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莲。江南时报记者陶乐照片
中国江苏1月22日讯在广阔的自然植物王国里,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植物,藏着各种各样的“马”,比如名字里有马的,还有长得像马某些部位的。
从现在开始到2月10日,南京中山植物园将举办“马类植物”专题展,位于肉质多浆的植物区,展出20多种与马有关的活体植物和100多盆。有兴趣的市民赶紧去了解一下。
江南时报记者徐盛通讯员田松虎
马鞭草和广藿香的形状像马
马类植物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包括重要的粮食作物如马铃薯,著名的观赏植物如马蹄莲、珍妮花、广藿香,常见的药用植物如马鑫、关木通,以及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鹅掌楸。水中既有马蹄菜,山上又有马鼻缨;地上既有参天马尾松,又有马蹄金;还有可食用的马兰和马齿苋,还有有毒的马利筋和马醉木。
昨天,记者在肉质多肉的植物区看到了许多与马有关的植物,如老人的百衲、马鞭草、巨花马兜铃等。“朱华老人”这个名字很特别。它看起来像一匹漂亮的马。老人的缀合其实就是仙人掌类植物的缀合。形状奇特,观赏价值较高,因其稀有而比原物种更珍贵。
马鞭草,也称为马蹄铁,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穗状如马鞭。整株药草用于医疗目的,可以治疗感冒和流感。我们平时吃的莼菜,也叫马蹄菜,是以马蹄铁一样的椭圆形叶子命名的。马兜铃以其成熟的果实命名,就像挂在马脖子下的铃铛。它的花很大,通常长40厘米,宽25厘米,有深红色和黄色的网状图案,华丽而壮观。前面看起来像小号,但从远处看像绿色树荫下稍有停顿的巨型蝙蝠。
数十种植物以马命名
以“马”为名的植物较多,有马、蒿、鸢尾、、马唐、马桉、马鼻木、马槭、马、马、马落葵、白马城、、马蹄黄、马蹄针、马银华、才真旺姆丹、马尾铁、马边玄参等。
这次展出的活体植物中,有来自索马里的芦荟、白马城、老翁菊花、马齿苋、马齿苋、大花马齿苋、马缨丹、马利筋、马兰等。“通常,大家都认为马蹄形的花是马蹄莲花。其实就是苞,里面的柱状花就是花。”中山植物园花卉博士李梅告诉《江南时报》记者,马蹄莲原产于非洲,经常被用作切花。马蹄莲最漂亮的部分是佛焰苞,黄管白檐,有时带绿色。与常见的白色马蹄莲不同,展出的彩色马蹄莲有14种,包括橙色、亮黄色、桃红色、玫瑰红、紫色、黑色和渐变颜色。黑色马蹄莲很少见,吸引了很多游客来拍照。
具有药用价值的“马类植物”
马类植物不仅外形美观,而且有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品种,如辣根、关木通、马鞭草、马齿苋等。李梅介绍说,马鑫又名杜衡,是中国虎和蝴蝶幼虫的食物。全草入药,祛风散寒,活血平喘,止痛。治疗感冒、水肿、风湿、跌打损伤等。关木通、茎、叶、果实、根入药,其果实具有清热、降气、止咳、平喘的功效。根毒性小,具有健脾理气、止痛的功效,可降低血压。马蹄金,全草入药,消炎解毒,定骨。
“还有一种植物叫马兰,不要和马兰混淆。马兰是菊科植物,是南京人喜爱的蔬菜,俗称‘马兰头’,而马兰是皇族。”李梅说,马兰的根和叶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流行性感冒,治疗中暑、腮腺炎、肿胀、毒蛇咬伤、咽喉炎、口腔炎、扁桃体炎和肝炎。而且马兰也可以做染料,它的叶子里含有靛蓝染料,这是我国古代中南西南地区制造靛蓝的主要原料。
1.《马蹄莲怎么吃 平常吃的莼菜,又叫马蹄菜 中山植物园藏有20多种“马植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马蹄莲怎么吃 平常吃的莼菜,又叫马蹄菜 中山植物园藏有20多种“马植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496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