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计生行业固定资产分类编码试点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启动了行业固定资产分类编码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完成后,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在委预算单位组织实施这套分类编码,并与“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预设编码有效衔接,积极推进卫生计生行业固定资产分类编码标准的建立。
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司副司长范志民强调,固定资产分类编码的编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突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集共享的前提条件。统一分类编码工作对于实现卫生计生行业与国家卫生计生委预算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对接,提高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科学建立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提高资产综合管理水平,增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保障能力,推进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据了解,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部启动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牵头的研究工作,组织国内32家单位开展研究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102个预算单位按医院、科研院所、行政事业单位、高校性质进行分类,初步建立卫生计生行业固定资产分类编码体系。会议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将根据各单位试点情况,修订完善卫生计生行业固定资产分类编码制度。
会议强调,各单位要建立健全由资产、信息、财务、装备、后勤等相关部门组成的试点工作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试点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基础数据库,实现动态管理,推动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紧密结合。对编码的科学性、完整性和适用性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的建议。
国家卫生计生委财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医院管理局的有关同志,国家卫生计生委预算医院、附属研究所、高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正文/健康新闻记者甘贝贝
1.《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 【动态】卫生计生行业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试点启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 【动态】卫生计生行业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试点启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230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