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香港回归20周年

广东省委宣传部和省网络信息办承办

“湘江二十年,粤港共荣”

——香港回归20周年网络媒体采访活动

来自中央和地方媒体的20多名记者

变成了一批粤港澳企业

了解粤港合作20年来的变化和成就

23日,面试小组先后走访

香港中华总商会和香港工业总会

来和光仔一起看看

香港中华工商总会会长蔡冠深在接受媒体集团采访时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三市要“错位发展”,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人才流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无缝对接,资源互补,合力将粤港澳从“世界工厂”升级为“世界市场”。

我希望国家能为港澳和大湾区建立一个全面的发展机构

蔡冠深总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实现粤港澳经济社会突破的国家战略。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城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优势。比如东莞制造业实力强,香港国际化程度高,引领全球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优势。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城市不能单独作战。不同城市的优势资源必须整合利用和错位。人才流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必须对接。”蔡冠深表示,希望国家牵头在粤港澳大湾区成立发展协调委员会,促进城市互联互通,资源互补。

香港中国工商会会长蔡冠深接受记者采访。中国经济网记者赵薇/照片

蔡冠深还表示,国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香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香港有能力成为“一带一路”上的超级联系人。

他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香港已经从一个世界工厂变成了一个世界市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最重要的是发挥国际优势。第一,香港与东盟有着深远的投资合作和血缘关系。香港作为移民城市,和东盟国家一样,“你有我,我有你”。华侨和香港互相投资,来往频繁。第二,香港拥有高质量的软实力。香港可以充分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为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金融和专业服务。"例如,专业律师、会计师和咨询服务是香港的优势."

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通过金阳。com记者林桂妍

香港应该充分利用内地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香港工业总会副会长郭振华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内地城市近年来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统计数据显示,早在2007年,香港在内地投资的制造企业就有近5万家,但今天,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这些内地港资企业减少了近40%,剩下约3.2万家。郭振华说:“深圳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东莞的先进制造能力,有很多香港企业目前没有的优势。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应考虑如何善用内地城市快速发展的红利。」

香港工业总会科技委员会主席谭伟豪说:「内地有产品,香港有服务。如果能把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在全球范围内都会很有竞争力。”

经过几天的旅行,

想必大家都认为在“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导下,

认真落实《粤港合作框架协议》

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民生领域

合作交流取得重大进展

有一定的了解

让我们一起祝福

广东和香港可以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1.《从“世界工厂”升级为“世界市场”,粤港澳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从“世界工厂”升级为“世界市场”,粤港澳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779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