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学军
孙,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他师从李明洲教授和宋洋副教授。
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8篇,其中5篇发表于SCI TOP期刊,累计影响因子27.089,2篇英文论文外审,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研究内容涉及动物抗逆生理和大口黑鲈健康养殖领域;目前已通过海南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成为一名光荣的科研工作者。
佩服导师
坚定选择这个专业
2015年,硕士毕业的孙,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毅然选择继续读博士。他在读硕士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四川农业大学在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优秀学术成果,尤其是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的行业领军人物李明洲教授,这些都成为他选择加入四川农民,在动物遗传育种领域深度培养的动力和理由。
然而,那一年他没有成功。迫于压力,他重新复习准备,终于在2016年顺利进入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说起他的导师李明洲教授,孙非常钦佩他:“他年轻有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活跃的科研思维。31岁就能成为二级教授,真是佩服。我心里也有个想法: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像李老师一样的研究员。”
但是他一进课题组,就面临着研究方向的选择。李明洲教授一直专注于猪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而孙在攻读硕士期间主要从事鱼类相关研究。这种巨大的差别让孙感到无能为力。在与李明洲教授的深度交谈中,他也提出了自己在研究方向上的困惑。他没想到的是,这些在李明洲教授看来都不是问题,但他希望自己能继续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并联系了渔业系的宋洋副教授为他担任专业导师。
孙说:“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之前不知道四川农业大学的精神是什么。我在两位老师身上看到了相同的品质——勤奋、无私、严谨、务实。在跟着两位老师搞课题、搞项目的过程中,我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我想这就是代代相传的“四川农业大学精神”。现在我即将成为一名研究员和教师。我会继续传承四川农民的这种精神,激励感染我未来的学生。”
科研
这绝不是纸上谈兵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他攻读博士期间,选择一个特定的研究方向成了孙与的第一场战斗。当初他只是通过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来寻找灵感,但李明洲教授的一句话让他开了窍:“一个好的研究方向应该是让一个‘局外人’感兴趣。”
为了找到一个能引起“外行人”兴趣的研究方向,他跟随宋洋副教授到农场和饲料厂进行调查,实地了解农民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反复讨论和总结。近一年后,他确定了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动物抗逆生理学。
进入实验阶段后,孙发现环境应激实验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开展环境应激?如何确定压力的强度,最合适的压力时间是多久?
这在已发表的文献中只是简单介绍,正式的实验要经过几次预实验和几次实验装置的调整才能开始。他开始明白,俗话说,“如果你把它写在纸上,你就应该练习它。”科学问题肯定不是只看几篇文献就能解决的,而是很多问题可以通过不断的实验尝试和调整,一个一个地被打破。
科研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条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只有调整心态,正确认识这一切,才能通过不断的试错找到正确的答案。
科学引文索引
不能快速致富
对于大多数博士生来说,发表高质量的SCI论文是他们博士学习期间的关键和必要。到毕业的时候,孙已经发表了八篇SCI论文,并成为同届的带头人。然而,很少有人看到他为此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博士第三年,面临发表论文的瓶颈。他写的第一篇英文论文被前后五家期刊拒绝。最让他震惊的是,有一家期刊在他提交稿件不到五分钟后就直接拒绝了稿件。
但是,当他冷静下来开始反思的时候,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拒稿说明研究还是有不足的,审稿人每次给出的审稿意见其实对自己的张文和以后的研究都很有帮助。现在,经历这样的磨练,其实是在帮助我提高论文水平,甚至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带着这样的想法,他反复琢磨着同行评议的意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写的论文,重新修改。
孙经常对弟弟们说“报纸的出版实在不能又快又快。重要的是看你的研究思维和写作能力在沉淀的文章里有没有提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经历,是因为2019年,本该毕业的孙当时只发表了两篇SCI文章,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没有优势。他对自己的毕业甚至未来的工作发展感到极度沮丧。
这时,他认为可以迅速进行一些实验来发表论文。但经过与两位导师及时深入的讨论,李明洲教授用一句话惊醒了他,“我的竞争力不是进行动物实验的能力,而是分析问题、分析数据、写论文的能力”。从那天起,孙决定放下快速发文章的捷径,而是致力于数据分析。
努力是有回报的,通过对现有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发表了6篇SCI论文,其中5篇是SCI TOP期刊。
他说:“对于硕士和博士,我的建议是努力积累,沉淀自己。一是要加强数据分析、观点总结、论文写作能力;其次,每次获得的评审意见都要认真对待;最后,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只要论文能写出来,就有发表的一天。”
忠于使命
继承科研
作为李明洲教授课题组成员,“细节决定一切”是孙最常听到的一句话。科研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策划、样本采集、论文撰写、数据分析、图表制作,都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已经成为每一个团队成员的习惯,也为整个团队的优质发展做出了贡献。
孙说:“是这几年的不断努力和坚持,让我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两位导师的悉心指导。他们给了我充分而自由的展示空,也离不开老师、同学、弟弟、妹妹和家人的帮助。四川农民带给我勤奋、无私、严谨、务实的科研品质,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020年,孙顺利通过海南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面试和答辩,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科研工作者。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动物科技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新闻网
请联系原作者授权并注明本文出处。
1.《李明洲 川农博士发表8篇SCI,其中5篇top期刊!属于他的科研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明洲 川农博士发表8篇SCI,其中5篇top期刊!属于他的科研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45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