱接官亭前有一块重修碑记,只见上面的文字载曰:“……故老旧云,斯时家庙东侧坊路建五道门,即青石坊、飞钱里牌楼、怡兴宅仪门、抱福庐、乐满居,作为奉接朝廷圣旨、迎送文武官员之所。凡仪仗到此,均遵礼制落轿下马,更换冠服,以致敬重,千古传为美谈也……”

­  在“飞钱里”牌楼附近的一间老年人活动室中,记者还意外发现墙上贴着一张“安平飞钱陈氏牌坊景观”图,里面援引明代《泉郡晋南地名探源 宗祠考》卷十五之四十八《飞钱陈氏家庙》中的文字,对这古代5座牌楼有较详细的外观描述,图中还有“牌坊景观”的立面手绘图案。

­  “百鼠窗”蕴含美好祝福。

­  

“父子承恩”凝聚忠义

­  绕过“接官亭”,没走多远就见一座巍峨祠堂屹立眼前,这就是著名的后库陈氏家庙了。后库陈氏家庙,最初由宋末的陈氏讲学堂改建而来,迄今700多年,历代经历多次重建重修:明洪武七年改建;明景泰五年,后库九世陈妈生捐银重建;明万历十七年己丑科进士陈廷诗捐俸延工鼎新扩建;清顺治年间被焚毁,清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联捷进士陈镇峰捐俸倡首重建;1930年乡贤陈烈情等人倡首重修。上世纪60至80年代,祠堂被用为粮库。1989年重修。现存建筑为明清规制。

­  后库陈氏家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为木石结构建筑,递分三进,由外埕、内埕、东西埕门、山门、天井、大厅、东西护厝和后落组成。

­  大门面阔五间,三通大门,进深三间。歇山式屋面,屋顶作双坡面燕尾脊,橙瓦绿剪边。大门口有对联“北倚灵山居福地;钱富民殷世泽长”,对看堵上亦有联“行著二难宗风犹在;钱飞两度祖德长昭”。而据介绍,在门面塌寿间内,还有独特的镂空木雕窗“百鼠窗”,意寓百子千孙的意思。整座宗祠木雕、石雕极为精致,垂花、雀替、窗棂等均为细木镂雕。大门和正厅沿用大量明代石构件。“正厅的古柱石名为‘八面五福图’,八个面皆有浮雕图案,极为罕见。”陈建兴道。后殿即祀殿,设龛供祀祖宗先贤,供奉重华舜帝为太始祖。祠堂高悬有“父子承恩”“德深泽远”“积善飞钱” “进士”、“解元” “文魁”“武魁”等匾额。

­  家庙前的围墙出砖入石

­  据陈氏族人陈灿源先生介绍,“父子承恩”匾是纪念飞钱陈氏忠烈陈志统及其儿子陈尧则的。南宋德祐二年,为抗击元兵,陈志统与陈尧则随南宋大臣陆秀夫等拥护南宋幼主转战闽粤,后随南宋幼主赵昺于广东崖山投江捐躯。明洪武七年仲春,洪武帝追谥宋故忠烈陈志统陈尧则父子“忠节高风”,御匾牌楼立于安平,并御挽曰:“往事昭昭长传宇内;精忠耿耿犹在人间。”这是原先立于村口的五座石坊牌楼的第一座。虽然现在“忠节高风”青石坊已湮没,但这块“父子承恩”匾却一直流存了下来。

­  后库村陈氏族人自陈仲珪公以来,贤才辈出,其中二世祖陈概公,字安荣,任德化县知县;陈枢公,字安发,任长乐县知县;三世祖陈怘公,字志统,任浙江金华知府;明万历乙丑科进士陈廷诗公,官授刑部郎中;明万历庚戌科进士陈应春公,官授户部主使,任云南按察副使,等等。“飞钱陈氏向来以热心公益著称,不仅古代如此,现代亦如是,旅港乡贤陈永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2010年以来,他累计为安海公益慈善事业捐款超过8000万元,这些钱大部分用于家乡的教育事业。”陈灿源高兴地说道。

­  正厅的古柱石名为“八面五福图”,八面皆有浮雕图案。

­  

对台商贸名人辈出

­  今年4月,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副会长蔡干豪、福建省开闽姓氏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庚、福建省文管会文物鉴定中心研究员黄华等专家曾到安海后库对陈氏家庙进行实地考察。他们在考察报告中称,后库陈氏家庙虽经历代重建重修,仍保持明清建筑风貌,保存了大量明代建筑构件。“整座建筑木雕、石雕极为精致,这在我省宗祠建筑里是不可多得的。这是飞钱陈氏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值得好好保护和传承。”

­  蔡干豪等专家还对明清时期后库陈氏在对台通商贸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予以赞赏和肯定。据几位专家的调查,安海在宋代就设有火船坞渡头、中山港渡头、金厝渡头、水心亭港古渡头,海外贸易昌盛。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后库陈氏六世祖陈元麟在泉州开辟“泉州五堡港口”,设立码头进行对台商贸。造船业及对台商贸的兴盛,带动部分族人迁居至泉州府的“五堡”并从事各种对台商贸;另一方面,后库村里的陈氏族人,利用天时地利,依托“火船坞渡头”“中山港渡头”两个码头的优势,开设商行把大陆的土特产、陶瓷、棉布等运销台湾,再从台湾带回大米、糖、干果、水果、棉布等农产品,以及建材和日常必需品,形成两岸货物互相流通之局面。

­  “接官亭”是2008年按清代制式重建。

­  据后库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开设商行从事对台贸易较有代表性的后库村人有:陈启栋、陈珠盘、陈佑劝、陈启栽、陈永元、陈永经、陈佑概等。这几位后库商人在当时享有较高声誉,而商行在海峡间的生意,也带动一些陈氏族人迁台定居。

­  陈建兴在向记者介绍“接官亭”重修碑记。

­  据后库村村民组长陈永所介绍,粗略统计,目前在台湾的后库陈氏族人有2000余人,主要分布在台北市、凤山市等地。日前,在台湾成立长达42年的世界陈氏宗亲总会,派团前来安海后库参观访问,与后库陈氏共忆祖德叙宗谊,同筑两岸一家亲。世界陈氏宗亲总会会长陈正德称,两岸陈氏一家亲,他们非常高兴此行回乡能见到这么多的家乡宗亲,以后还将经常来。据悉,如今每年回后库寻根谒祖、对接族谱、经商贸易的台胞,络绎不绝。

1.《飞钱 揭秘晋江安海后库陈氏家庙的“飞钱”传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飞钱 揭秘晋江安海后库陈氏家庙的“飞钱”传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22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