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越来越浓。“回家过年”这句话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最温暖的感情。去春运高峰的路上,他们冒着黎明的寒风,去了一站又一站。他们从一个城市旅行到另一个城市,只是为了回家。2019年春节前,我们在汽车站和火车站记录了常州春运从清晨到深夜的奔波,聆听他们平凡而艰辛的生活…
车票一端是生活,另一端是家乡。
早上六点,天才微亮,北广场火车站已经人满为患。当你在熙熙攘攘的返乡人流中,看着一张张背肩扛着的陌生面孔,却大多是差不多的焦虑心情。
售票大厅外,三个一起出行的中年男子,买票后精力充沛,提着沉甸甸的大包小包和蛇皮袋,准备停车等车。
这边,人源源不断的进来。小伙子站在检票口,使劲招手,舍不得离开。人们不禁怀疑他是在送别朋友、家人还是爱人。
在汽车站的售票大厅,一个年轻人正在和他的妻子制作一个视频。徐买了今天的票,他的语气有点激动。也许很快,他们就会在一边重逢。
“我买了!走吧!”几个大叔买了票空之后,等待带来的焦虑情绪一扫而空,忍不住笑了起来,强忍着回家的喜悦,扛起行李。
不是所有人都幸运。大厅在大屏幕上显示变化的图表和跳动的数字。两个人蜷缩在行李上瑟瑟发抖。今天,他们可能要在车站过夜。
一张小票。是传送带,之后是两个世界。我住在这里,我的家乡在那里。
工作半年,只拿了一千生活费
早上八点,通往公交站二楼候车室的电梯里人头攒动,一个中年男子拎着一个军绿色的巨大包裹站了出来。
在安检口,虽然他的行李堆得满地都是,但回家的兴奋却难以掩饰。他左手拿着一根棍子和一个用作杆子的编织袋,右手拿着十几个塑料桶和蛇皮袋。
今年五十多岁的钟叔叔正在吃一碗方便面。他在常州做了多年木匠。除了中秋节和元旦,他平时很少回家。为了赶宝应最早的班车,4点多从雪岩镇过来。虽然他带了那么多行李,今年的收入也是可观的,但也只是愿意挤公交。
63岁的陈叔叔来自连云港,今年第一次外出打工。他和七八个老乡一起在常州当清洁工。出来的时候只带了两三千元。工作几个月,老板只给了一千块生活费,工资还没结算。
当被问及明年是否会来常州时,他和几个老乡笑着说,要看看老板会不会多给。他也是个老人,在老家打工比种地挣钱容易。
等待的时间并没有闲着。靖江王师傅正在认真研究一本小书。他心里可能在仔细思考今年的收支情况,不时在本子上指指点点。
“来,让路!”就在拥挤的地方,传来一个男人的大嗓门。一个拿着行李箱的男人在前面带路,后面跟着两个肩膀失明的人,正往公交检票口走去。
带路的那个姓龚的,每年过年都这样护送两个盲友回家。他们从事盲人按摩十五年,一直在外面流浪,一年只回家一次。虽然看不到世面,但是很乐观:赚够了钱,过年回家给家里买几个好的。
除了包衣桶,方便面和充电宝对人来说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小小的空房间里,有很多属于家庭的东西。每一个表情的背后,都有一种等待的期待。无论赚多少钱,总有一个值得回去的地方。
回家近在咫尺,远在天边。
他在春运高峰期间,5: 30到公司,6: 00开窗。48岁的徐健每天都在同一时间上班。
她出生在内蒙古包头,自从调到常州汽车站后,就再也没有在春运高峰期回家过。她离班车“近在咫尺”,但离那些乐于回家过年的游客“很远”。
早晨还没过去。从检查车辆是否启动,到开始安检和广播,再到安排乘客检票排队,64辆公交车在徐健的监督下已经安全上路。
徐健对各种旅行者已经熟悉很久了。因为班车时间有问题,徐健在努力维持秩序,耐心回答乘客,确保每位乘客都能顺利回家。
低头看车辆日期、车次、到站等信息。,并检查落选票是否与身份证相符。徐健从上班到下班都要不停的上下打量,一天4000多次。
检查完所有车票后,徐健和最后一名乘客一起上车,下车前清点乘客人数,投入到接下来紧张的工作中。他忙的时候连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
两班车发车的时候,徐健告诉我们,因为他每年春节都值班,不能回家,他父母每年都来常州,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团聚。当他的家人在那里的时候,是新年。
春运高峰期,检票员只能工作12个小时。过年回家越多,越要坚守岗位。列车员,火车司机,卖票的,检票的,安检的,像徐健……还在别人开心团聚的时候日夜伺候。有多少人看到过他们的坚持、耐心、理解和尊重?
提前一个月买票,买硬卧,攒钱给孩子买新棉袄
中午12点,火车站南广场的候车室里堆满了方便面、火腿肠和很久没洗澡的人的混合味道,垃圾桶里的方便面被一遍又一遍的清理。
在这里,疲劳是常态。等不及了就找个角落睡个安稳觉。努力了一年,终于可以回家了。他们太累了,太累了。
来自重庆的谢先生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在网上抢票,但连续多天都没有买到票。他甚至想过在周边城市买票,然后换乘回家。他的四口之家,包括两个孩子,选择了普怀。"省下的钱可以给他们的孩子买一件新棉袄。"。
谢先生说春运高峰的票价涨了,但还是要回家。他老婆口腔溃疡,买了瓶西瓜霜喷她。
临近出发时间,检票口的大门刚一打开,一群拎着大包小包的乘客就冲下楼梯,奔向站台。
平台工作人员反复提醒大家不要跑,不要跑,但是大家的步伐还是越来越快。
车来了!工作人员举起17路公交车的牌子,人群却朝一个方向冲去,里面还夹杂着行李,队列突然变得拥挤起来。虽然列车员一直保持秩序,但乘客们仍然害怕上不了火车,所以他们向前冲去。
最后一个乘客安全顺利的上了车。售票员送走他们后,他向公共汽车上的乘客挥手告别。
小窗户连接着车内车外的世界。在回家的路上。窗外的风景慢慢过去了。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拥挤的车站和火车年复一年地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回家。
在高铁的另一边,绿皮车拉着祖先从闭塞的乡村走向繁华的城市,从贫瘠的西部走向富裕的东部,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和希望。绿皮车的主流乘客,中国农民工的兄弟们,为了家人的生计,为了孩子的生命,在这条路上艰难的爬行了很多年。
29小时无座,元旦要返程
晚上六点半左右,天已经黑了,雨还在下,路上行人也少了。然而,候车大厅里挤满了打算在晚上出行的乘客。
躺在楼道里,戴着墨镜,听着收音机,安徽大叔65岁了。从北京到广州,30年到40年的流浪日子,让他成了一个老江湖。他今年在常州工作了整整一年。即使他只在凌晨2点买了一辆车,他仍然看起来很开心:他终于可以回家喘口气了。
唐先生,2000年来到常州,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9年。说起家乡成都,他说放不下的是父母和12岁的孩子。即使他每天都关注网上的售票信息,但他只买了一张没有座位的票,这意味着他必须站29小时才能回家。“元旦我要回常州工作。回家真的很难。”。
在这里,有孩子和父母坐在地板上,手里拿着自己喜欢的零食,却不知道生活的艰辛,却知道回家并不容易。
即使是艰难的旅程,当你踏上故土去看亲人的时候,那份疲惫和不适都会烟消云散,那份感动,那份激动,那份幸福都会涌上心头。
后记:
春运高峰期间,铁路常州火车站预计将运送152.8万名乘客,比去年春运高峰增加3%。平均每天发送的乘客数量约为38,200人。节假日前的高峰日是1月19日,预计会有5万左右的乘客被送出;假期后的高峰日是2月17日,估计会送4.7万左右的乘客。
春节旅游高峰是每年最轰轰烈烈的“人潮”。有17000多个中型航班空,5000多对旅客列车,79万多辆客运班车,19000多艘客船整装待发。他们将在短短40天内运送近30亿名乘客。把所有渴望团圆的中国人送到离家很远的家。成千上万的飞机、火车、公共汽车、客船和无数春节旅游高峰的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护送14亿人回家。
只是在“春运高峰”时期,人们脚下的路,他们所处的旅程,他们与他们之间的感情都是截然不同的。毕竟这个时候,道路连接着全世界的山川、河流、城市、乡村,这是14亿渴望团圆的中国人的心愿。
有一种幸福叫从常州回家。
1.《常州火车站 有一种幸福,叫从常州回家!12个小时,实拍常州火车站汽车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常州火车站 有一种幸福,叫从常州回家!12个小时,实拍常州火车站汽车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650102.html