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以外的地方,大众对二人转的理解可能只是赵本山和刘老根大舞台,或是夹杂着各种黄段子的一种戏码,而活在这套文化中的普通东北人却对此有着更为复杂的想法和情愫。至少在东北农村的这所二人转学校里,这群孩子们未来的出路与二人转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从沈阳出发向北行驶一百公里,就能到达法库县邱家沟村,尹全林创办的二人转学校就坐落在村里的一片玉米地旁。在一条五米见宽的土路两侧,几座连在一起的独层平房就是校区的全部,环绕四周的只有沉默的黄土和干枯的玉米地,仿佛与现代化毫无关联,但这种环境,却被尹全林视为理想的教学地——既不会因为孩子们练功而扰民,也不会因为市区的繁华而稀释对学习的专注。
尹全林从小开始学艺,他擅长反串表演,并因此有了个艺名叫“小牡丹”。有家长觉得他唱得好,想让他带一带自己的孩子,一来二去,学生越来越多,权衡之下,尹全林决定回到老家开办一所二人转学校。那是2000年,尹全林34岁。学生从最初的10几个,一直到现在基本上稳定在每年50个左右。他们大多数来自农村,其中最小的9岁,最大的40多岁。有些是学生主动找上门,更多的是家长送过来的。图为校长尹全林与全体学生在学校牌坊前合照。
学校围栏的宣传画上印着赵本山和宋祖英。自赵本山崛起后,二人转在东北的土地上异常繁盛。随着他逐渐成为了央视春晚的文化符号,二人转的浪潮也延伸得更为广泛。在表演需求的增加以及相关政策的加持下,许多在过去难以生存的民间艺人也找到了一方土壤。尹全林便是这股红利的一个受益者。
13岁的小胖丁浩轩是学生里最活跃的一个,后脑勺留着一条小尾巴的他话很多,调皮、爱笑,善于展示自己。问小胖为何而来,他说因为成绩常年稳定地霸占着倒数第一,妈妈觉得不可思议,就把他送来学二人转。“那你年纪这么小会不会想家?”“不会啊,这里很好啊,我妈把我丢下就走了呢,哈哈哈。”小胖笑着说。图为小胖在课间与同学玩耍。
一所农村艺校的日常
1.《一所农村艺校的日常》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一所农村艺校的日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442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