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将达到1071万人。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等特殊情况,教育部和全国统考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将采取最高标准、最严格措施,严格做好防疫、考试安全、考生服务、招生等高考工作,确保实现“安全高考”、“阳光高考”、“公平高考”。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今年高考要测量所有进入考点的人的体温。只有低于37.3°C才能进入测试中心。检测中心将为体温异常者设立凉棚和复检室;每天考完试,各考点也会对考场做预防性消毒。对评卷点或评卷区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对评卷教师健康状况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同时,教育部明确要求,大学新生企图冒名顶替的,要坚决取消录取资格,严肃处理。
教育部会同国家卫健委,指导各地制定高考防疫工作规划和实施办法,抓紧落实工作。
每个地方都提前14天对考生和考官进行了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监测。各考点按要求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并设置隔离的考场和设施。原则上每10个普通考场设置1个备用隔离考场(每个考场不得少于3个)。教育部和国家卫健委以“坚持到底”的方式对省市县考试机构和考点负责人进行了培训。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全覆盖所有考生和考官的防疫教育培训,做到应有尽有。
在入学考试的防疫方面,所有进入考点的人员都要进行体温测量,只有低于37.3℃的人员才能进入考点。同时,检测中心将为体温异常者等设立凉棚和复查室。,供被检查者做好检查准备,未通过检查者稍作休息和调整。各地将根据防疫要求,安排检查室布局、卫生消毒、降温通风。在当地卫生部门和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对所有试验场地、试验场所、通道、区域、桌椅进行清洁消毒,并张贴明显的完成标志。有发热、咳嗽症状的考生将按照既定程序转入备用隔离检查室。
各考点会组织考生有序离开,做到错时错峰,保持距离,避免拥挤。考试人员应按要求有序移交试卷、答题卡、草稿纸等考试资料。每天考完试,各考点也会对考场做预防性消毒。对评卷点或评卷区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对评卷教师健康状况实行每日零报告制度。
各地教育部门将会同各省(区、市)全国统一教育考试工作联系会成员单位,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联合管理工作机制,加大预防和打击力度,全面保障考试安全。
教育部要求各地严格开展全过程检查,在试卷生命系统、打印、运输、保管等考试工作环节实行一岗多控、人技联防,实现试卷操作全过程视频监控和无缝链接,确保试卷安全。
自5月份以来,地方当局先后开展了“打击销售作弊设备”、“净化考试涉及的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考试作弊”、“清理整顿考试涉及的培训机构和考试中介机构”等5项专项行动,依法捣毁了一批参与考试的犯罪团伙。相关整改行动将持续到高考结束。
今年,各地将进一步加强考点录取管理,积极采取各种考试方式,防止高科技作弊工具进入考场;采取多证核对、人机对比法等措施,防止代考。同时,严格选拔考试人员,严格执行考试规定,及时发现和处置考场舞弊行为。
各地坚持以考生为本,加强统筹协调,全面保障考试服务,努力营造温馨舒适的考试环境。
各地将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噪声控制、防暑降温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安保工作,并为试验场地配备必要的防疫物资。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他们会对考点防暑降温进行统筹规划,尽力为考生创造一个凉爽的考试环境。公安部门为高考考生办理身份证开辟了绿色通道。
鉴于暴雨、洪水、台风等频繁发生。在7月份高考的部分地区,有关地方重点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专项预案,并组织应急演练,确保有效处置。
教育部要求各地严格执行《高校招生违规处理暂行办法》和《高考管理八项基本要求》,落实高校招生“六不准”、“十禁”、“三十禁”等招生工作禁令。确保招生过程严格规范;加强高校招生社会监督,建立国家、地方、学校多层次招生信息公开制度,认真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加强高校招生内部监督,建立高校招生“集体研究、集体决策”的管理体制,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高校招生,鼓励高校聘请社会监督员参与招生工作,实现系统内和社会公众“双重监督”;加大对非法招生的监督检查力度,坚持共同发现、查处、零容忍;认真开展新生入学复试,对弄虚作假、考试舞弊、骗取加分或企图冒名顶替的,坚决取消其入学资格并严肃处理;报名入学者将取消学籍,不进行新生电子注册;同时,配合公安、纪检监察部门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记者任敏
1.《体温37.3℃以下方可进入高考考点 今年高考执行最高标准、最严举措》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体温37.3℃以下方可进入高考考点 今年高考执行最高标准、最严举措》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102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