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 朱自清后期散文创作的最大症结

对于现代散文来说,究竟走“文言”、“欧化”还是“口语化”的道路,是伴随着朱自清创作生涯的一个难题,但他必须回答这个问题。

《桨声光影》中的秦淮河是朱自清1923年的一部名作,在这部作品中,朱自清面对“秦淮河歌手”写下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矛盾心理。

《桨声光影》也是一篇关于接受和拒绝的文章。最后,朱自清满怀“现代懊恼”,拒绝了“秦淮歌手”。这是一个现代学者不顾诸多矛盾做出的现代选择,但也是朱自清的选择。朱自清的“没落”不仅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而且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预示着他晚年散文作品的最终走向。

新文学创作中的三种口音

《论朗读》是朱自清最后完成的作品。本文将新文学创作概括为“文言”、“欧化”、“口语”三种口音,并从这个角度观察新文学创作的演变轨迹。“早期的白话诗可能不可避免地带有文言文并渗透欧化,很少有纯粹的口语成分。后来,口语化的声调逐渐摆脱了文言的声调,但欧化的声调也发展起来了。近年来,只有少数人使用纯口语——普通话和北平话。老舍先生就是一个代表。但相比之下还是少数。”。在朱自清看来,“口语化”似乎是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新文学创作的自然选择。

朱自清一生的散文创作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带有轻微“文言调”的早期知识分子口语化阶段;第一,晚年写“口头禅”占绝对上风。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成功地让可能的“文言调”消失得无影无踪。20世纪40年代以后,朱自清对“口语化的语气”有一种如痴如醉的向往。他曾经说过《致死去的女人》“这篇文章是故意用口语写的,但他不敢说它有多纯粹”。朱自清试图重塑自己的写作,“口语化”是实现理想的一种方式。

朱自清常常有情与理的矛盾。情感上,朱自清有时站在传统和文言文一边;但理智上,在写作实践上,朱自清也是纯白话的信奉者和倡导者。

“口语化语气”对文章写作是否一定有利?朱自清晚年的“口头禅”文章,对他的创作是入口还是退步?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

胡适还是周作人?

与胡适、周作人相比,朱自清应该算是新文化文学的新人。对于朱自清来说,说胡、周是长辈的主人,未免有些夸张。胡适和周作人的理论对朱自清都有影响,但相比之下胡适的影响更大。

胡适在20世纪20年代没有写《白话文学史》。因此,朱自清在1947年写了《雅俗共赏》,表达了他对《白话文学史》的敬意。《白话文学史》想用白话来驾驭古代世界,而雅俗共赏则应该增加俗在古代世界的份量,使雅接近俗。朱自清试图用现代的俗来改造古典的雅,符合“雅俗共赏”的理论。不仅如此,朱自清在论证宋代古文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时引用了胡适的说法。”先生说,宋诗的优势在于“写诗如说”,他用一句话指出了这一点胡适的说法是否正确,不难看出胡适在朱自清心目中的地位。

朱自清曾为他的新书《背影》作序,该书于1928年7月31日写于北平清华校园,同年11月发表于《文学周刊》。本文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胡适的《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的观点和周作人的现代散文起源于晚明的观点。有趣的是,朱自清把这两个“理论家”打成了“好汉”。朱自清不是倾斜的吗?朱自清当然是倾向的,朱自清也一直是倾向胡适的。至于周作人,朱自清采取了“相逢不知何时”和“改口”的态度。

朱自清对周作人的解读很特别。在序言中,朱自清做出了大胆的判断,认为周作人的小品“他受外国影响大于中国”。朱自清的解读和朱光潜完全不同。朱光潜曾将周作人的散文小品概括为“清”、“冷”、“简”三大特色,并对其中所体现的“文言调”大加赞赏。同时,朱光潜也不忘调侃当时流行的“欧化调”。周作人散文中的“文言调”很明显,很多都是直接借用文言文。他的一些散文不仅是“文言调”问题,也是文言文本身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是唐智说。但朱自清认为周作人的小品“欧化”,相当固执。

不能说周作人不想把朱自清置于他的指挥之下。从俞平伯的《周作人书信集》可以看出,周作人与朱自清的交往并不算少。况且朱自清和俞平伯交情很深,俞平伯是周作人得意弟子。而且周和朱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朱自清和周作人的前妻朱安有关系。但是周和朱终于没有走近对方。

朱自清也为周作人辩护。从朱自清的《日记》中我们知道,闻一多说周作人是“京式流氓”时,朱自清并不认同。可能是因为“离教”的缘故,也可能是因为天性使然,朱和周始终无法接近,也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文化的变化取决于世界形势,文化的变化取决于时间顺序”。朱自清有一篇最著名的自我分析文章,叫《何去何从》。文章无情地解剖自己,“我解剖自己,看到自己是一个不配革命的人!”“性格上,我是跟随者,只能跟随而不能领导;我是一个没有固定看法的人,但我有点钓鱼打猎;我非常喜欢变化,甚至可以学习时尚。”“我不是一个突出的人,不能超越时代。”。

主要是时代的原因,朱自清不得不“没落”“秦淮歌手”;主要原因是朱自清最终选择了关注胡适的“说话风格”,而不是周作人的“文言风格”。

告别文言文

朱自清对现代白话文有信仰,抵制和排斥文言文和“文言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朱自清曾劝浦江青“多写白话文”。根据蒲江青的《清华校园日记》,“我经常为文赋写稿子,尽可能多地介绍书评和书报,还写一些外国作家的评论词,并且更多地使用文言文,来自雨僧的生活。佩弦劝我多写白话”。文赋指的是1928年春吴宓主编的《天津大公报·文学副刊》。1930年秋,吴宓出国度假,蒲江青代理编辑文赋。朱自清劝蒲江青“多写白话文”,大概就发生在这个时候。在朱自清看来,既然写白话文弃文言文是时代的选择,就应该理所当然。

在朱自清后期的《论正经》、《读书不厌》中,开始以文言文切入。在严肃性上,表面上批判“言志派”、“幽默派”,实际上是攻击文言文。他的《读书不厌》写道:

“但是在我们现代的文艺中,有一些作品是让人“百读不厌”的。比如鲁迅的《阿q正传》和茅盾的《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都是读过不止一遍的,所以很多人想读不止一遍。在作者本人,大概是《阿q正传》里的幽默和三部曲里的几个女人吸引了我。”。无论如何,把《阿q正传》《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列为“百读不厌”是相当勉强的。在古典诗词和散文的世界里,“读不厌”的作品可以不胜枚举,但因为这些作品都是用文言文写的,朱自清就不说了。

在朱自清40年代以来写的很多文章里,告别“文言调”和选择“口语调”是同时进行的。《精读指导举例》提出了“理想白话”和“纯白话”的概念,其实指的是白话的“口语调”。《论白话》是朱自清生前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这篇文章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提倡“口语化语气”。《论白话》构建了一幅清晰全面的现代汉语“白话”构成图。本文追溯了周作人既欧化又日常化的“新白话文”、一度流行的欧化创作白话文、徐志摩的白话诗、李健吾和赵元任的口头创作及其在戏剧中的尝试,甚至未能放开“通俗文艺问题”中涉及的普通白话文和通俗语言。同时朱自清说“最好尽量用活的北平话”,字里行间透露出老舍和徐志摩的能力

汤涛认为,1936年出版的朱自清散文集《你我》,是“前后的转折点”。从《你我》开始,朱自清的散文开始了它的“口调”时代。

那么,朱自清的“口调”文章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呢?《朱自清日记》记载了蒲江青的一段评价,蒲江青坦率地批评朱文“太繁琐”,这件事发生在1937年底。朱自清后期的“口头禅”文章相对于那篇“诗话”,篇幅较长,用“太繁琐”来评价应该是恰当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便是选择“口语化的语气”,也就是所谓的“理想白话”和“纯白话”,也不一定是写好文章的保证。

汤涛与叶圣陶的矛盾

叶圣陶和汤涛对朱自清的散文有各自的看法。

朱自清死后,叶圣陶写了一篇深刻的纪念文章《朱培贤先生》,对朱自清的散文作了全面的评价。显然,叶圣陶是站在“口调”一边的,但他不赞成朱自清早期散文带有“文言调”,而肯定朱自清转向“口调”。

最后,叶圣陶认为,“现在大学里如果有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撰中国现代文学史,说到文体的完善,口语的完整写法,应该先提到朱先生”。叶圣陶的评价也与朱自清后期散文风格的变化相一致。

另一方面,汤涛有不同的观点。在《朱自清》中,汤涛长期引用叶圣陶的《朱培贤先生的主要观点》,并表达了不同的理解。“裴显先生后期的语言比前期更接近口语,但人们还是爱读他的《背影》《荷塘月色》。为什么人们“爱读他的《荷塘月色》是因为朱自清早期的散文有“情”,有轻微的“文言调”。在文章的最后,汤涛表达了他对“旧体诗”的理解,并在这个问题上有所发展。总的来说,汤涛的态度是明确的,他仍然喜欢朱自清早期带有“情感”的散文。

叶圣陶肯定了朱自清的“说话语气”,但认为他在这方面做得不够;然而,汤涛更珍视的是朱自清早期作品中的“文言调”。应该说,汤涛隐约感觉到了朱自清后期作品中的问题,“文言调”是一条被时代堵塞的道路,汤涛只能用暧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这也是汤涛的无奈。

朱自清不能离开他的时间,所以汤灿涛和叶圣陶。为什么叶圣陶对朱自清的“说话语气”情有独钟?这其实和叶圣陶三十年来的作文观有关。他认为作文就是写文字,所以叶圣陶会表扬他的“口语”文章。其实“写词”只是作文中最低的策略。在对文章没有更高要求的情况下,“写文字”很可能成为文章的唯一选择。然而,汤涛的阅读经验证明,像“情感”这样带有“文言文”的文章,更耐咀嚼,更耐品味。

朱自清后期散文述评

胡适白话文理论的真正实践者是朱自清,他们都是语言上的纯粹主义者。胡适提倡“国语文学,国语文学”的八字方针时,胡适绝对排斥文言文;朱自清后期选择“口语调”时,也是排斥“文言调”。胡适特别反对掺入文言文的文章,尤其是半写半白的文字,朱自清也是如此。

其实胡适对真正白话作品的评价并不高。看胡适的《日记》,胡适对茅盾的小说和曹禺的戏剧评价并不高,对朱自清的“口语化”文章恐怕也不会太感兴趣。但在“白话调”即正义的时代氛围中,“文言调”自然被驱逐。

到了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的“口调”散文开始出现,如《儒勉》、《廖天儿》、《论百书不厌》、《论书生酸气》、《说实话》等。因为“口头禅”和朱自清没有特别的缘分,产生的文章难免显得笨拙冗长乏味,朱自清当年的特色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惜。

朱自清后期的文章基本告别了“文言调”,特别遗憾。章太炎有他心爱的“五代”,可以培养他的文笔;周作人有时声称“上有六朝,下有明朝”,不仅有“公安派”、“竟陵派”、张岱等。,也是浙东文化中的大面积“水泊梁山”;鲁迅是有魏晋文化支撑的。

而朱自清的散文背后呢?没有“根据地”。朱自清并非没有文言文基础,但他以自己的写作实践成功摆脱了文言文的“跟风”。去掉了“文言调”,最多只留下朱自清散文创作中一个薄薄的古典文化“背影”。

“朱仙吹他余音绕梁,却是当年孤独的心”。朱自清的典型散文语言是一种略带文言浸淫“情”的白话,有“文言调”、“欧化调”、“口语调”,但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汤涛的书词

俞平伯的周作人书信集

浦江清代文史文集

朱自清散文全集

胡适的日记

1.《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 朱自清后期散文创作的最大症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 朱自清后期散文创作的最大症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572170.html

上一篇

绍兴市医疗保障局 市医疗保障局调研组来我县调研医疗保障工作

下一篇

叶塞尼亚电影 电影《叶塞尼亚》主题音乐,经典永恒唤起美好回忆!

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这些让人笑掉大牙的现代文言文,你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 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这些让人笑掉大牙的现代文言文,你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 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这些让人笑掉大牙的现代文言文,你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 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这些让人笑掉大牙的现代文言文,你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课内文言文精讲狂练(八年级)《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上游泳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郝的桥上玩耍。庄子曰:“鱼从容游,其乐也。”惠子说,“你不是鱼,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 "惠子说:“我不是儿子,所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翻译 课内文言文精讲狂练(八年级)《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上游泳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郝的桥上玩耍。庄子曰:“鱼从容游,其乐也。”惠子说,“你不是鱼,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 "惠子说:“我不是儿子,所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翻译 课内文言文精讲狂练(八年级)《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翻译 课内文言文精讲狂练(八年级)《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上游泳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郝的桥上玩耍。庄子曰:“鱼从容游,其乐也。”惠子说,“你不是鱼,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 "惠子说:“我不是儿子,所以...

马说词类活用 八年级下册:《马说》文言知识梳理

教育/语文/考试/原创 密切注意 整理马硕的文言文知识类别分类未售出举个例子实词/实词/实词平行的本意是并排开两匹马,引申为拴。一起死在凹槽里或者有时候。它一顿饭可能吃一蒲式耳的谷物是这里,指示代词。这是一匹马希望想要...

齐谐者志怪者也翻译 课内文言文精讲狂练(八年级)《北冥有鱼》

齐谐者志怪者也翻译 课内文言文精讲狂练(八年级)《北冥有鱼》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宋人。著名思想家,道家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2.《庄子》现存33部,其中内篇7部,外篇15部,杂篇11部。内篇应由庄子撰写,外篇和杂篇可由庄周学者和后来的学者补充。...

北冥有鱼 课内文言文精讲狂练(八年级)《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 课内文言文精讲狂练(八年级)《北冥有鱼》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宋人。著名思想家,道家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2.《庄子》现存33部,其中内篇7部,外篇15部,杂篇11部。内篇应由庄子撰写,外篇和杂篇可由庄周学者和后来的学者补充。...

北冥有鱼原文 课内文言文精讲狂练(八年级)《北冥有鱼》

一、文学常识 1.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宋人。著名思想家,道家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2.《庄子》现存33部,其中内篇7部,外篇15部,杂篇11部。内篇应由庄子撰写,外篇和杂篇可由庄周学者和后来的学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