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1月,新中国成立后,任命贺龙为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委员会主任。贺龙被选中是因为他一生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18岁时,他通过比赛成为了“吴壮元”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在湘西北偏远的集镇桑植县洪家关。贺龙的父亲,何世道,是个农民,也是个裁缝。他的九口之家生活非常艰难。贺龙是第四个,世界上有三个姐姐,两个妹妹,一个弟弟。1903年,贺龙被父亲送到了他的家乡学校。然而,生性桀骜不驯的贺龙经常向校长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对背书毫无兴趣。校长经常因为这个原因处罚贺龙。不久,贺龙辍学回家了。今年,他刚满13岁。
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是“武术之乡”,贺龙的爷爷贺是学武术的,人称衡山公。他决定在他不能学习的时候教他的孙子武术。爷爷去世后,贺龙遇到了当老师的叔叔何世源。
在洪家关,每天早晚或者淡季,都会有很多人一起学习技能。这时,贺龙总是默默地站着,聚精会神地看着大人们的把戏和把戏。没人的时候,他模仿成年人的拳击套路,上蹿下跳,拳脚相加,上气不接下气,锻炼身体,用刀把锁提得满身是汗。
为了练好武术,贺龙经常忘记吃饭睡觉,几乎走火入魔。一天晚上,贺龙突然从睡梦中醒来。屋外明亮的月光让贺龙觉得天快亮了。他匆匆穿好衣服,一路小跑,挨家挨户叫醒朋友,一起练武。大家练了很久,但是天还没亮,抬头一看,一轮明月高悬空。小朋友笑着对贺龙说:“晋代的祖逖‘闻鸡起舞’。我们没有闻到鸡的味道,跳起舞来。”为了提高自己的武功,贺龙不怕山高路长。他经常饿着肚子跑到离家十多英里的子乔湾,让那里有经验的武术艺术家给他指路。所以,他不知道自己在来回的山路上摔了多少跤。
1914年春,洪家关从外地请来一位周姓武术家。按照洪家关的习俗,一个师傅刚来收徒弟的时候,要设置一个擂台。第一,让即将报名的徒弟知道师傅的基本功。第二,大师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测试弟子的武功。
比赛开始了,第一个上场的是一个叫屈的年轻人,他的武功在洪家关是一流的,但是打了几个回合,周师傅就倒在了地上。之后几个选手上台,只有几个碰到被打倒。周师傅和别人玩的时候,贺龙蹲在一边仔细看。他发现周师傅有一个绝招:每当对方冲过来的时候,他总是晃着身子,利用对方的冲动“偷羊”。因为周师傅站的稳,所以能频繁的从另一边摔下来。贺龙仔细研究后认为,只有趋利避害,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取胜。
贺龙准备好了,就跳进戒指里,双手奉上礼物。在场的人都看过之前的比赛,此时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贺龙。两个人对战后,来来去去,不分级别。周师傅见此情景,小伙子手快,节奏快,站立稳,精通拳法,不容小觑,以至于“绝活”都难有输赢。于是,周老爷纵步上前,立即退后一步,试图引诱贺龙入招。贺龙意识到对方要改变战术,突然改变了姿势。他蹲下来让对方抓住空,然后飞起左脚一扫,伸手一推,周老爷猝不及防,“扑通”一声摔倒在地。台下突然响起一阵叫好声。周老爷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称赞贺龙是洪家关的“状元军师”。
积极开展红军体育
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失败后,贺龙迁居上海寻找党中央。经过研究,中央决定派他去苏联留学,但贺龙坚持要回湖南,并计划再拉一支军队继续作战。他偷偷溜回老家洪家关,不久就带起一支红军,开辟了湘西革命根据地。
在频繁的反围剿战争中,贺龙作为红二方面军的统帅,总是抽出空空闲时间练武。他还号召红军战士“好好训练,战胜敌人”,教他们学习武术,开展射击、轰炸、暗杀、爬山、越障等军事体育活动。他指出,红军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不仅是为了活跃部队生活,而且是为了培养指战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锻炼他们的强健体魄,提高红军的战斗力。他经常对红军干部说:“一定要教育战士们刻苦锻炼,身体不好,怎么打仗!”为此,贺龙让部队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练兵,晴天就在户外练徒手操、枪操、登山打猎;下雨天,我们进行跳台、跳台、拳击、摔跤等室内活动。
后来,贺龙领导的红军也成立了一所随营学校。学生是营级、连级和排级干部。贺龙要求,随营学校的军事训练要根据游击战的特点,学习内容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以武术、射击、游泳、骑马、爬山、爬树等活动为主。在训练要求上,要提倡“快”、“巧”。他甚至规定,部队从改造到吃饭只能用5分钟,吃完要自己练,自己上岗,自己狼吞虎咽,自己走。刚开始很多同学抱怨军训太多,让人腰酸腿肿,给吃饭的时间太短。为此,贺龙郑重告诫学员:“我们是在打游击战。战略战术是:‘敌来我往,敌去我回,跑的人多,做的人少。’这就要求红军要强壮,腿要硬,很难练出一副适应游击战的钢条和骨头。“正是因为平时训练多,所以在反围剿战争中,贺龙率领的红军经常急行军,有时一夜走一百多公里,在各种恶劣环境中打了许多胜仗。
最早的篮球队是在军队里组建的
在湘西革命根据地,热爱运动一辈子的贺龙,亲手组建了一支“战斗篮球队”。贺龙认为,篮球是所有运动项目中的一项激烈的竞技运动,是体能、意志、战术、技术的综合运用。所以他特别热爱篮球,积极倡导在队里打篮球。当初篮球队经常受到比赛场地的限制。贺龙幽默地对大家说:“活人不能被尿憋死,没有场地自己动手!”他带领大家一起动手,一下子把四个篮球场整平,用当地的材料砍树锯木头做篮球架和篮板,用大竹弯成一个圈,固定在篮板上,这样篮球场就建成了。
之后,贺龙一有时间就和队员们一起玩。为了发挥好,他们经常召开座谈会,研究和改进自己的思想作风和技战术不足。他经常对队员说,打球就像打架。第一,要讲过硬的战斗作风,敢打敢抢,不怕强,不弱;第二,一定要讲团结,讲斗争,互相配合,不能互相打;第三,要讲究战术,有计划的训练,在比赛中有计划。要进攻好,防守稳,在比赛中掌握主动。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发出了“强身健体,打好抗日”的号召。时任八路军120师师长的贺龙,以他率领的全体官兵积极响应,迅速恢复了湘西红军时代创建的“战斗篮球队”。每次队员去一个地方,不仅打球,还通过打球为群众进行抗日宣传工作,扩大了八路军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
120师359旅接手保卫绥德时,由于国民党长期反动宣传,相当一部分人对共产党和八路军有许多误解。为了消除当地人的误解,扩大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政治影响,驳斥国民党的反动宣传,准将·王镇同意120师“战斗篮球队”与绥德师范学校队比赛,足球场安排在绥德师范学校。消息一出,全城轰动。比赛期间,体育场挤满了来自外面三层楼的观众。教师校队穿着制服和鲜艳的运动服,而“战斗篮球队”没有鲜艳的运动服,但穿着整齐。他们在比赛前礼貌地向观众打招呼。在比赛中,“搏击篮球队”的队员发挥积极,有规则有规律,同时不欺软怕硬,尊重裁判和对方。最终“搏击篮球队”以108: 15的悬殊比分赢了对手。赛后,“搏击篮球队”队员主动握手。这些人都在眼里。他们赞道:“八路军不仅技术高超,而且球风高尚。这样的军队才能打赢这场战役。”
从此,“战斗篮球队”在解放区名声大噪,受到抗日军民的赞誉。这支篮球队两次赴延安参加比赛,受到了毛泽东和朱德的热情接待。称赞他们:“你们在何老师的带领下,一边打,一边做运动。这样很好。”朱德见到队员后,还送来了一面自己题字的横幅,上面写着“运动员场上,勇士战场”。“战斗篮球队”就这样成了全军学习的榜样。贺龙率领的120师被全军誉为“三好部队”,即能打好仗、打好球、打好戏。从此,“他永远热爱球类运动”的著名故事在官兵和人民中传开了。
他被任命为共和国体育委员会的首任主任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军区,由、刘伯承、贺龙分别任第一、二、三书记,刘伯承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贺龙任西南军区司令员。1951年,男子和女子篮球和排球比赛在全国举行。结果西南军区赢了除女排以外的第四名。终生热爱体育运动的贺龙得知此事后非常焦虑。经与邓小平讨论,他于1951年9月成立了西南运动队,这也是中国解放后最早成立的职业运动队。为了办好运动队,贺龙挑选了一批各行各业的体育骨干,并邀请了几位解放前上海的体育名人担任教练。他还利用曾经在国民党中央军事学院担任教官的林绍周,在压力下担任田径教练。在贺龙看来,只要他们拥护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真才实学,就可以重用。此后,西南地区的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在许多方面领先于其他地区。
1952年9月的一天,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致电重庆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告诉他,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央体委。共青团中央给刘少奇写信,建议你当体委主任,因为大家都知道你热爱体育。贺龙听到后非常高兴。为了保险起见,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要求担任体育委员会主任。11月,应贺龙的请求,任命贺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委主任。
上任后,贺龙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旧中国剩下的体育场不多,只有建于1937年的先农坛体育场在庞大的北京城内,于是决定在北京建一座设施相对齐全、设备先进的体育馆。他先派人在天坛东侧找了一个空地点,然后打电话给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万历,让万历负责准备。后来,贺龙调任曾参与重庆人民大会堂建设的张艺谋,帮助万历皇帝工作。在设计过程中,贺龙亲自审阅图纸,甚至对博物馆使用的沙发和茶几的风格提出了具体意见。施工期间,贺龙经常到施工现场看望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检查施工进度。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北京体育馆终于在1955年4月竣工。
1958年初,贺龙向周恩来请示创办《体育报》。6月下旬,经中共中央批准,他亲自请毛泽东为《体育报》题词,朱德题词。从此,《体坛日报》成了贺龙的必读报纸。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新体育杂志》和《中国体育杂志》相继创办。
国家体委成立初期,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几乎每项运动都缺少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为此,贺龙尽最大努力选择了一批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此外,贺龙还吸引了许多海外体育人才回来为祖国服务。经过积极努力,1954年前后,国家足球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网球队、体操队、游泳队等。在运动员的管理上,贺龙借鉴了军队的管理方法。在运动员的训练中,贺龙主张训练的难度要大大超过比赛的难度,使运动员的技术在比赛中得到充分发挥。他还提出了“三从”原则,即从困难和严格出发,从实战出发,加上“大量锻炼训练”,最后总结为“三从一大”原则。后来,贺龙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三不怕”、“五优”的口号。
后来贺龙发现,全国人民都很关心中国篮球、排球、足球的落后水平。他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誓要提高三大球的水平,并表示:“一定要扭转中国体育落后的局面,摘下‘东亚病夫’的帽子。看不到三个大丸子翻身死不瞑目!”他借鉴乒乓球、羽毛球的成功经验,精心指导三球的调配训练,特别主张借鉴国外经验。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期间,国家体委邀请保加利亚运动队访华。在此期间,中国男篮与保加利亚篮球队进行了一场比赛。当时,保加利亚篮球队是欧洲冠军队,在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中获得第四名。该队的中锋米尔切夫是世界著名的大师,被称为“巴尔干之鹰”。贺龙的二女儿何晓明后来回忆说:“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夜已经很深了,但是父亲却久久不能入睡。他的心里充满了这场比赛,所以他来到中国男篮的住处,找到了教练陈文斌和张梓培。父亲见了面,就问明天的比赛怎么打。两位教练没想到体委主任会在半夜来访,就有点紧张,先互相说了几句。父亲笑着说:“你不说话,想不出作战方案,我们就在这里坐到天亮。“几句话就把大家逗笑了。然后,他拿出一根烟让大家抽,并宣称香烟里没有尼古丁。他这样调整气氛后,两个教练都畅所欲言,最后他爸说了他的想法。他建议中国队采取“三英战吕布”的战术,搞“小个子打大个子”的战术。场上五个人要当七个人用,要敢打敢打强的球员,不怕对手,不仅要能守,还要能攻。”根据贺龙的指示,中国队最终以86: 77击败了强大的对手。
在贺龙的关心和指导下,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国体育战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展喜人。贺龙对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贡献是巨大的。可以说他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先驱。
> >新闻加一点
开国元勋贺龙元帅谈田径
1958年10月20日,国父贺龙元帅在山西省代省长魏衡的陪同下,会见了山西省第一届人民体育大会的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代表,并说
“体育工作首先要做的是田径,这是基础。田径是所有运动不可缺少的。田径应该得到推广。田径运动不受场地限制。到处都是战场。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所以很容易普及。”
多年以后,看完这段话,相信每一个热爱田径,做田径运动的人都会深受感动。
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田径运动的“火红时代”:
1957年11月,山东姑娘郑在北京打破了女子跳高世界纪录。她以剪刀手的姿态跃过1.77米,被誉为中国体坛的“向春燕报道”。
1959年全运会,浙江姑娘江玉敏独得100米、200米、400米冠军,周总理在200米大战中掐表。江玉民的三个最好成绩分别是11.6秒、24.4秒和55.6秒。如果他能成功参加奥运会,历史很有可能被改写。1960年6月在布拉格举行的罗辛斯基国际田径赛上,江玉民奋力战胜多名欧洲著名运动员,夺得400米冠军,成为欧洲比赛中首位获得金牌的中国飞人。
1965年,陈佳荃在100米跑中跑出了惊人的10秒,平了世界纪录。“跨栏之王”崔琳也跑出了110米栏13秒5的世界最好成绩。
从1965年到1970年,著名跳高运动员倪秦致也大放异彩,跳出了世界纪录。
除了这些历史上著名的运动员和良好的成绩,田径项目的记录不断刷新,各种比赛波澜壮阔,光看名字就引人注目:田径展览比赛、区域比赛、中外友好比赛……丰富多彩的竞技田径不断给中国人民带来惊喜,也为其他项目提供了力量来源。
民间田径活动也风起云涌。我举个例子——1956年,北京很多新闻机构为了开展体育运动,扩大体育宣传,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北京胜利杯比赛。这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群众长跑,次年改为春节环城赛...每次这场比赛,首都都是简单的“全市动员”,各单位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训练,很多著名球员都从这个阶段走上了国家和国际比赛。在那个资源匮乏、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的时代,业余选手从环赛中脱颖而出——马拉松成绩可以达到2小时30分钟左右……这是田径爱好者真正的天堂。
还有一个重要贡献——“劳动卫生系统”,被称为“备战劳动、保卫祖国的体育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改变“东亚病夫”的形象,党和国家确立了重视国民体质健康的指导思想,并借鉴了苏联行之有效的“劳动卫生制度”。1951年,北京率先实施类似“劳动卫生制度”的《体育锻炼标准》。之后上海也试行了《体育锻炼标准》。1954年,国家体委简单使用了“劳动卫生系统”的名称,颁布了《劳动爱国体育系统编制暂行规定和项目标准》。教育系统也掀起了学生锻炼的浪潮...
“劳健体系”重在速度、力量、耐力、灵巧,是对人身体素质的综合锻炼,田径是重中之重。体育课是田径项目的摇篮,学生掌握了很多田径技能,这不是个事。现在,孩子们,谁玩过铁饼?有多少人跨过了这道坎?
从1952年贺龙任中央体委主任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全国运动员艰苦卓绝,145次打破世界纪录,13次夺得世界冠军;与此同时,中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比父母那一代人普遍增加了3厘米左右...
最后,我们来复习一张老照片。请看看你的手机。这是1963年10月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合影。前排左起:刘春兵、康玉丽、肖杰平、金艺玲、冲、、吴、吴福山、姜玉敏、锈、、、、。从左至中排:齐祖坦、邓、何增生、尹、顾克岩、陈家全、周宇光、张启山、胡祖荣、尹、苏文仁、梁实强、黄健。后排左起:于、马法成、李、马、倪、南、何永贤、康、孙九渊、高继桥、郑、沈小智、刘。
1.《中国开国元勋 贺龙:他不仅是开国元勋 更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开国元勋 贺龙:他不仅是开国元勋 更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拓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378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