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城市的报纸
——写于周杰三世寿光撤县暨《寿光日报》创刊25周年之际
2018年8月8日的今天,追溯到25年前,寿光撤县设市,寿光日报成立。
撤县设市,将开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寿光,一个崭新的城市,张全新的报纸《寿光日报》此时紧密相连。
应该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寿光日报的创办被决策者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寿光日报的创办承载着亿万寿光人民的殷切期望。
责任与责任,荣耀与梦想。从那一刻起,我们这群从不同岗位匆匆赶来的报社记者,肩负着崇高的新闻理想,自觉投身于寿光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大潮中,立志做改革的见证者、开放的记录者、创新的参与者、发展的帮助者,为寿光的发展凝聚新的共识,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氛围。
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
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来说,基础很重要,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更重要。回顾寿光25年的发展,可以看到历任省长的决策之手都是纸上谈兵:城市建立之初,城市规划建设没有什么大动作。因为当时财力还比较单薄,1994年,马金忠书记率队在人民大会堂开辟了寿光无公害蔬菜直供北京销售之路。1995年,书记乘车落实了总理、李岚清副总理的“寿光-北京蔬菜绿色通道”,这是王书记沿着“以农富民、以菜富民”的战略,以务实的举措拓展。秘书刘明欣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很有一手。仓生园破壁见绿,建人民广场,规划城市四环路和米河景区带,教育“一大两高”的城市布局,开美食城。但受制于财力,有的开始推进,有的只是蓝图;寿光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建设的全面开放,是在财政收入跨过10亿大关之后开始的,也就是徐振溪书记时期,寿瑶、微博拓宽,环城路、羊田路修建,菜市场一度被炒。米河风景带高标准建设,“五城共建”和企业退城入园、扩大上市;之后计划建设大西环、大西环蔬菜产业园,搬迁蔬菜批发市场,跨江移城,建设企业总部城市会议室,规划建设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阳口工业园寿光分中心,西迁铁路,建设铁路园区,对温室进行“改造”,拿下“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在过去的25年里,7位秘书相继工作,会议寻求创新和超越,他们被任命
应该说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县市相对独立,有很大的过渡空。作为一个决策者,本着对事业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我看来,结合发展趋势和当地实际,谨慎大胆地顺势而为,对这个地方的发展来说,太重要了,太重要了。
政治声音去了之后,舆论在闲聊。回顾寿光25年的发展,亿万寿光人会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回顾寿光25年的发展,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事在人为,业在人为!寿光以其匿名性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领先标杆。关键在人,根本看做事。
《寿光日报》自出版以来,自觉承担起主流媒体的责任,深刻认识到一个例子就是一面旗帜,高度重视典型例子的发现和推广,努力营造全市都能创业、打造美丽寿光的舆论氛围。通过我们记者的笔法,一个个闪耀着时代精神、充满前进力量的身影,来到我的面前:他们是、王、陈永兴、崔晓节、尹、、闻一静、寿光...一长串鼓舞人心的故事浓缩成美丽的风景和我们城市引人注目的象征。
是的,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挖掘和放大最好的东西是我们媒体的责任,也是我们寿光发展的最大动力。
回顾寿光25年的发展,也有一大亮点。在此期间,党和国家几乎所有的最高领导人都亲自来过寿光:他们是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朱镕基、温家宝、吴邦国、贾庆林...这是一个县级市。为什么寿光会吸引那么多高层领导陆续前来,留下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每一个寿光人骄傲?改革开放30年,寿光跻身全国18个典型,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只有回顾过去,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是新的,未来才能打开。要挖掘凝聚前进的力量,从深刻反思中助推寿光!
回顾寿光25年的发展,寿光日报的记者看得一清二楚。大部分是在斯里兰卡出生长大的寿光人。在他们心中,所有的青春和梦想,所有的事业和荣耀,自然都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家乡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是寿光建市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身处这个新闻富矿,他们目睹并亲身记录了家乡千变万化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受到了触动和感染,这种触动和感染被激活为新的力量和责任,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做出伟大的作品。
从开业之初在报纸头版开辟的图文报道《几个风流人物》,到生动的《七日谈》;从袁漫谈《守望世界》到、黄川华纪念冬暖式蔬菜大棚20周年《世界绿色广播》;从李贵华等三人到北川,寿光援人大爱心全景报道,到张博王全国高站深度思考报道,《问江浙》;从李玟等Shouguang.com极热的“快乐论坛”,到“寿光民生”网络政治的执着探索,桑爱梅为全社会打造了一系列感动寿光年度人物和冬日温暖的公益活动。引领精神...
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在默默支撑着寿光的思想高度和人文素质。
寿光因菜而兴盛,寿光人因菜而富裕。专注于擦亮寿光蔬菜的金字招牌,不仅创办了植根菜镇服务全国的《北方菜报》,寿光日报也持续关注寿光这个第一产业。《走向绿色中国蔬菜之乡的第二次革命》是本报于1998年4月和5月发表的一篇报道。一份长达三万字的四页小报,从挑战、危机、对策、号召四个方面,从国家背景出发,阐述了寿光蔬菜必须从粗放型的数量增长向精细化的质量转变,并大胆地将这种转变提到“二次革命”的高度,大声疾呼:中国蔬菜之乡的未来在于走向绿色,提高质量!
现在,二十年过去了,寿光蔬菜产业的绿色品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重读这份报告,基本判断还是经得起现实的检验,提出的方案和措施还是很有操作性的。撰写这篇报道的记者朱在军和李永刚,作为寿光蔬菜农家院的主席和《北方蔬菜报》的主编,现在正走在寿光蔬菜走向绿色和优质的先锋之路上...
没错,蔬菜走向绿色、品质的真实趋势,一直是寿光蔬菜产业发展道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也是不亚于当年王、推广冬暖大棚的一项庞大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努力。在这里,我们需要焦虑和快乐,给予和付出,更需要从长计议,采取综合措施,不断努力。因为没有一个能够经得起权威检验、得到市场消费者高度认可的蔬菜品牌,我们无法证明蔬菜的质量,无法背书蔬菜的安全性,无法从根本上驱散笼罩在寿光人民头上挥之不去的质疑魔咒,寿光蔬菜产业将没有未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一历史任务无疑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
办报难,办党报更难。作为最基层的党报,《寿光日报》经历了许多波折:
90年代,为应对改革开放,中央大力建设中央、省、地、县四级党报体系,大力推广县市报纸。《寿光日报》正是在这种政策趋势和寿光撤县设市的背景下创办的。
党报应该对党的宣传进行财政拨款,但在寿光,没有财政资源支持党报的发展。而不是“给多少就做多少”,而是把目光向内,坚持“用市场化的手段办好公益媒体”,努力挖掘党报的商品属性,大力推进广告经营,从而支撑每年报纸副刊的扩张,支撑报纸信息容量和新闻时效性的大幅提升。
到2003年,政策发生了急剧转变。自上而下整顿报刊,推向市场,是一个重要方向。一个硬杠杆是县市报纸广告收入必须超过400万元。就是这篇文章把地方财政“不差”、自身经营动力不足的县市报纸放到了“死亡名单”里,而寿光日报却奇迹般地被保留了下来,因为它不能指望自己的财政,正在市场上找吃的。
根据当时的政策,寿光日报的人民财产必须与市财政完全脱钩,并指定上级党报“有偿合并”。如果严格按照这样做,或许就不会有寿光日报的改制了。但主管部门要拿着《寿光日报》的刊号,办一家和寿光无关的报纸。
对此,寿光市委有一个旗帜鲜明的规定:中央明确规定《寿光日报》要保留,今后无论由谁负责,《寿光日报》的注册、选址、发行范围不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找到了一条通过企业化转制实现报人、报产、报财完全脱钩的路子,同时从机制上封杀了《寿光日报》被“管”后的再生。
回顾当年,寿光日报之所以能够在县市报纸的报纸治理中脱颖而出,是报纸主动进取、大胆进取的结果;但经过法律保留,并没有“带走”,永远留在寿光,这是市委基于寿光的根本利益做出的正确决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报社工作人员在一个特殊的关键时刻与本报同生共死的责任。
但是改革后的路是怎样的呢?没有先例可以帮助,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更严峻的现实是,经济上自食其力存在“巨大压力”,舆论宣传触及“红线”,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样,《寿光日报》作为近年来的“民营报纸”,在尊严与利益之间挣扎着改变:一方面承担党媒责任,守望良心,低调做事,提主旋律,呼唤正能量,服务大局,为寿光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传承文化为寿光人民打造道德精神家园。另一方面,要放开知识分子的矜持和自尊,培养和扩大媒体的管理力量,坚持走市场化手段滋养和支持党报发展的道路。
可以说,没有一份报纸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也没有一份报纸付出了这么多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昨天见证了媒体的辉煌与荣耀,也深深感受到了政策“过山车”的巨大变化带来的困惑与尴尬。我们无法突破崇高的媒体职业带来的荣辱冲突和“私报”的阴影,在内心深处感到煎熬和折磨...
就这样,这个城市的这份报纸走过了25年。
我非常喜欢阅读我们报纸上的旧报道。每次阅读总是让我想起平静的一天。在这种阅读中,媒体人的职业使命感和崇高感会为他们的内心增添几分。
我更喜欢关注我们城市的现在,展望它的未来。每一次关注和眺望,总会深深感受到,寿光日报作为当地主流媒体,要建立共识,帮助发展,任务艰巨,负担沉重。
因为,25年后,寿光日报面临着新的挑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博、微信、APP、自媒体等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出现,媒体形式发生了突变,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被挤压,受众群体被分流,权威主流媒体的主流地位、生存空以及舆论影响力受到极大挑战。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许多利益发生了碰撞。为了完成改革任务,实现发展目标,迫切需要从政策导向上彻底改变媒体产业化的方向,回归舆论工具的属性,专注于制作宣传产品,加强传播平台,以强大的主流舆论为改革发展倾听、凝聚共识、创造动力、凝聚力量。
顺应时代潮流,紧跟发展步伐,积极进取,创新超越行动,微笑迎接挑战,享受明天。抱着这种心态,寿光日报一路走来;抱着这种心态,寿光日报肯定会在阳光下一路狂奔。
因为,我们深知,在新的时代,新的寿光不仅需要更高的建筑,更美的风景,更丰富的物质财富,更需要诚信的社会,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更高尚的精神生活。作为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宣传和文化的载体,寿光日报应该肩负起这个责任,努力有所作为!
因为,我们知道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改革需要帮助,发展需要加油,社会永远需要公正公平,历史永远需要客观公正的记忆,人们永远需要诚实善良的指引。所以媒体精神不可亵渎,新闻职业不可替代。
因为,我们期待的更多:寿光日报不仅被命名为“党”,而且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媒体不要厌倦生存,不要被利益绑架,让媒体职业赢得社会的尊重和羡慕,让每一个媒体人“背负道德,写文章”。因为现在信息泛滥,更需要及时发出权威主流的强烈声音;因为现在的网络很吵,需要满满的正能量才能看到听到!
回顾25年,寿光的发展可以自信自豪;抬头一看,可以期待明天市里来汇报!
走吧,路在脚下,心在远方,一如既往!
复兴寿光日报全媒体矩阵立体多元传播
1993年8月8日,寿光撤县设市,寿光日报创办;1995年,《寿光日报》获得国内统一序号,在全国公开发行;1998年新闻出版署发布新报告(1998)523号,寿光日报更名为寿光日报;2003年,全国性报刊经过整顿,成为山东省唯一保留的两份报纸和全国保留的35份县市报纸之一,成为全市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纸媒,深受蔡襄人民的喜爱。2015年,寿光日报“报网”合并成立寿光日报全媒体平台。
今天的《寿光日报》已经25岁了,已经成长为一个拥有报纸、网站、论坛、APP、微信矩阵等门类和多个终端载体的“全能大侠”。聚焦大主题,提升思想深度,创新手段方法,呈现全媒体融合……寿光日报从“添加”走向“融合”,寿光日报全媒体矩阵实现了立体多元传播。
从一份报纸到一个媒体矩阵,一盘棋被报道了25年多。寿光日报不再是报纸,而是媒体生态链和开放平台。它的受众从10多万读者增长到100多万,影响力迅速扩大。传播形式也从平面升级为多元,从静态升级为动态。
在传统媒体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寿光日报》拥有4.8万份,20多万主流读者,是全国35份官方刊号的县级报纸之一,位居全省县级第一,全国县市报纸前列。作为寿光门户网站,中国寿光。com每天被点击100万次,在全省县级网站综合实力排名第一,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县级门户网站之一。
新媒体的发展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寿光。com微信拥有46万粉丝,是微信官方账号中微信数量最多的。寿光日报微信得到大力推广,拥有36万粉丝,成为寿光最权威的官方微信。两个微信号定位不同,相辅相成,共同捍卫寿光日报品牌;两者形成的合力足以覆盖寿光,辐射全省,影响全国。寿光头套、雪仔寿光、寿光V地产、寿光旅游、寿光工会小红娘等17个行业的微信号矩阵,为各自的行业运营,吸引了行业的关注。2015年11月4日,寿光日报自主开发的寿光APP上线,拥有5万移动客户端,成为江北县首个自主开发的手持客户端。
……
现在《寿光日报》的“家庭成员”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融合互通的传播矩阵。传播矩阵由黎齐发声,成为寿光最重要的新闻来源。
都报了一局棋,不止一招新鲜。所有的媒体都投入了战斗,每天我们都通过插画、调查、直播、音视频、新闻早班、VR、H5等各种风格多样的形式,给大家一顿美味的“新闻大餐”。
从平面单一宣传到立体多媒体传播矩阵,黎齐发声并拓展了主流舆论阵地。《寿光日报》的媒体整合不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简单捆绑,而是全方位的整合和创新。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版本扩展和栏目调整,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向新媒体全方位扩展。
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内容制作。长期以来,报纸一直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传递给每个人。但现在我们整合报纸、互联网、微信、APP,实现“一集多制多发”的全媒体制作流程。在出版形式上,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H5页面等充分融合。在发布语言上,报纸、PC、手机各有特色,给用户一种实时的观看体验,更直观,更具参与性。发布时间从每天一次到24小时,信息传播实现无缝覆盖。
除了发布信息,我们还可以制作视频,举办大型聚会,制作专辑。2016年5月,主持第三届中国县域电商峰会暨首届寿光十大电商品牌颁奖典礼;2017年,为全市教育系统制作寿光教师节颁奖典礼,为全市党建制作勤政先进典型。制作了《工业强市》、《活力城市》等宣传片欢迎潍坊县。《寿光日报》全媒体转型整合的策划实施能力得到充分展示,以其成熟专业的运营得到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2017年12月,从专辑和专题片,到十大事件和感动人物第一次评选和颁奖仪式,从剧本到视频,从美颜到灯光,从现场直播到直播……寿光日报以成熟专业的运营主持了霞山10年颁奖晚会,好评如潮。此外,我们成功举办了第15届“感动寿光”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为寿光日报品牌赢得了新的高度。
寿光日报是地区主流媒体,一直致力于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寿光日报时刻牢记媒体责任,不忘自己的首创精神,弘扬人间真情,承担公益责任。近年来,我们不断开展“暖冬”活动,每年举办“感动寿光”评选和市民节,开展一系列文明公益活动,推出“一元爱心联盟”、“关爱小候鸟”等。,并建立了线上线下的微公益联盟…让读者和用户通过媒体感受到一个城市的情感、温暖和色彩。传播矩阵黎齐配音,使报纸“生动”。
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寿光日报》全媒体生态链,在发展中分裂,在链条中产生价值,在改革中寻求蝶变。
1.《刘命信 寿光日报创刊25周年:一张报纸,一座城市》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刘命信 寿光日报创刊25周年:一张报纸,一座城市》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578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