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
黄鼎山
盛
老同学杜明和黄鼎山在湖南演出过。抛开正在做的事情,我连续两天观看了株洲戏剧遗产中心演出的大型民族歌剧《英雄》和郴州国家歌剧院演出的民族歌剧《陈嘉大巫》。看完剧,我就开始做饭,办家宴。我们告别了酒,聊了很多。他们的艺术成就也是我的骄傲。
那是在20世纪70年代。我和杜明、黄定山在长沙市第二十五中学读了几年中学和高中。杜明在我班,但是丁山比我们小几岁。他们两个,一个作曲,一个导演,近年来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大放异彩。几年来,他们合作制作了歌剧《二泉》、《山歌如春水》、《导弹司令》、《黄河在人间》、《英雄》、《陈家祠》等。,在中国戏曲界可谓一道风景线,但它们都有着不同的“三个相似点”。
“第一个”,也就是同一个出自同一个校门。那一年,长沙二十五中前身是长沙师范大学。这所学校的创始人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校友中涌现出许多中国著名艺术家,田汉也走出了长沙师范大学。进了学校就换成了普通中学,但每一科的老师在当时的长沙学术界都是神圣的。中学毕业前,杜明、黄定山先后受聘于湖南歌舞团、长沙歌剧院。
“第二同道中人”是一家人。杜明和黄鼎山都来自一个艺术家家庭,这不是巧合。杜明的父亲杜光是20世纪60年代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也是湖南师范大学艺术系作曲理论高级教授。他是我第一个学作文的老师;黄鼎山的父亲是湖南省知名剧作家,后在湖南省文化局艺术系领导全省戏剧创作。当年,我们几个中学生经常在湖南大剧院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那是黄伯伯的“后台”。说这两个人出自艺术世家也不为过。
“第三个”,也就是两个兵。杜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战士艺术团的前团长,黄定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歌剧院的前团长。两人都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
有了这“三个相似”,两人的默契配合就不言而喻了。就他们在湖南创作的两部民族歌剧而言,存在着艺术上的“雷同”。
同样的艺术境界。所谓艺术境界,就是艺术家的意境与作品的意境高度统一,包括艺术家对生活的态度,对艺术的认可,对思想的认可。杜明和黄鼎山在湖南创作的两部戏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红色革命的历史题材。如歌剧《英雄》讲述长沙早期革命先驱、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苗伯英与丈夫何梦熊的革命爱情故事;根据郴州宜章“湘南暴动”改编的歌剧《陈嘉大闹》描述了一个富裕家庭参加革命的真实故事。得益于对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的推崇和理解,得益于湖湘革命烈士故事的成长,他们在艺术领域有着相同的认识和目标,从而在创作中实现了相同的情感、情感和情怀。
艺术也是如此。以音乐创作为例,长沙人杜明对湖南本土音乐非常熟悉。因此,在这两部歌剧中,杜明巧妙地将西方乐队与民族旋律相融合,将湖南本土音乐与多维音腔相融合,创造出华丽的视听室空。如《英雄》采用长沙花鼓戏《采茶》,采用《峨眉豆》、《母亲唤回女人》等湘南民歌作为人物演唱的基调,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地域感、个人感和民族感。作为导演,黄鼎山将作品的民族化和现代化结合到了极致。《英雄》和《陈嘉大武》都将民族化的视觉冲击与现代舞台空相结合,将个性化的故事冲击与时间空舞台调度完美结合,使作品更具冲击力。
艺术表现也是一样。因为共同的艺术向往,其艺术效果不言而喻。从湖南版的两部民族歌剧来看,它在人物塑造、音乐设计、视觉定位和观众影响等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比如在《英雄》中饰演苗伯英的王丽达,饰演何梦熊的王传良,以及在《陈家祠》中饰演女共产党员陈的,都是没有涉足戏曲舞台的歌手。但在这两部剧的表演中,创作人员尽可能发挥了自己的艺术潜力,在音乐表现和人物表达方面都很突出,确实受到观众的喜爱。据悉,这两部湖南民族歌剧已演出数十场,演出爆满,均在2018年第六届湖南艺术节上获得大奖。《英雄》也被列为文化部当年支持的九大民族歌剧之一。
1.《黄定 双桂联芳:杜鸣、黄定山携手演绎湘版歌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黄定 双桂联芳:杜鸣、黄定山携手演绎湘版歌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35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