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到翻译时,我在说什么
[演讲者]孔
[时间]6月1日星期四18: 00
[位置]图形东厅
Kongyare
1813年,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方法》一文中指出,有文化内涵的地方一般有两种翻译方法。“一种是让作者尽量保持静止,引导读者接近作者;另一种是让读者尽量保持静止,引导作者接近读者。”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将前者概括为异化翻译,将后者概括为归化翻译。
那么驯化到底是什么呢?韦努蒂认为,归化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价值观,并将原作者带入目标语言文化”。以目的语为中心的归化翻译追求的是目的语符合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规范,以较少的异味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阅读需求,使读者更容易以最少的努力达到最佳的语境效果。什么是异化?韦努蒂明确指出,异化是“一种国家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偏离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将读者带入异国情境”。这种异化保存下来的原著中的异国情调,会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极大满足。
归化与异化之争在翻译领域由来已久。在古代,归化与异化之争源于佛经翻译中的“文学性”之争。到了近代,“直译”和“意译”已经取代了“质”和“文”。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信”与“顺”的翻译标准引发了直译与意译的激烈争论。以鲁迅、瞿秋白为代表的一批左翼学者主张直译,其中鲁迅提出了“信而不做好”的主张,认为翻译“必须是舶来品,即所谓洋体”。瞿秋白也主张直译。然而,自由翻译学派认为直译用词损害意义,而语言繁荣。郭沫若在谈到诗歌翻译时说:“文学性、意义和魅力,都可以兼得,都是优越的。即使失去了文字的意义,魅力可以传播,它仍然是一个好产品。如果纯粹是直译,那就得在艺术界之外。”当代中国翻译界的归化与异化之争,可以看作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和升华。
在西方,归化和异化可以追溯到古罗马的西塞罗、霍勒斯和圣杰罗姆所讨论的逐字翻译和意义翻译。20世纪70年代,异化和归化之争逐渐成为翻译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当代国际翻译界,韦努蒂是异化的代表。他提出了“不同翻译”的概念。这个翻译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语言层面处理意义和形式。归化和异化突破了语言因素的限制,将视野拓展到语言、文化和审美。归化和异化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层面,还表现在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上。直译和意译是翻译方法,异化和归化是翻译策略。方法是在策略指导下的具体实践,策略是指导方法的指导方针和目标。在归化和异化的指导下,译者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异化和归化与直译和意译有关,但也有明显的区别。简而言之,直译和意译主要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而归化和异化是基于文化语境的价值取向。如果两对术语一起使用,不利于翻译理论的研究和实践。
目前,许多学者提出汉英翻译应以异化为主,但在翻译实践中归化往往是主要翻译。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更好地理解译文,我们需要理解异化翻译背后的译者、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语用关系。根据维索林的顺应理论,异化翻译可以理解为译者做出一系列选择的过程,包括对原文、文化立场、翻译策略和语言形式的选择。异化翻译是译者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各种语境的过程。首先,异化翻译是译者适应交际语境的过程,包括社会语境、心理语境和认知语境,其中社会语境包括权力关系、意识形态和传统标准,而心理语境包括译者的意图和态度以及目标语读者的交际需求。其次,异化翻译也是译者适应各种语言结构的过程,包括语音结构、词汇结构、句法结构和文体结构。第三,异化翻译的顺应过程是一个时间顺应和交际语境顺应的动态过程。最后,异化翻译的顺应过程既是有意的,也是潜意识的。
文本/刘梦溪
陈泽旭排版
海报/张天傲
土元网络
1.《归化与异化 【思索讲坛第231讲】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归化与异化 【思索讲坛第231讲】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484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