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三门县珠澳镇高建村橡胶生产企业,专业生产皮带和三角带。最近,这家企业接到一笔生意,但在竣工交付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产品被县工商局扣留,企业主被公安部门起诉。
原来这家公司被两个客户骗了,让他们生产其他品牌的产品。交货时由工商部门查处。
经调查,这两个客户是上海某打假公司的员工,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获得打假奖金。当然,这两个“钓鱼”客户最后都没有得到什么好果子,已经取保候审。
三门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接案后,移交亭边派出所调查。经查,这是典型的诱惑性经济犯罪。
去年12月2日,亭边派出所组织民警前往上海抓捕龚琳、龚智,他们迅速用假身份证、假电话说明了协商和举报的情况。
龚琳承认他、龚智和张斌是上海一家假冒公司的员工。但如果该防伪公司与部分品牌企业签订合同,发现生产假冒注册商标产品的企业并举报,将奖励2万元以上,销售人员也将得到相应的奖励。面对诱人的高额举报奖金,等人开始动歪脑筋,决定引诱叶生产“× ×”牌皮带,然后通过举报获得巨额打假奖金。
事情弄清楚了,叶虽然后悔了,但他也不得不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法律的代价。
亭边派出所副所长表示,根据法律规定,叶虽然涉案金额不到1万元,但生产假冒注册商标的皮带数量超过3000条,构成数量犯罪。
目前,叶某、龚琳、龚智、张斌已取保候审。
伪造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叶是这个橡胶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公司自成立以来,经营稳定,有自己的专属品牌,但最近他的公司遇到了“麻烦”。事情,得从2013年9月开始。
去年9月12日,两名上海客户来到公司,自称“龚琳”和“龚智”。参观了也木工厂的生产线后,他们表示满意,并提出了合作意向。
“他们提出生产xx牌皮带,数量超过3000条。当时我意识到要有委托书,就提出要看委托书,但两人说委托书放在公司,我忘了带。”说起开头,叶就有点无奈了。
生产由他人注册的产品必须经过授权。如果没有看到授权,要不要生产?出于利润考虑,叶茂选择了冒这个险。
叶跟他们签订了生产合同。两天后,“龚琳”和“龚智”寄来了产品的款式和型号,并汇了1500元押金。
去年9月22日,皮带生产完成。他们来验货,表示满意,说要拿钱去提货。
“大企业”送货上门
然而,就在他们离开后大约半个小时,三门县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到也谋的企业,说有人举报他们工厂生产XX品牌的产品,并要求对货物进行检查。同行的,有个自称xx品牌的企业员工,叫“张斌”。
“起初他们没有找到腰带。后来这个‘张斌’出去打了个电话,找到了货。”叶茂表示,他积极配合工商部门进行调查。无法出示“委托书”,涉嫌假冒注册商标,被扣皮带3000多条。
“这位客户前脚刚走,工商部门后脚会检查?虽然我的行为是违法的,但是我觉得有问题,我可能被陷害了。我怀疑是那两个顾客的鬼魂!”叶茂派手下跟着“张斌”,却看到他在餐厅吃饭。吃完饭,一个人开着一辆红色的车来接他。
当员工们准备阻止他们时,几个人匆忙逃离。
据公司员工介绍,是开红车的两个客户之一。
叶茂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赶紧打电话给三门县公安局求助。
上交3000多条皮带被拘留
1.《打假公司 台州三门一家企业遭专业打假公司“钓鱼打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打假公司 台州三门一家企业遭专业打假公司“钓鱼打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622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